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2. 学习借助写作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4. 学会观察生活,阅读人生,让自己成长为有思想、有奋斗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恰当使用多种写作技巧,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方法:归纳总结练习媒体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开篇导入我们知道写人的一些常见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突出人物个性与精神品质。
比如《说和做------记闻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写闻一多“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刻画出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时的外貌特点,令人感受到他的大无畏精神。
二、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经典回顾(一)首先,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或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足不下楼废寝忘食)2、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专注认真、锲而不舍)试举一例:经典回顾(二)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职务国籍最不引人注意功劳相当文化背景不同奉献精神忠厚平实学术水平性格“纯”对比手法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试举一例:经典回顾(三)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邓稼先》中: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就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
又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写出人物的精神》讲读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选择合适的情境和典型的材料,创设可以展现人物精神的空间。
2。
学习使用细节刻画、烘托反衬、概括提炼等方式表现人物精神。
3培养面临困境时的理性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年的春节不平凡。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个生命都笼罩在无常恐怖的阴影里。
为战疫情,每天都在发生感人泪奔的故事,舍命救人的医护人员,风餐露宿的交警战士,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的志愿者……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次爱心捐赠,一场助力行动——大家同舟共济,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病毒,击退黑暗。
“疫情”也像—面镜子,照岀人生的百态与人性的善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坦然面对这场灾难的洗礼,正如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所说:“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我们终会懂得,所有生活的磨难都是生命的成长。
(二)自学讨论:明确学习内容探究:什么是“人物的精神”?1、组词明内涵:精神面貌、精神品质、精神追求、精神境界2、拓展文本:(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心胸坦荡、博大的胸襟。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七年级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一、训练目标1.通过二三事记述人物;2.用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
二、目标导引㈠什么是人物的精神?人物的精神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㈡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从其种意义上来说,表现了人的的精神,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表现人的精神为目的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也才体现出了写作的价值。
人物的精神是由不同的社会背、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而且精神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到定性的过程,写出人物精神也才能拓宽写作思路,使人物形象丰满,使文章的内容多姿多彩,使写作的人物展示出普遍的社会意义。
㈢怎么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通过言行、心理、肖像描写等都可以表现人物精神,但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故只从这两方面谈一谈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1.善于通过二三事从多角度表现人物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即使是某一方面的精神,也往往不是一件事就能写清楚、写深刻的,用二三事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离不开事,事也不能脱离人而独立。
不同的人对事的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的做法也不同。
我们能写出不同人身上发生的不同的事,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的不同态度,也就表现了人物的精神。
用二三事表现人物与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用什么样的二三事要有选择,每件事要是人物生平中的重要片断,组合起来要能表现人物的主要方面。
通过二三表现人物要与表达人物的精神结合起来考虑,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①表达的中心包含了人物的两三个方面的品质,让每件事或片断表现其中的一点。
②只表达其方面的精神,每件事或片断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
2.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细节描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故选材一定要典型。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有关人物精神描写的理论知识。
2. 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表现手法。
3. 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行生动的人物精神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让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技巧。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优秀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人物精神描写的方法。
2. 准备实践训练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
3. 准备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人物描写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2. 讲解: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方法,讲解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精神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通过对其外貌、举止、言谈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的精神世界。
2. 案例二:《草原》中的小草,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其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八、课堂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其精神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谈等方面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心世界。
写出人物精神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写出人物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精神。
难点:区别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教学过程:1、复习上学期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有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用事写人。
2、讲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的区别,人物特点侧重于外在表现,如活泼可爱,性格开朗,举止大方等。
人物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如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品质,意志坚定气质等。
3、具体方法:①传神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精神。
例文:半夜睡不着,起来喝水。
看门外闪烁着微弱的光。
轻轻地推开门,我蓦地愣住了:妈妈独自一人坐在厅堂里,凭借那微弱的光为我缝着沙包。
之前,我想要,母亲就是不肯给我做。
但是……她拿起针线,由于光线太暗,穿不进去。
她抬起手朝着那感觉所剩不多的光芒,眯着眼睛,尽力地穿着。
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穿好了。
她似乎很卖力的,放下了一只手,开始一针一线地缝着。
