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地基基础(1)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2527地基基础(新)- 6-100分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
1.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别是()
A 承载力和耐久性
B 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C 承载力和变形
D 变形和耐磨性
参考答案:C
2. 形成自然界中粗颗粒土即无黏性土的风化作用是()
A 水理风化
B 物理风化
C 生物风化
D 化学风化
参考答案:B
3.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
A 粒组
B 界限粒径
C 颗粒级配
D 级配曲线
参考答案:C
4.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总体积之比()
A 孔隙率
B 孔隙比
C 空隙率
D 空隙比
参考答案:A
5. 关于土中应力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024年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小总结本建设项目房建六标学生宿舍工程,坐落于我国____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穗石村西北部,赤练路西侧。
该工程由____学城建设指挥部投资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为____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与____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联合体。
一、工程基础概况本工程采用天然基础,相关地质资料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场地位于平缓的残丘之上,原为耕植地,主要土质为坡积土,部分为残积土。
具体土壤类型包括耕植土、粉质粘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全风化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及中等风化混合岩等。
二、施工质量管理总结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我司与项目部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对基础工程实施中间检测与多人验收程序,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改进工作总结。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违规和质量问题,严格按照报告、检查、反思的程序进行处理。
1. 项目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优化部门间协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建立健全测量交接制度,严格把控施工制作、测量、实验环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工程任务和技术交底工作。
2. 严格把控材料验收、施工操作、质量检查监督三个环节,确保所有原材料合格后使用。
3. 工程质量检查坚持“三检”制度,不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必须重做。
三、工程施工过程本工程采用计算机管理施工进度、现场管理、工程结构计算、工程预算和工程测量等方面,并利用全站仪配合计算机进行测量控制。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全力以赴,确保进度和质量。
1. 地下室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汽车进行,考虑场区土质条件,采用放坡开挖方案。
2. 垫层及独立基础承台施工,在人工清底后进行。
3. 土方回填材料主要为其他工地弃置的粘性土料,回填土控制含水量为wy±2(%),分层夯实。
4. 柱下基础施工和砖模施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SG—T027(原SG—T095)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5600m2地基土为稍密卵石层,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
钢筋绑扎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混凝土浇注密实成形较好;砌体组砌正确和构造符合设计要求;经检查抽测各分项检验批主控项目合格和一般项目符合要求。
检测单位检测情况:该工程①~⑩轴线经高压喷射注浆施工后按规范选取3个点静载试验和26个N120动探点检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地基压浆效果好,符合设计要求。
(公章)项目负责人:××2002年11月5日施工单位评定意见:经检查验收,地基与基础分部符合经审查批准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质量合格。
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张小南(公章)企业技术负责人:王福乐2002年11月5日设计单位验收意见:经检查验收,地基与基础分部符合经审查批准设计图纸的要求。
(公章)设计项目负责人:王力2002年11月5日勘察单位验收意见:基槽开挖后经检查验收,场地土质与地勘报告相符,地基土为稍密卵石层,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
①~⑩轴线局部软弱下卧压浆检测也符合要求。
(公章)勘察项目负责人:李勤2002年11月5日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经检查验收,地基与基础分部质量合格,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公章)项目负责人:王仁义2002年11月5日注:1.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并按规定的内容填写和签署意见,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按规定承担相应质量责任。
2.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文件按要求填写汇总表并整理成册附后备查。
四川省建设厅制。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基基础》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码2527)答: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
