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损耗管理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512.50 KB
- 文档页数:25
油品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油品损耗的管理,提高油品利用率,降低成本,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降低油品损耗率,提高油品利用率;2.加强对油品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油品安全;3.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三、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油品损耗管理工作,明确损耗管理的重要性,明确损耗管理的目标和责任;2.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和操作规程,并全面贯彻执行;3.全体员工要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做好记录,严禁违章违纪行为。
四、管理措施1.油品采购管理(1)建立健全油品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油品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2)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制度,对不合格的供应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油品使用管理(1)建立车辆加油登记制度,明确每辆车的加油时间、加油量及加油人员,并做好加油记录;(2)加强对加油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油品损耗;(3)加强对油品储存的管理,确保油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浪费和损耗。
3.油品监督管理(1)建立油品使用监督制度,对油品使用过程进行监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油品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油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4.油品损耗核算(1)建立油品损耗核算制度,对每一批油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核算,发现损耗情况及时纠正;(2)及时对油品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损耗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五、奖惩措施1.对油品损耗率低、损耗管理工作出色的部门和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2.对严重违反损耗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监督检查1.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油品损耗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2.建立不定期抽查制度,对油品使用过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七、落实要求1.公司领导要加强对损耗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动,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2.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损耗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3.全体员工要认真遵守损耗管理制度,积极配合检查工作,确保损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油站损耗管理课程安排一. 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二. 损耗分类三. 损耗管理四. 虚假损耗处理五. 损耗分析第一节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1.损耗的概念2.损耗管理的办法3.损耗处理的原则4.损耗管理的意义1、损耗: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前者是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的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量的损失的现象。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油品在进销存的作业环节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减少的这部分量叫损耗。
所以损耗量的计算是作业环节前的量减去作业环节后的量。
这个量越大,损耗就越大,这个量越小,损耗就越小,这个量为负时,叫溢余。
超耗:超过定额损耗的那部分损耗就叫超耗。
2、油品损耗管理的办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
没有定额就没有规矩,关键是制订合理的定额损耗标准3、油品损耗处理的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把损耗转嫁给用户,出库(站)前的一切损耗均由油库(站)负责。
定额损耗必须经过批复后方可核销。
4、损耗管理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损耗管理理念;加强经营管理,减少经营环节的损耗,提高经营效益;强化监管,防止经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第二节损耗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环节分3.按损耗性质分1.按损耗原因分油品的损耗按其原因可分为蒸发损耗、跑冒滴漏损耗和油品混油、变质损耗。
