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难写化学方程式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30.52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窍门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很多,实验也比较复杂,概念和公式也比较难记。
所以,想要学好化学,就要先把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完整准确的记忆下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窍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窍门(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
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如何提高化学成绩呢?1、找到学不好、成绩差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记不住,还是不能理解,还是其他原因,先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找到原因后,修改学习方法,想要提高化学成绩,就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化学虽然是理科科目,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背的,如: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
所以,高三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能全靠做题,也要花时间去背。
3、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管是学习什么课程,首先要感兴趣才能够学好,不感兴趣而是被逼的去学习,终究是学不好的。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化学这一学科,而是学习高三其他科目也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你提高化学成绩的前提。
5、要重视化学实验。
尤其是化学实验的过程、原理、结果和实验器材的用法等等,都要掌握。
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些典型疑难方程式的书写技巧-----三部曲摘要:化学学习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在高中阶段,涉及到的有些方程式是很难写的,如果能掌握它的书写技巧和方法,结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就能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难写的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和方法,谨供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方程式;书写技巧;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及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
有些方程式是很难写的好像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比如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这部分,还有些与量有关系的等等,这样的方程式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
现根据教学经验谈谈疑难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和方法。
一、铝及其化合物中方程式的书写技巧有关铝的这一部分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是让大家都很头疼的一类反应。
同学们对这部分往往搞不清究竟和酸反应产物是什么和碱反应又是什么。
在这一部分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按三步走就能很轻松的写出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包括产物的确定以及配平。
下面我举例来进行说明例如Al2O3与碱的反应,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步骤写就简单多了,而且容易配平。
第一步:写出反应物Al2O3+OH-第二步:根据电荷守恒确定产物,因为反应物整体带负电荷,所以产物也应该是带负电荷的,那么产物就是AlO2-即反应可写成Al2O3+OH-= AlO2-第三步:先根据质量守恒,一个Al2O3中是2个Al所以AlO2-的系数就是2 ,然后根据电荷守恒OH-的系数是2,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产物中的水以及系数二、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是让学生很头疼的,尤其是配平系数,下面就这部分内容总结出了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反应物和产物:参加水解的离子中如果没有H元素则在反应物中加H2O,如果有H元素则在反应物中不加H2O;产物是阳离子对于的弱碱和阴离子对应的弱酸。
第二步:根据电荷守恒配平相关粒子的系数第三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H2O的系数,将断线改成等号例如Al3+与S2-的双水解第一步:Al3++ S2-+H2O—Al(OH)3↓+H2S↑第二步:2Al3++3 S2-+H2O—2Al(OH)3↓+3H2S↑第三步:2Al3++3 S2-+H2O=2Al(OH)3↓+3H2S↑三、燃料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1 氢氧燃料电池第一步:先写2个基本反应(当然直接这么写出来肯定是错的)负极(H2):2 H2-4e- =4 H+正极(O2):O2+ 2H2O+4e- =4OH-第二步:如果电解质是碱(KOH),那么就需要将负极改一下,在其反应的左右两边都加4个OH-这样的话负极反应就会变成2 H2-4e-+4 OH-=4 H2O。
高中化学考试注意事项及电子式书写技巧1 、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还是“⇌”,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不能用“=”。
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不能一步写成和或漏写可逆符号;3 、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 、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
如“溶解度”单位是“ g ”,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 ”或“g ·mol -1”。
摩尔质量有单位(g ·mol -1) 却不写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是“ mol -1”而未写,失分。
5 、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
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忘了加中括号;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6 、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 、273 ℃与273K 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
22.4L.mol-1的适用条件。
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
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 、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 ( 或“从 1000mL 溶液中取出50mL ”) ,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 、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10 、求“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