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随着我的眼泪默默流淌……叫同学分析,总结。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腻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以及景物、事件发展、场面氛围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一种写作方法。
作品中完整的艺术形象,总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所组成。
举例课文:.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分析体现的精神。
②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回忆鲁迅先生》写了哪些事体现了什么精神?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体现鲁迅刚毅倔强的个性;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体现了诙谐风趣,自然随和;看电影路上体现他礼让随和;;尝鱼丸体现他严谨;③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用对比凸显人物精神,如《邓稼先》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共同点: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不同点: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写出人物的精神”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的主题内容,本课主题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初中作文主要集中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上,而写人的记叙文是其中的重点,上学期描写人物方法已经学习并训练了。
为使人物的写作训练更加深入,同时又配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要求(写出人物的精神),因而进行外在特点写出内在精神的训练。
以达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外在特点表现人物内在精神。
四、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已经能够判断,对于写人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在作文中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却不得要领。
很多学生写作,特别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写,而且写出的文章语言空洞贫乏,不生动。
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中,只是笼统地描写人物,写不出人物特点。
虽然一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但不清楚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在写作中也并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四、说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以及对在写作中运用。
然后通过方法的引导,进行写作实践,学生能够轻松的运用,已达成写作目标。
讲授法讨论法批注法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温故知新首先,我们来区别人物特点与人物精神。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一组不属于人物精神?第一组:开朗幽默热情好客第二组:真诚善良大公无私第三组:高雅羞涩文质彬彬第四组:强壮高挑貌美如花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辨析气质,明确内涵”活动,引导学生明晰“人物精神”的内涵。
2.通过“链接课文,范本名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方法。
3.通过“情境练习,写作热身”活动,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过程活动一、辨析气质,明确内涵(一)赏图片,辨气质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今天老师准备了两幅图片,图片里是两个同时代的大诗人,想请同学们分辨一下他俩的气质里藏着什么?屏显(李白与杜甫的图片):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是李白,他的气质的浪漫飘逸的。
生2:第二张图片里是杜甫,他的气质是深沉忧郁的。
师:你是通过观察哪些细节作出的判断?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面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场景,李白是“酒中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酒是一个很明显的信息,而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是李白的名句。
师:原来你是通过“李白爱喝酒,酒后诗百篇”这个典型事件得出的结论。
(板书:典型事件)生2:第二张图片里的杜甫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双目望向远方,若有所思,这很符合杜甫诗歌中表达的忧国忧民。
杜甫晚年生活漂泊动荡,图片中的人物脸颊凹陷,很清瘦,也能看出生活的艰辛。
师:原来你是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外貌来得出结论的。
(板书:外貌、神态)(二)析成语,明内涵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气质虽然是一种内在精神状态,但它会通过人物的典型事件、外貌、神态等外显出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就能判断出来。
(板书:外在特点、内在精神)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请大家分辨一下,这些成语哪些表示外在特点,哪些表示内在精神?屏显:①骨瘦如柴、唇红齿白、大腹便便②面红耳赤、眉开眼笑、含情脉脉③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④手舞足蹈、左顾右盼、支支吾吾预设:生1:“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描写人物内在精神的词语。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陈海波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年第11期【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明确“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基本方法。
2.教会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运用能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非常高兴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在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五十华诞之际和同学们一起上课。
来之前,我问我家孩子:“你现在听妈妈的声音是不是觉得很难听啊?”儿子说:“还行吧。
”这时候,他的爸爸过来说:“儿子,你应该这样说:‘妈妈,你的声音比百灵鸟要差一点,但是,比乌鸦可要强多了。
’”同学们,如果从描写妈妈声音的角度看,你们觉得是儿子的话好,还是爸爸的话好?生1:我觉得儿子的话好。
因为,儿子的话很稚嫩、很可爱。
师:似乎有点道理,稚嫩,可爱。
你觉得呢?生2:我觉得爸爸的话好。
爸爸形容得非常贴切。
师:爸爸的话贴切。
他先说了百灵鸟,百灵鸟声音好听是吧?妈妈的声音是赶不上百灵鸟的。
比较形象,很直观,有了一个参照物。
爸爸又说了乌鸦。
你对乌鸦的声音有怎样的感受?生2:乌鸦的声音不是那么好听,把老师您的声音比作乌鸦的声音有点捉弄人的意味。
师:嗯,开玩笑的说法,语言比较幽默是吧?爸爸描述妈妈的声音时,选择了参照物,这就有了鲜明的对比,很形象也很风趣。
同学们,表达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板书:写出人物的精神)二、以课文为例,聚焦闻一多的精神,学方法师:精神是从人的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思想、一种品格。
我们刚刚学习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就从闻一多先生的精神谈起,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闻先生的精神的。
(屏显: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单元要求1.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运用对比、烘托、正侧面结合等写作手法来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写作指导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刻画人物由表及里的挖掘,重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写人要抓住特点”主要侧重于“形”,是对人物进行素描,而“写出人物的精神”则侧重于“神”,是一种意会。
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无论是突出人物特点,还是人物精神,都必须借助具体的事例。
突显人物精神,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比如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等。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物精神”,像“苗条”“魁梧”等词是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等词是表现人物动作的,这些都不在“精神”的范畴。
人物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质、气质、个性等,比如开朗乐观、风趣幽默、善良无私、舍己为人、温文尔雅、吃苦耐劳等。
那么,如何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呢?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细节就是事物、人物在细小环境、细微之处的表现。
可以说,细微之处显精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内心变化。
