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0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第一篇: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道路工程概论,再是桥梁工程概论。
在道路工程这一章,我们学习到了四大点知识,分别是:绪论,道路路线设计,路线交叉与道路交通设施,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高速公路。
掌握基本概论后,我们展开了道路路线的设计,这也是本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
为了让我们明白路线合理的重要性,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中国十大死亡公路的PPT,因为线路的不合理,导致无数的生命黯然而逝,家庭支离破碎,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
公路的平面线形,由于其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公路从起点到终点在平面上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直线的适用条件,不要盲目使用直线,并按公式计算出离心力,横向力系数,圆曲线最小半径等必须的数据。
同时缓和曲线的加入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操纵方向盘,消除离心力的突变,也可以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道路安全在于驾驶员也在于我们这些建设者,所以我们若有机会设计一条道路,必定要锱铢必较,谨小慎微的完成设计。
路是三维空间的工程实体,需由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来确定其方向、高程和几何形状。
路线的平面是道路的中线在水平上的投影。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要素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平面曲线必须与地形、环境、景观等相协调,同时应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互配合。
路线的纵断面是路线的中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的设计成果有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设计表。
纵断面图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将其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准确地定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素包括纵坡度、竖曲线等。
纵坡及坡长、竖曲线的设计应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从经济、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计算进行设计。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论文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与桥梁的定义、类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建设、设计与施工一、引言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路工程概论道路工程是指在特定地区规划建设各类道路并保持道路畅通的一种工程。
道路工程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道路工程可以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等。
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交通规划、道路布局、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道路设计对于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道路设计需要从交通流量、速度、安全性、环保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道路设施的合理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的材料选择、施工技术等问题,确保道路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桥梁工程概论桥梁工程是指建造和修复桥梁及其相关设施的一种工程。
桥梁是连接两地的交通工具,其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
桥梁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不同类型。
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水流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问题,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重要性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道路与桥梁的畅通对于交通的便利性和流畅性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道路与桥梁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道路与桥梁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因此对于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需要高度重视。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首先,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我了解到道路与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了解了道路和桥梁的分类和功能,学习了道路和桥梁的基本结构和材料。
此外,我还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工程标准。
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学习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使用CAD和BIM等设计软件进行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荷载、抗震和排水等设计要素。
在实践中,我通过参与道路与桥梁的设计项目,熟悉了设计流程和团队合作。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还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我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与桥梁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我了解了自动驾驶技术对道路设计的影响,了解了新型材料对桥梁工程的应用。
这些了解帮助我认识到道路与桥梁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激发了我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追求。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的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道路与桥梁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道路与桥梁工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04Z2505 课程名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类型:专业课英文名称:I ntroduction to road and BridgeEngineering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适用对象:交通工程授课学期:5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学》、《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路基路面的构造及其设计原理,公路路线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类桥梁的基础构造和设计方法,提高道路桥梁的专业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本课程较全面介绍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特点、结构分类和结构型式、主要力学和构造特征、设计,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桥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相应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在道桥专业方向上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1.交通运输的性质、特点及作用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3.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章道路的几何构成与设计1.道路的几何构成及设计2.道路几何设计新技术3.现代高速公路道路几何设计第三章道路路基路面的构与设计1.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构成与特点2.路基的基本特点3.路面的种类与特点4.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5.中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及其评价 16.国外路面结构及其评价 7.路基路面新技术第四章城市道路工程及道路立体交叉1.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分类及其特点2.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3.城市道路几何设计基本参数4.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5.道路建筑限界 6.道路平面交叉 7.道路立体交叉 8.城市道路景观第五章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设施体系3.城市噪音分析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公路景观及景观设计 6.现代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现代桥梁工程1.概述2.桥梁的组成和分类3.桥梁的总体规划设计4.桥梁上的设计作用 25.桥面布置与构造 6.桥梁墩台与基础第七章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技术1.建设项目管理2.建设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考察(60%),合计组成考核成绩。
