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627.50 KB
- 文档页数:73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材料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问题一、教育测量评价的含义(一)测量的含义与要素1、测量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首先,必须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其次,必须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
最后,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就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参照点。
就广义的测量来讲,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的零点。
●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是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或三个基本条件。
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可信,依赖于科学规范的测量程序、有效的测量工具、意义明确的测量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
(二)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1、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测量的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所谓量表或量尺,指的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在教育测量中,按照标准化程序命制的试卷就是教育测量的一种量表。
●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把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1、评价的含义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评价活动的过程是对人物或事物价值进行分析、衡量和判断的过程。
2、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1、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3、教育测验与考试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三、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了闻名于世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1.测量:从广义上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一是必须依据某些科学原理与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二是必须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三是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就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即参照点。
参照点不同,其策略结果也就不同,且测量结果之间也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参照点分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测量三个基本要素:量具、单位、参照点。
3.教育测量的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反馈的是关于课堂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
4.教育测量的特点:总的来看,教育测量是属于精神特性的测量。
与物理量的测量相比,其具有(1):间接性和推断性。
目前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或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一些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思想道德等作出间接性、推断性的测量。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量表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各自定义)。
测验的原始分数经过统计处理后推导出一种新的量表分数,此时分数“零”有时也是一个相对的零点。
但绝大多数教育测量的内容不可穷尽,故大多数教育测量往往没有绝对的零点。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1.评价的含义:广义的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2.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郎德(N. E. 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
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1.测量:所谓测量,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基本条件):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3.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4.量表的特点:称名数据:不具有实在的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或不同性质顺序数据: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等距量表: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联系与区别: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做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1.1864年法国费舍《作业量表集》,作为教师以后评定学生各科成绩的参照标准2.美国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以科学理论(包括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3.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4.麦柯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5.法国的比纳等人在1905年创编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第三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新课改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刘影第1章【最新版】目录1.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背景和意义1.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1.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实践1.4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评价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估,其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反馈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数学教育目标、数学教育内容、数学教育方法以及数学教育评价标准等。
数学教育目标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数学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数学教育内容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手段,它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等;数学教育方法是数学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它包括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数学教育评价标准是评价数学教育效果的依据,它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实践主要包括数学测试、数学作业、数学课堂观察和数学学习档案等。
数学测试是最常见的数学教育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进行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考进行引导,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课堂观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观察,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数学学习档案是记录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资料,它通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记录、数学作业评价和数学测试结果进行整理,来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也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如计算机测试、在线评估等;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改革,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如学生为中心、多元评价等。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指导(带答案)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 测量的含义所谓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测量的要素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是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或三个基本条件。
2. 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3.“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和“当代教育评价之父”桑代克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
泰勒在1940年的“八年研究”报告书中,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他认为:教育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1)按测评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2)按解释测评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3)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智力测量与评价、能力倾向测量与评价、成就测量与评价、人格测量与评价。
(4)按照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
(5)其它分类:按测量对象可分为个别测量与评价和团体测量与评价;按测验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量具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由测量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
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 衡量测验质量的四个指标从教育测量的理论上来讲,一个良好的测验应该具备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也就是说,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是衡量测验质量的基本指标。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1.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1.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类型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2.1 教育测量理论2.2 教育评价理论2.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论2.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与实施3.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原则3.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流程3.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步骤3.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第四章:学生评价4.1 学生评价的定义和意义4.2 学生评价的类型和方法4.3 学生评价的指标体系4.4 学生评价的实施与反馈第五章:课程与教学评价5.1 课程评价的定义和意义5.2 课程评价的类型和方法5.3 教学评价的定义和意义5.4 教学评价的类型和方法第六章:教师评价6.1 教师评价的定义和意义6.2 教师评价的类型和方法6.3 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6.4 教师评价的实施与反馈第七章:教育政策与法规7.1 教育政策的定义和意义7.2 教育政策的基本类型和制定过程7.3 教育法规的定义和意义7.4 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第八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8.1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8.2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应用8.3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8.4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中的应用第九章: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9.1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的概述9.2 计算机化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9.3 网络化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9.4 大数据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应用第十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10.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10.2 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挑战10.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策略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及目的意义:重点关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念区分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正确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量具、单位、参照物3.教育测量,指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准确和描述的过程。
4.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实际联系与区别: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6.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西周选士是我国考试制度的萌生阶段7.中国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对世界教育、政治、文化,尤其是考试制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8.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其编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
9历史意义: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10.泰勒在“八年研究”中提出了评价活动原理和课程编制原理,形成了“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⑴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①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目的:对于教师而言,可以获得教学过程中连续性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特点和困难等信息,作为随时修正自己教学的参考。
对学生的学习,也可提供反馈信息,学生可以根据反馈结果获知自己学习后的表现情况,从而肯定或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式。
②诊断性测量与评价③终结性测量与评价:用于教学结束后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学校中所举行的期末考试。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刘影第1章(最新版)目录一、引言1.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1.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程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2.1 数学教育测量的定义与分类2.2 数学教育评价的定义与分类2.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三、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3.1 数学教育测量的方法3.1.1 传统数学教育测量方法3.1.2 现代数学教育测量方法3.2 数学教育评价的方法3.2.1 传统数学教育评价方法3.2.2 现代数学教育评价方法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实践应用4.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我国的现状4.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问题与挑战4.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与创新五、结论5.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5.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1.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性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诊断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1.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程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要依靠纸笔测试等形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测量与评价。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的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测量与评价。
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2.1 数学教育测量的定义与分类数学教育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运用数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数学教育测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业成绩测量,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另一类是数学能力测量,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2 数学教育评价的定义与分类数学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运用数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1.1 教育测量的概念与分类1.2 教育评价的定义与功能1.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1.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2.1 测验法2.2 观察法2.3 调查法2.4 等级评定法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3.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原则3.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步骤3.3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实施与反馈3.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进与完善第四章:学生评价4.1 学生评价的内涵与方法4.2 学生评价的内容与标准4.3 学生评价的实施与注意事项4.4 学生评价案例分析第五章:课程评价5.1 课程评价的概念与作用5.2 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5.3 课程评价的实施与改进5.4 课程评价案例分析第六章:教师评价6.1 教师评价的意义与目的6.2 教师评价的内容与标准6.3 教师评价的方法与工具6.4 教师评价的实施与反馈第七章:教学活动评价7.1 教学活动评价的定义与重要性7.2 教学活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7.3 教学活动评价的实施与注意事项7.4 教学活动评价案例分析第八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数据分析8.1 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意义8.2 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8.3 数据分析在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应用8.4 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第九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伦理与法律问题9.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伦理问题概述9.2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隐私与保密问题9.3 教育测量与评价中的公平性与歧视问题9.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法律规范与案例分析第十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概述10.2 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的创新与挑战10.3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影响10.4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国际发展趋势与比较研究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理解教育测量的概念与分类,以及教育评价的定义与功能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以及发展历程对于全面理解该领域至关重要。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刘影第1章
摘要:
1.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
1.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1.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文:
1.1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概述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数学教育为对象,通过对数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与评价,为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
1.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数学教育进行测量与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教育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其次,通过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发现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再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
1.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相对落后,过于强调分数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全面评价。
其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和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数学教育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
再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有待提高。
在未来,我国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理念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
其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全面评价数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