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和创造常常以“自然”为其最高的建造标准和境界。
与中国园林相比较,英国园林则有很大不同,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多姿多彩,极具艺术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1.1商周时期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1.2汉时期汉朝初期时,称“苑”,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1.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遍风尚,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1.4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中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1.5宋、元时期宋元朝步入造园的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1.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1.7清末时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园林创作由全盛时期转为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2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的影响2.1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园林的第1次影响 1685年威廉·坦布尔在书中写道,不规则的园林比规则的园林更美。
中国园林与英国园林风格有哪些特征之比较?中国园林与英国园林相比,有同有异,并且体现在四个特性上: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揉;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蕴含。
(1)中国园林内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都是对自然的提炼概括。
匠人们用各种造型、纹理的石材,来堆叠成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自然写照。
对于水的开凿,讲究曲折有致,有时故意做出一些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
园林植物尽管姹紫嫣红但仍以树木为主调,栽植上往往三五株成群,虬枝古干,给人以蓊郁之感。
而且将植物附上不同的性格与品德,这是在西方园林中很少见到的。
(2)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无论多寡、性质、功能,都讲究与山水花木的结合,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一面,从而出现了一些对景、添景、障景、框景等园林手法。
形成各种小而精巧的景致。
而英国园林中的建筑与其他造园要素往往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
(3)造园如作诗文,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园内的动态游览路线决定了要在曲折迂回中形成渐进的空间序列,所以往往穿插了一些对比、悬念的手法,抑景、漏景也随之而出。
中国绘画中的线条美与造园之间的联系也很明显。
中国大型的皇家风景园林更具丰富突出的线性,建筑轮廓、山石造型、水岸线条、花木枝条等,统摄了园林的构图。
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山水写意园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在内涵和外貌上又存在很到差异。
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却高于自然,反映出园林所有者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概括,追求写意。
而英国风景园林最初的自然式风景园更注重于模仿自然。
所追求的是广阔的自然风景构图,较少表现风景的象征性,把花园布置的更倾向于牧场。
所以英国风景只是。
表现自然、回归自然,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也有模仿中国园林创作风格的或者模仿风景画面创作的景观,却较少有诗情画意和高于自然的意境。
这些差异,体现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根本特征。
造园师WilliamKent和LancelotBrown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中轴对称布局和等距离的植物种植形式。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
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
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
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
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2、经济因素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时期里,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组成是直接由盎格鲁--撒克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传下来的。
总结分析不同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一,什么是台地园别墅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别墅园林多半建立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作成若干的台地,即所谓的台地园。
二,台地园形成的原因意大利台地园的形成和意大利的国家地理相当吻合,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
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因此自古以来,意大利的贵族、富豪多背靠山坡、面向大海建造宅院别墅。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使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达到极盛时期。
特别是古希腊的建筑师、园林师为逃避土耳其入侵者,大批逃亡意大利,使希腊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在该国得以复兴,并得到高度发展。
三,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特色A,台地园的通常布局为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的台地,分别配置保坎、平台、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
中轴线两旁栽植高耸的丝杉、黄杨、石松等树丛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度。
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B,台地园的另外一个特色是理水的手法远较过去丰富。
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此外,常有欣赏流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最低一层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常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置,甚至有意识地利用激水之声构成音乐的旋律.C,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也极其多样,那些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亮晶莹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摘要]总的来说,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关键词]自然园林的内外向;建筑淡雅;浪漫;对比在深秋时分,查兹沃斯庄园如同金碧辉煌的宫殿,气派磅礴地矗立在漫山遍野的深红亮紫中,象一幅抹不去的油画。
