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67.41 KB
- 文档页数:25
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为了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保障员工和其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司特制定了以下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对所有临时设施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临时设施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
3. 所有员工都有权对临时设施的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有义务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工作。
二、临时设施的设立与拆除1. 临时设施的设立和拆除应经过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批,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
2. 临时设施的设立和拆除过程中,应按照安全规定进行防护,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临时设施的安全检查1. 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频次和内容。
3. 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临时设施的结构完整性、电气设备安全、消防设施的可用性等。
四、临时设施的维护与维修1. 临时设施的维护与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2. 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维护与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1. 所有参与临时设施的员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临时设施的安全要求、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3. 对于新员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安全管理要求。
六、事故应急预案1. 制定临时设施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2. 派遣专业人员负责事故应急工作,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七、纪律和处罚1. 对于违反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从轻处罚到重罚,根据违规程度和后果进行处理。
2. 对于严重违反者,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公司还对其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经公司领导层审查通过,并向全体员工发布执行。
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和法律处罚。
希望各位员工遵守制度,共同维护临时设施的安全。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施的正常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中的临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宿舍、食堂、厕所、办公室、材料堆放区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对临时设施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四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和损坏的设施,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二章设施管理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改善设施管理水平。
第六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程序,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经验,熟悉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要求,做到熟悉操作、安全过关。
第八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设置专人负责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问题,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第十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设施使用规定,禁止私自拆卸、改装和擅自使用没有经过验收的设施。
第三章安全保障第十一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具备足够的防火、防水、防雷等安全设施和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灭火安全。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布置合理、通风良好,确保工人的生活环境良好,杜绝因环境原因引发的事故。
第十五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当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保障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使用期间的安全,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工棚、临时办公室、临时厕所等。
三、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始终以安全为首要考虑,严禁任何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
2、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细化管理制度、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措施,提前预防事故发生。
3、综合管理原则。
所有施工单位应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管理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保障施工安全。
四、管理要求1、设立专岗管理人员。
每个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都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
2、制定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对临时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4、设立安全巡查制度。
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安全巡查,查验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5、维护保养设施。
定期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6、配备安全设施。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逃生通道等,以备应急情况。
7、依法建立安全档案。
施工单位应建立并及时更新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安全档案,记录设施使用及维护情况。
8、停止使用不安全设施。
一旦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临时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五、安全应急措施1、设立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应制定针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救援等措施。
2、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演练临时设施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3、设立安全逃生通道。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安全逃生通道,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顺利疏散。
4、设备完善的医疗急救设施。
一、总则为了加强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临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办公室、宿舍、仓库、施工现场等。
三、安全责任1. 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各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 临时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均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3. 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计与施工(1)临时设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验收与使用(1)临时设施完工后,应由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人员的安全责任。
3. 安全检查(1)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安全。
