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3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概念题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大2011年研)(1)社会分层(华中农大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0年研;北科大2010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2)社会流动(北科大2011年研;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中财2007年研)答:(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
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2.社会分化(中财2008年研)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
3.阶层(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
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4.精英循环(帕累托)(人大2007年研)答:精英循环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是指社会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体现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执政阶级中蜕化分子激增,同时非执政阶级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随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并建立起新的平衡。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是社会学分析的重要主题,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与社会分工,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研究社会不平等的两个传统。
第一节社会不平等一、什么是社会不平等关于什么产社会不平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回答,对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法国社会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是这种意见的代表。
他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等方面的差别,另一种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如某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对社会不平等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差别,都属于等级差别。
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一)性别和年龄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不仅存在基因,荷尔蒙,生理结构等差异,且存在着行为,智力和个性上的差异,男女在各方面的差别达50种以上,一般而言,男女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胜于男性,2、在视觉,平衡觉能力方面,女性不如男性,3、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4、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5、竞争性,好胜性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生,6、在忘记和观察方面,男性较女性逊色。
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上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别,因此,审视性别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意味着在知识生产的问题上,要通过对社会性别这一变量的强调和分析,使被边缘化的众多女性问题浮出水面,改变社会学中以男性及相关议题为唯一的正统议题的局面。
年龄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
年龄也是判断一个人的地位与角色的重要依据,依据一个人的年龄而确定的地位,称为年龄地位,对占据某年龄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称为年龄角色,年龄地位与其社会地位一样,构成了大部分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的基础。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各个群体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权限的差异化。
这种分层现象既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也贯穿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社会分层的存在导致了社会流动,即人们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转移。
社会分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经济层次的分层是最为直观的,不同的收入水平和财富分配,使人们在经济上形成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差异。
教育层次也是重要的社会分层指标。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了知识和文化的分野,从而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地位。
政治层次的分层是由权力和地位的差异引发的,这种分层通常与经济和教育层次有相互联系和影响。
文化层次的分层则源于人们对艺术、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的不同。
对于社会分层现象的分析,需要考虑到其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变换位置和角色的过程。
社会流动具有正向和负向之分。
正向社会流动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从一个阶层向更高阶层的移动,而负向社会流动则相反。
社会流动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为个人提供了改善生活和增加幸福感的机会。
然而,社会流动并非是一个人愿望就能够实现的事情。
社会分层的存在常常呈现出一定的固化性。
这是由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不公平导致了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分配,从而限制了个体的社会流动。
贫富差距拉大、教育机会不公和职业歧视等问题,都制约了社会流动的发展。
另外,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也会妨碍社会流动。
例如,传统家族观念对于个人的职业选择和社会交往产生了限制。
然而,现代社会也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职业选择;法律和政府的干预减少了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公正的竞争机制使得个体凭借努力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
社会流动还受到个体的能力和素质的影响,个人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系统。
在个人层面,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知识,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学科。
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社会分层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根据各种因素(如财富、权力、地位等)而形成的不同层次和阶层。
而社会流动则涉及到个体在社会中的上升或下降,即从一个社会层次向另一个社会层次的变动。
一、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层次和阶层,包括贫富分层、地位分层和权力分层。
贫富分层是指社会中按照财富和经济资源的多寡划分的层次,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
地位分层是指社会中根据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不同而形成的层次,例如高级职位和低级职位的区分。
权力分层是指社会中根据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资源的不同而产生的层次差异。
社会分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不同的分层位置意味着不同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因此,社会分层不仅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还会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个体或家庭从一个社会层次向另一个社会层次的变动。
社会流动可以是上升流动,即个体或家庭从较低的层次上升到较高的层次;也可以是下降流动,即个体或家庭从较高的层次下降到较低的层次。
社会流动既可以是个体内部的流动,也可以是家庭或群体之间的流动。
社会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努力程度、教育水平、经济背景、社会关系等。
同时,社会制度、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也会对社会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可能阻碍了一部分人的社会流动,而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可以促进社会流动的平衡。
三、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相互关联的。
社会分层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位置和机会分配,而社会流动则是不同社会层次之间人员的迁移。
社会流动的存在使得社会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资本积累,改变自己的社会层次。
社会学家通过研究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可以揭示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系和社会不平等的成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的阶梯结构。
社会分层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机会,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
然而,社会分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不同的社会层次之间进行的移动。
它可以是竖直的,即在同一层次内的上升和下降,也可以是水平的,即从一个层次移动到另一个层次。
社会流动是一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
社会分层的形成与个体的不同特征和才能密切相关。
在社会分层中,学历、职业、财富和社会地位等因素是影响个体地位的重要因素。
学历可以决定个体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和受到的待遇。