蒸发损耗不但使油品数量减少,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变质造成不合格。
加油站在收发油过程中,均会造成蒸发损耗。
跑冒滴漏损耗不会使质量变化,但会使数量减少,严重时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油罐漏油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对于高龄油罐来说尤其应注意,要强调每天计量。
当发现损耗异常时要立即检查原因,这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查原因,不过夜”。
混油、变质虽然数量不会减少,但因油品变质不能使用或降级使用,同样会造成损耗。
在加油站管理中要注意运输工具的混油问题。
加油站油品交接计量及损耗管理考核办法第一章适用范围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各业务环节损耗管控,扎实推进降损增效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加油站的油品交接及油站损耗管理。
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条根据公司对各环节损耗管理的要求,加油站零售环节损耗以V t进行管理,运输环节损耗以重量进行管理。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第四条损耗:是指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本办法所述损耗按流转环节分为运输损耗和零售损耗。
第五条零售损耗:是指加油站从油品购进验收起在保管、付油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第六条运输损耗:是指从油库或其他发货单位油库通过公路配送到加油站的油品发货量与实际接收量的差值。
第七条超定额损耗:是指超过公司规定的运输损耗量和零售损耗量部分的损耗。
第四章重要风险第八条油品运输和油品站管环节存在油品异常损耗风险,严格损耗管控,避免公司效益流失。
第九条损耗数据不真实或损耗指标不合理使损耗考核产生不公平性。
第五章职责第十条损耗管理岗职责负责公司损耗管理考核办法的制定;负责对公司油品损耗管理工作实施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公司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审批;负责定期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推广降耗经验;负责加油站进销存日常管理,指导加油站零售损耗数据统计;负责加油站油品配、收、发、存过程管控,参与并配合由零管部部组织的月度、年度油站库存商品盘点,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第十一条零管部职责负责加油站油品配送的管理;负责协调油库发油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的协调和处理;负责运输环节超损耗部分索赔工作;负责组织加油站月度、年度盘点工作,与财务部共同确认各环节损耗数据,参与损耗考核及运输保证金的管理。
第十二条加油站职责对站内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站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对进、销、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的分析;负责按规定程序将损溢数据逐级上报。
中国石油成品油损耗管理细则西北销售公司安字[2019]7号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计量管理暂行规定》,加强油品损耗管理,规范油品损耗核销程序,节约能源,增收节支,努力降低损耗水平,改善环境条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油库要十分重视油品损耗管理工作,把降低损耗,减少损失作为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要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建立损耗登统台帐和超耗审批制度。
二、损耗管理第三条各分公司储安副经理是损耗管理主要责任人,要亲自过问损耗管理工作,把损耗管理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岗位责任制的一项内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抓降耗工作,教育职工爱惜油品,做到不跑、冒、漏、洒,定期进行检查,对损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第四条油库储安科是损耗管理主管科室,要认真贯彻执行GB11085-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每年要制定降耗方案和措施,按作业环节建立健全损耗登统分析台帐,严格控制损耗率指标,如有超耗应查明原因,做到商品帐目清楚,记载完整。
第五条每年年底,认真总结分析本年度损耗管理工作,根据本年度实际损耗水平,制定下年度的降耗方案,提出具体措施,把降耗指标落实到班组。
各生产班组要认真执行本单位降耗方案,按规定进行油品收、发、存计量,及时准确提供油罐变化动态,坚持检查复核制度,避免虚假盈亏。
必须做到计量器具合格有效,台帐、报表、记录齐全,环境清洁整齐。
第六条为了及时掌握损耗动态,各油库必须按规定上报《油库库存油品盘点计量表》、《油库油品进、出、存、损耗月报表》等报表,对输转损耗要按照输转环节列明细表。
做好《散装油品泵装(泵卸)损耗记录表》、《散装油品输转损耗记录表》等记录。
三、损耗分类与计算第七条损耗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蒸发损耗是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浅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及管理措施在现代社会,加油站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场所,其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油品损耗问题一直困扰着加油站的经营管理者。
