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完井技术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583.29 KB
- 文档页数:3
智能钻完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5)2. 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发展历程 (6)2.1 早期钻井技术 (7)2.2 传统智能钻完井技术 (8)2.3 现代智能钻完井技术 (9)3. 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关键技术 (11)3.1 传感器技术 (12)3.1.1 地磁传感器 (13)3.1.2 地震传感器 (14)3.1.3 伽马射线传感器 (15)3.1.4 其他传感器 (17)3.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8)3.3 通信技术 (19)3.4 人工智能技术 (21)4. 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应用案例 (23)4.1 油气勘探开发 (24)4.2 煤炭开采 (25)4.3 水文地质勘查 (27)4.4 其他领域 (28)5. 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29)5.1 深度学习在智能钻完井技术中的应用 (30)5.2 大数据在智能钻完井技术中的应用 (32)5.3 云计算在智能钻完井技术中的应用 (33)5.4 无人机在智能钻完井技术中的应用 (34)5.5 其他发展趋势 (36)6. 结论与展望 (37)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9)6.2 存在问题与挑战 (40)6.3 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41)1. 内容概览旨在通过先进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能力,提高钻探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风险和环境影响。
现有的智能钻井系统通常集成有传感器、监测摄像头、大数据分析工具和自动化决策支持系统,以实时监控和预测钻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智能技术首先依赖于一套监测和控制井口作业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监测的数据包括了压力、温度、速度、振动水平、流体成分等多维度信息,这些数据在总线上实时共享,从而使操作团队能够及时调整策略,确保井控安全。
获取的数据通过高级算法进行分析,比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预测算法。
这些模型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井下的复杂情况,比如地层的潜在孔隙和水力断裂的可能性,并预警可能发生的事故。
E&P 杂志2008年世界12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特别奖
1
SHARP TM 智能完井技术
SHARP 是一套智能完井系统,又称可选择液压驱动远程控制开发系统,已经在世界各地的深海油田成功应用,能够实现多层完井,选择开采,是一项经济、可靠的技术。
该系统包括TIP-PT 电缆可通过封隔器、SHARP 远程流量控制阀、压力驱动循环阀、井下监测系统。
SHARP 智能完井系统 TIP-PT 电缆可通过封隔器 压力驱动循环控制阀
TIP-PT 电缆可通过封隔器能承受10000psi 的压差;电缆可通过;直拉式释放装置使回收简单;可在高温高压酸性气体环境应用。
压力驱动循环阀(PAC )控制井内流体漏失,避免应用对地层有伤害、不可靠的漏失控制剂,不需要措施后漏失控制作业。
用于无机械通道的智能井分层。
井下监测系统
压力驱动 循
环
阀
穿过电缆穿过电缆上部连接处封心机装上塞压内下塞双向卡瓦监测环穿部连接处备用机械转位工具 压力驱动循环阀
阀关闭时
阀开放时
备用机械转位工具 压力驱动循环阀。
控制自流注水的智能完井技术 编译:李庆(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审校:王敏生(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摘要 自流注水是指流体从一个地层被引流到另一个地层,以保持油藏压力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已在科威特应用了多年,油井通常要钻穿一个含水层和一个储油层,在条件合适和含水层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大量的水从含水层流至储油层。
在油藏开发后期,因不可控制的压力补充方式给油藏管理带来很多难题,而且随着油藏压力下降,含水层和油层之间的压差增大,射孔时,压降下降过快,流量过高,导致含水层碎屑基岩不稳定。
2007年初,科威特西部油田采用智能井工艺完成一口可控制自流注水井,提高了用自流注水工艺维持压力平衡的油藏管理能力。
本文介绍了科威特智能井在自流注水井中的安装原理、设计及数据分析。
关键词 自流注水 智能井 完井装置油藏管理 油田应用DOI:1013969/j.iss n.10022641X12010131011 科威特西部Minagish和Umm Gudair油田分别于1958年和1962年开发。
两个油田的初始产层均位于白垩系早期的Minagish Oolite地层。
该地层为欠饱和碳酸盐岩,由沉积在海洋浅滩上的多孔粒状灰岩和泥粒灰岩组成。
最初40年,Minagish Oolite储层靠一次采油、注气和弱水驱生产含水低甚至不含水的石油。
20世纪80年代初期,油藏压力下降,井底流压不足以维持较高的自喷产量,采用潜油电泵增产,但油藏压力急剧下降。
为解决该问题,增加产量,需要一种能够替换从油藏中采出的石油容量并保持油藏压力的方法。
Zubair地层为一个主要的含水砂岩层,硬度适中,渗透率1~3D(1D=1102μm2,与Minagish 地层相比,具有区域大、构造隆起、压力高等特点。