地基的选择或处理是否正确,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均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从安全性来分析,地基与基础的质量好坏对建筑物安全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旦发生地基与基础质量事故,对其补救和处理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无法补救。
因地基基础质量问题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或倒塌的工程实例非常之多。
从经济性来分析,基础工程占整个建筑的建设费用的比例相当大。
从合理性来分析,建筑物基础形式的合理选择是保证基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
2.何谓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在相同条件下,三者关系?答: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移动或转动),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推挤土体向后位移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随之增加。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有如下关系:3.正摩阻力与负摩阻力各指什么答:一般情况下,桩在荷载作用下,桩相对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土对桩侧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称之为正摩阻力。
然而当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则土对桩侧产生向下的摩阻力,相当于在桩上施加下拉荷载,称之为负摩阻力。
4.地基土液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饱和砂土或粉土液化除了地震的振动特性外,还取决于土的自身状态:(1)土饱和,即要有水,且无良好的排水条件;(2)土要足够松散,即砂土或粉土的密实度不好;(3)土承受的静载大小,主要取决于可液化土层的埋深大小,埋深大,土层所受正压力加大,有利于提高抗液化能力。
此外,土颗粒大小,土中粘粒含量的大小,级配情况等也影响到土的抗液化能力。
地基基础-0011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1. 基础结构应符合上部结构的使用要求,技术上合理,施工方便。
T √F ×参考答案:T2. 沉积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仅与矿物和岩屑的成分有关。
T √F ×参考答案:F3. 土往往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三相之间质和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它的工程性质。
T √F ×参考答案:T4. 含水量是表示土中含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T √F ×参考答案:T5. 水在土的孔隙中从能量低的点向能量高的点流动。
T √F ×参考答案:F6. 离集中应力越远,附加应力越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扩散现象。
T √F ×参考答案:F7. 土的原始密实度越大,其黏聚力和摩阻力越小。
T √F ×参考答案:F8.填土的重度越大,则主动土压力越小,而填土的内摩擦角越大,则主动土压力越大。
T √F ×参考答案:F9.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由勘察项目的工程负责人编写。
T √F ×参考答案:T10. 工程勘察报告中文字部分不可以省略场地工程地质评价部分的介绍。
T √11.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均应满足变形验算。
T √F ×参考答案:F12. 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必须对称布置。
T √F ×参考答案:F13. 三合土和灰土基础的高度应是150mm的倍数。
T √F ×参考答案:T14. 当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时,第一步应计算上部荷载到基础顶面的轴力和弯矩值。
T √F ×参考答案:T15. 桩基础是地基抗地震液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T √F ×参考答案:T16. 负摩阻力的存在增加了桩的承载力,并可防止桩发生过量的沉降。
T √F ×参考答案:F17. 群桩效应系数与桩的数量无关。
T √F ×参考答案:F18. 钻孔扩底灌注桩的孔底扩大后可降低桩的承载力。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等3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正文:----------------------------------------------------------------------------------------------------------------------------------------------------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等3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2019年第75号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等35项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告(见附件)。
