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章-第三版
- 格式:ppt
- 大小:11.08 MB
- 文档页数:100
第三章习题一、填空题1、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包括抽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原CCITT(现ITU-T)规定语音信号的抽样频率为___________Hz。
3、量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均匀量化,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我国目前采用的压缩扩张特性是。
4、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PCM编码位数为_____位。
6、一路数字话路的数码率为__________bit/s。
7、通信中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和_______________。
8、PCM数字通信技术使用复用技术。
9、PCM基群帧结构中共有________个时隙,其中包含路话音通路,每路话音的抽样频率为 Hz,基群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bit/s。
10、PCM30/32帧周期是________μs,帧长是_________bit。
11、将多个低速数字码流合并成一个高速的数字码流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技术。
12、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话路部分、_____________。
13、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不同的________之间的交换,时间(T)接线器的作用是完成不同的________之间的交换。
14、根据信令与话音信道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和_____________,我国的No.7信令属于_____________。
15、复接方式有按_________复接、按___________复接和按路复接。
二、单项选择题1.将原始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A、编码B、量化C、抽样D、放大2.下列一定属于局间信令的是()A、拨号音B、回铃音C、振铃信号D、占用信号3.以下不属于乙种电话的是()A、某小卖部的电话B、学校家属院教师家庭电话C、张三公司的电话D、某小区门卫电话4.PCM编码的一路的编码位数是()A、3位B、8位C、10位D、12位5.登记了热线服务的用户,若拨叫其他用户,须在摘机后()秒钟内拨出第一位号码。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第一章:通信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道、发送端、接收端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特点和区别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4G、5G、物联网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讨论法,探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课后作业:学生能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信号与系统2.1 教学目标掌握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熟悉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2.2 教学内容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及其特点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线性、时不变等)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采用实验法,验证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第三章:数字信号处理3.1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熟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离散化、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FIR、IIR等)及其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调制、解调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采用实验法,验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第四章:现代通信系统4.1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熟悉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4.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编码等)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发送端、接收端、信道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4G、5G、物联网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采用讨论法,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课后作业:学生能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五章:通信系统性能评估5.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理解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熟悉通信系统性能优化和提高的方法5.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概率论、信息论等)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主要指标(误码率、传输速率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噪声、信道特性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通信系统性能第六章:无线通信技术6.1 教学目标掌握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射频、微波等)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发射器、接收器、天线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调制解调、多址技术、信道编码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七章:光纤通信技术7.1 教学目标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源、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光调制、光编码、光放大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八章: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8.1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等)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数据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九章: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9.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理解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熟悉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窃听、干扰、破解等)加密技术的作用和分类(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加密算法(DES、RSA、AES等)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采用讨论法,探讨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课后作业:学生能认识到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十章: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熟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通信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理解和掌握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以及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是学习通信技术的基础。
第1章习题答案1.1试述信息、信号、信源、信道的概念。
答:信息:消息中的有效内容,消息内容的含量用信息量衡量。
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为传送消息而对其变换后传输的某种物理量,如电信号、声信号、光信号等。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
信源:消息的来源,是消息的产生者或接收者,提供消息的可以是人或机器。
信道: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是物理信道,是指信号发送设备与信号接收设备之间传送信号的通道。