一个高学历的个体通常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一个低学历的个体则可能在社会中处于较低的地位。
财富也是影响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富人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生活条件。
职业是社会分层的关键因素之一,某些职业地位较高,而另一些职业地位较低。
然而,社会流动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体的特征和才能,还受到社会结构和机会的制约。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层次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固化往往限制了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在某些社会中,社会地位和财富被世袭,由家族或血统决定。
这种情况下,社会流动被严重限制,人们的地位和财富基本上是由出生决定的。
而在一些其他社会中,社会结构相对宽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容纳社会流动。
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选择和努力更加重要,个体可以通过努力和能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流动并不总是一种向上的趋势,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经历阶级下降。
这种情况下,个体失去了之前的优势和地位,可能会面临经济和心理压力。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相互关联的,分层越明显,流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就越小。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对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社会学概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1社会学概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席西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1.社会不平等广义:指社会差异,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任何差异。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
(美国学者赫勒)2.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探索者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表明,不平等伴随着私有制而来,是建立私有制的唯一基础。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最早的分工理论解释者和“分工”概念的第一位创始人)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社会分工的前提下科学地讨论了社会不平等3.马克思和恩格思的社会分工理论:○1.分工不同于“自然分工”和实际分工;○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在出现真正分工的同时,出现了产品分配不均和私有制;○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分工是城乡分离;○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4.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范畴(1)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根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及其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
阶层:① 指班级内部的等级划分;② 一般指社会地位不同的群体。
(2)种姓、种族和等级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根据血统、血统和职业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或社会群体。
种族:又称种族,是指具有共同生活的身体形态的遗传特征的群体。
等级制度:指根据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的群体或社会群体。
(3)性别和年龄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①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
② 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比男性差。
③ 在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方面,男性高于女性。
④ 在触觉方面,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敏感、速度更快。
⑤ 在竞争力、竞争力和社交能力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性⑥ 男人在记忆力和观察力上不如女人。
5.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阶级分析分层研究阶级分析: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平等的演变)的关键。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分层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意即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二)韦伯关于分层的三个标准韦伯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个标准:财富——经济标准,声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life chance)。
生活机遇就是个人用其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或劳务的能力。
收入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正常情况下的货币获得量。
通常用来表达一个时间单位内的货币流动量。
声望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
声望出现的形式:公众的接受与名誉、尊重与钦佩、荣誉与敬意。
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便在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
(三)社会地位与地位等级1.社会地位◆一个群体或社会中所界定的社会设置◆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设置2.社会经济地位(SES)SES是一种对社会地位的度量方法,他考虑到个人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等内容。
3.辨认社会地位:判断依据:◆有公认的用于对一个人的地位等级序列◆有一些可广泛理解的符号地位符号炫耀性消费:指人们炫耀性的表现地位符号来显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4.社会地位的等级评定5.地位不一致尽管每一个个体占据许多等级化的社会地位,但是这些地位之间一般明显存在着地位一致。
(四)历史上的分层制度1.奴隶制度◆奴隶制是一种极端的不平等分层体系,其中某一社会群体绝无自由◆奴隶制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经济关系:一些人占有另一些人2.种姓制◆种姓制作为一种不平等的分层体系,其地位由出生所决定,人们一般不能改变他们的社会设置3.等级制◆分层的等级制度与一种叫做封建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随着工业经济制度的发展,社会阶级成了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五)社会阶级◆阶级制度的特点:其群体界限没有奴隶制度、种姓制度以及等级制那么严格◆阶级制度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公正的,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都无需感谢任何人或者责怪任何人,他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1.阶级分化确定社会阶级的方法:◆客观法◆声望法◆主观法2.阶级意识与虚假意识◆阶级意识:社会阶级成员具有的、涉及他们共同处境和利益的共同意识◆虚假意识:一个人对现实的主观理解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六)西方社会分层研究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社会或群体中的层次结构进行描述。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影响个人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是指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表现,根据这些差异建立不同层次,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等级有序的社会结构。
在分层结构中,顶层的人物享有最高的权力、声望和财富,而底层的人物则贫困、无权、无声望。
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或者家庭。
而这些个人或者家庭的不同经济、教育、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在这个系统中的所处位置。
然而,社会分层是不公正的,这是因为社会分层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出生背景、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而产生的。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人的机会均等,导致某些人无法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所处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可以按照个人的能力、社会作用、选择等原因迅速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层次。
社会流动既包括上流移动、下流移动和跨流动。
社会流动是一个自由进出的过程。
它反映了社会公正和个体能力、努力成果的关系,同时,也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是相互作用的,许多人找到机会进行流动的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这也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三、的关系总体来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一个社会分层较为明显的社会中,社会流动的空间较小,而在社会分层较为模糊、社会流动比较活跃的社会中,社会流动的空间较大。
因此,在一个社会中,社会分层过程是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
不过,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逐渐缩小。
人们可以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现代社会必须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让他们以公正的方式进入自己想要的身份或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