将Zubair地层中的水自流注入Minagish Oo2 lite储层的技术首次试用于Minagish油田,后来又在Umm Gudair油田的一个边缘油井进行了先导试验。
智能完井综述摘要:智能完井作为一种年轻的完井技术,是技术上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对过去宝贵的完井理论和经验的荟萃和继承。
本文从智能完井理念入手,调研总结了国内外的智能完井技术。
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智能完井系统的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特别地,为我国的智能完井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引言:智能完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油藏管理。
在避免由不同地层压力导致窜流这一情况下,智能完井能够在一个井眼内独立控制多个储层的开采量,使一口井同时独立开采多个油层成为可能。
智能完井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节省物理修井时间。
在多油层、多分支井的开采后期,由于某个油层(井眼)的含水率升高而导致整个井的产量下降。
而智能完井则是通过远程控制关闭或节流含水率较高的油层(井眼),更加方便快捷地重新分配各油层(井眼)的产量,避免了针对该水层的修井作业。
尤其是在滩海和深海平台上,由于作业时间限制和修井费用昂贵,更能体现出智能完井系统的优越性。
1 智能完井系统的概念智能完井技术其实质是油藏监测和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控制气、水和油窜。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智能完井技术已经能够提供连续监测井下动态。
适用于海底油井智能完井技术,高度非均质油藏井、深水井、多分支井、多储混合井的横向延伸井下油水分离及处理,它集井下监测,层段流体控制和智能化的油藏管理技术为一体。
2 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末,智能完井技术通常只限于对采油树和油嘴附近的地面传感器进行远程监控、对地下安全阀进行远程液压控制、对采油树阀门进行液压或电动液压控制。
最初利用计算机辅助生产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对采油树附近的油嘴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气举井生产优化;二是抽油机井进行监控。
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成功运用以及各种永久性置入传感器可靠性的提高,经营者开始考虑对井筒流体进行直接控制,以便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这就要求设计出一种能提供检测和控制功能的高水平智能系统。
在初期阶段,智能完井井下液流控制装置是基于常规的电缆起下滑套阀的工作机理而设计的。
智能完井技术简介罗美娥(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智能完井作为一项新型的完井技术,正在得到人们指出,本世纪,石油工业将广泛采用智能技术进行井下管理和维护,二十年后,人类将可能在室内管理油田。
智能完井也可称作是井下永久监测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多层同采,而且能够单独开采其中的某一层。
11智能完井技术简介智能完井实际上是一种多功能的系统完井方式,它允许操作者通过远程操作的完井系统来监测、控制和生产原油,这种操作系统在不起出油管的情况下,仅需一台地面调制解调器和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就能随时重新配置井身结构,它还可以进行连续、实时的油层管理,采集实时的井下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智能完井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井下信息收集传感系统;井下生产控制系统;井下数据传输系统;地面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控制系统。
井下信息收集传感系统主要由多种传感器构成,其中多相流流量测量采用普通传感器;井下温度和压力的测量采用光纤传感器;井筒和油藏中流体的粘度、组分、相对密度的评估采用微电子传感器。
井下生产控制系统主要由电缆操作和水力操作两种。
其中最简单的是井下节流阀,它可以在油藏中调整各层段之间的产量,是最直接控制井下流量的工具。
智能井的节流器可以遥控操作,比原有完井方法有了很大提高。
过去由于工具的耐用性和高压等因素限制,使得液压控制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斯伦贝谢公司已开发研制出全电子控制井下操作系统。
井下数据传输系统是连接井下工具与地面计算机的纽带,这种传输系统能将井下数据和控制信号,通过永久安装的井下电缆中专用的双铰线,在井下与地面间进行数据传输,传输的数据即使在有井下电潜泵存在的情况下,信号也不会受影响。
地面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系统包括一台计算机和分析数据用的软件包。
计算机用来收集和储存生产数据;分析数据的软件包帮助使用者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最佳决策。
21智能完井的优点及适用条件作为一项新型的完井技术,智能完井与常规完井技术相比技术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完井综述摘要智能完井技术是石油工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详细介绍了智能完井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系统标准,并通过列举智能完井在流量控制及生产优化方面的优点来阐明智能完井技术如何实现优化油藏管理,提高采收率。
