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方法—场景法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参考答案)实验七黑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1.1 实验目的1、通过对简单程序进行黑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形成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2、掌握黑盒测试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场景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1.2 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或Windows XP1.3 实验内容及要求1、练习1软件系统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
场景法就是通过用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支事件)。
下面是对某IC卡加油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序号用例名称用例描述1 准备加油客户将IC加油卡插入加油机2 验证加油加油机从加油卡的磁条中读取账户代码,并检查它是否属于卡可以接收的加油卡3 验证黑名单加油机验证卡账户是否存在于黑名单中,如果属于黑名单,加油机吞卡4 输入购油量客户输入需要购买的汽油数量5 加油加油机完成加油操作,从加油卡中扣除相应金额6 返回加油卡退还加油卡备选流:序号用例名称用例描述B 加油卡无效在基本流A2过程中,该卡不能够识别或是非本机可以使用的IC 卡,加油机退卡,并退出基本流C 卡账户属于黑在基本流A3过程中,判断该卡账产属于黑名单,例如:已经挂失,加油机名单吞卡退出基本流D 加油卡账面现金不足系统判断加油卡内现金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A4,或选择退卡E 加油机油量不足系统判断加油机内油量不足,重新加入基本流A4,或选择退卡(1)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备选流用题干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示。
场景1:A场景2:A、B场景3:A、C场景4:A、D场景5:A、E(2)场景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用例,一般采用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
如下表所示是一种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个测试用例,列代表测试用例的信息。
⿊盒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状态图、场景、正交试验法⿊盒测试常⽤测试⽅法的选择:1⾸先采⽤等价类划分法来编写测试⽤例2必要时采⽤边界值分析法进⾏补充测试⽤例3采⽤错误推测法再追加测试⽤例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设计出的测试⽤例逻辑覆盖程度,若覆盖不够,则需要再补充其他的测试⽤例5如果程序功能含有输⼊条件的组合情况,应⼀开始就采⽤因果图法6如果程序某功能适合⾃动测试,可以采⽤⾃动化测试及随机测试。
什么是⿊盒测试以及优缺点?定义:⿊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个⿊盒⼦,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依据程序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功能是否符合功能说明。
优缺点:优:1功能性测试与软件如何实现⽆关,如果实现发⽣变化,功能性测试仍然可⽤;2测试⽤例编写与软件开发同时进⾏,节省软件开发时间3通过软件的⽤例可⽤设计出⼤部分功能性测试⽤例缺:1测试⽤例数量⼤2测试⽤例可能产⽣很多冗余3功能性测试的覆盖范围不可能达到100%⿊盒测试⽤例设计⽅法?答:1等价类划分法(有意义,合理的输⼊数据组成集合检查是否符合产品需求;⽆意义,不合理的输⼊数据组成的集合推测不符合需求的地⽅)、2边界值分析法(输⼊的边界值进⾏测试)、3因果图法(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不同操作)、4状态图法(和产品需求反着来,⽐如要求输⼊数字,就输⼊字母,要求输⼊正数,就输⼊负数等)、5场景法(利⽤图解法分析输⼊的各种组合情况,即输⼊多个条件的各种组合及输出情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6正交试验法(⽐如要进⾏18次测试,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次进⾏试验)7其他测试⽅法有:错误推测法、通过测试与失败测试、随机测试边界值划分法:考虑的边界数据类型如数值、速度、字符、地址、位置、尺⼨、数量;以及考虑条件的等价区间:默认、空⽩、空值、零值和⽆。
还要考虑:⾮法、错误、不正确和垃圾数据。
还要测试:程序的状态及切换。
次边界条件:。
实验七⿊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参考答案解析]实验七⿊盒测试之场景法测试实验1.1 实验⽬的1、通过对简单程序进⾏⿊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形成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2、掌握⿊盒测试的基础知识,能熟练应⽤场景法进⾏测试⽤例的设计。
1.2 实验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 7或Windows XP1.3 实验内容及要求1、练习1软件系统⼏乎都是⽤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同⼀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
场景法就是通过⽤例场景描述业务操作流程,从⽤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应⽤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备选流(分⽀事件)。
下⾯是对某IC卡加油机应⽤系统的基本流和备选流的描述。
