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八字舞龙PPT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9
舞龙训练动作
一1、快速逆向跳龙行进2、龙穿身3、八字舞龙
二1、快速跑斜圆场2、龙出宫造型(滚珠、戏珠)3、纵向曲线快腾进
三1、纵向曲线慢腾进2、单侧起伏小圆场3、卧龙飞腾
四1、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2、龙脱衣3、跳龙接直躺舞龙
五1、八字舞龙磨转2、高塔盘造型3、曲线起伏行进
六1、跳龙接摇船舞龙2、大立圆螺旋行进
七1、穿八五节2、快速曲线行进
八1、龙尾高跷造型2、360连续跳龙
创意动作
1、首尾内外起伏(龙头带着跑圆场然后同时龙头穿第四节龙身龙尾穿第五节龙身第五杆向后跳,然后龙头龙尾引单侧起伏)
2、连续左右跳龙
3、站腿舞龙
4、大横八字花慢行进
每次课按序学习新动作,下次课前先复习上次课的动作,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要加快训练的节奏,务必在本学期内将所有动作全部教完,希望大家多费点神用心去教与学。
世界龙狮锦标赛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石狮)舞龙舞狮邀请赛全国龙狮精英赛国际龙狮公开赛中国(奉化)国际舞龙邀请赛亚洲龙狮锦标赛★中国竞技舞龙的定义中国竞技舞龙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距,碎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奔腾争跃,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
★竞技舞龙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①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舞龙”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带有深刻的宗教色彩,完全是求雨的祭祀活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这一形式的存在,才孕育着现代舞龙运动的萌芽,并为今后舞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中国舞龙运动的萌芽,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的舞蹈。
②形成时期舞龙在汉代已经相当流行了,我们认为舞龙从祭祀舞蹈发展为耍龙灯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元宵赏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汉代兴起的“鱼龙曼延”化妆演出。
这一时期,舞龙的规模种类,以及制作工艺,都具有了相当的水平,而且其形式更符合表演艺术的要求,“舞龙”的娱乐和可观赏功能大大的加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舞龙”已进入了形成时期。
③发展时期进入唐代,舞龙活动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舞龙”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祭祀的宗教活动,与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等社会活动密切的结合起来了,成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舞龙”的娱乐和健身功能大大提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风俗各异,加上区域文化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舞龙”形式。
④规范时期近几年来,通过挖掘整理和试办各种舞龙比赛,使传统的民间舞龙习俗发展成为寓身体锻炼于精彩表演之中的群众体育活动。
1995年2月将其列为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批准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出版了《中国舞龙竞赛规则》,并且创编了两套中国舞龙运动竞赛规定套路,举办了第一、二、三届全国舞龙比赛;第一、二届国际龙狮邀请赛;以及第三、四届农运会舞龙比赛,舞龙运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舞龙运动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标志着舞龙运动进入了规范化发展时期。
龙源期刊网
原地快速“8”字舞龙(B级难度)教学设计作者:王勇
来源:《体育教学》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快速;“8”字舞龙;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2-0048-02
一、设计思路
本系列课程以“深度理解民族传统文化”为教学切入点,试图通过舞龙运动的教学来磨砺学生的体质和精神。
在深入理解和学练后学生能够激发出内心的自信、勇敢和民族自豪感;展示出力量、健旺和团结。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學理念。
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练法、探究学习法,启发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去探索快速舞龙技术,思考如何优化龙的“形”,做到龙形“圆”“顺”“连”。
二、实践课教案。
倒8字甩龙分解
运动员将龙体在身体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动作要求:龙体运动的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
原地8字舞龙、行进8字舞龙、起伏8字舞龙等。
B级难度动作:
原地快速8字舞龙、行进快速8字舞龙、快舞龙磨转等。
C级难度动作:
跳龙接摇船快舞龙、跳龙接直躺快舞龙、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等。
舞龙技术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1直线行进.2.曲线行进3.走(跑)圆场4.滑步行进5.起伏行进6.单侧起伏小圆场7.矮步跑圆场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B级难度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4.快速跑斜圆场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C级难度动作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三、穿腾动作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
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
A级难度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B级难度动作1.龙穿身2.龙脱衣3.龙戏尾4.连续腾越行进5.腾身穿尾6.穿尾越龙身7.卧龙飞腾8.穿八五节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四、翻滚动作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