专题6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考情分析】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成了必考题型,而且高考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并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热化学方程式试题大多是一些思路型题型,题目变化较多,但思路变化却较少,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此类试题比较贴近当前的教学实际,虽然形式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只要学会了基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缜密分析、逐层递解,再经过一些变化演绎,就可以准确解答相关题型。
此外通过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探究还有利于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归纳】1.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反应热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常见单质、化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1 mol金刚石中含2 mol C—C 键,1 mol硅中含2 mol Si—Si键,1 mol SiO2晶体中含4 mol Si—O键;1 mol P4中含有6 mol P—P键,1 mol 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 mol P—O键、4 mol P==O键,1 mol C2H6中含有6 mol C—H键和 1 mol C—C键。
2.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1)注意ΔH的符号和单位:ΔH的单位为kJ·mol-1。
(2)注意测定条件:绝大多数的反应热Δ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情景化学方程式书写【考情分析】化学方程式能表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化学方程式书写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载体。
正确书写不仅有利于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也有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细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对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考查,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过去单一考查课本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逐渐演变成让考生书写特定情景下的化学方程式。
这就要求不能机械记忆课本中化学方程式,而是要在理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化学方程式,并且能做到灵活运用。
常考陌生情景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有三类:氧化还原型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复分解型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水解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不要出现化学式错误(大小写、上下标)、反应条件错误、物质拆分错误、物质判断错误、配平系数错误等典型错误。
【考点归纳】1.情景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1)根据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信息(包括图像、工艺流程图等),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时,特别要注意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升降变化,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相关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要注意区分最初反应物和中间反应物、最终产物和中间产物,要重视“过量”“少量”“反应物比例”等决定生成物化学式的关键条件。
(2)标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元素的化合价,求化合价升高、降低数目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目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3)观察方程式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是否相等,若不等,要使电荷守恒,根据反应是在何种环境(酸性、碱性)中进行的加H+或OH-。
若在酸性环境中:一边加a个H+(电荷守恒),另一边加b个H2O(原子守恒);若在碱性环境中:一边加m个OH-(电荷守恒),另一边加n 个H2O(原子守恒)。
(4)复核验证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否只有已经得出的这种情况;是否与试题中所要求的吻合;所写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所得出的各种生成物在给定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是否遗漏了反应条件;该条件下所写的生成物能否与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
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难点与攻克策略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对许多高中生来说常常是一门令人困扰的学科。
在高一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你可能遇到了很多难题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并提供相应的攻克策略。
一、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抽象概念,如化学键、电子结构等。
这些抽象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较为晦涩,难以理解。
在面对这样的难点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多媒体辅助学习:寻找相关的动画、视频或图表,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展示抽象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2. 实践操作:尝试进行一些化学实验,亲自操作化学反应,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抽象概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合作学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困难化学方程式是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仍然是一个难点。
以下是一些攻克化学方程式书写困难的策略:1. 理解反应类型: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掌握不同类型反应的特点与规律。
2. 掌握离子方程式: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特别是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
3. 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格式与规则,提高书写准确性和速度。
三、计算题的解题困难在高一化学学习中,计算题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
但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出现迷惑和错误。
以下是一些攻克计算题的解题困难的策略:1. 清晰理解题目:对于每个计算题,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确定解题思路。
2. 关注单位转换: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应该注意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单位转换,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熟练应用公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以及解题中常见的相关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怎么背有哪些记忆方法首先肯定要熟识方程式,弄清晰反应物和生成物,这是记住方程式的基础;之后看是否要条件或者是否为可逆反应;最终看配平。