第一篇路线第一章概论1运输体系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管道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公路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类,具体为线形组成和结构组成两个部分.4线形设计基本要求:1保证行车稳定性2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3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4保证行车舒适性5路线线性的基本依据1地形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车辆 4设计行车速度5 交通量6通行能力a设计车速: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仅受公路几何条件的影响,一般的驾驶员能够安全顺适的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
直接影响: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b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最大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到达预测设计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设计依据。
c通行能力:单位时间内,道路与交通正常条件下,保持一定速度安全行驶时,可能通过的车辆数.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关系6路线设计希望达到的成果: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7线性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行车稳定性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保证行车舒适性第二章公路线性一、平面线性1平面线形三要素: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6V;反向:2V;2行车视距的含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a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 ST = S1 + S2 + S3 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安全距离c会车视距:同一车道上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及时刹车所必须的最短安全距离.为2倍的停车视距.二、纵面线形1纵断面图由直线和竖曲线坡度i:坡度线的两端高差与其水平长度比值的百分数。
2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为流水线方向。
3竖曲线的设计及计算a坡度差:ω〈0:为凹形竖曲线,ω>0:为凸形竖曲线L :竖曲线的长度(m)4爬坡车道: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到《规范》规定的允许最低速度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三、路线横断面路堑—-碎落台,路堤-—护坡道1中间带的作用:起诱导视线作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承担着保障交通顺畅、促进物流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概况,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道路工程是一种以建设、改建、维修城市道路网络为主要任务的工程。
道路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
道路工程按照功能和宽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普通道路、乡村公路等。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以满足不同等级道路的需求。
道路工程的建设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
首先,规划阶段通过研究当地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确定道路建设的需求和方向。
然后,在设计阶段,道路工程师根据规划确定的要求,将道路设计成具体的平面布置和纵断面,并确保设计能够满足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
接下来,施工阶段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实际建设,包括路基处理、铺设路面、设置交通标线等。
最后,道路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规定标准。
桥梁工程是指建设、改建和维修各类桥梁的工程。
桥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连接两个不同位置的地面,以克服水体、峡谷等地理障碍,以方便人和车辆的交通。
桥梁工程的形式和类型千变万化,包括悬索桥、拱桥、梁桥、斜拉桥等。
每个类型的桥梁都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过程。
桥梁工程也需要经历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阶段。
道路与桥梁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城市交通的支撑系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城市交通无论是人员出行还是物流运输,都离不开道路和桥梁的支持。
其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也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规划部门会依据市场需求、人口分布等因素来确定新的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市的空间布局,还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此外,道路与桥梁工程还与城市环境保护和景观塑造密切相关,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的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定位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公路发展简史、公路的组成,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
分2学期实施,本学期周2,下学期周4,总学时数108。
教学设计对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取舍、教材选用、教法、考核评价进行了设计。
本节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为回顾上节:路线纵断面图、纵断面设计中纵坡选取—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高原折减公路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本节内容:纵断面设计方法地面线:根据各中桩地面高程而点绘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它反映了原地面的起伏情况。
设计线:它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规则的几何线形。
它反映了道路的起伏和高程,由直线和竖曲线构成一、纵断面设计要点设计高程控制、各坡段纵坡设计、转坡点位置确定。
1.各种地形条件下高程控制平原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以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丘陵地区:地面有一定高差,以土石方填挖平衡及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山岭地区:地形变化频繁,地面自然坡度大,布线有一定的困难,主要由纵坡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尽量考虑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防护工程的经济向等方面考虑,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沿溪路段:为保证路基安全稳定,高程重点考虑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考虑壅水高)。
原则:所有地形条件下均应力求纵坡平缓、均匀;山岭地区受限需采用较大纵坡时,尽量不采用极限坡度。
3.转坡点的位置(高程)确定转坡点是两条设计纵坡线的交点,来那个转坡点间的水平距离成为坡长。
转坡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纵坡度的大小、坡长、平纵断面组合、土石方填完平衡和公路的使用质量。
理想的转坡点位置:填挖工程量最小、最大最小纵坡值、坡长限制、缓和坡段等均要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及步骤1)绘制地面线绘出①地面线②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①桩号②地面标高③沿线土壤地质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2)标注控制点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
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2.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3.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标准高峰小时交通量:全年8760个小时交通量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取30位小时交通量为标准高峰小时交通量5.公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排水结构物6.城市道路的组成:居民区、市中心、工业区、车站、码头、文化福利设施7.道路由平面、纵段面和横断面组成8.平面线行要素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11.2倍14.15.16.18.19.21.24.横向超高上,而是在纵坡和超高的合成方向上,这个最大的坡度称之为合成坡度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路面表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立体交叉:是利用跨线结构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道路与铁路在不同高程处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挡土墙:是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简答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优点:①早期养护工作较少②正常使用情况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③无照明设施的公路上,有利于夜间行车④可应用价格较低廉的设备进行施工,在低等级公路上应用较广泛⑤可利用砂石材料丰富地区的本地材料,节省费用缺点:①行车舒适性相对较差②局部破损后修补较费时费力③对超载的敏感性较高④后期养护工作难度大,大中修工作较复杂路基路面结构的基本性能:①承载能力②稳定性③耐久性④表面平整度⑤表面抗滑性能⑥低噪声地基加固:①换填土层法②碾压夯实法③排水固结法④挤密法⑤化学加固法交叉口车辆交通组织的方法:设置专用车道、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组织渠化交通、调整交通组织、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