附件:2019年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目录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12月13日附件2019年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目录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中标分类号ICS号1DB23/T902—20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DB23/T902—2005P2293.0202DB23/T2506—2019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B1313.080.013DB23/T2507—2019半夏种植技术规程B6165.020.204DB23/T2508—2019笃斯越桔播种育苗技术规程B6165.020.205DB23/T981—2019笃斯越桔栽培技术规程DB23/T981-2005B6665.020.206DB23/T2510—2019风化岩基质溪流测流堰建设技术规范P5793.1607DB23/T2511—2019旱田作物秸秆粉碎集条机械翻埋还田技术规程B1313.080.018DB23/T2512—2019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B30/3965.020.019DB23/T2513—2019红松果林与紫花苜蓿复合种植技术规程B6465.02010DB23/T2514—2019蓝靛果组培微插育苗技术规程B6465.020.0111DB23/T1494—2019蓝莓露地生产技术规程DB23/T1494-2012B3165.20.2012DB23/T2516—2019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B6165.020.2013DB23/T2517—2019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生产技术规程B0565.020.2014DB23/T2518—2019沙金矿采矿迹地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B6465.020.4015DB23/T2519—2019红松天然林球果采摘技术规范B6665.02016DB23/T2520—2019橡胶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B3065.02017DB23/T2521—2019玉米秸秆集中还田休耕培肥技术规程B1065.020.0118DB23/T2522—2019玉米茎基腐病和丝黑穗病防治技术规程B0565.020.2019DB23/T2523—2019玉米抗冷害、涝渍灾害生产技术规程B0565.020.2020DB23/T2524—2019元蘑栽培技术规程B30/39?65.020.0121DB23/T2525—2019主要肥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规程B0565.020.2022DB23/T2526—2019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生产技术规程B0565.020.2023DB23/T2527—2019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B0524DB23/T2528—2019刺五加全光定向培育技术规程B3065.02025DB23/T2529—2019龙牙楤木栽培技术规程B3065.02026DB23/T2530—2019玫瑰栽培技术规程B0565.02027DB23/T2531—2019膜苞鸢尾栽培技术规程B6265.02028DB23/T2532—2019沙松纸浆用材林育苗技术规程B6165.020.4029DB23/T2533—2019温凉半湿润区玉米机械粒收栽培技术规程B0530DB23/T2534—2019温室切花百合种植技术规程B0565.02031DB23/T2535—2019乌克兰花楸育苗技术规程B6165.02032DB23/T2536—2019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B6165.02033DB23/T2537—2019小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B6265.02034DB23/T2538—2019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规程B6065.020.0135DB23/T2539—2019针叶天蓝绣球组培繁殖技术规程B6265.020 ——结束——。
地基基础工程各子分部工程与分项工程相关表注:有•号者为该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地基基础工程验收资料一、地基基础工程1、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记录;2、原材料半成品质量合格证和进场检验记录;3、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4、砂浆、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5、地基验槽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桩基础的检测记录;7、各种检测试验钎探记录:8、见证取样试验记录;9、施工记录;10、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二、地下防水工程1、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记录;2、材料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3、材料代用核定记录;4、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5、中间检查记录;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8、砂浆、混凝土强度试验记录;9、抗渗试验报告;10、施工记录11、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2、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GB50202-2002 GD2401001 □□口GB50202-2002 010102 □□口GB50202-2002 (重复使用钢板桩)(I)GB50202-2002 (混凝土板桩)(U)GB50202-2002GB50202-2002010203 □□口GB50202-2002GB50202-2002GB50202-2002010206 □□口GB50202-2002GB50202-2002、JGJ79-2002GB50202-2002、JGJ79-2002GB50202-2002GB50202-2002GB50202-2002、DB42/242-2003GB50202-2002、JGJ79-2002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2-2002、JGJ79-2002010307 □□口GB50202-2002GB50202-2002、JGJ79-2002GB50202-2002GB50202-2002010311□□口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2-2002、JGJ79-2002010312 □□口GB50202-2002、JGJ79-2002GB50202-2002、DB42/242-2003GB50202-2002GB50202-2002010402 □□口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202-2002(I)010403 □□口GB50202-2002(H)010403 □□口GB50202-2002(I)GB50202-2002(□)GB50202-2002(I)010203 □□口010405□□□GB50202-2002(□)GB50208-2002注:此检验批中如有细部构造处理要求,须与《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编号010507 )配套使用GB50208-2002GB50208-2002、GB50209-2002030101 □□□GB50208-2002、GB50209-2002010504 □□口030101 □□□GB50208-2002GB50208-2002GB50208-2002GB50208-2002GB50208-2002。
