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52产业转移
- 格式:docx
- 大小:27.24 KB
- 文档页数:4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5.2 产业转移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
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2 、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
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2、日本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3、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教学难点1、汽车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等茶叶转移等案例分析,他是学生理解产业转移原因的关键。
2、正确理解产业转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以及如何避免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各种材料、数据分析。
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新课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引起学生导入条河流。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兴趣新课(万物皆动,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对比说明讲授一个企业也是这样,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其空间位置也不会是培养学生课上一成不变的,那么产业转移是如何进行的,转移后对区域发展有逻辑推理小结什么影响呢?分析能力。
(板书)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培养学生(同学们先看教材中图 5.7)读图,析设疑:图中三个不同的企业,在我国选址建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图,从图像什么?中获取信(学生回答:分别侧重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原料与劳动息,加工后力资源)为我所用1.什么是产业转移: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让学生掌握以下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2.理解为什么东亚地区成为了产业转移的热点;3.学会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利用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二、教学内容2.1 产业转移的定义和背景1.产业转移的定义: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等因素导致产业在某一区域完全或部分退出,转移到另一区域的过程。
2.产业转移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制造业向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地区逐渐转移,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2 为什么东亚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1.东亚地区人口集中、市场大、劳动力成本较低;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高技术、先进设备以及制造业转移,建立了积累的工业体系;3.东亚其他国家(韩国、台湾、新加坡)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手段吸引了产业转移。
2.3 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挑战,促进经济发展1.机遇:争取吸引外资,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制造业水平;2.挑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市场不稳定、劳动力脱贫等问题;3.解决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压缩产能、推进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由教师进行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进行介绍;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产业转移的过程和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解决东亚地区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问题。
四、教材选编本课程主要选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以下章节:1.第二章经济新常态的下的资源与环境问题2.第四章全球化与地球3.第五章产业变迁与新兴产业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和其中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对产业转移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字】地理
5.2产业转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
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会从资料、图像、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看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了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
使学生明白产业转移道路是曲折的,但是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休息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2、日本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3、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教学难点
1、汽车工业、休息密集型工业等茶叶转移等案例分析,他是学生理解产业转移原因的关键。
2、正确理解产业转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以及如何避免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3、各种材料、数据分析。
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3.最活跃的地区:东亚(包括哪些国家?)
(过渡)为什么日本、韩国要到国外建厂呢?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成为了他们的目的地呢?
(板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各个企业渴望怎么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亚地区是如何转移的?为什么?
〖活动点拨〗
1.工业化之初,资金、技术水平有限,只能依靠众多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回答是否定的,其一,中西部地区有大量劳动力资源;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思考:
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如何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活动点拨〗
1.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优惠条件等方面。
3.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
〖活动点拨〗
1.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教师设疑: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呢?(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以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为例分析。
〖活动点拨〗
1.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
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
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板书)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何促进作用?
(1)发达国家:使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集中力量发展新的产业。
(2)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转移,加快本国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
(2)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活动点拨〗
1.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
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地理景观
(2)产生环境污染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对于转移国:失业人口增加
(2)对于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
〖活动点拨〗
1. 1.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
(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
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
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
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努力优化产业结构。
同学们,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要从转移国与被转移国两种角度去思考,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争取早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课后作业大连地区有没有产业转移的案例?这种转移对于大连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课后
反思
十.板书设计: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休息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对于发达国家
(2)对于发展中国家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
(2)对同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过程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区域景观
(2)环境污染
4.改变休息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转移国
(2)转移对象国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