民事诉讼法课件督促程序教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391.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十五章督促程序第一节督促程序概述一、督促程序的特点督促程序,是指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对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请求,经书面审查并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债务人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所适用的程序。
督促程序与其他民事诉讼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一)督促程序的性质具有非讼性。
首先,督促程序因债权人提出申请而开始;第二,法院在适用督促程序审理案件时,并不存在对等辩论的程序特点,具有程序的非对抗性;第三,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所涉及的事实并不作出认定,也不适用实体法律作出判决。
(二)督促程序适用案件的范围具有特定性。
督促程序仅适用于债权人申请债务人履行金钱、有价证券给付义务的案件。
(三)督促程序的程序规则具有简便性.第一,督促程序起动简便。
督促程序依债权人申请而开始,对支付令的申请仅作形式上的规定,且法院是否受理应当在5日内作出决定.第二,案件的审理方式简化。
这主要表现在:案件的审理不采取对审的形式,不传唤当事人出庭;法院适用督促程序审理案件,不开庭审理而仅以书面形式进行审查;法院对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以及债务人提出的支付令异议,仅作形式审查而不作实体审理,这也就意味着督促程序并不能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第三,适用督促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较短。
法院适用督促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履行支付令所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异议,而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无论是履行义务或是提出异议,都将导致督促程序终结。
(四)案件由一名法官独任审理,并且一审终审。
二、适用督促程序的条件适用督促程序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只能是请求的标的物是金钱或有价证券给付的案件。
(二)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必须是请求给付的金钱或有价证券已经到期,并且数额确定。
(三)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纠纷。
这一条件是要求适用于督促程序的案件债权人与债务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单向的,即债权与对债务人不负有给付义务,或者虽负有给付义务,但债务已经履行完毕.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纠纷,是由督促程序的特点所决定的。
公司名称:单位:部门领导:编制:XX年XX月XX日《民事诉讼法》之督促程序督促程序是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新增加的一种审判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债务人给付一定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附条件的支付令,以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的一种程序。
中国在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并没有规定督促程序,至1991年《民事诉讼法》才增设了这一程序。
因此,督促程序在中国审判实践中适用的时间尚不算长。
从督促程序的司法适用情况来看,督促程序简便、迅速,审理案件的效率较高,能够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经过十年的司法实践,也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与立法缺陷,值得对之加以研讨。
目录概述督促程序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以支付令的方式,催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向债权人履行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未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根据支付令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
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给付金钱和有价证券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对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争议,而是债务人不自动履行义务,或者没有能力清偿债务。
这些案件如果完全按照通常的诉讼程序来解决的话,会增加诉讼成本,有悖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的原则。
人民法院对这类案件适用督促程序进行处理,通过书面审查即可催促债务人履行给付义务,如果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不履行债务又没有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使债务纠纷方便快捷地得到解决。
因此,督促程序对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方便法院办案,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当事人实现债权的成本,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特点督促程序督促程序与其他民事审判程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一、督促程序的非讼性督促程序与解决民事争议案件的一般审判程序不同,它以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实体上的债权债务纠纷为前提,当事人不直接进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