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气候变化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5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通常以“厄尔尼诺年”来描述,而2017年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厄尔尼诺年。
本文将详细探讨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过程、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气象事件。
1. 厄尔尼诺现象简介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暖流强烈增强,并向东移动,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触发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周期性地与反周期现象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形成所谓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2.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在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17年初开始发展,逐渐加强,并在年中达到高峰。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温度持续上升,超过正常范围。
3.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3.1. 全球气候变化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全球的大气环流系统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部分地区出现了异常干旱、洪涝、风暴等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水资源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生物多样性受损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珊瑚礁、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的繁衍。
陆地生态系统也受到干旱、火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
4. 应对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措施4.1. 监测和预警系统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各国建立了相应的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对海洋温度和气象要素的持续观测和分析,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以提醒人们注意气候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
4.2. 气候适应措施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气候变化,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措施。
包括加强抗旱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改进气象灾害预警和紧急救援体系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涝等灾害。
《全世界天气变化》教课方案【中心打破】中心重点一全世界天气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概括总结】1.全世界天气变暖带来的深刻影响影响内容详细表现海平面上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对被吞没的升危险资源条件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的变化资源的空间散布格局,在很多地区增添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自然灾害20 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暴雨发生频次增添了2%~4%,而亚洲和加剧非洲的一些地区,近来数十年干旱频次增添、强度增强2.应付全世界天气变暖的措施 ( 图解 )【方法技巧】正确认识天气变化战胜思想定式1.天气变化不等于全世界变暖一提到全世界天气变化,好多人自但是然地想到全世界天气变暖,其实这是一种误会。
剖析全世界天气变化时必定要考虑到时间尺度,在地球发展的地质期间、人类历史期间和近现代,全世界天气变化的特色是不一样的(以下表)。
期间含义天气 ( 气温 ) 变化特色地质期间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期间冷( 严寒期 ) 暖( 暖和期 )交替历史期间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期间气温颠簸上涨近现代近来一二百年的期间气温高升由上表剖析可知,我们往常所说的全世界天气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近来一二百年内的气温高升。
2.温室气体不单是二氧化碳提起温室气体,多半同学会自但是然地想起二氧化碳。
这类认识是不全面的,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主要有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氯氟烃化合物等。
其共同特色是能够汲取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此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图表解读】(P46图 2.28全世界天气的长久演变图 2.29近百年来全世界年均匀气温的变化)=对于坐标系类的图第一要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这是联合地理规律理解和阅读该类图的重点。
比如,经过读这两幅图能够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全世界均匀气温随时间变化的颠簸幅度。
图中间的水平线代表的是一段期间的气温均匀值。
4·2 全世界气候转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明白三个时刻尺度全世界气候转变的特点。
·明白全世界气候转变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重点全世界气候转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世界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未来气候转变的幅度。
一、全世界气候转变1、(结构预习)什么是气候转变?气候转变史是如何划分的?2、气候转变是指一个特定地址、区域或全世界的长时刻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转变来气宇的。
一万年以前一两百年前现在时期时期时期地质历史近现代3、(协作指导)阅读教材及图4-19分析完成地质时期气候转变的阶段划分和转变特点并完成教材P96活动内容。
地质时期气候的转变划分为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
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具体的气候转变为冷暖干湿彼此交替,转变周期犬牙交错,温暖期较长,酷寒期偏短。
课后活动:①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②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世界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③整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转变进程中,温暖期较长,酷寒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彼此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4、(协作指导)阅读图4-20及教材内容分析历史时期的气候转变有什么特点?产生如何的影响?公元前5000年到1500年的是一次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是一次酷寒期。
具体影响是: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展酷寒期:欧洲农作物几回歉收乃至绝收5、(协作指导)阅读图4-2一、4-22及教材内容分析近现代的气候中气温发生了如何的转变?依据是什么?降水有发生了如何的转变?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依据是雪线升高和冰川面积的减少,全世界平均海平面升高。
中高纬地域和热带地域的降水有增加的趋势,亚热带地域有减少的趋势。
五、(拓展)分析全世界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转变幅度。
2017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暖化及其与大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全球气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气候、海洋生物和人类生活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201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强烈的一次,给全球带来了许多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异常升高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东部海域海表温度较高,西部海域较低,形成所谓的“赤道冷流”和“赤道暖流”。
而在厄尔尼诺出现时,赤道冷流减弱,甚至翻转为暖流,导致东部海域的海表温度升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本质。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全球气候格局。
首先,厄尔尼诺导致南美洲沿海地区出现异常的降水增加,造成洪涝灾害和农作物减产。
秘鲁等国家受灾严重,大量人民生活受到了影响。
其次,厄尔尼诺还对亚洲地区的气候造成了显著影响。
南亚地区出现旱灾,尼泊尔等国严重缺水,而东南亚则遭受了强降雨和洪灾。
此外,厄尔尼诺对非洲和北美洲的气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发生。
除了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还会对全球海洋生物造成很大冲击。
由于海表温度的变化,厄尔尼诺会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导致大量珊瑚白化和死亡。
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一些物种可能会迁徙或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人类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和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虽然厄尔尼诺是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人类对于大气和海洋的污染、森林砍伐以及过度捕捞等行为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厄尔尼诺的发生。
因此,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轻厄尔尼诺及其带来影响的重要措施。
总之,201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
其对南美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降水和干旱变化等气象灾害的影响显著,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在未来,人类应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共同应对厄尔尼诺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讲义一、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指地球的气候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
这可不是仅仅指气温的升高或降低,而是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气象要素,如降水模式、风速风向、大气环流等等的改变。
从历史的角度看,地球的气候一直都在变化。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到上百年间,这种变化的速度和幅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