基础J-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承载力修正系数ηd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γ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基础埋深d(用于承载力修正)基础根部高度H 基础端部高度h1柱宽bc'柱高hc'Y向双柱形心距离cy X向双柱形心距离cx 覆土厚度 ds(用于计算基础自重)永久荷载控制的荷载组合分项系数γz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fy 保护层厚度as 柱1竖向力Fk1柱1基础顶面弯矩Mkx1'柱1基础顶面弯矩Mky1'柱1基础顶面剪力Vkx1柱1基础顶面剪力Vky1基础长宽比(L/B)0mm h0=向轴力点=Fk2*cy/(Fk1+Fk2)=0mm (双柱)柱根宽度bc 600mm X向轴力偏心距ex0=0mm (双柱)柱根长度hc 600mm Y向轴力偏心距ey0=0mmFk=2540.00kN fc=11.9N/mm^2竖向力F=γz*Fk=3429.00kN ft= 1.27N/mm^2fa =fak+ηb*γ*(b-3)+ηd*γm*(d-0.5)=236kpa 轴心受压基底面积=(Fk+Gk)/(fa-γg*ds)12.70M^2(注:γg 取20.0kN/M^3)计算基础长度b=3564mm 取基础长度b=计算基础宽度L=3564mm 取基础宽度L=Mx=γz*{(Mkx1'+Mkx2')-(Vky1+Vky2)*H+Fk*ey0}=-55.4kN·M My=γz*{(Mky1'+Mky2')+(Vkx1+Vky2)*H+Fk*ex0}=-50.2kN·M Y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b 2.3M^2X 轴方向截面面积 AcL 2.3M^2X 轴基础顶面坡度15.42°Y 轴基础顶面坡度15.42°基础底面积A 12.96M^2X向Wx =l * b * b / 67.78M^3Y 向Wy = b * l * l / 67.78M^3基础及土自重标准值Gk=γg*A*ds=466.56kN 基础及的土重设计值G=γz*Gk=629.856kN 轴心荷载作用下pk = (Fk + Gk) / A 231.99<fa=236.0kpa 通过X 向pkmaxX =(Fk+Gk)/A+|Mky|/Wx=236.77< 1.2*fa=283.2kpa 通过X 向pkminX =(Fk+Gk)/A -|Mky|/Wx=227.20>0.00kpa >0可以X 向偏心矩ex=Mky/(Fk+Gk)=-0.012<b/6=0.60m Y 向pkmaxY =(Fk+Gk)/A+|Mkx|/Wy=237.26< 1.2*fa=283.2kpa通过Y向pkminY=(Fk+Gk)/A-|Mkx|/Wy=226.72>0.00kpa>0可以Y向偏心矩ey=Mkx/(Fk+Gk)=-0.014<L/6=0.600mpmaxX=γz*PkmaxX=319.64kpa pjmaxX=pmaxX-G/A=271.0kpapmaxY=γz*PkmaxY=320.30kpa pjmaxY=pmaxY-G/A=271.7kpaX方向冲切验算因b - hc=3000=L - bc=3000mmb=3600>hc+2*Ho=2040mmL=3600>b c+2*Ho=2040mmAlx=0.5*(b-hc+2*bc+2*Ho)*[(b-hc)/2-Ho]=2199600mm^2ab = Min{bc + 2 * Ho,l} =2040mmamx = (bc + ab) / 2 =1320mm0.7 * βhp * ft * amx * Ho =760.42>Flx=pjmaxX*Alx=596.18通过Y方向冲切验算Aly=0.5*(l-bc+2*hc+2*Ho)*[(l-bc)/2-Ho]=2199600m m^2ab = Min{hc + 2 * Ho,b}2040mmamy = (hc + ab) / 21320mm0.7 * βhp * ft * amY * Ho =760.42>Fly=pjmaxY*Aly=597.63通过X 方向(b 方向)剪切验算计算宽度Lo={1.0-0.5*[1.0-(bc+2*50)/L]*(Ho-h1)/Ho}*L=2955.56mmVx=pj*Ax=pj*(b-hc)*L/2=1463.63<0.7*βh*ft*Lo*Ho=1891.79通过Y 方向(l 方向)剪切验算计算宽度bo={1.0-0.5*[1.0-(hc+2*50)/b]*(Ho-h1)/Ho}*b=2955.56mmVy=pj*Ay=pj*(l-bc)*b/2=1463.63<0.7*βh*ft*bo*Ho=1891.79通过X 方向(b 方向)柱边(绕 Y 轴)抗弯计算pmaxX=γz*PkmaxX=319.64kpapminX=γz*PkminX=306.73kpapX=pminX+(pmaxX-pminX)*(b+hc)/b/2=314.26kpaMIx=(b-hc)^2*[(2*L+bc)*(pmaxX+pX-2*G/A)+(pmaxX-pX)*L]/48=788.6kN·MMⅡx=(L-bc)^2*(2*b+hc)*(pmaxX+pminX-2*G/A)/48=773.9kN·MY 方向(l 方向)柱边(绕 X 轴)抗弯计算pmaxY=γz*PkmaxY=320.30kpapminY=γz*PkminY=306.07kpapY=pminY+(pmaxY-pminY)*(L+bc)/L/2=314.37kpaMIy=(b-hc)^2*[(2*L+bc)*(pmaxY+pY-2*G/A)+(pmaxY-pY)*L]/48=790.1kN·MMⅡy=(L-bc)^2*(2*b+hc)*(pmaxY+pminY-2*G/A)/48=773.9kN·MMⅠ= Max{MⅠx,MⅡy} =788.56kN·MAsⅠ=MⅠ/0.9*h0*fy*L=1127mm^2/MΦ12@100MⅡ= Max{MⅡx,MⅠy} =790.06kN·MAsⅡ=MⅡ/0.9*h0*fy*B=1129mm^2/MΦ12@100柱下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l = bc * hc =360000mm^2Ab = (bx + 2 * c) * (by + 2 * c)=490000mm^2βl = Sqr(Ab / Al)= 1.171.35 * βc * βl * fc * Al =6747.30> F =3429.0kN通过注意啦:轴心荷载pk通过X向pkmaxX通过X向pkminX>0可以Y向pkmaxY通过Y向pkminY>0可以X方向冲切验算通过Y方向冲切验算通过X方向剪切验算通过Y方向剪切验算通过柱下局部受压通过AsI=1127mm^2/M AsⅡ=1129mm^2/MΦ12@100Φ12@100中间结果Alx=0.5*(L+bc+2*Ho)*(L-bc-2*Ho)/2+L*(b-hc-L+bc)/2=2199600 Alx=L*[0.5*(b-hc)-h0]=2808000 Alx=0.5*(b-hc+2*bc+2*Ho)*[(b-hc)/2-Ho]=2199600Aly=0.5*(b+hc+2*Ho)*(b-hc-2*Ho)/2+b*(L-bc-b+hc)/2=2199600 Aly=b*[0.5*(L-bc)-h0]=2808000 Aly=0.5*(l-bc+2*hc+2*Ho)*[(l-bc)/2-Ho]=2199600。