引言油气工业在完井方面努力追求能对油气井实现远程监控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通常需要采用“智能完井”。
近年来,智能完井技术发展迅速,且在提高采收率和加速油田开发方面都见到了一定的成效。
智能完井节约了修井成本,特别是在多支井、海上油井及无人管理平台油井见到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由于智能完井装置在油田应用效果较好,因此,该项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到目前为止,智能完井装置约安装了200套。
2002年—2003年间,以每年50~75套的速度增加。
随着该技术在油田应用中被普遍认可,智能完井装置每年的安装数量还将增加。
智能完井的概念如图1所示,我们可将智能完井定义为“一套能集输原油,并对油井生产、油藏动态及完井综合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油藏及油井生产动态进行远程控制的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智能完井还未涉及到对油井进行自动控制或优化,但是可以通过人工向油井发送命令。
无需对油井进行常规的修井作业,通过远程完井监控就能完成井筒内和井筒附近数据的采集。
远程完井控制是指将指令传送到油井,用于改变一个或多个流动控制部件的位置或状态。
通常,在保证油井安全且生产成本最低的情况下,采用智能完井能优化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和投资效率。
目前,智能完井系统的种类较多。
虽然已成功地安装了电动、电动-液压、光学-液压完井系统,但液压动力系统仍占主导地位。
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通常只限于对采油树和油嘴附近的地面传感器进行远程监控,对地下安全阀进行远程液压控制,对采油树阀门进行液压或电-液压控制。
最初利用计算机辅助生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采油树附近的油嘴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气举井生产优化。
二是对抽油机井进行监控。
浅析智能完井技术及应用摘要:石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石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由于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需要在不断增加石油开采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应该通过相应的开采技术控制来降低对石油的浪费以及开采成本。
这就需要在采油工程的开端以及钻井工程中对完井技术进行合理利用。
关键词:智能完井技术;应用引言智能完井技术能够实现油气开采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优化井下各项参数,快速了解油藏状态,提高国内油气开采质量和开采效率。
本文阐述了智能完井技术的研究背景,详细说明了智能完井技术的内容以及智能完井系统的组成,包括井下生产流体控制系统、井下动态监测及信息传输系统和地面远程操控系统。
结合现场应用情况,表明智能完井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为以后国内应用智能完井技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智能完井技术及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多,对提高石油采收率、保持油田高产稳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油藏采收率,增大单井产量,同时考虑到开发成本,大位移井、水平井等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我国多为非均质低渗油藏,储层构造复杂、裂缝发育,目前常规的完井技术无法实现井下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最佳开采效果较难实现,因此智能完井技术越来越受国内外石油企业的关注。
智能完井技术是一种将机电一体化与完井技术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完井技术,利用传感器对井下生产状态进行有关检测,实时采集和监测井下参数,观察油井生产状况,通过流量控制阀等对井下进行远程操控,对油层实施作业,并对采集的参数数据进行分析,模拟井下状态,并制定出最佳的开采方案,实时调整油井产量。
智能完井就是在井中安装了可获得井下油气生产信息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设备,并可在地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决策分析的完井技术。
现在,智能完井技术可以提供连续监测井下动态,适用于海底油井、高度非均质油藏井、深水井、多分支井等。
智能井技术(一)智能井技术概况智能井是通过安装井下设备,实施远程监控油井流量和油藏动态的系统,它将油井结构与完井方式合为一体,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完井体系。
该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油层的流动特性来恢复油层能量,延迟地层水侵入采油层段,增加油、气产量,特别适用于调整井和修理费用高或复杂环境下的油井,如海上油井、深水油井、多分支井、水平延伸井等。
从1997年投入应用以来,在国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智能井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井下信息传感系统、井下流动控制系统、油井优化开采系统。
智能完井系统(ICS)结构框图见图1所示。