4. 隐患排查(1)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2)对重大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5. 应急处理(1)使用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措施。
(2)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使用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安全教育培训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临时设施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临时设施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对临时设施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设置临时设施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地、户外活动、展览展示等场合。
3. 临时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应遵循安全、合理、高效的原则。
二、管理职责1. 项目负责人是临时设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合规。
2. 安全管理团队负责临时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和应急处理工作。
3. 财务部门负责临时设施的资金预算、费用核算和审计工作。
三、设置标准1. 临时设施的设计和材料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具备相应的防火、防风、防雨等功能。
2. 设置地点应选择在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位置,不得妨碍交通和公共安全。
3. 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数量应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规划,避免浪费资源。
四、使用与维护1. 使用前,应对临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2.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3. 对于特殊环境下使用的临时设施,应加强巡查频次,确保使用安全。
五、应急管理1. 制定临时设施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自然灾害等可能的紧急情况。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灭火器、急救包等。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监督与考核1. 建立临时设施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在案。
3. 定期对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措施。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临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临建设施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搭设的各类设施,包括桥梁、脚手架、井架、封闭围挡等。
第三条本制度要求临建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第四条临建设施的责任单位为本单位,负责设施的选用、搭设、维护和拆除等工作;各参建方应共同遵守本制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负有相应的责任。
第五条本制度的实施由本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六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条本制度的修订需要经过本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并及时通知各参建方执行。
第二章设施的选用和搭设第一条设施选用时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地方标准和规范的设施,并确保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条设施的搭设应依据设计方案制定搭设方案,并进行合理合法的施工,不得对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
第三条设施搭设前,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测,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第四条设施搭设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第五条设施搭设时,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第三章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第一条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二条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必须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第三条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并将维护和保养情况做好记录。
第四条设施出现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拆除。
第四章设施的拆除和整改第一条设施的拆除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条设施拆除前,必须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员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临时建筑物、活动场所、施工现场等各类临时设施。
2. 职责和权限2.1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2 临时设施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使用;2.3 相关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正确使用临时设施,并及时报告存在的问题。
3. 安全管理要求3.1 设施选址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划和法律法规,确保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其他设施的安全;3.2 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3.3 设施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并制定详细的使用规范;3.4 设施使用期间,必须保持设施清洁、整齐,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3.5 设施内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急救设备,并进行培训和演练;3.6 设施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3.7 设施使用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3.8 发生事故时,设施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4. 处罚和奖励4.1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4.2 对于临时设施使用单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5. 监督和检查相关主管部门将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要求整改,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设施可以采取关闭或暂停使用的措施。
6. 其他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可以由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
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临时设施的安全运行,确保工作场所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临时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依法规范、科学管理;3. 综合施策、全员参与;4. 风险识别、隐患排查;5. 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6. 事故调查、责任追究。
大临设施管理制度1、大临设施内容大临设施包涵施工现场所有办公、生活、生产性临时设施,其中:a)办公大临:主要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及按合同条款约定为业主或监理等相关方提供的办公场所等;b)生活大临:主要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宿舍、食堂及其附属设施;c)生产大临:主要包括各种仓库、堆场、工地围栏、工程标识牌、广告牌、临时道路、水电设施及管线等。
2. 定期检查制度2.1 大临设施定期检查分为两种检查方式,第一种方式:大临设施日常检查。
第二种方式:大临设施定期检查。
(1)大临设施日常检查是按设施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