在冬天下雪的日子,笼罩在薄冰中的查兹沃斯庄园,是安宁纯净的童话故事。
在盛夏的尾巴,阳光明媚的草坪和夏天最后的玫瑰,令查兹沃斯生气勃勃。
连绵的小丘、曲折的山路、溪流和池塘,最终形成史诗般的大气风格。
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你的心,可以随着风,驰骋在目光之外!这就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查兹沃斯庄园便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庄园。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园林的初步认识下,在这里简单地谈谈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
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
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
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
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
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总的来说: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1.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
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如画性”初探作者:高雨婷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1期高雨婷(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00)摘要:探讨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重点讨论自然风景式园林“如画性”的起源和“如画性”特征,为全面认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如画性;艺术特色1 背景1.1 自然地理条件英国是被大西洋环绕的西欧国家,地形多样,河流密布。
有适合耕种的土壤,绵延起伏的山地以及高地。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宜人降水丰沛,为园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2 社会文化背景18 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其经济发展、政治制度与体制以及文化意识方面的变化, 为园林建造和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活模式方面,英国具有传统的乡居生活模式,同时英国贵族对乡居生活的推崇以及对园艺的喜爱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生产方式方面,英国畜牧业的强劲发展促进了乡村的牧场化,连片起伏的草场为自然风景园的发展奠定了景观模式。
2 发展历程从18世纪到19 世纪中期,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与优秀作品。
18世纪前20年是从古典几何式园林向自然风景园过渡的时期。
范布勒和布里奇曼为后人的园林设计开拓了新思路。
18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进入以威廉·肯特为代表的自然式风景园时期,在其对斯陀园的改造中摒弃原本笔直的道路、阵列式的树木、绿篱规则的水池,模拟自然的地形,设置曲线优美的山坡和谷地。
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为牧场式风景园时期。
代表人物是朗斯特洛·布朗,他参与设计了众多的园林,尤擅长处理水面。
其造园手法更追求纯净感。
此后至19世纪初进入绘画式风景园时期,受当时浪漫主义思想影响,造园家如威廉·钱伯斯发展追求野趣,并带中世纪怀旧情调的园林风格。
完整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有。
(C)答案解析:园林构成四大要素为筑山、理水、植物、建筑,选项C为正确答案。
2.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B)答案解析:古埃及园林类型包括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选项B为不正确的答案。
3.伊斯兰园林属于园林范畴。
(B)答案解析: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选项B为正确答案。
4.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D)答案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包括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选项D为不正确的答案。
5.御花园又名。
(B)答案解析:御花园又名后苑,选项B为正确答案。
6.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时期。
(C)答案解析: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选项C为正确答案。
7.以下不是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
(D)答案解析: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包括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注重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选项D为不正确的答案。
9.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中的。
(A)答案解析:苏州四大名园包括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选项A为不正确的答案。
10.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时期)。
(A)答案解析: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秦朝时期,选项A为正确答案。
11.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
(B)答案解析: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的是XXX,选项B为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1.以下哪种是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
(ABD)答案解析: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包括悬山、硬山、歇山,选项ABD为正确答案。
2.多选题:中国古代的园林类型是。
(ABC)答案解析:中国古代的园林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选项ABC为正确答案。
3.下列不属于别墅园的是。
(AB)答案解析:别墅园包括泰姬陵、夏利玛尔园、XXX,选项AB为不正确的答案。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重庆交通大学 徐立摘要:在世界园林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独特的欧洲园林体系。
这类园林的出现让欧洲园林设计从规则式向不规则式发展,是欧洲园林史上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