假如在第一次就背错了这些细节,在之后就很难订正。
化学方程式怎么背一、把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二、归类记忆依据学问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学问通过归纳成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心的学问网络。
三、联系试验现象记忆化学方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用语的学习有声有色、爱好盎然,可联系试验现象记忆。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漂亮美丽,产生气体,可真够“呛”。
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喧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试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试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试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试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试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试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识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利用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高中化学方程式五大记忆方法及评分标准高中化学方程式五大记忆方法及评分标准高中化学方程式五大记忆方法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S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O2+Na2O=Na2SO3;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
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
(2)都能与氢气反应。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
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
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
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
每一类物质也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高中难配平的复杂化学方程式最难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是什么?下面是一些高中难配平的复杂化学方程式及配平方法,欢迎阅读。
难配平的化学方程式1极难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8个1)5fe(cn)64-+61mno4-+188h+==61mn2++5fe3++30co2+30no3-+94h2o2)recl5+12h2o==2re2cl92-+3reo4-+17cl-+24h+3)b10h12cnh3+nicl2+6naoh==na4(b10h10cnh2)2ni+2nacl+6h2o4)5icl+9h2s2o7=2i2++i(hso4)3+2hs3o10-+5hso3cl+4h2so45)20csb3h8==2cs2b(oh)o+2cs2b9h9+csb12h12+10csbh4+35h26)15pb(n2)3+44cr(mno4)2=22cr2o3+88mno2+5pb3o4+90no7)88h2+15ca(cn)2+6naalf4+10feso4+3mgsio3+6ki+2h3po4+6pb cro4+12brcl+3cf2cl2+20so2=6pbbr2+6crcl3+3mgco3+6kal(oh)4 +10fe(scn)3+2pi3+3na2sio3+15caf2+79h2o8)cuscn+kio3+hcl=cuso4+kcl+hcn+ici+h2o4,7,14=4,7,4,7,59)9fe36si5+836h3po4+192k2cr2o7=324fepo4+45sio2+128k3po 4+384crpo4+1254h2o10)10p2i4+13p4+128h2o=40ph4i+32h3po点击查看: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题怎么做11)15pbn6+44cr(mno4)2====22cr2o3+88mno2+5pb3o4+90no↑12)na2sx+(3x+1)naclo+(2x-2)naoh====xna2so4+(3x+1)nacl+(x-1)h2o13)fe3c+22hno3=3fe(no3)3+co2+13no2+11h2o14)10k4fe(cn)6+122kmno4+299h2so4=162khso4+5fe2(so4)3+1 22mnso4+60hno3+60co2+188h215)k4fe(cn)6+6h2so4+6h2o=2k2so4+feso4+3(nh4)2so4+6co16)calciumhydroxide+carbondioxide=calciumcarbonate+waterca(oh)2+co2=caco3+h2o17)propane+oxygenc3h8+5o2=3co2+4h2o18)sulfur+ozone=sulfurdioxide3s+2o3=3so219)2kocn+4koh+3cl2=2co2+n2+6kcl+2h2o20)3s8+6ca(oh)2=4cas5+2cas2o3+6h2o21)k4fe(cn)6+122kmno4+299h2so4=162khso4+5fe2(so4)3+122mn so4+60hno3+60co2+188h2o22)5k2naco(no2)6+12kmno4+33h2so4=11k2so4+5naso4+5coso 4+12mnso4+30hno3+18h2o23)2ag3aso4+11zn+11h2so4===6a g+2ash3+11znso4+8h2o24)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5)nabio3+mnso4+h2so4--na2so4+bi2(so4)3+namno4+h2o26)5k2naco(no2)6+12kmno4+33h2so4=11k2so4+5naso4+5coso 4+12mnso4+30hno3+18h2o2化学方程式难配平,技巧掌握了吗一、奇数配偶法配平步骤1、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例如:2Na+Cl₂→2NaCl2Mg+O₂→2MgO2.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2HCl→ZnCl₂+H₂3.金属与水的反应例如:2Na+2H₂O→2NaOH+H₂4.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例如:C+O₂→CO₂5.过氧化氢分解例如:2H₂O₂→2H₂O+O₂6.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反应例如:Cl₂+2KBr→2KCl+Br₂二、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1.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例如:HCl+NaOH→NaCl+H₂O2.强酸与弱碱的中和反应例如:HCl+NH₄OH→NH₄Cl+H₂O3.弱酸与弱碱的中和反应例如:CH₃COOH+NH₄OH→CH₃COONH₄+H₂O三、水解反应方程式1.盐的水解例如:NaCl+H₂O→NaOH+HCl2.酸酐的水解例如:(CH₃CO)₂O+H₂O→2CH₃COOH3.酯的水解例如:CH₃COOCH₃+H₂O→CH₃COOH+CH₃OH四、氧气化反应方程式1.元素与氧气的直接反应例如:S+O₂→SO₂C+O₂→CO₂2.含氢的有机物燃烧反应例如:CH₄+2O₂→CO₂+2H₂O五、重组反应方程式1.单质重组反应例如:2Na+Cl₂→2NaClN₂+3H₂→2NH₃2.高低价金属的重组反应例如:Cu+2AgNO₃→Cu(NO₃)₂+2Ag3.过氧化物分解例如:2H₂O₂→2H₂O+O₂六、酸反应方程式1.均一催化酸解例如:2H₂O₂→2H₂O+O₂2.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2HCl+Mg(OH)₂→MgCl₂+2H₂O七、氧化反应方程式1.金属与氧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例如:2Na+O₂→2Na₂O2.非金属与氧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例如:C+O₂→CO₂八、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方程式例如:2HCl+CuO→CuCl₂+H₂O九、铜与含氧化剂的反应方程式例如:2Cu+O₂→2CuO。