如今,我们所说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砍伐森林等行为,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浓度急剧增加,从而引起的以全球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一)气温升高全球平均气温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和研究,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大约 1 摄氏度。
别小看这 1 摄氏度,它带来的影响可是巨大的。
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冰盖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二)降水模式改变有些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着干旱加剧的问题。
降水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一些地方洪涝灾害频发,而另一些地方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三)海平面上升随着冰川和冰盖的融化,以及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不断上升。
这对于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许多低海拔的沿海城市可能会被淹没,人们不得不面临迁移和重新安置的问题。
(四)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极端天气,如暴雨、飓风、龙卷风、干旱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一)温室气体排放前面提到的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发电等领域都大量依赖化石燃料,这导致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此外,农业活动中的甲烷排放(如牲畜的消化过程、稻田的发酵等),以及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等,也对温室气体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7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今年的夏天和去年相比,确实是更加炎热,平均温度也要高于往年。
那么,2017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2017年夏天怎么这么热?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2017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2017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2017年夏天会是炎热少雨的天气,且全国易出现冷冬热夏,全国又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干旱少雨天气。
但在下半年,同时也容易出现早汛等异常天气2017年是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也有可能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一百多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而且升温显著,原因有∶生物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最主要的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夏天太热怎么办第一:心态。
首先,对于出门不要有抗拒心理。
既然不能拒绝,那就接受。
心理暗示其实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你要暗示自己不怕热,外面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热,你出门之后心态会好很多。
第二:开空调时温度不要与外界差很多。
开空调的时候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度差距不能太大,这个当你出门适应起来会很容易。
第三:补充水分。
太热出汗过多,体内一定很缺水。
所以,夏天千万不能忘记的就是补充水分,多喝水。
第四:可以随身带一个小瓶喷雾。
可以在瓶子里装上清水,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喷在身上,可以起到降温和补充水分的效果。
第五:避免一天中最高温时段出门。
上午十点下午四点这段时间尽量不出门,有事出门可以早点或者晚点。
第六:防晒工作一定要做好。
防晒霜、防晒衣、太阳伞这些都是必备的。
出门前一定要最好充分的防晒工作。
夏季降温小技巧1、挂上湿窗帘当户外的空气较为干燥时,把窗帘浸湿或在窗口挂上湿浴巾,蒸发的水分会使吹进的微风清凉宜人。
窗帘或百叶窗尽量选择反射性强的白色,它们可将45%的热量阻挡在窗外。
2、自制“小空调”室内空气燥热时,可在电扇前放一大碗冰。
随着冰块的融化、蒸发,吹过来的风也会变凉爽。
3、凉水当喷雾往空香水瓶子装一些水,然后放在冰箱里。
当你浑身大汗淋漓、酷热难耐时,可向手腕上喷射,给流经的血液迅速降温,接着再喷射身体其他部位。
2017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孙劭;王东阡;尹宜舟;王国复;柯宗建【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8(044)004【摘要】2017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位列2016年之后,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高值,也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非厄尔尼诺年份.全球冰冻圈持续萎缩,冬季北极最大海冰范围创历史新低,南极海冰范围全年处于历史低位.全球海表面温度显著高于常年,海平面持续上升,海洋热含量创历史新高,海洋酸化的影响持续加剧.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异常活跃的北大西洋飓风、印度次大陆的季风洪水、东非部分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全球多地的暴雨洪涝、高温热浪、低温寒流和强对流天气,2017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年份.本文总结了2017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大西洋飓风季异常活跃和美国西海岸高温热浪天气两个典型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8月底至10月初,加勒比海和热带西大西洋海温偏高,对流活动旺盛,风速垂直切变偏小,为飓风的发展加强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加之北美副热带高压出现阶段性减弱,导致4个强飓风接连登陆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7月上旬,受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东伸,东北太平洋切断低压维持影响,北美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美国西南部地区,是当地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The concentra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2017,and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was 1.1℃ above the pre-industriallevels,making the year 2017 become the second warmest year on record and the warmest year not influenced by El Ni~no event.The cryospherecontinued its contraction. The maximum sea-ice extent of Arctic sea in winter broke the lowest record while the sea-ice extent of Antarctic was near the record low level throughout the year.Glob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above the 1981-2010 average,and the global mean sea level kept rising steadily.The ocean heat content reached new record highs due to the intensified impact of ocean acidification.Many significant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occurred in 2017,including a very active North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ma-jor monsoon floods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severe droughts in East Africa as well as some torrential rains,heat waves,cold waves and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t regional or local scale worldwide.Econo-mic losses from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related disasters set a new record in 2017.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events and its impact in 2017,and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typical events including the exceptionally destructive hurricanes that occurred in rapid success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the significant summer heat waves in the United States.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external forc-ing shows that the positive SST anomalies of Caribbean and western tropical Atlantic enhanced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and decreased the vertical shear of wind speed,providing favorable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rricanes.In addition,the stage weakening of North American subtropical high caused four destructive hurricanes to make landfall successively in southern United States and the Caribbe-an region.In early July,the North American subtropical high that was influenced by the eastward exten-sion andenhancement of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and the maintaining of Northeast Pacific cut-off low con-tinued controlling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This wa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summer heat wave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总页数】9页(P556-564)【作者】孙劭;王东阡;尹宜舟;王国复;柯宗建【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1【相关文献】1.201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J], 孙劭;李多;刘绿柳;王遵娅;尹宜舟2.2015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J], 邵勰;廖要明;柳艳菊;叶殿秀;司东;王艳姣;聂羽3.2014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J], 李清泉;王安乾;周兵;柳艳菊;孙丞虎;王东阡;王朋岭4.2018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J], 孙劭;李多;王遵娅;王国复;柯宗建5.2019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J], 尹宜舟; 李多; 孙劭; 王国复; 柯宗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