本文以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欧洲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100-0001欧洲园林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古希腊时期。
古埃及人最早实践规则式园林设计,多以果园、畜牧园形式存在。
古希腊时期则将园林作为建筑附属,开始出现公共园林。
到古罗马时期,吸收大量古希腊人造园的理念,发展了乡村庄园。
后经文艺复兴时期,至17世纪下半叶,法国规则式园林出现,开启欧洲园林风格新局面。
进入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风靡,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之前古老的园林建造风格。
一、历史背景(一)社会环境因素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现方法,其出现与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
在16世纪到18世纪这个历史阶段,英国从之前的农业社会转变成近代工业社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传统约束,自然山水和浪漫自由。
他们不仅为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产生提供了丰盛的物质根本,更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前提[1]。
(二)自然环境因素英国是个岛国,其位置很独特,在欧洲的西端,有海峡也有大陆,气候特征鲜明,其气候是温带海洋性阔叶林气候,在这个岛国上,丘陵是非常普遍的,大面积的草地和孤立的树木构成了英国典型的自然景观,为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整体发展过程包括4个时期:不规则化园林时期、庄园化园林时期、图画式园林时期、园艺派时期。
(一)不规则化园林时期不规则园林时期实际上就是英国从之前的几何型园林过渡到自然风景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
[摘要]总的来说,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关键词]自然园林的内外向;建筑淡雅;浪漫;对比
在深秋时分,查兹沃斯庄园如同金碧辉煌的宫殿,气派磅礴地矗立在漫山遍野的深红亮紫中,象一幅抹不去的油画。
在冬天下雪的日子,笼罩在薄冰中的查兹沃斯庄园,是安宁纯净的童话故事。
在盛夏的尾巴,阳光明媚的草坪和夏天最后的玫瑰,令查兹沃斯生气勃勃。
连绵的小丘、曲折的山路、溪流和池塘,最终形成史诗般的大气风格。
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你的心,可以随着风,驰骋在目光之外!这就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查兹沃斯庄园便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庄园。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园林的初步认识下,在这里简单地谈谈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
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
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
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
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
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
总的来说: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1.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
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2.为了彻底消除园内景观景观界限,英国人想出一个办法,把园墙修筑在深沟之中即所谓“沉墙”。
3.风景式园林比规整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致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
4.造园家列普顿( Humphry Replom)开始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以及日冕、鸟舍、雕像等的建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比例关系。
甚至在园林中设置废墟、残碑、断蝎、朽桥、枯树以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开创“浪漫派”园林。
5.迷宫。
迷宫现象根植于欧洲文化由来已久,不同时期的迷宫具有不同的喻义。
迷宫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
如今,很多欧洲人自己家中也出现了迷宫。
对很多人来说,迷宫就像一个宣言、一个标志,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寻求迷宫出口的方式重悟生命的意义或得到心灵的慰藉。
二、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
1.自然的内外向:总的来说,自然在两种园林中出现不同的性格,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没有围墙,你的视线可以跟你的心灵一起自由驰骋,有大片的水面,但水边没有台,草坡很自然地以一个优美的角度伸入湖中。
是宁静的,开朗大方和安详的。
而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是内向的自然。
而且通常赋予的内涵更多,比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
而且中国将就含蓄和意境,有限表达无限,所谓的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庭院深深深几许,也是内向的自然的表现。
2.水岸: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的草坡很自然地以一个优美的角度伸入湖中。
这是一种开放性和公共性所表现出来的。
而中国的有条石等材料堆叠的驳岸。
3.英国以淡雅为主,建筑提倡用材料本身的颜色。
而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建筑,黄色琉璃瓦,蓝绿白梁,汉白玉栏杆,色彩鲜明,私家园林以黑瓦白墙,紫门窗梁佳,显得清雅。
4.对“园林建筑”一词的理解有所不同。
西方的花园指主体建筑周边的户外空间,主要供休闲和从事园艺活动。
其园林建筑一般指不包括主体建筑的小型构筑物以及花台、围墙、栏杆、园灯、雕塑、坐椅、岩洞等。
在中国的山水园林中,除专用于园林的如亭、廊、台、榭、园桥等,其它如厅堂、楼阁、殿字、塔刹等大型建筑物,只要在园林中起成景作用,有得景效果的亦是园林建筑,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即属此例。
两者又是有相互影响的。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被认为是西方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革命性在于这样的认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最大的成功。
这一点无疑直接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和启发,并因此成为欧洲园林体系中与法国、意大利规则式园林并列的
典范。
自20世纪末以全球能源、环境危机为背景,回归乡野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园林景观实践中日益成为主流。
中国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理念,是对世界文化思想做出的杰出贡献。
世界园林风格各式各样,都应该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适当借鉴彼此的优点,创造出更人性化、更自然的园林,让各种美都集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网./.
[2]柴建宇,魏春雨.论中国建筑元素在英国自然风景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