基本流A;备选流:(1)使⽤场景法设计测试案例,指出场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字母A表⽰,备选流⽤题⼲中描述的相应字母表⽰。
场景1:A场景2:A、B场景3:A、C场景4:A、D场景5:A、E(2)场景中的每⼀个场景都需要确定测试⽤例,⼀般采⽤矩阵来确定和管理测试⽤例。
如下表所⽰是⼀种通⽤格式,其中⾏代表各个测试⽤例,列代表测试⽤例的信息。
本例中的测试⽤例包含测试⽤例、ID、场景涤件、测试⽤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素和预期结果等项⽬。
⾸先确定执⾏⽤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本例中包括账号、是否⿊名单卡、输⼊油量、账⾯⾦额、加油机油量),然后构建矩阵,最后要确定包含执⾏场景所需的适当条件的测试⽤例。
在下⾯的矩阵中,V 表⽰有效数据元素,I表⽰⽆效数据元素,n/a表⽰不适⽤,例如C01表⽰“成功加油”基本流。
请按上述规定为其它应⽤场景设计⽤例矩阵。
测试⽤例表(3)假如每升油4元⼈民币,⽤户的账户⾦额为1000元,加油机内油量⾜够,那么在A4输⼊油量的过程中,请运⽤边界值分析⽅法为A4选取合适的输⼊数据(即油量,单位;升)。
1. 0升2. 250升3. 251升2、练习2有⼀个在线购物的实例,⽤户进⼊⼀个在线购物⽹站进⾏购物,选购物品后,进⾏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进⾏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产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介绍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针对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验证。
与白盒测试相对应的是,黑盒测试不关注内部代码和实现细节,而是从系统外部的用户角度出发,以严格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在不同输入情况下能够正确响应并产生期望的输出。
在黑盒测试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测试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黑盒测试方法。
该方法将所有可能输入划分为多个等价类,使得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对软件系统的行为具有相同的影响。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代表性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减少测试工作量,同时又能覆盖大部分可能的输入情况。
2. 边界值分析在软件系统的输入域中,边界值通常是出错的源头。
边界值分析方法就是针对系统输入值的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如果一个软件系统要求用户输入1到100的整数,那么测试用例可以包括输入1、输入100、输入0、输入101等情况。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验证软件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正确性,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3. 因果图因果图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系统的功能测试。
该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分析不同输入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因果关系。
通过因果图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功能的逻辑关系,确保每个可能的因果关系都被测试用例覆盖到,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决策表决策表是一种以表格形式表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的方法。
它将各种输入情况列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规则,确定应对每种输入情况应该产生的输出。
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测试用例,覆盖不同的条件组合和规则,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输入情况。
决策表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而高效地测试系统的各种输入组合情况。
5. 用户场景测试用户场景测试是一种以用户实际操作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用户在使用软件系统时的真实场景,验证系统在这些场景下的功能正确性和易用性。
⿊盒测试--场景法现在的软件⼏乎都是⽤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形成了场景何为场景?--场景可以理解为由"那些⼈、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等要素组成的⼀系列相关活动,且场景中的活动还能由⼀系列场景组成场景法组成:场景组合:按上图组合多个不同的场景:场景1:基本流场景2:基本流备选流1场景3:基本流备选流1 备选流2场景4:基本流备选流3场景5:基本流备选流3 备选流1场景6:基本流备选流3 备选流1 备选流2场景7:基本流备选流4场景8:基本流备选流3 备选流4 ⽤例设计步骤1、分析需求,确定出软件的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
2、依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成不同的场景。
3、针对⽣成的各场景,设计相应的测试⽤例。
4、重新审核⽣成的测试⽤例,去掉多余的部分,并针对最终确定出的测试⽤例,设计测试数据。
案例分析(⼀)例⼦:分析ATM取款机的场景流程,并设计测试⽤例和测试数据 基本流:1.插⼊磁卡2.ATM验证账户正确3. 输⼊密码正确,通过验证4.输⼊取款⾦额5.取出⾦额6.取卡备选流⼀:账户不存在或者受限制备选流⼆:密码不正确,还有输⼊机会备选流三:密码不正确,没有输⼊机会备选流四:卡中余额不⾜备选流五:ATM机中余额不⾜备选流六:超过每⽇最⼤提款限额备选流七:输⼊⾦额⾮100的倍数案例分析(⼆)需求:某旅馆住宿系统⽀持房间⽹上预定业务。