图1智能完井系统的结构框图井下信息传感系统:井下信息传感系统负责井下信息的收集,并把这些信息在地面上直观的反映出来。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井下传感器组,数据传输通道,地面监测系统。
井下传感器组是永久安装在井下、间隔分布于整个井筒中的,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粘度、组分等多种传感器组,以及未来要发展的井下三维可视系统,目前常用的传感器主要分为新型光纤传感器和常规电子传感器。
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数据传输速度快、耐高温、无源、化学反应呈惰性、性质稳定且不受电磁辐射干扰的优点,与电子传感器相比,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因此在井下测试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数据传输通道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地面监控系统和井下传感器及执行器之间的通信,把井下传感器测量的各种信号传输给地面监测系统,这种通道主要是电缆和光缆。
地面监测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井下传感器完成测量和存储井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井下发生的各种情况,绘制各种与生产相关的图表,最终把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传送给油井优化开采系统。
地面监测系统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地面硬件设备主要指用于传感器的地面设备,例如光纤传感器的光源、光电探测器、光调制机构和信号处理器等。
软件包括测量软件、存储软件、分析软件等。
井下流动控制系统:井下流动控制系统是智能井系统实施优化生产的执行系统。
智能完井技术简介(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智能完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完井技术,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技术。
文章通过对智能完井技术进行简介,以及它的优势,和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展望进行阐述。
关键词:石油,智能完井,胜利油田智能完井是一项新型的完井技术,越来越被石油行业关注。
国内外专家认为,石油行业有希望在几年后普及智能技术,来对管理以及维护油井,甚至在十几年之后可以达到人在室内就能够对整个油田就行管理。
智能完井就是这种技术,它可以对井下进行永久性的监测以及实时控制,可以多油层同时进行开采,也可以只开采其中某一个油层,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率。
1.智能完井技术简介智能完井技术不同于以往的完井技术,它是一种系统的完井方法,操作者可以远程控制这种技术进行监测井底情况,控制井底压力以及控制原油的生产,这种技术不需要把油管起出,只需要一台PC机以及一个地面调解器就足够了,可以随时对井身结构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优化效果,此外能够24 小时实时的对油层进行管理以及获取井下温度和压力等资料。
智能完井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1)在井下安装的永久传感器组,这些传感器组在井筒中合理进行分配,可以监测井下的压力、温度等参数。
(2)可以在地面对井下的状态进行控制的装置。
像可以进行遥控的井下分割器、封隔器,可以对油层之间进行控制的阀门,控制井下安装的节流器的开关等。
(3)井下数据实时采集和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对井下的信息实时的收集反馈到地面并根据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2.智能完井优点智能完井是一种新型的完井技术,与常规的完井技术对比,优势明显,由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智能完井可以在地面进行遥控,管理非常方便,特别适合在一些偏远地方使用,比如沙漠,山区或者海上的油田。
因为使用智能完井技术在地面上就可以对控制阀流入的位置进行识别,而且还可以不进行关井,只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操作控制,就能够完成选择性的打开或者关闭所需要的油层,从而对井身结构进行重新配制。
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摘要:近几年来,国外完井正在迅速向智能完井方向发展,我国刚刚开始起步。
智能完井是一种多功能系统的完井方式,作业或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操作来监测、控制原油生产,借助地面调制解调器和计算机就能随时重新配置井的生产状况,在不起出油管的情况下连续、实时地进行油藏管理。
智能完井一般由五大部分组成:井下信息传感系统;井下生产控制系统;井下数据传输系统;地面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
目前国外主要有三种智能完井系统:全电子智能完井系统、光纤传感的水力控制系统和具有电子永久性井下参数测量仪的水力系统。
关键词:智能完井技术;发展现状;趋势1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展,沙漠、深海等特殊油气藏越来越多,油气储集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有效地开发这类油气藏,水平井、大位移井、多分支井等特殊结构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量也在日益增加。
如何优化这些特殊结构井的完井方式和生产管理过程已经成为我国油气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完井方式和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特殊结构井在生产管理与优化方面的需要。
