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_《道士塔》_卢万光 黎勇瑞
- 格式:ppt
- 大小:7.18 MB
- 文档页数:48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公示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全国中学生环境保护优秀作文征集活动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相比于去年增加了8项活动,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艺术体育类”10项。
由此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科创教育的培养了。
当然,家校应该以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竞赛活动。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道士塔》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道士塔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2. 简要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布尔乐,法国作家,擅长揭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二、人物分析1. 主人公:道士塔2. 分析人物形象:a. 外貌特征b. 性格特点c. 命运走向三、情节梳理1. 概述故事情节:道士塔的修建、使用与废弃。
2. 分析情节安排的意义:反映历史变迁、社会矛盾及人性弱点。
四、主题探讨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反映了哪些历史、社会问题?2. 小组讨论:道士塔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五、拓展延伸1. 比较阅读:介绍其他描写道士或塔的作品,如《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
2. 学生展示:选择一部作品,分析其与《道士塔》的异同。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人物及情节。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探讨主题。
3. 比较阅读法:激发学生拓展延伸,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展示中的表现。
2. 作业与测试:分析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情节的理解。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及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小说《道士塔》文本。
2. 相关历史、文化资料。
3.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2. 人物分析(15分钟)3. 情节梳理(20分钟)第二课时:1. 主题探讨(20分钟)2. 拓展延伸(15分钟)3. 总结与评价(5分钟)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六、教学内容六、人物分析(续)1. 辅助人物:道士塔周围的其他人物2. 分析人物形象:a. 人物关系b. 人物对主人公的影响c. 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七、情节梳理(续)1. 详细解读重要情节:分析情节对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作用。
2023年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5篇2023年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5篇1“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阅读完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写__的冲动。
在那看似平常的抬头瞬间,道士塔它悲惨命运的身影已渗透我的笔墨之中。
原以为他是个白发老人,他赋有犀利的笔端,穿透历史的冷漠;他有难以捉摸的眼神,总在寻找些什么。
但走近他的__深处,才发现他与苏东坡颇有相似,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喻,独自享受着老年、中年、少年。
在颠颠倒到的日子里,泼墨洒下历史的余辉……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幸存者。
虽然在夕阳下有些悲凉,但它始终不放弃他的使命。
只是命运使他有了一个昏庸的主人——王园录。
王园录是个平方法没有文化的道士。
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
面对金钱的诱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笔又一笔轻松的小买卖。
他还四处招摇,引来无数外国人的抢购,好比现实生活中抢购市场大清仓的场面。
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从中国土地上流走,换来的是只是他愚蠢的笑脸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们不该痛恨外国的学者、汉学者、考古家、冒险家他们的狡诈。
我们是不是该痛心地问一问:‘为什么他会出生在那个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不,他是古老中国的罪人,是他摧毁了文化。
如果我用‘无知’来形容他当时的行为,那只会使我对不起‘无知’这个词语。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完全可以将他彻底冲刷洗净。
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有着火烧圆明园的资料。
那时我发现;原来我们中国人是那么富有,古老的中国文化是那么耀眼。
虽然现在的圆明园已化为灰烬,但是它同样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也述说着千百年来历史的改变与人类对他的摧毁。
一位当代青年的几行诗句写得好。
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我叹息了。
道士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能够概括和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3)通过观察、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概括和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概括和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道士塔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师分析并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实践:(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 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5. 作业布置:(2)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辩论或研究。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第3课道士塔【文本导读】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敦煌石窟,窟内陈列着自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多年间的彩塑和壁画,是一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二是藏经洞出土的缮本图书四五万件。
就艺术而言,有绘画、建筑、雕塑、装饰图案、书法、文学等大量文物,是我国美术史、建筑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舞蹈史的珍贵史料。
就历史而言,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广泛领域。
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发现及保存,经历了怎样的一种曲折历程?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揭示了这一历史层面。
【作者卡片】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
上海写作协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宁波大学客座教授。
所著《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秋千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等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基础荟萃】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坍.弛( ) ②塑.造( ) ③朔.风( )④凛冽..( ) ⑤歆.羡( ) ⑥婀娜..( ) ⑦尴尬..( ) ⑧蹊跷..( ) ⑨炽.热( ) ⑩藩.台( ) ⑪关卡.( ) ⑫跋.涉( ) ⑬载⎩⎪⎨⎪⎧载.歌载舞( )记.载( ) ⑭匙⎩⎪⎨⎪⎧汤匙.( )钥匙.( )⑮卡⎩⎪⎨⎪⎧卡.车( )关卡.( )⑯禁⎩⎪⎨⎪⎧禁.止( )禁.受( )⑰宿⎩⎪⎨⎪⎧住宿.( )三天两宿.( )星宿.( )⑱落⎩⎪⎨⎪⎧落.后( )大大落.落( )丢三落.四( )落.埋怨(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煌( )隍( )惶()②⎩⎪⎨⎪⎧朔( )塑( )溯()③⎩⎪⎨⎪⎧喧( )渲( )宣( )暄()④⎩⎪⎨⎪⎧诅( )狙( )沮( )咀()⑤⎩⎪⎨⎪⎧悔( )诲( )晦()⑥⎩⎪⎨⎪⎧衍( )愆( )⑦⎩⎪⎨⎪⎧驰( )弛( )⑧⎩⎪⎨⎪⎧坍( )彤( )⑨⎩⎪⎨⎪⎧抒( )舒( )纾()⑩⎩⎪⎨⎪⎧详( )祥( )样()3.近义词辨析 ①富裕·富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圣地·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味引领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
宋旭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兴趣是人去做一件事最大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教学进度。
【总页数】1页(P144-144)
【作者】宋旭
【作者单位】[1]衡水市启明学校,河北衡水0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J], 薛梅;
2.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讨 [J], 薛梅
3.趣味引领,智慧演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J], 陈俊芳
4.趣味引领智慧演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析 [J], 温碧玉
5.趣味引领智慧演绎——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J], 金丙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说课稿之道士塔【教材分析】《道士塔》是一篇自读课文,属于现当代散文。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代表作《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作者描述了我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敦煌文物被掠夺的经过,用自己深切的思考将我们带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去反省酿成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
文章突破一般史实平板式叙事的方式,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王道士肆意破坏敦煌文物,出卖敦煌文物的经过进行了生动而具体的描述。
敦煌文物的损坏流失,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撼动人心。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本文特点,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 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品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此,我主要采用“文本研读”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文本研读,了解敦煌悲剧的历史,感受作者的悲怆之情。
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文化散文的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身心的投入。
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意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敦煌文物的图片。
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这么珍贵的敦煌文物,却大量流失海外,我国研究敦煌学的专家们只能凭借高价买来的影印本或缩微胶卷,在放大机前展开自己的钻研。
这是一种怎样的屈辱,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在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用沉重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这一文化浩劫,展示了那触目惊心的一个个片段。
2、作者简介为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所理解,增加对作者的了解,我首先对作者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