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31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 1.自身对照 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 .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的因素是触角。
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
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是指人为改变其自然状态,即人为控制实验变量的组。
实验组是指在原基础上有一个变量条件的。
对照组是指无变量条件的。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1.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
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蚯蚓的生长发育。
4.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对照实验除了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这是教材对它的定义。
也就是说,对照实验有且只有一个变量,一般设置两组实验,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一般来说,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一组作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人为改变条件的一组作为实验组;或者说,实验结果已知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未知的一组作为实验组。
对照实验主要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这四种类型。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实验处理,这里的“空白”绝不是什么影响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组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给予空白。
也就是说,除不给予实验变量外别的无关变量都与实验组完全相同,以突出所要研究的因素。
空白对照组通常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替代实验因素,进行对照。
②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例如,研究动物的内分泌腺时,首先摘除动物的内分泌腺体,一段时间后再移入摘除的腺体或补充定量的相应激素,观察生物自身实验前与实验后情况的变化来研究内分泌腺的作用。
③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照组施以某种实验因素的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因素的,不是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
这种处理不包括实验研究给定的实验变量,目的是更有效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
例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以蝌蚪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此时条件对照的目的是通过正反对比更加明确地得出要研究的实验因素的影响。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之间相互对照,其中的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组的对照组。
相互对照实验通常运用于探究的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没有明确影响的情况,它可以有效地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初中生物学中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生物学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分关于生物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分问题,在我们部分生物学老师和学生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也给我们的生物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此,我们也进行了多方探讨,并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现将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大部分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如下:探究实验名称对照组实验组备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用纸板遮盖的一组(无光照)用玻璃板遮盖的一组(有光)条件对照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 2 号瓶)无水、水过多无充足的空气和无适宜的温度(1 1、、3 3、、4 4 )号瓶)条件对照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见光部分(没用黑纸遮盖的部分)不见光部分(用黑纸遮盖的)部分条件对照萌发种子的呼吸放出热量萌发种子的呼吸吸收氧气萌发种子的呼吸放出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条件对照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一组加清水的一组条件对照探究镘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将将 A A 镘头碎屑放入(1 1 )号试管中,注入入 2 2 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将将 B B 镘头碎屑放入(2 2 )号试管中,注入入 2 2 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
将将 C C 镘头放入(3 3 )号试管中,注入 2 2 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条件对照(其中,1 1号试管与 2 2 号试管对照,探究镘头变甜是否与唾液的分泌有关;1 1 号试管与 3 3号试管对照,探究镘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探究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饲养装置中不放甲状腺激素的为对照组饲养装置中放甲状腺激素的为实验组空白对照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使用清水的为对照组使用模拟酸雨的为实验组空白对照探究鱼鳍的作用正常的一组(没有捆扎鱼鳍)捆扎鱼鳍的一组空白对照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放在无菌条件下的一组(甲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的一组(乙组)空白对照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使用清水的为对照组使用废电池浸出液的为实验组空白对照。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他们分别代表了实验中不同的处理条件,通过对比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更加可靠和有效的科学结论。
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一、定义和作用1. 实验组实验组是一个受试对象参与实验的组别,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实验组是为了检验某种因素在研究对象身上产生的效应而设立的。
2. 对照组对照组是与实验组相对应但没有接受任何处理或干预的群体,它被用作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基准。
对照组用来衡量实验组与常态之间的差异。
二、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原因1. 随机性和可比性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消除个体的差异性,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使得两组之间的差异更具可比性。
2. 有效性和可靠性对照组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有效,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某种处理或干预是否有效。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功能和特点1. 实验组的功能实验组是用来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通过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某种处理或干预对实验对象产生的影响。
2. 对照组的功能对照组是用来与实验组进行比较和评估的,通过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实验组的效果是否显著。
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和分组方法1. 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方面的特征相似,以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对照选择选择与实验对象在各方面特征上相似的群体作为对照组,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是科学和公正的。