1.2简述点对点通信系统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要实现信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递,必须包括5个部分: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参见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图1-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它的作用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对基带信号进行各种变换和处理,比如放大,调制等,使其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媒介。
接收设备:对接收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以便恢复出相应的基带信号。
其功能与发送设备相对应。
受信者:信息的接收者,与信源相对应,其作用是将恢复出来的基带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原始信号。
噪声源:噪声源是指系统内各种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
1.3简述现代通信系统模型功能中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答:从通信网络的系统组成角度,可将其分为4个功能模块。
(1)接入功能模块接入(access)功能模块(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将消息数字化并变换为适于网络传输的信号,即进行信源编码;其发信者和接收者可为人或机器,所接入的消息形式可为语音、图像或数据。
(2)传输功能模块传输(transmission)功能模块(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将接入的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变为适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并满足信号传输要求的可靠性指标。
(3)控制功能模块控制(control)功能模块由信令网、交换设备和路由器等组成,完成用户的鉴权、计费与保密,并满足用户对通信的质量指标要求。
(4)应用功能模块应用(application)功能模块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业务经营,包括智能网业务、话音、音视频的各种服务以及娱乐、游戏、短信、移动计算、定位信息和资源共享等。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二版Introduction to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3章电信交换本章学习目标理解电信业务网的分类与电话通信网结构; 理解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 了解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的基本组成;了解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主要特点;了解智能网及其业务的概念。
3.1 电信业务网概述3.2 交换技术基础3.3 常用交换方式3.4 数字程控交换3.5 综合业务数字网3.6 智能网放映结束3.1 电信业务网概述▪3.1.1 电信业务网分类▪3.1.2 电话通信网返回主目录3.2 交换技术基础▪3.2.1 电信交换的作用▪3.2.2 基本交换原理返回主目录3.3 常用交换方式▪3.3.1 电路交换▪3.3.2 分组交换▪3.3.3 帧中继▪3.3.4 ATM 交换▪3.3.5 交换技术的发展返回主目录3.4 数字程控交换▪3.4.1 数字交换网络▪3.4.2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组成▪3.4.3 信令系统返回主目录3.5 综合业务数字网▪3.5.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3.5.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返回主目录3.6 智能网▪3.6.1 智能网概述▪3.6.2 智能网业务返回主目录3.1 电信业务网概述电信业务网是向用户提供诸如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图像等各种业务的网络,包括电话网、数据网、智能网、移动网、IP网等。
交换设备是构成业务网的核心要素,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一个呼叫终端(用户与其所要求的另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3.1.1电信业务网分类1.电话网(PSTN2. 移动通信网3. 数据通信网4. 智能网(IN5.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1.2电话通信网1. 电话通信过程电话通信传递的信息是话音。
其基本工作过程为:通话人发出的话音通过话机送话器变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线路传输至对方,对方话机受话器将电信号还原为话音,受话者能听到。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思考题答案第⼀章绪论1-1.什么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是⼀种离散的、脉冲有⽆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信号⽆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区别:模拟信号的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穷多),⽽数字信号的信号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值。
1-2.何谓数字通信?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缺点?答:数字通信是⽤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数字信号对载波进⾏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优点:(1)抗⼲扰能⼒强,且噪声不积累;(2)差错可控,可以采⽤信道编码技术使误码率降低,提⾼传输的可靠性;(3)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处理,加⼯,变换,存储,从⽽形成智能⽹;(4)易于集成化,从⽽使通信设备微型化;(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
缺点: (1)占⽤频带较宽;(2)技术要求复杂,尤其是同步技术要求精度很⾼;(3)进⾏模/数转换时会带来量化误差。
1-3. 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并简述各⼩⽅块的主要功能。
答:如下各⼩⽅块主要功能:信息源: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的作⽤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如电话系统中电话机可看成是信源。
信息源编码器:主要实现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的作⽤之⼀是提⾼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来减少冗余度(减少信息码元数⽬)和降低数字信号的码元数率。
信道编码器:实现信道编码的功能。
信道编码是以提⾼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为⽬的的编码。
通常通过增加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
采⽤的⼀般⽅法是增⼤码率或带宽。
与信源编码正好相反。
数字调制器:主要实现数字调制功能。
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数字解调器:对频带信号进⾏相⼲解调或⾮相⼲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图 1-1 模型中的信息源,受信者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无线电广播中,信息源包括的具体内容为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乘的声音;在电视系统中,信息源的具体内容为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
收信者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二者信道中包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 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两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数字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模拟信号指电信号的参量可以取连续值。
他们的区别在于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还是离散可数的。
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 1.抗干扰能力强;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4.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的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
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
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缺点: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 4KHZ 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行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