一、碱金属1.钠露置在空气中变暗:4Na + O2 = 2Na2O2.钠的燃烧(工业生产过氧化钠):2Na + O2Na2O23.钠与硫混合爆炸:2Na + S = Na2S4.钠投入水中:2Na + 2H2O = 2NaOH + H2↑5.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 + CuSO4 + 2H2O = Na2SO4 + Cu(OH)2↓+ H2↑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8.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9.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10.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Na2CO3 + HCl(少量)= NaCl + NaHCO3盐酸足量时:Na2CO3 + 2HCl(足量)= 2NaCl + H2O + CO2↑11.少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OH)2 + 2NaHCO3 = CaCO3↓+ 2H2O + Na2CO3 离子方程式:Ca2+ + 2OH- + 2HCO3- = CaCO3↓+ 2H2O + CO32-12.足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a(OH)2 + NaHCO3 = CaCO3↓+ H2O + NaOH离子方程式:Ca2+ + OH- + HCO3- = CaCO3↓+ H2O13.少量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溶液反应:Ca(HCO3)2 + NaOH = CaCO3↓+ NaHCO3 + H2O 离子方程式:Ca2+ + OH- + HCO3- = CaCO3↓+ H2O14.足量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溶液反应:Ca(HCO3)2 + 2NaOH = CaCO3↓+ Na2CO3 + 2H2O 离子方程式:Ca2+ + 2HCO3- +2OH-= CaCO3↓+ 2H2O + CO32- 15.侯德榜制碱法:①向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H3 + CO2 +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 CO2↑+ H2O16.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二、卤素1.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2NaCl2.铜在氯气中燃烧:Cu + Cl2CuCl23.铁在氯气中燃烧:2Fe + 3Cl22FeCl34.铁与溴单质反应:2Fe + 3Br22FeBr35.碘与铁反应:Fe + I2FeI2 (Fe与I2反应时,Fe只能生成+ 2价)6.氯气与氢气混合光照:H2 + Cl22HCl(爆炸)7.工业制盐酸:H2 + Cl22HCl8.氯气与磷点燃:2P + 3Cl2(少量)2PCl3 (液) ;2P + 5Cl2(足量)2PCl5(固)9.氯气使湿润布条褪色(氯气溶解于水):Cl2 + H2OHCl + HClO10.次氯酸溶液见光:2HClO2HCl + O2↑11.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l2 + 2KI = 2KCl + I212.工业制漂白粉: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离子方程式:Ca(OH)2 + Cl2 = Ca2++Cl-+ClO-+H2O13.漂白粉使用原理: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14.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a(ClO)2 + 2SO2 + 2H2O = Ca SO4 ↓+ 2HCl +H2SO4离子方程式:Ca2++2ClO-+2SO2 +H2O = CaSO4↓+SO42-+Cl-+4H+15.漂白粉固体久置变质:①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②2HClO2HCl + O2↑16.实验室制氯气:⑴4HCl(浓) + MnO2MnCl2 + Cl2↑+ 2H2O(这是最常用的);⑵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⑶KClO3 +6HCl = KCl + 3Cl2↑+ 3H2O⑷KClO+2HCl = KCl+Cl2↑+H2O17.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2NaCl + 2H2OCl2↑+ H2↑+ 2NaOH18.实验室制氯气时尾气吸收(制84消毒液):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19.氯气溶于热浓碱溶液:3Cl2 + 6KOH5KCl + KClO3 + 3H2O20.氯化钾与氯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氯气:5KCl + KClO3 + 3 H2SO4 = 3K2SO4 + 3 Cl2↑+ 3 H2O 21.氯酸钾与盐酸生成氯气:6HCl + KClO3 = KCl + 3Cl2↑+ 3H2O22.氯离子检验:Cl- +Ag+ = 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3.溴离子检验:Br- +Ag+ = AgBr↓(浅黄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4.碘离子检验:I - +Ag+ = AgI↓(黄色沉淀不溶于硝酸)25.氟气溶于水:2F2 + 2H2O = 4HF +O226.氟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27.碘与氢气反应:I2 + H22HI28.溴化银感光成像原理:2AgBr2Ag + Br2三、硫硫酸1.硫与铜共热:2Cu + SCu2S2.硫与铁共热:Fe + SFeS3.硫与氢气反应:H2 + SH2S4.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SO25.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3S + 6KOH2K2S + K2SO3 + 3H2O6.同元素的两种盐溶液遇酸生成该元素单质:2K2S +K2SO3 +3H2SO4 = 3S↓+3K2SO4 +3H2O 7.硫化氢燃烧(O2不足):2H2S + O22S + 2H2O ;(O2充足):2H2S + 3O22SO2 + 2H2O 8.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变浊:2H2S + O2 = 2S↓+ 2H2O9.硫化氢隔绝空气加热:H2SH2 + S10.硫化氢与卤单质X2(Cl2、Br2、I2)反应:H2S + X2 = S↓+ 2HX11.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H2S + CuSO4 = CuS↓+ H2SO412.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气体混合:2H2S + SO2 = 3S↓+ 2H2O13.硫化氢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 + H2SO4(浓) = S↓+ SO2 + 2H2O14.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SO2 + H2OH2SO315.实验室制二氧化硫气体:Na2SO3 + H2SO4 = Na2SO4 + SO2↑+ H2O16.实验室用碱液吸收硫化氢:H2S(少量) + 2NaOH = Na2S + 2H2O;H2S(过量) + NaOH = NaHS + H2O17.实验室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硫:SO2(少量) + 2NaOH = Na2SO3 + H2O;SO2(过量) + NaOH = NaHSO318.纯碱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SO2(少量) + 2Na2CO3+ H2O = Na2SO3+2NaHCO3纯碱溶液1:1吸收二氧化硫:SO2+ Na2CO3 = Na2SO3 + CO2纯碱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硫:2SO2 + Na2CO3 + H2O = 2NaHSO3 + CO219.硫酸工业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及循环使用:①SO2 + 2NH3·H2O = (NH4)2SO3 + H2O;②(NH4)2SO3 + H2SO4 = (NH4)2SO4 + H2O + SO2↑20.二氧化硫通入氯水(SO2 与Cl2混合失去漂白性):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21.二氧化硫通入溴水(SO2使溴水褪色):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22.