比如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则眼光躲躲闪闪、游离不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导语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要突出人物的精神,我们需要用具体典型的事件来表现。
叙述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刻画,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也可以运用侧面烘托、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方法来突出人物精神。
除了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们还可以运用夹叙夹议,适当加入议论评价和抒情语句,来表达“我”的情感。
二、教材引路根据下面表格提示,回顾第一单元的内容人物精神特点典型事件“我”的情感构思、排列形式邓稼先巨大贡献性格忠实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忠于职守我国的原子弹发展与奥本海默对比,劝说两派特意调查后给我回信在戈壁滩研究,事故发生时不离开敬佩、理解、赞美总——分用小标题的形式区分材料闻一多谦虚、低调踏实勤奋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研究古典文化起草传单,公开骂反动派,走在游行队伍前面赞美、敬佩并列用过渡的形式连接材料回忆鲁迅先生对家人(礼让、温和,关心)对朋友(真诚、热情)对工作(认真、勤奋)对年轻人(包容、无私帮助)(略)敬爱、怀念并列片段组合三、学生练习选择要写的对象,说说你对他(她)的感情?她的什么特点让你有这个感情?举例。
人物我对他(她)的情感特点(1-3个)针对特点举出典型例“我”的情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提示:如果是写一个特点,围绕这个特点写2-3件典型事。
如果写多个特点,每个特点举一个典型事例。
请将你写的人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例如可以用小标题形式,也可以用过渡段的形式。
如,老师:先写严格的一面,再写关爱学生的一面,(欲扬先抑)母亲: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
先写在家里的表现,在写外面的人的反馈。
(侧面烘托)叙事的过程中,添加细节刻画,注意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如动作、语言、神态。
4、“我”的感情。
添加我的评价性语、或者抒情性语言。
位置可在每件事后面,或全文结尾。
【范文示例】我的老师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树,我们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老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目标导航】1.回顾、讨论例文,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方法,进一步把人物写生动。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独特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写作要求】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并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内容上可以叙述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抓住争论者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展开描摹,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想象并尝试进行鲜活的心理描写。
3.“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某一类的人。
关键是所选对象应该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
动笔时,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技法点拨】写人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标识出他与众不同之处。
但仅仅如此不够,还应深入人物的内心,写出他的个性与精神品质。
1.详述典型事例。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法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教学目标;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二、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
《邓稼先》
典型事例人物精神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⑦1982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典型事例人物精神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
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的参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
加群众大会。
《回忆鲁迅先生》
典型事例人物精神
关心协助青年。
生活平凡随意、
踢鬼、谈鬼。
为人宽厚仁爱,
带病坚持工作。
待友真诚悉心,
意志坚定
照顾鲁迅、勤俭持家工作辛苦(反衬)
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
第一个驿站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面容、神态、表情、衣着、姿势等的描写。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材料一: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
凸额头、塌鼻梁,一头柔软的卷发。
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长相,突出文静
材料二:她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眼睛,突出聪明,纯真的内在气质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
的大胡子。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
老舍说:“人物的外表要处,关键在于一个情字,足以烘托出一个活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若只贪形容得周到,而一切并无用处,便使读者失望。
”
鲁迅:“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能够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祝福>祥林嫂
外貌描写的要求:
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
②要使描写生动,可恰当使用修辞
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个驿站
语言描写
1、“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说.
“我知道给你了,不过现在它在哪儿?”妈妈说。
2、“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不过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说。
——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
我说:“吃过了。
”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
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
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
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
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
——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
语言描写:
①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
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③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
第三个驿站
动作描写
小练笔:
你在吃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杏…请以行动描写为主,写出具体情景。
我大着胆子把一颗还没熟透的青杏儿小心翼翼地放进嘴边,用前面的牙齿慢慢地咬了一下,顿时我像被针扎疼了似的扭歪了脸,眼睛紧紧闭上,老半天也不敢再嚼下去。
这段描写给你什么样的写作启示?
①动作描写中动词的使用要准确。
②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第四个驿站
心理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害怕高兴、惭愧、伤心....等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
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
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
有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应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实行细节描写。
”
我们以『晚上怕看家』为例子来练习
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
我的耳朵听到什么﹖
我的心里感到什么﹖
我的脑里想到什么﹖
我有没有动作﹖
应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法,就像神仙那点石成金的五根手指头一样,能够把抽象的意思,生动的描写出来。
”
《晚上怕看家》
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
晚上看家,实在可怕,非常非常的可怕。
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
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可怕,可怕,真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