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系统模型及管理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3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管理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
网络管理不仅包括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还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而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成为了解决网络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义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和用户的软件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监控和管理,网络资源的分配和计量统计,网络安全和用户访问控制,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和调试等。
网络管理系统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维护网络,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二、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
比如,对于企业来说,网络管理系统应该包括设备管理、流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而对于学校来说,则需要包括网络资源管理、访问控制、用户行为监控等功能。
2.数据模型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对网络设备和用户进行管理,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模型。
在数据模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的更新方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3.系统架构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应该是分布式的,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4.界面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易于使用和直观。
用户应该能够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的界面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完成相应的操作。
5.安全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对于网络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重点考虑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在安全设计方面,需要注意数据加密、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方面。
三、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前端开发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等方面。
1.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系统需要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因此需要掌握TCP/IP协议、Socket编程、SNMP协议等网络常用技术。
第一章 ao 导论思考题11 什么是网络管理?简述它的重要性。
答: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P4)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网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复杂。
2、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有效管理。
3、先进可靠的网络管理也是用户所要求的。
(P4)12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P5)13 网络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基础理论与技术?答:网络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和复杂的技术,除其自身包含丰富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性能分析理论、网络的可靠性理论、网络优化理论、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P6P13)14 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与面向过程的分析技术相比有哪些主要区别?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答: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与面向过程技术相比的区别在于:面向过程技术是将处理问题的方案看成一个过程,然后把过程逐步分解为更小的过程,直至小过程的复杂程度易于处理为止;面向对象技术是将问题看成是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定义有关对象的属性、可产生的或被施加的操作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处理问题。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面向过程技术是以动词为中心,而面向对象技术是以名词为中心。
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包括:1、面向对象分析技术更符合人们以名词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特有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以及同质异构性在克服复杂性方面具有优势。
a. 抽象性提供了对于复杂对象的单纯接口。
b. 封装性对复杂的个体实现了细节的隐藏。
c. 继承性可以非常方便地表达事物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关系。
d. 同质异构性在保证了对象的外部接口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网络设备升级改造后管理上的向后兼容等问题。
网络管理系统的概述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快地走近我们,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支柱。
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又使得计算机网络本身运行的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向网络的管理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日趋繁杂,网络管理人员用人工方法管理网络已无法可靠、迅速地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无法满足当前开放式异种机互联网络环境的需要,人们迫切地需要用计算机来管理网络,提高网络管理水平,使信息安全,快捷地传递。
于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了.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就是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就是收集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静态、动态地运行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从而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减少网络维护费用.(二)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概括地说,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
1.管理员。
实施网络管理的实体,驻留在管理工作站上。
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完成复杂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网络管理系统要求管理代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单个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
2.管理代理。
网络管理代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它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
网络管理代理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代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
3.管理信息库。
它存储在被管理对象的存储器中,管理库是一个动态刷新的数据库,它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数据通信的统计信息,安全性信息和设备特有信息。
浅谈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系统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以及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位置十分突出。
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网络管理模型的分类,分点讨论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和通用管理信息协议,并简单阐述了wbm的网络管理方式。
最后描述了分布式管理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突出的优点。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模型 wbm网络管理方式分布式管理方式1.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做出相应的处理是为了确保网络及其网络设备能够稳定、可靠以及高效地运行。
简单来说网络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进程(manager)、管理对象(mo)、代理进程(agent)、管理信息库(mib)、网络管理协议这5个部分。
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这些基本情况及其常见的网络技术从而优化网络性能、减少网络故障率、减少维护网络所需费用。
2.网络管理模型的分类2.1 在internet 上流行发展起来的snmp 。
snmp是专门用于对internet 进行管理tcp/ip互联网和以太网。
snmp采用了一种分布式结构,其中分布式对象的核心是对跨平台连接的和交互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
与此同时,基于snmp 的拓扑算法的速度非常快,因而提高了运算的效率。
但是由于internet 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snmp在众多系统不支持, snmp只适用于tcp/ip 网络,复杂的网络管理就远远跟不上了,另外在安全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还有如果将网络设备的snmp 功能关闭,就很难取得设备上的mib 值,使得网络拓扑不完整而严重影响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
2.2 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
cmip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来组织所有的管理信息,它的功能是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网络管理方案。
抽象来比较就是将计算机的各个元素特征和属性都定义为对象,使之成为一个拥有关系的树形结构。
对象中的变量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甚至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
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架构和业务模型分析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电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资源,通过一定的系统架构和业务模型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利用的系统。
本文将从架构设计和业务模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架构设计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整体架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和安全架构。
1. 系统整体架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应该是分层分模块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和网络层。
用户界面层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交互和数据展示;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负责各类业务逻辑的实现;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网络层负责系统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2. 数据架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架构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结构、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访问。
数据的结构应该合理设计,要满足系统的需求,包括各类资源信息、业务信息等。
数据的存储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存储系统,根据系统的规模和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数据的访问需要考虑系统的并发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3. 网络架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通信协议、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系统的通信协议可以选择HTTP、TCP/IP等,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选择。
网络的可靠性需要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可以采用主备份或者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实现。
网络的性能需要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可以采用负载均衡和缓存等技术来实现。
4. 安全架构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架构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身份认证、数据的传输安全和系统的权限管理。
系统的身份认证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双因素认证等方式进行,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
数据的传输安全可以使用SSL/TLS协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数据被篡改和泄露。
系统的权限管理可以分为不同的角色,保证合法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资源和功能。
二、业务模型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管理、业务办理和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