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SO2 + 2KMnO4 + 2H2O = 2H2SO4 + K2SO4 + 2MnSO4 23.二氧化硫与稀硝酸:3SO2 + 2HNO3(稀)+ 2H2O = 3H2SO4 + 2NO24.亚硫酸钠与稀硝酸:3Na2SO3 + 2HNO3 = 3Na2SO4 + 2NO↑+ H2O25.亚硫酸钠溶液与卤单质X2(Cl2、Br2、I2)反应:Na2SO3 + X2 + H2O = Na2SO4 + 2HX 26.亚硫酸盐放在空气中变质:2Na2SO3 + O2 = 2Na2SO427.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气体不共存:SO2 + NO2 = SO3 + NO28.浓硫酸与铜反应:Cu +2 H2SO4(浓)CuSO4 + SO2↑+ 2H2O29.浓硫酸与碳反应:C + 2H2SO4(浓)CO2↑+ 2SO2↑+ 2H2O30.浓硫酸与硫共热:S + 2H2SO4(浓)3SO2↑+ 2H2O31.工业制硫酸:①4FeS2 + 11O2=2Fe2O3 + 8SO2 ;也可以是S + O2SO2);②2SO2 + O2=2SO3 ;③SO3 + H2O = H2SO432.氧气与臭氧互相转化:3O2=2O3 ;2O3=3O2 33.臭氧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 + 2KI + H2O = I2 + 2KOH + O234.双氧水与硫化氢:H2S + H2O2 = S↓+ 2H2O35.双氧水与二氧化硫:SO2 + H2O2 = H2SO436.双氧水与亚硫酸钠溶液:Na2SO3 + H2O2 = Na2SO4 + H2O37.双氧水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2KMnO4 + 5H2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O2↑+ 8H2O38.双氧水与氯气:H2O2 + Cl2= 2HCl + O239.双氧水催化分解(实验室制氧气之一):2H2O22H2O + O2↑40.氯酸钾催化加热分解(实验室制氧气之二):2KClO32KCl + 3O2 ↑4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实验室制氧气之三):2KMnO4K2MnO4 + MnO2 + O2↑42.硫酸酸雨形成过程:SO2 + H2OH2SO3 ,2H2SO3 + O2 = 2H2SO443.硫代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自身氧化还原: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S↓+ H2O 44.钙基固硫(煤的脱硫)消除二氧化硫污染:①CaO + SO2CaSO3;②2CaSO3 + O22CaSO4四、氮和磷1.工业合成氨:N2 + 3H22NH32.二氧化氮自身二聚:2NO2(棕色)N2O4(无色)3.自然界形成硝酸酸雨(雷雨发庄稼):①氮气与氧气放电N2 + O22NO;②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2NO + O2 = 2NO2 ;③二氧化氮溶于水:3NO2 + H2O = 2HNO3 + NO4.工业制硝酸:①4NH3 + 5O24NO + 6H2O;②2NO + O2 = 2NO2 ;③3NO2 + H2O = 2HNO3 + NO5.镁在氮气中燃烧:3Mg + N2Mg3N26.氮化镁投入水中:Mg3N2 + 6H2O = 3Mg(OH)2 + 2NH3↑7.氮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Mg3N2 + 8HCl = 3MgCl2 + 2NH4Cl8.氨气溶于水显碱性:NH3 + H2ONH3·H2ONH4+ + OH-9.氨气与氯化氢的“白烟”实验:NH3 + HCl = NH4Cl10.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 + 5O24NO + 6H2O11.工业制硝酸中尾气中NO2与NO共同与碱液反应: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12.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13.氨气与氯气反应:2NH3(少量) + 3Cl2 = N2 + 6HCl;8NH3(足量) + 3Cl2 = N2 + 6NH4Cl 14.氯化铵受热:NH4ClNH3↑+ HCl↑15.碳酸氢铵分解:NH4HCO3NH3↑+ H2O + CO2↑16.实验室制氨气(常用碱石灰与氯化铵):2NH4Cl + Ca(OH)2 2NH3↑+ CaCl2 + 2H2O17.浓硝酸常显黄色原因:4HNO34NO2↑+ 2H2O + O2↑18.铜与浓硝酸(实验室制NO2):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19.铜与稀硝酸: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20.银与稀硝酸:3Ag +4HNO3 (稀) = 3AgNO3 +NO ↑+2H2O21.少量铁与稀硝酸: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2H2O22.过量铁与稀硝酸:3Fe + 8HNO3(稀) = 3Fe(NO3)2 + 2NO↑+ 4H2O 23.浓硝酸与磷共热:P + 5HNO3(浓)H3PO4 + 5NO2↑+ H2O24.浓硝酸与硫共热:S + 6HNO3(浓)H2SO4 + 6NO2↑+ 2H2O25.浓硝酸与碳共热:C + 4HNO3(浓)CO2↑+ 4NO2↑+ 2H2O26.工业用磷矿石制普钙:Ca3(PO4)2 +2H2SO4(浓)= 2CaSO4 +Ca(H2PO4)2 27.工业用磷矿石制重钙:Ca3(PO4)2 + 4 H3PO4 == 3 Ca(H2PO4)228.工业用磷矿石制磷酸:Ca3(PO4)2 + 3H2SO4(浓) = 3CaSO4 + 2H3PO429.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P2O5 + 3H2O2H3PO430.五氧化二磷与冷水反应:P2O5 + H2O = 2HPO3五、碳和硅1.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CaO + CO2↑2.硅的燃烧:Si + O2SiO23.工业制粗硅:SiO2 + 2CSi + 2CO↑4.粗硅精制:①Si + 2Cl2SiCl4 ;②SiCl4 + 2H2Si + 4HCl5.制金刚砂:SiO2 + 3CSiC + 2CO↑6.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7.硅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2H2↑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强碱腐蚀玻璃):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9.氢氟酸雕刻(腐蚀)玻璃:SiO2 + 4HF = SiF4↑+ 2H2O10.工业制玻璃:SiO2 + Na2CO3Na2SiO3 + CO2↑;SiO2 + CaCO3CaSiO3 + CO2↑11.硅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气体:Na2SiO3 + CO2 + H2O = H2SiO3(胶体)+ Na2CO312.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Na2SiO3 + 2 HCl = H2SiO3(胶体)+ 2NaCl13.硅酸钠溶液与铵盐混合:Na2SiO3 + 2NH4Cl + 2H2O = H2SiO3↓+ 2NaCl + 2NH3·H2O 14.工业制氢气:①C + H2OCO + H2 ,②CO + H2OCO2 + H215.工业制水煤气(煤的气化):C + H2OCO + H216.草酸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六、镁、铝、铁1.镁与水反应:Mg + 2H2OMg(OH)2 + H2↑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 + CO22MgO + C3.镁与氯化铵等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反应:Mg + 2NH4Cl = MgCl2 + 2NH3↑+ H2↑镁与氯化铜等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反应:Mg + CuCl 2 + 2H2O = MgCl2 +Cu (OH)2↓+ H2↑4.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Mg(OH)2 + 2NH4Cl = MgCl2 + 2NH3·H2O5.铝与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7.铝与氧化铁(铝热反应之一):2Al + Fe2O32Fe + Al2O38.氧化铝溶于盐酸中: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9.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0.氢氧化铝溶于盐酸中:Al(OH)3 +3HCl = AlCl3 +3H2O11.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 +NaOH = NaAlO2 +2H2O12.