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情况汇总以及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更新于2017.10.30)
- 格式:pdf
- 大小:197.19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017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 2017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绿色经济的兴起,绿色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债券品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开始积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
2017 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据国家林业和
草原局统计,截至 2017 年底,中国累计发行绿色债券 3566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份额的 1/4 左右。
其中,2017 年共发行了 15 只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 45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6%。
在 2017 年发行的绿色债券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发行人。
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涉足绿色债券领域,如亨通光电和华夏幸福等。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
同时,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绿色债券标准和界定、信用评级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债券的监管和规范,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绿色经济的兴起,绿色债券作为一种新型的债券品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开始积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
2017 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主要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情况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债券的发行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来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事业。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主要商
业银行均已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并且发行规模逐年递增。
其中最大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
是中国工商银行在2019年发行的200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
中国建设银行在2016年发行的50亿元绿色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等绿色项目,并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评价。
中国农业银行也在2017年发行了50亿元的“丝绸之路”绿色金融债券,用于支持环保、可再生能源等项目。
中国银行则在2018年发行了60亿元
的绿色金融债券,用于支持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项目。
交通银行也在2018年发行了2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主要用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化。
除了传统的绿色金融债券,一些商业银行还创新性地发行了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产品。
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17年发行了100亿元的“一带一路”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项目。
总的来说,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产品,主要商业银行已经积极投入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领域,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预计这些商业银行还将
不断创新和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7〕6号——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02•【文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3.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7〕6号现公布《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证监会2017年3月2日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导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进一步服务绿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就证券交易所发展绿色公司债券的有关事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本指导意见所称绿色公司债券,是指符合《证券法》《公司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的要求,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公司债券。
二、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的绿色产业项目,主要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要求,重点支持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绿色产业。
三、拟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的发行人,除要符合《证券法》《公司法》和《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外,原则上不得属于高污染、高能耗或其他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
重点支持下列主体发行绿色公司债券:(一)长期专注于绿色产业的成熟企业;(二)在绿色产业领域具有领先技术或独特优势的潜力企业;(三)致力于中长期绿色产业发展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企业;(四)具有投资我国绿色产业项目计划或致力于推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国际金融组织或跨国公司。
全球气候债券倡议组织:2017年绿债发行规模创新高中国绿债发行规模位居第二编者按:近日,全球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2017年全球绿色债券分析报告》。
济南分行对报告进行编译。
现报上,供参阅。
一、2017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状况(一)全球绿债发行规模创年度新高,中国发行总规模位居第二。
2017年,全球绿债发行量达1555亿美元,创年度发行规模新纪录,同比增长78%。
共有239个绿债发行人,其中146个是首次发行,发行人基数逐年扩大;发行人来自37个国家,共有10个新成员:瑞士、阿根廷、斯洛维尼亚、阿联酋、智利、新加坡、立陶宛、马来西亚、斐济和尼日利亚。
2017年,美国、中国和法国绿债发行量领先全球十大排名,共占全球总量的56%;德国、西班牙、瑞典、荷兰、印度、墨西哥和加拿大则占其余十大位置(见图1)。
图1:全球较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情况(二)新兴市场绿债发行:中国和印度占主导地位。
2017年,中国和印度主导新兴经济体绿债发行;更多新市场加入,如斐济和尼日利亚主权绿色债券发行,以及巴西和整个拉丁美洲稳步进展,都为新兴市场绿债发展带来更大的多样性。
一是中国。
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364亿美元,剔除煤炭、某些大型水电项目等,符合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发行额225亿美元,按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第1季度保持平稳,第四季度发行量偏高,全年与2016年度数据相当(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额351亿美元,其中符合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为229亿美元)。
2017年,中国发行的经认证的气候债券达60亿美元。
随着政府释放出积极遵循国际最佳实践的信号,已有3家国有大型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采用气候债券标准和认证机制。
银行发行量占74%,较2016年的80%有所下降。
二是印度。
2017年,印度绿色债券发行量翻了一倍多,达43亿美元,使印度跻身2017年十大绿债发行国家榜单。
《2022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ABS/ABN是指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而发行的创新型融资工具。
绿色资产证券化在一般ABS/ABN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其基础资产或募集资金投向至少有一端为绿色领域。
整体看来,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绿色ABS”)作为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总体框架下,发行规模持续增长。
从基础资产来看,绿色ABS产品基础资产类型逐渐丰富,由最早的银行绿色信贷资产逐步发展至以新能源产业上下游资产为主、其他各类细分绿色资产为辅。
从发起方所属行业来看,绿色ABS行业集中度较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央企国企集中度较高。
此外,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发行情况亦明显增加。
一、市场规模由于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门槛相对较低,是近两年扩张最快的绿债品种,2022年新增发行规模突破2000亿,占绿债新增发行总量的24%左右。
2022年,我国共发行绿色ABS产品122单,发行规模达2104.79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70.58%。
截至2022年末,我国累计共发行296单绿色ABS产品,累计发行规模4426.92亿元。
图表 1:2014-2022年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wind二、发行结构根据监管机构和发行场所的不同,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绿色企业ABS、绿色信贷ABS和绿色ABN三种业务类型。
其中,绿色ABN 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其发行规模后来居上,成为绿色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绝对主力。
图表 2:2014-2022年各品种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对比(单位:亿元)资料来源:wind 1.绿色ABN绿色ABN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产品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的推出。
