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1)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30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用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b. 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b.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c.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 朗读课文(5分钟)a.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 理解课文(15分钟)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b. 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c.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表达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b. 学生举手发言,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c.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3. 教师应注重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爷、奶、叔、姐、妹”5个生字,认识女字旁,会写“爸、妈”两个字。
2.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重点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难点认读“爷爷、奶奶”等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轻声。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
这里有好多语文知识在等着我们呢!快让我们去认识它们,把它们学到手吧。
新知探究合作探究探究:学习“识字加油站”。
1.画一画,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的家庭成员都有谁呢?拿出画笔,把他们画下来,画一张全家福。
(1)学生画全家福。
教师:你画的这张全家福上都有谁呢?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2)教师点名,学生在班级内借助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人。
2.多种形式读一读。
教师:这些称呼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但是你知道它们用哪个汉字表示吗?今天它们来到了“识字加油站”,快借助拼音读一读,认识一下它们吧。
注意叠词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2)教师点名学生读词语,适时指导学生读准轻声。
(3)开火车读。
(4)分性别读一读:男生读表示男性称谓的词语,女生读表示女性称谓的词语。
3.多种方法记一记,写一写。
(1)比一比,学习“爷、奶、姐、妹”。
教师:这几个字我们可以用和熟字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
它们可以和谁比一比呢?学生:“奶、姐、妹”可以和“妈”比一比。
教师: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偏旁,女字旁。
女字旁在充当左偏旁的时候,横笔右端不出头。
“奶、姐、妹”和“妈”的左半部分相同,都是女字旁,只有右半部分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妈”来记住“姐、妹、奶”。
那“爷”和谁比一比呢?学生:可以和“爸”比一比。
教师:说得很好!“爸”和“爷”的上半部分一样,下半部分不同,因此可以借助“爸”来记住“爷”。
教师:“爸、妈”是我们常见的字,也代表了养育我们的两个人,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它们。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个园地。
只要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本单元包括多个板块,如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家人称谓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字词句运用板块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写一写,区分形近字;学习词语接龙,拓展词汇量。
书写提示指导学生书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
日积月累积累关于春节的古诗《元日》。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
本园地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新字词,学习基本的句子结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录】:1.认识并掌握本单元的新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2.了解汉字“日”和“寸”做偏旁时在不同位置的写法变化,能正确书写汉字。
【过程与方法】:1.学习词语接龙的游戏方法,积累词汇。
2.正确朗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新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亲属称谓的词语,掌握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的笔顺规则。
3.朗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意义,正确书写生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理解古诗《元日》的含义,感受春节的文化内涵。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和学习习惯。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游戏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课堂笔记第一节:识字1.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首先要掌握基础的文字和笔画。
2. 通过认真观察课本中的文字,逐渐识记和认读字形和音。
3. 识字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练习。
第二节:课文朗读1. 课文朗读是培养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2. 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3. 通过多次朗读,逐渐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三节:课文理解1. 阅读课文要注重理解,不仅是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2. 通过提问、思考和讨论,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节:课文表达1. 课文表达是锻炼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2. 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准确表达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3. 练习通过书面表达来表达课文内容,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第五节:课文赏析1. 课文不仅要理解,还要欣赏。
2. 通过赏析课文中的优美语言、精彩描述,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赏析,启迪心灵,陶冶情操。
第六节:课外阅读1. 课外阅读是扩展知识面,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2.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阅读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
3. 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丰富阅读体验。
第七节:课后反思1. 学生应该在课后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总结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3. 培养自我监督的意识,促进学习进步。
总结:《语文园地》七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园地》七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七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识字、课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课文赏析、课外阅读和课后反思七个环节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