游客访问⽹站进⾏⽹上房间预定操作,选择合适的房间后,进⾏在线预定;此时,需要使⽤个⼈账号登录系统;待登录成功后,进⾏定⾦⽀付(定⾦⾦额为1天的房款);⽀付成功后,⽣成房间预订单,完成整个房间预定流程。
问题:采⽤场景法进⾏测试⽤例设计前提条件:该系统需求中业务流程描述清晰,故采⽤场景法设计⽤例第⼀步:确定软件的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基本流备选流备选流X的含义为可于任何步骤中发⽣,故标识为未知数X第⼆步:依据基本流和备选流⽣成不同的场景第三步:针对⽣产的各场景,设计相应的测试⽤例。
⿊盒测试⽤例设计⽅法⼆(因果图法、判定表法、场景法)测试步骤⼀、因果图法1.1什么是因果图法因果图是⼀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输⼊条件组合的测试⽅法根据输⼊条件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设计测试⽤例的⽅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
1.2因果图步骤第⼀步:根据功能说明书中规定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画出因果图恒等:原因A成⽴,结果B⼀定成⽴⾮:愿意A成⽴时,结果B⼀定不成⽴或:原因A、B、C三者只要有⼀个成⽴,结果D就⼀定成⽴与:原因A、B、C都成⽴时,结果D才会出现第⼆步:根据功能说明在因果图中加上约束条件其中互斥、包含、唯⼀、要求是对原因的约束,屏蔽是对结果的约束。
它们的含义如下:1、互斥(exclusive):表⽰不同时为1,即a,b,c中⾄多只有⼀个12、包含(include):表⽰⾄少有⼀个1,即a,b,c中不同时为03、唯⼀(only):表⽰a,b,c中有且仅有⼀个14、要求(request):表⽰若a=1,则b必须为1。
即不可能a=1且b=05、屏蔽(mask):表⽰若a=1,则b必须为0(当你收到注册成功的提⽰,就⼀定不会收到数据填写错误的提⽰)1.3因果图使⽤实例例:阅读和分析功能说明书,识别出“原因”和“结果”,并加以编号(1)有⼀个饮料⾃动售货机(处理单价为5⾓钱)的控制处理软件,它的软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5⾓钱的硬币,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投⼊1元钱的硬币,同样也是按“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动售货机在送出相应饮料的同时退回5⾓钱的硬币。
分析原因和结果画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部分关系)按照需求描述原因、结果的约束因果图使⽤中的局限性:当原因和结果很多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连线就会很多,导致因果图的可读性变差。
因此⽤作局部的⼩功能(原因和结果不是很多的时候)分析。
列出所有的原因和结果的列表,设计初步的测试⽤例步骤C5:这是⼀种bug,不能做测试设计。
场景法和因果法的区别及使用范围总结概述:在黑盒测试时,我们不考虑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使用输入输出来验证系统是否达到用户的需求。
黑盒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边界值、等价类、错误猜测法、场景法、判定表、正交法等,当然,边界值、等价类这些是很明显的基于输入值的考虑,而因果法、场景法这两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测试设计思路。
细节分析:一、因果法:1、原理:(如何解决问题)①分析测试需求,根据需求确定输入的条件和输出条件。
②根据输入输出,得到的判定表。
③通过判定表得到测试用例。
2、因果图测试法的步骤:①分析软件的需求说明的描述中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哪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②分析软件需求说明描述中的语义。
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③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④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⑤把判定表的每一列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3、因果图法的核心要点、适用范围及局限性:3.1因果图的核心要点1)建立判断表的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书):确定规则的个数。
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2n种规则。
2)适合使用判断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断表。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3.2因果图的适用范围因果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并且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容易从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3.3因果图的局限性软件规模、条件的顺序问题。
二、场景法:1、原理:(为什么引入用例场景)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由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形成事件流。
黑盒测试设计用例的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呀,这就像把东西按类别分堆一样。
比如说测试一个登录功能,那有效用户名和无效用户名就是不同的类别,咱得分别设计用例去测试呀!
2. 边界值分析法,嘿,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走在悬崖边,那边界的地方就是最需要关注的呀。
像设置密码要求 6 到 12 位,那 5 位、6 位、12 位、13 位可都得好好试试呢!
3. 错误推测法,这就像是我们去猜猜可能会出啥错。
比如一个网页加载,那会不会网络不好就卡住啦?我们就得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用例呀!