2020年6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现行资产支持票据(ABN)规则体系下,研究推出创新产品——ABCP。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历程(原创版)目录1.绿色债券的起源和定义2.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历程3.绿色债券的种类和发行主体4.绿色债券对我国绿色发展的贡献5.绿色债券的未来展望正文一、绿色债券的起源和定义绿色债券,顾名思义,是指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持绿色项目或产业的债券。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07 年,当时欧洲发行了第一只绿色债券。
而在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始于 2014 年,中广核风电在银行间交易商市场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单碳债券。
二、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绿色债券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化阶段。
1.起步阶段(2014-2015 年):2014 年,中广核风电发行了国内首单碳债券,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诞生。
2015 年,金风科技在境外成功发行了 3 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成为我国首只真正的绿色债券。
2.发展阶段(2016-2017 年):2016 年,上交所发布了绿色债券相关指引,规范了绿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推动了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2017 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公告》,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债券的定义和分类。
3.规范化阶段(2018 年至今):2018 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进入了规范化阶段,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行规模持续扩大。
2019 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 2100 亿元,占全球发行量的 18%。
三、绿色债券的种类和发行主体在我国,绿色债券主要分为三类: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发行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
四、绿色债券对我国绿色发展的贡献绿色债券的发行,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据统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绿色债券余额已超过 2.5 万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五、绿色债券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16年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情况2016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了各种类型的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和可转债等。
以下是对2016年债券市场发行情况的详细分析。
首先,国债是中国债券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种债券。
国债是中央政府直接发行的债券,其发行数量和利率对整个债券市场都有重要影响。
2016年,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增长,达到了历史新高。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国债发行规模超过3.4万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是由于国家财政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政府债务置换的需要。
其次,企业债也是中国债券市场的一大类别。
企业债是由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发行的债券,广泛用于企业融资和项目投资。
2016年,中国企业债的发行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债券市场协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企业债发行规模为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
其中,私募债和公司债是企业债市场的主要品种。
此外,金融债也是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债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银行间债券、商业银行债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金融债发行规模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金融债券市场的多元化也在不断增加,包括绿色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的发行。
此外,地方政府债也是中国债券市场中的重要一环。
地方政府债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2016年,中国地方政府债的发行量明显增加。
根据中国政府债券网的数据,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到了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地方债发行规模,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
另外,可转债也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可转债是允许债券持有人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债券。
2016年,中国可转债的发行量较前几年有所增长。
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2016年全年共有43只可转债发行,发行规模达到1111亿元人民币。
中国近几年绿色债券数据
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2016年,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为160亿人民币,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1,200亿人民币。
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经发行了超过800只绿色债券,涵盖了各行业和领域。
其中,金融和能源领域的绿色债券发行量最大,分别占总发行量的30%和25%左右。
此外,绿色债券的主要发行主体为银行和企业,而国际机构和政府也逐渐参与其中。
在绿色债券的使用方面,截至目前,中国绿色债券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新能源、清洁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中,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占比最高,分别约占总募集资金的40%和30%左右。
总的来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未来还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政府和市场对绿色金融的重视和推广,绿色债券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 1 -。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分析报告研发部王力柯乐一、2017年第三季度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及动态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继出台实施细则和方案,进一步推动地方绿色金融实践落地。
2017年7月11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出台“1+4”配套政策体系,支持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
2017年7月19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12大项任务。
2017年7月30日,浙江省湖州市发布《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推进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2017年9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自治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与自治区经济绿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分层次、多样化绿色金融体系。
2017年9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环保监管不断加强,环保执法不断趋严,环保督查持续深化。
2017年8月9日,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要明确第三方治理责任,规范企业排放技术和管理要求,加强环境监管和信息公开,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组织实施,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
2017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推动实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和约束各地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和贯彻落实,我国对环境的保护监管不断加强,督查力度不断加大,这将有益于绿色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发布。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历程【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历程】导语:近年来,绿色债券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日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和政府的关注。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历程丰富而成熟,不仅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本文将从我国绿色债券的起源、发展和重要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绿色债券的历程和意义。
一、绿色债券的起源和定义绿色债券起源于2007年,最早由世界银行发行,用于资助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上升,绿色债券迅速成为推动环境友好项目的重要金融工具。
绿色债券的定义是指资金用于支持或资助可持续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债券。