近些年来出现的智能完井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宄与发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逐渐改变了油气井的生产管理模式。
智能完井是通过安装井下设备,实施远程监控油井流量和油藏动态的系统,它是一种具有安装和操作以及监测和控制的完井方式,主要由监测系统(永久式监测系统和井下传感器等)、传输系统(液压式、电动式或光纤传输系统)、优化系统(油藏模拟)、控制系统(流动控制阀、井下油水分离器和气举装置等)等组成。
智能完井的主要作用是对油藏性能进行长期的井下实时监测,获取大量的油藏参数,以便油藏管理者根据井下实时监测数据,灵活控制单井多油层及多分支井的各层段油气流量生产,甚至控制整个油田井网,使油井最大限度生产,大幅度提高油藏管理水平,降低采油成本和提高油井生产经济效益,优化油井的生产,减少油井在生产期间所需的大量修井作业,即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费用和生产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油层的采收率。
智能完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摘要:当前我国油田开采过程中逐渐引入了智能完井技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对油田开采的所有数据进行智能化的采集、处理以及控制,实现对油井状态实时监测与控制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探讨智能完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功能优势以及发展前景,为油气田企业开采效率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智能完井技术;数据采集;智能化控制智能完井技术在石油开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石油行业健康、长久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能完井技术对石油开采的质量、产量以及效率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采用该技术可以确保石油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产量目标以及经济效益目标,因此石油企业需要重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景。
1智能完井技术系统智能完井技术系统主要就是在完井管柱内设置传感器以及可遥控装置,利用远程控制系统对油气井进行自动控制与处理,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安全的完成油气井下的生产情况、油藏情况、完井管柱生产活动的所有数据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分析处理等工作。
在该技术系统应用中,需要在油藏的表面区域设置传感器与控制阀门,实现一井多用开采效率目标,还可以实现同时采集数据信息与作业的预期目标。
开采人员在地面进行作业的时候,可以在单井多层、多分支、注入操作等方式中随意进入,对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对所有的油层层面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与控制,对水气层进行及时的隔离,有效防止出现串流现象[1]。
智能完井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第一个是井下信息采集传感系统,包括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装置;第二个是井下流体控制系统,包括水力操作系统、电缆操作系统;第三个是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井下作业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的连接,其传输管道需要采用双绞线进行井下电缆的安装,这种安装工程一般是永久性的安装;第四个是地面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对地面上的数据进行管理、加工以及整合,为开采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智能完井技术应用的优势首先,有利于提升是有的开采效率。
智能完井系统井下流量阀控制技术一、常规完井方式完井( well completion )是钻井作业的最后环节。
在石油开采中,油、气井完井包括钻开油层、完井方法的选择和固井、射孔作业等。
对低渗透率的生产层或受到泥浆严重污染时,还需进行酸化处理、水力压裂等增产措施,才能算完井。
根据生产层的地质特点,采用射孔完井法、裸眼完井法、砾石充填完井法等不同的完井方法;上述常用完井方法有其不足之处,如射孔完井有油层受洗井液污染、油气流动通道受到限制,产量较低的缺点;裸眼完井不能克服井壁垮塌和油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等的缺点;二、智能完井技术及其应用智能井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全球石油工业提高油藏产能的大趋势下,智能井技术得以发展并商业化。
这一技术的研发使许多原来不能开采的边际油田得到开发,为深水、海上、边远地区及老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希望。
所谓智能井就是在井中安装了可获得井下油气生产信息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设备,并可在地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决策分析的井。