油品损耗不仅会给加油站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油品质量和环境安全。
因此,深入分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一)蒸发损耗油品具有挥发性,尤其是汽油,在储存、装卸和销售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会不断蒸发,造成损耗。
蒸发损耗主要发生在油罐的呼吸阀、量油口等部位。
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蒸发损耗更为严重。
(二)计量误差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准确性会影响油品的计量结果。
例如,加油机的流量计、油罐的液位计等,如果长期使用未校准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出现计量误差,导致油品损耗的计算不准确。
(三)运输损耗在油品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颠簸、油罐车密封不严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油品泄漏。
此外,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油品体积的变化,从而产生损耗。
(四)储存损耗油罐的储存条件也会影响油品损耗。
如果油罐的防腐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油罐腐蚀,从而增加油品的泄漏风险。
另外,油罐的埋地深度、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也会对油品的储存损耗产生影响。
(五)人为因素加油站员工的操作不规范也是造成油品损耗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加油过程中,员工操作不当导致油枪滴油、冒油;在卸油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油品泄漏等。
二、加油站油品损耗的管理措施(一)加强设备管理1、定期对加油机、油罐液位计等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2、选用高质量的油罐、管道和阀门等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密封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问题。
3、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减少油品蒸发损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优化储存条件1、合理选择油罐的埋地深度,减少温度变化对油品体积的影响。
2、对油罐进行良好的防腐处理,延长油罐的使用寿命,减少油品泄漏的风险。
3、控制油罐的储存温度和压力,尽量减少油品的蒸发。
加油站损耗控制加油站油品损耗贯穿进、销、存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能否有效合理地控制损耗是加油站效益的保证,损耗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加油站油站经营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
损耗一向是加油站数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实行“升进升出”以来,尤显突出。
细化环节管理,分段界定责任,能有效地堵塞管理漏洞、降低零售损耗。
下面从加油站油品的进、运、收、发四个环节谈谈油品损耗的控制与管理。
1、把好油库付给加油站油品数量关“进”——油库付给加油站油品数量的多少是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与管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要使油品数量验收工作既能顺利进行又能客观公正,应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油库流量计付油误差要符合国家规定。
目前国内油库大都以流量计付油,国家允许作为贸易交接的流量计精度为0.2%,允许付油误差为±0.3%(不含0.3%)。
对租赁库、代储库要在租赁或代储合同中约定付油误差在±0.3%以内,对自有油库付油误差不超出±0.2%。
油罐车内油品在出库前就要进行计量验收,若油品数量(升数)超出油库流量计走示数的±0.3%(±0.2%),特别是+0.3%(+0.2%)由油库当场补给。
如果油库付油数量不足而罐车司机驾车驶离油库,那么缺量部分由承运方承担。
加油站要盯住油库付油流量计,严格进行体积验收。
同时要求油库付油必须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或以制度规定油库溢余限额,避免油库过度追求溢余给加油站在源头上带来压力。
(2)、油罐车容积表必须经具有国家计量资质的部门检测制定,做到准确无误,并保证每年校正一次,确保油罐车容积表的准确度在±0.25%-±0.28%之内,这样才能准确验收油库付油数量。
因为目前承运车辆大都是外单位的车辆,为了规避油库少付、运输损耗超标等责任问题,车主往往主动与罐车容积表检定部门协调,将其容积表做小,即使油库少付油超过0.3%,甚至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人为损耗,出库计量或到站罐车验收都体现不出亏损甚至体现溢余,给加油站带来损失。
加油站损耗管理课程安排一. 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二. 损耗分类三. 损耗管理四. 虚假损耗处理五. 损耗分析第一节损耗管理原则及意义1.损耗的概念2.损耗管理的办法3.损耗处理的原则4.损耗管理的意义1、损耗: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前者是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的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造成数量的损失的现象。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油品在进销存的作业环节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减少的这部分量叫损耗。