3. 干扰因素控制为了消除实验结果中的其他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干扰因素。
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优缺点1. 实验组的优点实验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直接证据,能够从直接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科学结论。
2. 对照组的优点对照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实验组的效果。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缺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专业成长2011-01-25 14:43:21 阅读2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转载: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出自: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0-12-20生物作为学业考试科目也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经过几年的探索、磨合、提升,我市生物中考试卷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风格,并且每年试卷的稳定度较好,但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并且为各地市所推崇和效仿,也为一线教师所认可和接受。
福州地区这几年生物学科的中考命题工作(考题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的认可和赞赏,无论是在(宏观)试卷总体水平的把握度方面,还是在(微观)试题的精心设计、精雕细琢方面,还是在题型的严谨和创新方面,可以说在全省九地市中老大的地位无人能比。
在省级多次大型研讨会上刘国秀老师介绍福州地区生物科的命题经验已成为保留项目,每次都要做代表性发言。
今年的试卷在省里又得到了广泛、一致的称赞。
我想这样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于刘国秀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
为了保证每年试卷的新颖度,拉近试卷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学生的联系,她要求具有命题资格的老师随时注意收集资料、收集题例,特别注意本地区发生的、和生物学科有关的问题,早安排、早布置,要求大家打有准备之战,打有把握之战,虽然搞得大家压力都很大,但当卷子得到认可时,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这几年的试卷始终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这也是其他八地市对福州试卷唯马首是瞻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次,也在于国秀老师着力培养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命题人员队伍,并且对这支队伍信得过,放得开。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八县更多优秀教师的涌现,将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八县老师加入到命题的队伍中来。
经过系统的命题培训和实际的操作,不仅对个人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提高是大有益处,而且对区域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都有益处。
最后,更在于福州地区的广大教师具备的良好教学水平和素质,也包括在座的各位,才能彼此相得益彰。
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一般是随机决定的。
常用的对照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即“处理对不处理”或“有药对无药”。
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个对象上进行。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实验变化后是实验组,变化前是对照组。
3.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处理.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甲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乙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为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为空白对照)。
如果本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验组(甲组)和对照组(乙)为条件对照。
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方法就是等组实验法,就是相互对照,光照和遮光两组均为实验组相互对照。
再如: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向性实验中将玉米种子放置在不同的方向有向上的、向左的、向下的、向右的均是实验组无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
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已知的。
如何辨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呢?我们首先要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上来加以区分。
一般认为,实验组是根据实验目的、针对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得出结论的。
对照组则是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干扰甚或同时证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正确与否而进行的操作。
按照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四种类型,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依据不同。
下面结合四种类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一、空白对照实验中的确定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实验变量处理。
但并不是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处理,只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缺少实验变量的处理,或者说按照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所有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
如还有“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加酶的为实验组,不加酶加等量清水的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含义不同、对象不同、方式不同等。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含义不同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
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做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
对象不同实验组的结果是为未知的,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而对照组是已知的,不用试验就知道的常识。
试验组是复杂的,有许多的变量,须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
方式不同空白对照组是指对受试者不进行处理,对照组的处理与实验组无关。
事实上,对照组仍然需要做一些治疗,但实验组的治疗因素没有添加。
也就是说,与实验组相比,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可以清楚地对比和激发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实验组实验组是指随机选择的实验对象的子集,实验组中的个体要接受对照组所没有的某种特殊待遇,几乎所有设计较好的实验都有一个对照组和一个或多个实验组。
实验对照情况空白对照:即给对照组不含实验变量处理,给实验组以含实验变量处理;自身对照: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照组即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
如“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分别用过氧化氢酶和Fe3+去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进行相互对照,以得出酶的高效性结论等。
对照组对照组是指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需要对照组的原因是:没有对照组,就没有办法确定这样的操作或是某些其他变量是否产生了作用。
实验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亦指实验的工作。
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