氢氧化铝的两种电离方式:Al3+ + 3OH-Al(OH)3H+ + AlO2- + H2O 1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 + 3NaOH = Al(OH)3↓+ 3NaCl14.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 2H2O 15.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aAlO2 + HCl + H2O = Al(OH)3↓+ NaCl1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NaAlO2 + 4HCl = AlCl3 + NaCl + 2H2O1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aAlO2 + CO2 + 3H2O = 2Al(OH)3↓+ Na2CO3 1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19.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3NaAlO2 + AlCl3 + 6H2O = 4Al(OH)3↓+ 3NaCl20.实验室制取Al(OH)3 :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 21.工业生产铝(电解熔融的Al2O3):2Al2O34Al + 3O2↑22.铁与硫共热:Fe + SFeS2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24.氯气与铁点燃:2Fe + 3Cl22FeCl325.碘与铁反应:Fe + I2FeI226.铁与氯化铁溶液:Fe + 2FeCl3 = 3FeCl227.铁与高温水蒸汽反应:3Fe + 4H2O(g)Fe3O4 + 4H228.氯化铁溶液与铜: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29.氯化铁溶液与硫化氢:2FeCl3 + H2S = 2FeCl2 + S↓+ 2HCl30.氯化铁溶液与碘化氢: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31.氯化铁溶液与二氧化硫:2FeCl3 + SO2 + 2H2O = 2FeCl2 + H2SO4 + 2HCl32.氯化亚铁与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33.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与双氧水:2FeCl2 + 2HCl + H2O2 = 2FeCl3 + 2H2O34.氯化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4FeCl2 + O2 + 4HCl = 4FeCl3 + 2H2O35.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FeCl2 + 2NaOH = Fe(OH)2↓+ 2NaCl36.氢氧化亚铁放空气中变色:4Fe(OH)2 + O2 + 2H2O = 4Fe(OH)337.氯化亚铁与铁氰酸钾(亚铁离子检验):3FeCl2 + 2K3[Fe(CN)6] = Fe3[Fe(CN)6]2 ↓(蓝色) + 6 KCl 38.氯化铁溶液与硫氰酸钾(铁离子检验):FeCl3 + 3KSCNFe(SCN)3(血红色溶液)+ 3KCl 39.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铁离子检验):FeCl3 + 3NaOH = Fe(OH)3↓(红褐色沉淀)+ 3NaCl 40.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铁(沉淀转化):2FeCl3 + 3Cu(OH)2 = Fe(OH)3+ 3CuCl241.工业用氧化铁冶铁(与一氧化碳)反应:Fe2O3 + 3CO2Fe + 3CO242.氧化铜与碳:CuO + CCu + CO↑;CuO + COCu + CO243.重铬酸钾的酸碱性转化:K2Cr2O7+H2OK2CrO4+H2CrO4离子方程式:Cr2O72- + H2OCrO42- + 2H+七、有机反应方程式㈠、(取代反应)1.烷烃卤代(与氯气) :CH4 + Cl2→CH3Cl + HCl2.卤代烃卤代:CH3Cl + Cl2→CH2Cl2 + HCl ……3.苯的卤代(与液溴):+Br2 →+ HBr4.苯的硝化:+HNO3→+ H2O5.工业制TNT :+3HNO3 →+3H2O6.溴乙烷水解:CH3CH2Br + NaOH→CH3CH2OH + NaBr 7.乙醇脱水成乙醚:2CH3CH2OH→C2H5OC2H5 + H2O8.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3CH2OH +HBr→CH3CH2 Br +H2O9.苯酚与浓溴水:+3Br2→↓+3HBr10.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11.乙酸乙酯水解(酸催化):CH3COOCH2CH3 + H2O→CH3COOH + CH3CH2OH12.乙酸乙酯水解(碱催化):CH3COOCH2CH3 + NaOH→CH3COONa + CH3CH2OH13.乙酸苯酚酯碱性条件下水解:CH3COOC6H5 +2NaOH→CH3COONa +C6H5ONa +H2O 14.皂化反应(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3NaOH→3C17H35COONa +15.纤维素与硝酸的酯化:[C6H7O2(OH)3]n +3n HNO3[C6H7O2(ONO2)3]n + 3 n H2O 16.两分子乳酸自身成环反应:2 →+ 2H2O17.5 —羟基戊酸自身形成环酯:HO —CH2CH2CH2CH2COOH + H2O18.乙二酸和乙二醇形成环酯(1:1):19 .两个丙氨酸自缩合形成二肽:㈡、加成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1.乙烯使溴水褪色:H2C = CH2 + Br2→CH2BrCH2Br2.乙烯与氢气加成:H2C = CH2 + H2→CH3CH33.乙烯与溴化氢加成:H2C = CH2 + HBrCH3CH2Br4.乙烯与水加成(工业制乙醇) :H2C = CH2 + H2O→CH3CH2OH5.苯与氢气加成:6.乙炔与氯化氢(1:1):CH≡CH + HCl→CH2 = CHCl7.乙炔与足量溴水:CH≡CH + 2Br2→CHBr2 —CHBr28.1,3 —丁二烯与溴水完全加成:CH2 = CH —CH = CH2→+2Br29.1,3 —丁二烯与溴水(1,4 —加成):CH2 = CH —CH = CH2 + Br210.1,3 —丁二烯与溴水(1,2 —加成):CH2 = CH —CH = CH2 + Br211.乙醛与氢气加成:CH3CHO + H2→CH3CH2OH㈢、消去反应1.溴乙烷消去:CH3CH2Br + NaOHCH2 = CH2↑+ NaBr + H2O2.1,2 —二溴乙烷消去:CH2BrCH2Br + 2NaOH→CHCH↑+ 2NaBr + 2H2O3.乙醇消去(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 = CH2↑+ H2O㈣、氧化反应1.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CxHyOz + (x + y/4 - z/2)O2 xCO2 + y/2H2O2.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CH3CHO + 2H2O3.2 —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OH)CH3 + O2→2CH3COCH3 + 2H2O4.乙醛的催化氧化:2CH3CHO + O2→2CH3COOH5.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CH3COONH4 + 2Ag↓+ 3NH3 + H2O乙醛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HO +2Ag(NH3)2++2 OH-CH3COO-+ NH4+ +2Ag↓+ 3NH3 + H2O6.甲醛的银镜反应:HCHO + 4Ag(NH3)2OH→(NH4)2CO3 + 4Ag↓+ 6NH3 + 2H2O 7.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HO + 2Cu(OH)2+NaOHCH3COONa + Cu2O↓+3H2O 8.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HCHO + 4Cu(OH)2→CO2↑+ 2Cu2O↓+ 5H2O㈤、聚合反应1.乙烯生成聚乙烯:nCH2 = CH22.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nCH2 = CHCl3.制顺丁橡胶:nCH2=CH—CH=CH24.制丁苯橡胶:nCH2=CH—CH=CH2+n5.由单体形成天然橡胶:n6.乙二醇的自身缩聚:nHO—CH2CH2—OH + (n - 1) H2O7.酚醛树脂的生成:n + nHCHO →+ (n - 1)H2O8.制涤纶:n + nHOCH2CH2OH + (2n - 1)H2O㈥、其它反应1.实验室制乙炔:CaC2 + 2H2OCa(OH)2 +CHCH ↑2.葡萄糖发酵制酒精:C6H12O6(葡萄糖) →2C2H5OH +2CO2↑3.证明醋酸强于碳酸(有气体生成):CH3COOH +NaHCO3CH3COONa +CO2↑+H2O 4.碳酸强于苯酚(溶液变浑浊):CO2 +H2O +C6H5ONa→NaHCO3 +C6H5OH 5.丙氨酸与盐酸:+HCl6.丙氨酸与氢氧化钾:+KOH+ H2O7.乙醇和钠反应:2CH3CH2OH +2 Na →2CH3CH2ONa +H2↑。