通过智能井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达到优化产能的目的。
1、智能完井的基本原理智能完井系统也称作智能井(Intelligent well,简写为IW ),通过在油气生产井或注入井中安装的各种传感器 ( 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 , 实时动态采集井下生产的各种数据 , 地面的中央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归纳 , 判断井下生产的各种情况 , 并通过数据模拟和油藏模拟得出最佳的开采方案或注人方案 , 进一步从地面驱动安装在井下的流量控制装置 , 从而实现对井下生产或注人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的目的。
智能完井系统 (Intelligent Completion System ,简写为ICS)从1997年投入应用以来 ,在国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过去的5年中 , 智能井系统的安装以每年 27%的速度增长 , 据不完全统计 , 截止到 2006年已安装或部分安装智能井系统的油气井已超过 1000口。
智能完井它具有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实时监测、地面遥控、便于油藏管理、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1]。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智能完井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仍然将是通过模拟、计量和控制井下发生的情况来优化生产。
ICD完井技术研究开始于1994至1997年之间,第一口智能井成功应用于北海的Saga Snorre油田[2]。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国外的一些老牌石油服务公司如WellDynamics,Schulumberger,Baker,BJ Service 等都有较为成熟的ICD完井技术。
下面是一些国外应用ICD完井技术的实例。
如何有效的控制底水的脊进是摆在油藏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而水平井控水完井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流入剖面和分段控制,改善水平井的水淹模式以有利于提高水平井控制油藏的采收率[2]。
在智能完井技术范畴中,使用井下流入控制设备进行控水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智能井井下流入主要的控制设备有两大类:ICV和ICD。
ICD作为一项新型的完井技术研究开始于1994至1997年之间,目前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数百口井成功应用该项技术。
它在多层油藏、微裂缝油藏、高渗透非均质油藏和河流相油藏中都有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口智能井成功应用于北海的Saga Snorre油田。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国外的一些老牌石油服务公司如WellDynamics,Schulumberger,Baker,BJ Service等都有较为成熟的ICD完井技术。
下面是一些国外应用ICD完井技术的实例。
Saeed M.Al.Mubarak于2008年讨论了ICD类型、数量和位置以及各位置的油嘴打开程度对产能的影响[3]。
2008年Garcia Gonzalo等通过流动试验[4],确定压降系数K;用七个参数表征ICD的几何形状;再通过试验特征曲线(压降—流速曲线)采用外推法得到这七个参数,从而得到各种类型ICD的流动特征方程。
智能完井技术介绍了当今世界上⼀项新的⽯油技术成果—智能完井。
它作为⼀项新型的完井技术,对⽯油开采提供了⼀种更智能化、更灵活的管理,因此正受到⼈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些国外专家曾指出,本世纪的⽯油⼯业将⼴泛应⽤智能技术进⾏井下管理和维护。
智能完井在井下引⼊永久监测控制系统,它不仅能够实现多层同采,也能单独开采其中的某⼀层,具有采集、传输及分析井眼⽣产数据、油藏数据和全井⽣产链数据能⼒,以远程控制⽅式改善对油藏动态和⽣产动态的监控。
⽬前,智能完井技术在国外已经应⽤到⽔平井、⼤位移井、分枝井、边远井和⽔下采油树井及多层采油井和注⽔井。
从技术⾓度讲,采⽤智能完井技术可以实时获得⽣产信息,提⾼了井下数据信息的采集质量。
测控新技术以国防及⼯业领域中的测试测量与控制技术为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技术、电⼦技术、⾃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及仪表技术、⽹络与通信技术、⾃动测试技术和虚拟与仿真技术等。
通过遥控预制在井下的⽓举阀和⽣产节流器,在地⾯就可以调节各⽣产(注⼊)井段的流量,这种实时的井下测量控制,可以调整⽣产剖⾯,达到优化⽣产的⽬的。
从经济效益的⾓度讲,通过把⽣产测井,井下(⼲扰)作业的需要减⾄最少,可以减少操作费⽤和风险性并且增加安全性。
智能完井的定义智能完井技术其实质是油藏监测和控制技术(RMC),它是集井下监测,层段流体控制和智能化的油藏管理技术为⼀体。
在多层段井、多分⽀井和⽔平井中,应⽤智能完井技术可以实现以下的主要功能:(1)优化注采⽅案,(2)提⾼油藏的开发效果,(3)获得更⾼的采收率,(4)减少开发和作业施⼯成本。
采⽤智能完井技术的最终⽬标是提⾼油藏的驱替效率和采收率。
智能完井系统现状⽬前,智能井正在发展成为⼀种具有⼀定智⼒的智能化完井体系。
⼈们称它为“智能完井”、或智能井系统。
由于智能井在油井结构与完井⽅⾯已成为⼀体,所以完井后,⼈们可以遥控安装在油层中的智能测量控制设备,根据油井情况灵活控制各油层的流量,在地⾯对井下各产层的流量、压⼒和温度进⾏实时监控,它已成为油藏管理的得⼒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