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2-2-1 地基基础计算用表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表2-27)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表2-27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3)表2-28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间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范围表2-28注:1.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下为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除外);2.地基主要受力层中如有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土层时,表中砌体承重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第7章的有关要求;3.表中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均指民用建筑,对于工业建筑可按厂房高度、荷载情况折合成与其相当的民用建筑层数;4.表中吊车额定起重量、烟囱高度和水塔容积的数值系指最大值。
2.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2-29)承载力修正系数表2-29注:1.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10章)一、名词解释桩侧负摩阻力、群桩效应、承台效应、桩基础、基桩二、单项选择题1、预制桩按施工工艺的不同来分类,不包括()。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沉管灌注桩D.静力压桩2、预制桩施工工艺中,产生噪声最大的是()。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扩底灌注桩D.静力压桩3、当桩周土体因某种原因对桩产生向上作用的摩阻力,此称为()。
A.正摩阻力B.负摩阻力C.上摩阻力D.下摩阻力4、当桩周土体因某种原因对桩产生向下作用的摩阻力,此称为()。
A.正摩阻力B.负摩阻力C.上摩阻力D.下摩阻力5、对于入土深度相同的桩,若有负摩阻力产生,则桩的承载力相对()。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6、对于入土深度相同的桩,若有负摩阻力产生,则桩基沉降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7、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有多种,例如()。
A、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B、桩顶荷载增大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D、场地地下水位上升8、关于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各单桩的承载力之和的大小比较,一般情况下,摩擦型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各单桩的承载力之和。
A.大于B.小于C.等于D.远大于19、以下关于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正确的是()。
A.其平均值不应小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B.其平均值不应大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C.其最大值不应大于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D.其最大值不应大于1.1倍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群桩基础,当()时,持力层承载力才能满足要求。
A .B .且C .D .且11、桩基础的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宜为桩身直径的()。
A.0.1倍~0.3倍B.0.2倍~0.4倍C.1倍~3倍D.2倍~4倍12、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
A.0.1m B.0.5m C.1.0m D.1.5m13、嵌岩灌注桩桩端以下()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
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9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2-2002,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其中,6.1.5、6.1.6、7.1.3、7.1.4、7.1.5、9.1.3、9.1.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和《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有关“土方工程”部分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二年四月一日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所属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经验,适当考虑了近几年已成熟应用的新技术,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形成了初稿,又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定定稿。
本规范主要内容分8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桩基础、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及工程验收等内容。