(2)大临设施定期检查是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临时设施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3)设备日常巡检和设备日常点检其实是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大临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大临设施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的依据,缩短维修时间,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施工中大临设施正常安全使用。
2.2 大临设施检查的主要环节大临设施检查的内容因大临设施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但各类大临设施的任何检查,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确定检查点一般应将大临设施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
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确定与大临设施的结构、工作条件在施工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关系。
(2)确定检查项目确定检查项目就是确定各检查点的内容,如焊缝质量、支架稳定性、支架变形情况等。
检查项目确定后,应将其规范化并登记在点检卡中。
(3)做好检查管理工作制定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落实,奖罚分明;加强信息反馈和管理,定期汇总、整理各种点检记录,并按要求分类归档。
安全质量部门要做好日常和定期检查、考核和奖评工作,同时,还要着重解决和防止四个问题:①防止不到现场的谎检;②防止判断不准确的误检③防止已列入检查点的重要部位的漏检;④防止查出的问题总得不到解决的虚检。
建筑工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整洁及工作效率,建立和实施建筑工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制度将规范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种临时设施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休息室、临时办公室、临时仓库等设施。
以下是本公司建筑工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建筑工程项目的临时设施管理,包括建筑物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
二、管理责任1. 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实施临时设施管理计划,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和卫生条件;2. 安全主管:负责监督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合项目经理提出改进意见;3. 现场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临时设施管理计划,确保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和整洁;4. 相关施工人员:配合现场管理员进行临时设施管理,执行相关安全规定。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临时设施的安全使用是最基本的原则;2. 卫生第二:保持临时设施的清洁,并定期消毒、通风;3. 管理第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和维护。
四、具体管理措施1. 临时设施设置:根据施工需要,合理设置各类临时设施,确保满足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要;2. 安全管理:制定临时设施安全管理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3. 环境保护: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4. 设施维护:定期对临时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设施功能正常;5. 用电管理:对临时设施的用电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安全隐患;6. 员工管理:规范施工人员如厨余垃圾处理、个人卫生、禁止吸烟等行为。
五、监督检查1. 项目经理定期召开临时设施管理例会,听取现场管理员汇报,解决问题;2. 安全主管定期开展临时设施安全检查,督促施工人员遵守规定;3. 现场管理员每日巡查临时设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
六、奖惩制度对临时设施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班组给予奖励,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个人和班组进行惩罚。
七、其他事项1. 本制度经项目经理审核通过后正式执行,凡有未尽事宜,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2. 临时设施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调整;3. 违反临时设施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处理。
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对临时设施安全管理的工作,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和风险管理,加强警示教育和应急准备工作,保障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
第四条【术语定义】本制度所用术语定义如下:1. 临时设施:指在工程项目、大型活动、紧急事件、应急救援等场合,为临时性需要而设置或者使用的设施。
2. 临时设备:指用于临时设施的设备和工具。
3. 临时工作人员:指在临时设施内从事各类工作的人员,包括来宾、访客及临时雇佣的工作人员等。
4. 安全管理人员:指负责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单位责任】本单位是临时设施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权力和义务。
第六条【管理人员责任】本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并组织实施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3.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临时设施安全意识;4. 疏导人员安全疏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5. 对临时设施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6. 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临时设施安全管理相关问题。
7. 提交相关安全报告。
第七条【员工责任】临时工作人员应当参与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责任如下:1. 遵守临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2. 参加临时设施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3.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积极参与排除;4. 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正确使用临时设备;5. 遵守安全工作程序,配合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八条【进出管理】临时设施的进出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制定进出安全管理制度,设立管理岗位,并确保管理人员履职到位;2. 限定进出临时设施的通道和时间,并设置必要的监控装置;3. 对进出临时设施的人员进行临时登记,要求佩戴身份证件;4. 对可疑人员或者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和排查。
XXX公司大型临时设施管理制度1 目的保证施工安全生产,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施工大型临时设施(下称:大临设施)的管理,并对其设计、安装、检查验收、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提供和维护为实现工程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持续的设施和设备能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中所有大临设施的管理。
3 定义和规范性引用文件3.1 定义大临设施是指为实现工程产品主体结构安装施工所需的辅助结构或安装式起重设备,包括施工托架、膺架、栈桥、码头、水上(深水)作业平台、基础施工护筒、(钢)围堰、铁路便桥、便道、大型预制厂、各种墩台及各种预制与现浇混凝土梁的模板、大型拌合混凝土工厂、悬臂施工的挂篮、拼装式吊机(如浮吊、龙门吊机、悬拼吊机、塔式吊机、缆索吊机)、架桥机、移动模架和其他重要施工结构(隧道掘进机械、衬砌台车)等大型临时设施。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2.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2.3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3.2.4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家检验[2002]296号)3.2.5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1996)3.2.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1994)3.2.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985)3.2.8 《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3.2.9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78-1998)3.2.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自2003年6月1日起- 251 -施行。