所以损耗量的计算是作业环节前的量减去作业环节后的量。
这个量越大,损耗就越大,这个量越小,损耗就越小,这个量为负时,叫溢余。
超耗:超过定额损耗的那部分损耗就叫超耗。
2、油品损耗管理的办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
没有定额就没有规矩,关键是制订合理的定额损耗标准3、油品损耗处理的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把损耗转嫁给用户,出库(站)前的一切损耗均由油库(站)负责。
定额损耗必须经过批复后方可核销。
4、损耗管理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损耗管理理念;加强经营管理,减少经营环节的损耗,提高经营效益;强化监管,防止经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第二节损耗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环节分3.按损耗性质分1.按损耗原因分油品的损耗按其原因可分为蒸发损耗、跑冒滴漏损耗和油品混油、变质损耗。
蒸发损耗不但使油品数量减少,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变质造成不合格。
加油站在收发油过程中,均会造成蒸发损耗。
跑冒滴漏损耗不会使质量变化,但会使数量减少,严重时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油罐漏油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对于高龄油罐来说尤其应注意,要强调每天计量。
当发现损耗异常时要立即检查原因,这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查原因,不过夜”。
混油、变质虽然数量不会减少,但因油品变质不能使用或降级使用,同样会造成损耗。
在加油站管理中要注意运输工具的混油问题。
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油品损耗及其管理油品在储运与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蒸发损耗和事故损耗造成的损失数量是惊人的。
油品损耗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今天我们先讲讲油品损耗的原因及其分类。
损耗指的是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前者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除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油品损耗可分为自然损耗和事故损耗两类。
油品蒸发损耗属自然损耗,其损耗一般难以回收且不可避免,因此,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有其合理性,它相当于一种系统误差,故可以通过各种油品蒸发损耗定额予以确认和管理。
而事故损耗主要是跑、冒、滴、漏及混油发生的损耗,这种损耗多属人为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技术不过关、生产管理不善、设备抢修不及时,施工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易为人们所重视,只要采取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在油库,油品储运发生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损耗、输转损耗、装车损耗、滴漏损耗和清罐损耗等,见下图。
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中损耗量最大的一种,在整个油品储运损耗中约占70﹪~80﹪。
由于油品都具有挥发性,无论在什么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油品的蒸发时刻都在发生着,只不过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油品损耗越大;压力越高,蒸发越慢,损耗越小而已。
油品的蒸发损耗造成惊人的能源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损害了人体健康。
油品的蒸发损耗与油品的性质、密度、储存条件(液面面积、油面压力、油品温度、罐体空间大小和大气温度)、作业环境、地区位置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因素有关,分为呼吸损耗和灌装损耗两种。
油品的呼吸损耗大体上又可分为自然通分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三种。
1、自然通风损耗自然通风损耗是由于罐顶有孔眼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高差的情况下,因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孔眼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耗叫自然通风损耗。
加油站损耗管理加油站损耗管理一、损耗概念、处理原则、管理方法二、损耗分类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四、油品损耗检查流程五、降低损耗的措施一、损耗的概念损耗:是指油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因自然蒸发、不可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粘附或底部余油未卸净等原因造成的油品数量损失。
损耗量:由于损耗而减少的数量。
作业前的量―作业后的量“正”为损耗,“负”为溢余。
加油站出现溢余的三种情况:油库多给油;加油站少给顾客发油;做假帐。
油品损耗的处理原则: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油品损耗的管理方法:分环节实行定额管理二、损耗的分类1.按损耗原因分2.按损耗性质分3.按损耗环节分1.按损耗原因分蒸发损耗70% 跑冒滴漏损耗油品混油、变质损耗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本身性质方面的因素:沸点、蒸气压、蒸发潜热、粘度、表面张力外界条件的因素:周围空气的温度和压力、空气流动的速度、蒸发面积、容器的密封程度2.按损耗环节分运输损耗零售损耗卸油损耗储存损耗发油损耗清罐损耗卸油损耗定义油罐车到站后的罐车计量数与卸油后贮罐的收油量之差为卸油损耗。