与传统债券相比,绿色债券在资金使用范围、项目评估和报告披露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旨在确保资金用于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二、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2015年以前)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为绿色债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5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债券项目库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随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推出了《绿色金融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
2. 迅速发展阶段(2016-2018年)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16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2017年增长至2400亿元,2018年更是达到了3774亿元。
这一发展势头显示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
3. 完善政策阶段(2019年至今)进入2019年以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重点逐渐转向政策与制度建设。
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绿色金融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的绿色债券标识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绿色债券市场的运作。
中国近几年绿色债券数据
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绿色债券是指资金用于支持环境友好项目的债券,其资金用途需符合一定的环保标准和要求。
据统计,2015年至2020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共发行了近9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其中2019年和2020年发行量分别为3096亿元和2506亿元。
这表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行业方面,电力行业是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主要领域,其发行量占总发行量的超过60%。
其次是交通运输、城市发展和金融服务行业。
这些行业的绿色债券发行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此外,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群体也在逐渐扩大。
除传统的金融机构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投资绿色债券,这些投资者在绿色债券市场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力量。
总体来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广泛应用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为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支持。
- 1 -。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本刊记者陈婉‘‘2019年我国境内外市场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656.14亿元人民 币,同比增长27.8%,发行规模位列全球第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王遥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上表示,其中,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共发行163只,发行规模达2438.63亿元,发行量 稳步增长;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A B S)发 行35单,总规模达426.04亿元;14家中资主体 共发行境外绿色债券2 4R,发行总规模合计 人民币791.47亿元,实现了品种设计、付息机 制等多维创新。
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实现了“质”与“量”多维度提升2019年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走过的第四 年,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引和“自下而上”的市场实践中,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绿色债券大国。
曰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报告(2〇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以 来,我国境内已累计发行普通贴标绿债426 只,累计发行规模已达8389.87亿元。
2019 年,我国境内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63只,同比增长46.85%;发行总规模2438.63亿元,同比 增长 17.97%。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2019年我国发行贴 标绿债募集的2438.63亿元资金中,有2114.24 亿元实际投向了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15年版)》规定的项目,占比高达86.70%。
其中,投向清洁能源领域的债券金额占比位列 首位,总发行金额448.6亿元,占比18.25%,同比 增长近两倍;投向清洁交通领域的绿色债券比 例位居第二,总发行金额435.43亿元,占比 17.71%;投向污染防治、节能、资源节约与循环 利用及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绿色 债券发行金额占比均低于10%。
根据Wind最新统计数据,截至6月3()曰,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共计发行136只,发行规模合计1095.5亿元,约占同期全 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近3成。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历程绿色债券是一种以支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主要目标的金融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债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起步阶段(2016年以前):在这一阶段,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框架尚未完善。
尽管如此,我国在这一时期仍成功发行了若干绿色债券,为后续市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2.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长,发行主体日趋多元化。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债券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金融和绿色债券的政策法规,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建立绿色债券发行与审核机制:监管部门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审核流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绿色债券的发行效率。
3.给予税收和政策优惠:对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降低其融资成本。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发行规模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逐年上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发行主体多元化:绿色债券的发行主体涵盖了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种类型,体现了市场参与的广泛性。
3.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债券,我国绿色债券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有利于绿色项目的融资。
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绿色金融的推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对国际绿色债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展望未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相关法规和制度。
BOND MARKET 债市理财Money 56编辑|万 璐 E-mail |821206446@文/本刊记者 万 璐绿债盛宴悄然开启在政策以及资本的双重助力下,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以良好的势头发展壮大,同时也引来众多投资者的热情参与。
在日前举办的G20峰会上,绿色金融议题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而作为撬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工具之一,当前绿色债券也正以良好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而对于绿色债券的后市发展潜力,业内人士也普遍比较看好。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理财》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展情况来看,绿色债券虽然在中国当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绿色债券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华创证券债券研究员周冠南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数量多,融资需求大。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计,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 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而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中心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至少要达到10万亿元,其中绿色债券将成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绿色债券正生根发芽绿色债券,顾名思义是与“绿色”“环保”主题相关的债券,即债券融资最终将用于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领域。
绿色债券源于责任投资者对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的持续关注,最早是由欧洲投资银行于2007年创新发现的,并从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
相对而言,我国的绿色债券则起步较晚,在近两年才逐步发展起来,但是其发展势头凶猛。
据Wind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我国存续绿色债券共39只,存续规模1178.57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920亿元、绿色企业债35亿元、绿色公司债130.4亿元,绿色中期票据41亿元,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22.17亿元,绿色国际机构债30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总量近3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