4. 因果图法,哇哦,这就如同顺藤摸瓜一样呢。
比如说某个操作会导致一系列结果,咱就得把这些关系搞清楚,设计出合适的用例。
就像按开关会亮灯,那要是开关坏了呢?
5. 正交试验法,这个有点厉害哦,就像把不同的因素排列组合一下。
比如一个设置有多个选项,那不同的组合都得试试,看有没有问题呀!
6. 功能图法,这就好像是给流程画个地图呀。
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中间会有哪些路径,都得用用例覆盖到呢,可不是得认真对待嘛!
7. 场景法,哎呀呀,这就是在脑子里模拟各种场景呢。
比如购物流程,从挑选商品到付款,整个场景都得设计用例好好测试呀!
8. 判定表驱动法,嘿呀,这就跟做个表格选答案似的。
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结果,可不能搞混啦,这可是很关键的呢!
9. 状态迁移法,哇塞,这就好像看着事物的状态变化一样。
比如一个文件的状态从新建到保存到打开,每个变化都得检测到位呀!
我觉得这些方法都超级实用呀,掌握了它们,黑盒测试就能做得更棒啦!。
黑盒测试的7种测试方法有哪些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一种测试策略,仅根据软件规格说明的功能和性能来设计测试用例,而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验证系统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在黑盒测试中,有许多种测试方法,以下列举了7种常用的方法: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基于系统输入的黑盒测试方法。
它将所有可能的输入值划分为若干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值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100之间的数字的功能,可以选择一个小于1、一个在1-100范围内、一个大于100的数作为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在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测试方法。
它侧重于测试输入的边界情况,以确保系统在边界值处能够正确地处理输入。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100之间的数字的功能,应该测试输入1和100这两个边界值。
3.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功能和交互的图形表示方法。
测试人员可以使用因果图法来生成测试用例,并确保覆盖系统的所有功能。
因果图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交互关系,从而设计出更全面的测试用例。
4.状态转换法:状态转换法是一种适用于有状态系统的黑盒测试方法。
它通过识别系统的各种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正确。
状态转换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地测试系统的各种状态转换情况。
5.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用于测试系统逻辑决策的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决策表来覆盖系统的所有决策路径,以确保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正确。
决策表测试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更全面地测试系统逻辑的正确性。
6.断言测试法:断言测试法是一种确定性的黑盒测试方法,它通过验证系统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的断言来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可以编写断言来描述系统的期望行为,然后生成测试用例并验证断言的正确性。
软件测试——⿊盒测试⽅法1、测试⽤例的定义:是为了特定的⽬的⽽设计的⼀组有测试输⼊、执⾏条件、预期结果的案例(⽂档)2、测试⽤例的构成要素:例如qq邮箱⽤例测试:3、⿊盒测试⿊盒测试⽤例设计⽅法: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因果图、正交实验、状态迁移法、场景法、错误推测(1)等价类在所有的测试数据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集,⼀般按照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等价类划分规则:等价类测试⽅法的分析步骤:等价类测试⽤例案例:例⼦:固定电话号测试地区码(3/4位)+电话号码(7/8位)(2)边界值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好⼤于或刚刚好⼩于边界值作于测试数据注意:⼤量的错误是发⽣在输⼊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不是在输⼊范围的内部边界值的选取:边界值法测试⽤例步骤:边界值法测试⽤例案例:例⼦:固定电话号测试地区码(3/4位)+电话号码(7/8位)(3)判定表法使⽤等价类⽅法时对于输⼊域与输⼊域存在关联时⽆法覆盖例如:两个输⼊不能组合:改⽤判定表法:条件桩:所有的输⼊的组合条件项:不同输⼊条件的组合动作桩:所有的输出的组合动作项:不同输⼊条件的组合的结果规则:⼀组条件与所得结果的组合,⼀个规则就是⼀个测试⽤例判定表法设计⽤例的步骤:案例:(4)因果图法判定表法适合⽤于条件少的时候,因为规则与条件是指数的关系,若条件过多,规则就会随之增多,会增加我们的⼯作量因果图引⼊:因果图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果的之间的依赖关系:案例:(5)状态迁移法状态迁移图案例:(7)场景法场景法介绍与步骤:基本流、备选流、异常流图解分析:案例:(8)正交实验法因⼦:就是条件(输⼊项)⽔平:就是取值(输⼊项的求值)案例:(9)错误推测法4、⿊盒测试⽅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