让我发疯的有机化学方程式和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各类化合物的辨别方式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例1.用化学方式辨别丁烷、1-丁炔、2-丁炔。
高中阶段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大汇总一、氧化反应1、氢氧化钠反应:2Na+2H2O→2NaOH+H22、铝酸钠反应:2Al+3Na2O2→2Na3AlO3+3O23、铬酸钠反应:2Na+Cr2O3→2Na2CrO44、硫酸钠反应:Na2S2O3+2HCl→2NaCl+H2SO35、氧气的氧化反应:4Fe+3O2→2Fe2O36、硝酸的氧化反应:2HNO3+2NaOH→Na2NO3+2H2O7、苯胺的氧化反应:C6H5NH2+NaOH+O2→C6H5NO2+H2O8、碳酸钠的氧化反应:2Na+CO2→Na2CO39、钾碳酸反应:2K+CO2→K2CO310、亚硝酸钠反应:NaNO2+HCl→NaCl+HNO2二、还原反应1、硫化氢的还原反应:2H2S+SO2→3S+2H2O2、氯化铵的还原反应:2NH4Cl+2Na→2NaCl+N2+2H23、硫酸钴的还原反应:2KMnO4+3H2SO4+3CuSO4→MnSO4+K2SO4+3Cu+4H2O4、硝酸铁的还原反应:Fe(NO3)3+3NaOH→Fe(OH)3+3NaNO35、硫酸汞的还原反应:Hg2(SO4)2+2Na2CO3→Hg+2Na2SO4+2CO26、铁酸的还原反应:Fe(OH)3+3H2SO4→3FeSO4+3H2O7、氧气的还原反应:MnO2+4HCl+2H2O→MnCl2+4H2O+O28、硫酸铝的还原反应:2Al2(SO4)3+3NaOH+6H2O→2Al(OH)3+3Na2SO4+3H29、氧化铜的还原反应:Cu2O+H2→2Cu+H2O10、过氧化氢的还原反应:2H2O2+2NaOH→2H2O+O2+2Na三、酸碱反应1、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NO3+NaOH→Na NO3+H2O2、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Cl+NaOH→NaCl+H2O3、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它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反应参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转化。
下面是一些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总结:1.反应类型:a.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例如:2H2+O2→2H2O燃烧氢气生成水。
b.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例如:2H2O→2H2+O2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反应替代:一种元素或化合物被另一种元素或化合物取代。
例如:2Na+Cl2→2NaCl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d.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
例如:Cu+2AgNO3→Cu(NO3)2+2Ag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亚硝酸铜和银。
e.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NaOH→NaCl+H2O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离子方程式:使用离子式表示物质的离子状态和反应过程。
例如:Na++Cl-+Ag++NO3-→Na++NO3-+AgCl钠离子、氯离子、银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钠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氯化银。
3.平衡方程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摩尔比例可以通过平衡方程式表示。
平衡方程式要求左右两边的原子数目相等。
例如:N2+3H2→2NH3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4.氧化还原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Fe2++MnO4-+H+→Fe3++Mn2++H2O亚铁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二价锰离子和水。
5.配平方程式:配平方程式是调整反应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使得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原子数目相等。
例如:C3H8+5O2→3CO2+4H2O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极性方程式:极性方程式是用分子式表示化学反应,通常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使用。
例如:CH3COOH+NH3→NH4CH3COO乙酸和氨反应生成醋酸铵。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分解反应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置换反应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其他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几个分解反应: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1.若实验室用CaO和碳铵作原料制取氨气,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
[解析]NH4HCO3热分解的产物是NH3、CO2和H2O,CaO既吸收CO2又吸收H2O。
NH4HCO3+2CaO=NH3↑+CaCO3+Ca(OH)22.“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总是向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此话实际上是存在少数反例的。
请举一个典型反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NH3·H2O+CH3COOH→NH4++CH3COO-+H2O3.在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解析] 虽说碳酸的酸性强于H2S,不至于在该反应中产生H2S和Na2CO3。
一般而言,多元酸的正盐与酸(包括弱酸)是不能共存的。
反应产物是NaHS和NaHCO3。
4.将0.3mol/L NaOH溶液和0.1mol/l Ca(H2PO4)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反应充分进行。
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NaOH与Ca(H2PO4)2 3:1反应。
Na+实际不参加反应。
3OH-+ Ca2++2H2PO4-H2O是最弱的电解质,所以它常常是离子反应中的第一产物。
本例中有3份OH-,顶多产生3份H2O。
3OH-+ Ca2++2H2PO4-→3H2O剩余微粒尚有1份Ca2+、1份HPO42-和1份PO43-。
先组合成最难溶的Ca3(PO4)2(1/3份),还剩1/3份PO43-和1份HPO42-,3OH-+ Ca2++2H2PO4-→ 3H2O+1/3 Ca3(PO4)2↓+1/3 PO43-+HPO42-两边乘3,结果是:3Ca2++6H2PO4-+ 9OH-= Ca3(PO4)2↓+PO43-+3HPO42-+ 9H2O5.BiCl3水解生成BiOCl。
(1)写出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有人将BiOCl叫做次氯酸铋,你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之处?[解析] 水解的前提是H2O一解为二。
比较熟悉的是“全水解”(如AlCl3):BiCl3+3H2O =Bi(OH)3+3HCl实际上BiCl3还留了一个Cl,看来只与两个OH-发生了交换:BiCl3+2H2O=Bi(OH)2Cl +2HCl碱式盐脱水成了BiOCl,结果是:BiCl3+H2O=BiOCl+2HClBiOCl是一种碱式盐,其中的Cl显-1价,而次氯酸中的Cl应是+1价。
(如果有次氯酸铋这种盐的话,其化学式应是Bi(ClO)3。
)6.Na2S2O3溶液与Al2(SO4)3溶液混合,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已知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生成SO2和S,Al2(SO4)3在此起的就是酸化作用:Al3++3H2O≒Al(OH)3+3H+答:3S2O32-+2Al3++3H2O=3SO2↑+2Al(OH)3↓+3S↓7 .碳酰氯也叫光气,遇水可发生水解,在氨中可发生氨解。