3.2.11 《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3]206号发布)3.2.12 《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注:所有规范随时可能更新,请注意使用最新的版本。
)4 机构和职责4.1 公司工程管理部为公司大临设施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设计事务所、安全监察部、物资机械管理部、合同部、物资设备经营中心、机械设备租赁中心、财务部等部门为相关管理部门。
4.2 公司所属分公司(项目部)均应明确大临设施责任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4.3 公司其他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大临设施管理职责由公司《质量手册管理职责》、《质量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
5 工作程序5.1 大临设施的设计及设计审核5.1.1 大临设施、非标设备的施工设计,项目经理部具备条件时可自行进行施工设计,也可委托公司设计事务所、其他设计单位进行施工设计,并按《施工设计管理程序》(Q/MBEC-1-G-2024-2006)进行。
5.1.2 大临设施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范,要满足工程产品安装施工的过程能力要求和安全规定。
5.1.3 非标设备以及大型机械设计图中应注明机械设备必要的安装、拆除技术参数和操作、维修、保管方法及规定,以及制造或安装后进行试吊、试运行的程序和方法等,同时要绘出安全设施图和制订书面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保证不足的设计产品严禁投入使用。
5.1.4 相关文件《施工设计管理程序》(Q/MBEC-1-G-2024-2006)。
5.2 大临设施施工工艺的编制5.2.1 设计单位应给出主要的施工/操作方法和步骤,关键控制要点,安全注意事项等,作为项目部编制施工工艺或操作手册的重要依据之一。
5.2.2 施工工艺中应明确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技术措施,明- 252 -确有关的施工技术依据、质量标准、安全签证及安全注意事项。
还应编制使用(操作)管理和维修实施细则,经批准交底后据以执行。
5.2.3 施工工艺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编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或备案。
5.2.4 相关文件《施工工艺审核管理程序》(Q/MBEC-1-G-2022-2006)。
5.3 大临设施构件的加工制作5.3.1 大临设施构件加工制作单位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招、议标方式。
投标单位必须具有相应加工资质和实际加工能力。
5.3.2 大临设施构件的加工制作均应按设计图纸和加工工艺的要求进行,有关单位要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成品质量。
5.3.3 构件制作完成后,要严格按照有关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验收一般由使用该大临设施的单位组织,设计、审核单位和公司工程管理部、物资机械管理部、安全监察部等部门派员参加。
5.4 安装5.4.1 从事安装作业的技术负责人要了解该设施的工作原理、安装控制要点和安全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工艺规定的安全、质量标准精心组织施工。
5.4.2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了解安装的安全和质量要求,安装施工人员应对每一道工序的安装质量负责,在自检合格并经技术人员签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4.3 关键部位的安装施工必须在自检和技术人员检查后,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认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大型临时设施安装施工完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安质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自检,检查合格,方可申请(或自行组织)终检验收,同时向终检部门提供施工全过程自检质量记录,作为终检验收的依据。
5.5 检查验收5.5.1 大临设施的检查验收,应对结构制作及原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各安装工序检查记录进行全面审核。
项目部组织终检的大型临时设施,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项目部的技术部、安质部及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验收,验收签证及时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安全监察部和物资机械管理部备案。
公司组织或参与终检的大型临时设施,由项目部向公司工程管理部申请检查验收,公司总工程师或其授权人组织有关人- 253 -员参加检查验收。
属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项目,检查验收根据集团公司项目部的安排进行。
5.5.2 大临结构若需试压(托架、支架、移动模架、挂篮等),必须经本项目施工人员、现场安质人员、项目总工程师(首次试压时还要有该结构设计人员)参与检查签认后,才能进行。
试压及测试必须编制施工操作细则并按程序、数据要求严格控制,同时应有专人负责。
加强试压过程中关键部位的观察与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并与设计人员商量后,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
5.6 签认5.6.1 属项目经理部终检验收的大临设施,由各项目部经理、总工程师和参加验收的部门/人员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5.6.2 属公司签认或公司有关部门参加的终检验收,由公司总工程师或其授权人及安全监察部、工程管理部、设计事务所、物资机械管理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等共同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由集团公司项目部直接组织的验收,验收签认由集团公司项目部组织。
(检查证见表2025-1~10)5.7 使用管理5.7.1 大临设施施工/使用前必须依照设计图纸、施工工艺,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关键部位的操作细则和质量措施。
技术交底必须实行签字制度并保留记录,以备检查。
5.7.2 大临设施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操作细则的规定及检查验收时提出的要求。
使用期间必须根据结构特点制定定期(至少每月一次;对于按使用频次检查的设施,遵其规定。
)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检查记录须保存备查,并按有关技术要求,对结构进行常规保养和定期维修保养,以确保大临设施的良好状态。
5.7.3 大临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大临设施的性能和受力状态,并经培训考核后(有要求时须持证)上岗。
5.7.4 大临设施应制定抗风、渡汛及预防其他自然灾害的安全措施,由该大临设施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5.7.5 公司组织人员定期对项目的大临设施等进行专项检查。
- 254 -5.8 拆除5.8.1 大临设施使用完毕,拆除前应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细则(工艺),必要时设计事务所参与编制拆除方案、细则。
细则应包括拆除步骤、安全技术措施、拆放构件的要求等,并应明确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的关键部位。
重大设施的拆除方案、细则(工艺)应报公司审核。
5.8.2 拆除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保存交底资料和参加人员签到记录。
拆除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拆除细则要求,严格按拆除步骤进行,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切实做好拆除防护工作。
5.9 大临设施管理台帐5.9.1 公司和各项目部均应建立《施工大型临时设施台账》(表2025-13),如实记录大临设施的基本情况、管理状况,以及大临设施的签证情况和维修保养情况等,并实施动态管理。
5.9.2 项目部的大临设施台账应每季度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和安全监察部。
5.9.3 定型生产的标准化特种设备的检查验收,可参照本程序实施,国家有规定时,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
属大临设施范畴的需进入大临设施管理台帐。
6 记录7 相关文件- 255 -表2025-1水上施工平台使用前检查证工程项目编号- 256 -表2025-2施工栈桥使用前检查证- 257 -表2025-3挂篮使用前检查证- 258 -表2025-4龙门吊机使用前检查证- 259 -表2025-5塔式吊机使用前检查证- 260 -- 261 -表2025-6架桥机使用前检查证工程项目编号- 262 -- 263 -表2025-7缆索吊机使用前检查证工程项目编号- 264 -- 265 -表2025-8重要施工结构使用前检查证工程项目编号- 266 -表2025-9移动模架检查证工程项目编号- 267 -- 268 -填表人:年月日九.附件:(1)测量资料;(2)静载试验记录(3)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同意投入使用。
- 269 -表2025-10吊箱围堰下沉前检查证大桥墩幅编号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同意吊箱围堰下沉。
填表人:年月日- 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