其中土方工程是将原《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中的土方工程内容予以修改后放入了本规范,基坑工程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增添的内容。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标准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征求意见稿)DB 23/723 – 20172017-06-21发布2017-08-01实施———————————————黑龙江省建设厅联合发布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按照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修订《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批复要求,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组织省内有关单位对原《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在修订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省的实践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标准,重点对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已经修订内容进行了调整,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安装质量验收规定,删减了部分已经落后或在我省很少使用的验收内容。
同时对原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进行了调整和删减。
本标准在征求省内地基基础专家和有关单位意见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而成。
本标准本次修订增加了地下水控制子分部、边坡子分部;基础子分部中增加了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筏形与箱形基础、钢结构基础、钢管混凝土结构基础、型钢混凝土结构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基础、锚杆静压桩基础、岩石锚杆基础、沉井与沉箱基础分项内容;土方子分部中增加了场地平整分项内容。
对基础子分部中分项工程划分内容进行了调整。
取消了地基子分部中的预压地基、碎砖三合土地基分项内容;取消了基础子分部中钻孔压浆桩基础、复合载体夯扩桩基础分项内容。
修订后本标准共分12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建筑地基与基础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地下水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冬期施工质量验收等。
本标准3.0.4、4.1.3、4.1.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地基基础-0015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1.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的选择或处理是否正确,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T √F ×参考答案:T2.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变质而成的岩石。
T √F ×参考答案:T3. 土体颗粒之间无粘结或弱粘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T √F ×参考答案:T4. 天然状态下土的密度变换范围较大。
T √F ×参考答案:T5.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T √F ×参考答案:F6. 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T √F ×参考答案:F7.当土被扰动后,原始黏聚力可以恢复,加固黏聚力不可以恢复。
T √F ×参考答案:T8. 挡土墙各部分构造必须符合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考虑就地取材。
T √F ×参考答案:T9.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主要考虑工程重要性和场地复杂程度两方面因素。
T √F ×参考答案:F10. 勘察报告阅读时,首先应熟悉勘察报告的内容,了解勘察结论和计算指标的可靠度。
T √F ×参考答案:T11. 当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必须进行抗变形计算。
T √F ×参考答案:T12. 对复合地基确定承载力时,无需进行修正计算。
T √F ×参考答案:F13. 条形基础承载力计算时必须考虑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扩散。
T √F ×参考答案:F14.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横断面一般呈正T形。
T √F ×参考答案:F15. 桩基础是地基抗地震液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T √F ×参考答案:T16. 正摩阻力的存在降低了桩的承载力,并可导致桩发生过量的沉降。
T √F ×参考答案:F17. 除了少量大直径桩是用单桩基础外,一般都采用由多根桩和承台联结而成的群桩基础。
地基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36分)
1.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要求的地层称为( )
A.天然地基
B.人工地基
C.深基础
D.浅基础
2.通过特殊的施工方法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较深土层的结构是( )
A.天然地基 B.人工地基
C.深基础 D.浅基础
3.由风力搬运形成的土是( )
A.残积土 B.坡积土
C.冲积土 D.风积土
4.关于土的组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然形成的土通常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三个部分(俗称三相)组成
B.土固体颗粒的矿物成分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C.土粒越均匀,土的级配越好
D.土孔隙中的液态水主要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二种形态存在