分析蒸发余油储存损耗定义油品在储存期间因昼夜温度变化而产生小呼吸损耗,也叫储存损耗。
分析销量小、库存少发油损耗定义用油枪向客户油箱内发油的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叫做发油损耗。
分析加油机的问题、操作不当、罐装损耗 3. 按损耗性质分实际损耗虚假损耗1、温度变化引起的2、储罐容积表不准造成的三、油品定额损耗及损耗的处理按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加油站各环节定额指标如下表。
加油站损耗量期初库存+本期进货(原发升数)-本期销售总量-期末库存加油站损耗率加油站损耗量/本期销售总量×100% 某油站的柴油上月末盘点体积为3400升,在月末盘点体积为3800升,全月销售体积为386600升,盘点及销售油品平均温度为22.0℃,油库总交运体积为389860升,交运油品平均温度为30.5℃,试计算油站的月盘点损耗及损耗率,并对损耗进行分析。
加油站油品损耗原因及管控措施摘要:加强加油站损耗管理,减少油品损耗数量,直接关系到一座加油站或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每座加油站必须要抓紧的工作,也是每个从事油品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和熟悉内容。
本文先从影响加油站损耗的几个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再从中提出几点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措施1.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现状分析油品损失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加油站难题。
在同一个地区,有些加油站的损失很大,但是有些地方的损失很少,所以从一个客观的观点来看,在加油站发生了这样的损失,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对于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2.加油站油品出现损耗的原因2.1客观因素2.1.1量油尺未修正引起的误差因其尺带会受到高温的干扰,故按JG1014 《罐内液体石油产品计量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温度校正。
在储油容器内的液体与20℃的标准温差超过了10℃时,应将其测得的高度H调整为:Hm =H [1+α(t-20)]式中 : Hm为量油尺修正高度,mm ;H为量油尺实际高度, mm ;α为量油尺材质的线膨胀系数,℃-1 ;t为油罐内油品计量温度,℃。
一般我们α取值0.0000125℃-1,则Hm=H[1+0.0000125(t-20)]。
当加油站油罐内的温度超过30℃或者低于10℃是需要进行修正的,当罐内温度在10-30℃之间时,量油尺读数是不需要修正的,即Hm=H 。
而很多时候不管温度是多少,我们并未修正油量尺高度。
2.1.2油品体积未修正引起的误差根据储罐的实际油量高度和储罐体积表计算出储罐的表载量V,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校正。
加油站的储罐通常是水平放置的,一般按每1 cm的容积值来确定的,容积值在每1 cm以内,用插值法进行计算,公式表达为:V=Va+(Vb-Va)/(Hb-Ha)·(Hm-Ha)式中:V为储罐内油品实际体积,L;Hm卧式罐内实际油高,mm;Ha为体积表内与Hm相邻的较小的高度,cm;Hb为体积表内与Hm相邻的较大的高度,cm;Va为与Ha相对应的体积表数值,L;Vb为与Hb相对应的体积表数值,L;当罐壁的平均温度超过30℃或者低于10℃时储罐内的油品体积计算时是需要进行修正,公式如下:Vt=V·[1+0.000036(t-20)]式中: t为罐壁平均温度,℃。
中国石油成品油损耗管理细则西北销售公司安字[2003]7号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成品油计量管理暂行规定》,加强油品损耗管理,规范油品损耗核销程序,节约能源,增收节支,努力降低损耗水平,改善环境条件,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油库要十分重视油品损耗管理工作,把降低损耗,减少损失作为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要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建立损耗登统台帐和超耗审批制度。
二、损耗管理第三条各分公司储安副经理是损耗管理主要责任人,要亲自过问损耗管理工作,把损耗管理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岗位责任制的一项内容,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抓降耗工作,教育职工爱惜油品,做到不跑、冒、漏、洒,定期进行检查,对损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第四条油库储安科是损耗管理主管科室,要认真贯彻执行GB11085-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每年要制定降耗方案和措施,按作业环节建立健全损耗登统分析台帐,严格控制损耗率指标,如有超耗应查明原因,做到商品帐目清楚,记载完整。
第五条每年年底,认真总结分析本年度损耗管理工作,根据本年度实际损耗水平,制定下年度的降耗方案,提出具体措施,把降耗指标落实到班组。
各生产班组要认真执行本单位降耗方案,按规定进行油品收、发、存计量,及时准确提供油罐变化动态,坚持检查复核制度,避免虚假盈亏。
必须做到计量器具合格有效,台帐、报表、记录齐全,环境清洁整齐。
第六条为了及时掌握损耗动态,各油库必须按规定上报《油库库存油品盘点计量表》、《油库油品进、出、存、损耗月报表》等报表,对输转损耗要按照输转环节列明细表。
做好《散装油品泵装(泵卸)损耗记录表》、《散装油品输转损耗记录表》等记录。
三、损耗分类与计算第七条损耗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
蒸发损耗是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