分别写出碳酰氯的水解、氨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解析] 水解是将H2O一解为二,氨解则是将NH3一解为二(成为-NH2和-H)COCl2+H2O→2HCl+CO2 ;COCl2+4NH3→CO(NH2)2+2NH4Cl8.固体V2O5是两性氧化物,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钒氧基离子(VO2+)形式存在,在强碱性溶液中以钒酸根离子(VO3-)形式存在。
V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l-氧化为Cl2,本身被还原成VO+。
写出V2O5溶于下列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溶于硫酸(2)溶于氢氧化钠溶液(3)溶于盐酸[答] (1)或V2O5+2H+→2VO2++H2O;(2)或V2O5+2OH-→2VO3-+H2O;(3)V2O5+6H++4Cl-→2VO++2Cl2+3H2O二.氧化还原半反应9.氢氧燃料电池以H2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电解液为30%的KOH溶液。
电极不发生反应。
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解析] 负极反应是失电子,H失电子变成H+,自动结合OH-变成H2O。
H2+2OH--2e-→2H2O10.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被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2Fe3++Cu=2Fe2++Cu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Fe3++e-=Fe2+。
(式中E为所转移的电子)据此,请将反应式3NO2+ H2O = 2H++ 2NO3-+NO,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失电子后的氧化产物是NO3-,NO2-e-+→NO3-为将两边电荷配平,在右边加上2H+,NO2-e-→NO3-+2H+最后用H2O将方程两边的H、O原子配平,NO2-e-+H2O →NO3-+2H+得电子后的还原产物是NO,NO2+2e-→ NO为将两边电荷配平,在左边加上2H+,NO2+2e-+2H+→NO最后用H2O将方程两边的H、O原子配平,NO2+2e-+ 2H+→NO + H2O1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液。
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写出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
[解析] 负极失电子,C2H6发生氧化反应。
C2H6的C作“-3价”计,最稳定的氧化产物应是CO32-(碱性条件下),升7价,每个C2H6分子失14个电子。
C2H6-14e-→2CO32-因为电荷平衡的需要,方程式左边加18个OH-,最后配H2O。
C2H6+18OH--14e-→2CO32-+12H2O12.将Ag2O+Zn+H2O==2Ag+Zn(OH)2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
若依据这一反应构造一个碱性原电池,电池的正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
[答] 负极:Zn-2e-+2OH-=Zn(OH)2;正极:Ag2O+2e-+H2O=Ag+2OH-13.常用的一种干电池叫锌锰干电池,正极材料是石墨棒,锌筒既是盛器也是负极材料,电解液是含NH4Cl、ZnCl2和MnO2的糊状物。
其正极反应可表示为:2NH4++2e-=2NH3↑+H2↑,产生的NH3和H2通过以下两个反应被吸收:Zn2++4NH3=[Zn(NH3)4]2+;2MnO2+H2=2MnO(OH),请写出包括[Zn(NH3)4]2+、MnO(OH)两种产物在内的总电池反应方程式。
[答]2Zn+4NH4++4MnO2→Zn2++[Zn(NH3)4]2++4MnO(OH)14.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锂,正极材料包括SOCl2,置于锂盐的非水溶液中。
该电池反应为4Li+2SOCl2→4Li++4Cl-+S+SO2。
写出其正极反应方程式。
[答]2SOCl2+4e-→4Cl-+S+SO215.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铅,正极材料为镀了PbO2的铅,其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SO42-+4H+→2PbSO4+2H2O。
写出其负极和正极反应方程式。
[答]Pb-2e-+SO42-→PbSO4 PbO2+2e-+SO42-+4H+→PbSO4+2H2O16.镍镉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其电池反应式为:Cd+2NiO(OH)+2H2O→Cd(OH)2+2Ni(OH)2,写出其负极和正极反应方程式。
[答]Cd-2e-+2OH-→Cd(OH)2NiO(OH)+e-+H2O→Ni(OH)2+OH-三.关于卤素17.CuH是一种难溶物,(1)它能在氯气中着火,(2)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Cl2是强氧化剂,与CuH剧烈反应,产物应该是最高价的Cu(Ⅱ)和H(Ⅰ):2CuH+3Cl2=2CuCl2+2HClHCl不是强氧化剂,反应放出的气体只能是H2:CuH+HCl=CuCl+H218.在某KI和KIO3混合溶液中通入H2S,生成I2和SO42-。
该反应包含两个独立的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两个独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果该反应完成后溶液pH值仍显示中性,写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一种氧化剂(KIO3),两种还原剂(KI、H2S),故存在两个独立的氧化还原反应:5I-+IO3-+6H+→3I2+3H2O;5H2S+8IO3-→5SO42-+4I2+2H++4H2O将两式中的H+合并消去得:I-+3H2S+5IO3-→3I2+3SO42-+3H2O可见参加反应的IO3-与I-为5:1的关系,如果该比例改变,总反应方程式的结果也随之改变。
可见该类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结果是不确定的。
19.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KMnO4+KI+H2SO4→MnsO4+I2+KIO3+K2SO4+H2O,欲配平该化学方程式,你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答] 确定两种氧化产物(I2和KIO3)的比例。
20.KClO3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得ClO2。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ClO2是KClO3的还原产物,这里没有还原剂,只能是自身氧化还原了。
H2SO4在此的作用为酸化。
3KClO3+H2SO4→KClO4+2ClO2+K2SO4+H2O21.已知在酸性条件下,KBrO3的氧化性强于KIO3。
将KBrO3、KIO3、KI三种溶液两两混合并分别酸化,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卤素的化合价除0和+5外,不考虑其它价态的产生)[答]2BrO3-+10I-+12H+→5I2+Br2+6H2O6BrO3-+5I-+6H+→5IO3-+3Br2+3H2OIO3-+5I-+6H+→3I2+3H2O22.强碱性条件下NaBH4能使许多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并生成BO2-,冶金工业中常用它处理含Au3+的废液。
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8Au3++3BH4-+24OH-→8Au+3BO2-+18H2O(注意BH4-中H为-1价)四.关于硫、氧元素23.饲养金鱼用的自来水需经日光曝晒或在敞开的容器中放置一昼夜方可使用。
如有急用,需在自来水中溶入少量大苏打。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大苏打的作用。
[答]S2O32-+4Cl2+5H2O=2SO42-+8Cl-+10H+24.保险粉是Na2S2O4的工业俗名,被大量用于漂白和印染业。
保险粉的生产方法之一是将甲酸、烧碱在溶液中混合,然后通入SO2反应。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可将HCOOH的C看作“+2价”,将Na2S2O4的S看作“+3价”,因此C升2价,S降1价,两者的反应比是1:2:HCOOH + 2SO2+4NaOH = Na2S2O4+Na2CO3+3H2O25.过二硫酸H2S2O8及其盐是氧化性比KMnO4还强的氧化剂。
有人认为S在其中的化合价为+7,有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