1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将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均分为(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2.在建筑场地或地基内挖掘探坑、探槽、探井等进行勘探的方法是( )
A.钻探
B.掘探
C.物探
D.以上都不是
13.关于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对柔性地基作用的荷载称为柔性荷载
B.元筋扩展基础又称为刚性基础
C.对刚性地基作用的荷载称为刚性荷载
D.柔性基础随荷载作用不发生变形,可以调整荷载分布
14.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主要有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三种,以下各种若施中属于施工措施的是( )
A.控制长高比
B.设置圈梁
C.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D.合理布置墙体
15.群桩效应系数与桩距、桩数、桩颈、桩的入土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桩距 B.桩数
C.桩颈 D.桩的入土长度
16.低承台桩基设计和计算的第一步是( )
A.选择桩的类型、桩的持力层和几何尺寸,初拟承台底面标高
B.确定单桩或基桩承载力设计值
C.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及其平面布置
D.验算桩基承载力、必要时进行沉降量验算
17.软土具有流动性,其中包括蠕变特性、流动特性、应力松弛特性和长期强度特性,其中
应力松弛特性是指( )
A.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特性
B.土的变形速率随应力变化的特性
C.在恒定的变形条件下应力随时间减小的特性
D.土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土的强度随时问变化的特性
18.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最重要仪器是( )
A.经纬仪
B.水准仪
C.罗盘仪
D.读数显微镜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20分)
1.地基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的结构构件,地基应符合上部结构使用要求。
( )
2.矿物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 ) 3.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 )
4.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 )
5.勘察的目的是为查明并评价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之间关系。
( )
6.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 )
7.群桩的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的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
应。
( )
8.膨胀土虽然在天然状态下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但并不是一种好的天然地基。
( ) 9.山区地基与平原地基相比,具有地基性质不均匀问题和场地稳定性问题。
( )
10.以天然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验槽工作,这是工程勘察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何谓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土压力?
2.土粒的矿物成分、形状、大小及颗粒级配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
3.简述低承台桩基的设计和计算步骤。
4.什么是地基土液化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36分)
1.A 2.C 3.D 4.C 5.B 6.A
7.A 8.C 9. D 10.D 11.B 12.B
13.D 14.C 15.A 16.A 17.C 18.B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何谓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土压力?
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
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挡土墙墙背受到墙后填土的自身重力或外荷载的作用,该作用称为土压力。
2.土粒的矿物成分、形状、大小及颗粒级配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
土体抗剪强度大小取决于土体内的粘聚力和摩阻力。
粘聚力越大,抗剪强度越大,摩阻力越大,抗剪强度也越大。
矿物成分不同,土粒表面薄膜水和电分子吸力不同,则原始粘聚力也不同。
’另外胶结物质可使加固粘聚力增大。
土粒形状不规则的比圆卵形的摩阻力大;土粒愈细小,表面积愈大,与水的作用愈强烈,粘聚力大;颗粒粗大且形状多不规则,摩阻力大;颗粒级配愈好,愈易压密,粘聚力和摩阻力均增大。
3.简述低承台桩基的设计和计算步骤。
(1)选择桩的类型、桩的持力层和几何尺寸,初拟承台底面标高;
(2)确定单桩或基桩承载力设计值;
(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及其平面布置;
(4)验算桩基承载力、必要时进行沉降量验算;
(5)桩身结构设计;
(6)承台设计与计算;
(7)绘制桩基施工图。
4.什么是地基土液化现象?
地基土液化是强震区在经历一次地震后引起的最显著的震害之一。
地基土液化的原因在在于饱和砂土或粉土受到震动后趋于密实,导致土体中孑L隙水压力骤然上升,相应地减少了土粒间的有效应力时使土粒处于悬浮状态。
此时,土粒完全失去抗剪强度而显不出近于液体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液化”。
四、分析题
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过程就是桩一土体系荷载的传递过程。
桩顶受竖向荷载后,桩身压缩而向下位移,桩侧表面受到土的向上摩阻力,桩侧土体产生剪切变形,并使桩身荷载传递到桩周土层中去,从而使桩身荷载与桩身压缩变形随深度递减。
随着荷载增加,桩端出现竖向位移和桩端反力。
桩端位移加大了桩身各截面的位移,并促使桩侧阻力进一步发挥。
当桩身侧摩阻力发挥达到极限后,若继续增加荷载,其荷载增量将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直至桩端阻力达到极限,导致位移迅速增加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