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康复(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28
4种常用的【跟腱断裂】缝合修复方法,你都知道么?跟腱断裂常为突然以足为中心猛然转身后,造成跟腱断裂。
此类跟腱断裂因撕裂所致,断裂不整齐呈马尾状。
另一类常见跟腱断裂,为直接暴力作用于跟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有时不被患者本身注意,误以为小腿挫伤而延误处理。
诊断跟腱断裂后,应及时手术处理。
手术切开缝合是修复跟腱断裂目前标准术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切口感染、伤口裂开甚至跟腱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跟腱经皮微创缝合方法的随访结果表明其损伤小、再断裂率低,最重要的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接近保守治疗。
1治疗原则对于闭合性跟腱完全断裂是否手术修补缝合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一部分学者认为跟腱断裂的修复方式都是瘢痕愈合,选择保守治疗,只要保持踝关节跖屈位,最终断裂的跟腱都能愈合,而手术切开有切口感染的风险;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建议手术治疗,认为手术治疗后断裂跟腱经精确缝合,大大增加术后跟腱跖屈的力量,通过手术方案的优选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保守和手术治疗的复发和并发症情况,有研究报道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保守治疗12.6%,手术治疗只有3.5%;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治疗为4%,而保守治疗为0。
经皮微创缝合跟腱手术方案再断裂率与传统手术接近,而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仅2.4%。
1.非手术治疗多选用跟腱靴、石膏或支具,即将足固定在跖屈位8~12周。
2.切开缝合修复方法选择:(1)新鲜跟腱断裂,断端不齐多呈马尾状,近端回缩断端缺损大约3cm,通过踝关节跖屈跟腱断端可以相互接触、进行端端缝合,如Krackow法、Bunnell法、端端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细丝线间断加强缝合;经皮微创缝合也可以修复急性跟腱断裂。
(2)亚急性损伤,跟腱断裂超过10天,跟腱挛缩往往达3~6cm,断端变性、坏死不重,单靠踝关节跖屈、不能实现跟腱断端的端端接触。
建议Abraham V-Y法缝合修复。
(3)陈旧性损伤,跟腱断裂时间超过3周,此时跟腱挛缩往往超过6cm。
一、引言跟腱断裂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尤其在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高强度运动中较为常见。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恢复运动能力、降低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1. 伤口观察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术后第2天开始,可适当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用力擦拭。
3. 术后抗感染治疗根据医生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术后休息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以利于伤口愈合。
5. 术后饮食术后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三、康复训练1. 术后0-1周此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包括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2. 术后1-2周继续进行被动活动,同时增加主动活动,如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4-5次。
3. 术后2-4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和强度,如足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
每次训练20-30分钟,每天5-6次。
4. 术后4-8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侧抬腿、后抬腿等。
每次训练30-40分钟,每天6-7次。
5. 术后8-12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如慢跑、游泳等。
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3-4次。
6. 术后12周后恢复正常运动,注意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再次损伤。
四、日常注意事项1. 术后1-2个月内,避免患肢负重,穿特制鞋具。
2.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跑步等。
3. 术后6个月内,避免参加高强度运动,如篮球、足球等。
4. 术后康复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治疗。
5. 定期复查,了解康复进度,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五、总结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断友“6+1”网络搜集整理)2008年12月日跟腱断裂后的康复与护理作者 --“6+1”(2008.12.6网络整理)前言跟腱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就是武侠片里所说的脚筋。
由小腿三头肌,即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
此肌有三个头,两个头构成此肌的前部及腓肠肌,比目鱼肌在深层,所有三个头向下组成一个总的弓腱,止于跟骨节间。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他。
跟腱若是完全断裂就会寸步难行。
传说古时候有过把人的两侧跟腱砍断作为一种刑罚,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跟腱的延长愈合,严重者会导致不能提脚后跟,甚至跛行。
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一种是:锐利的东西直接割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经伤口就可看到断裂的肌腱,这种叫做开放性跟腱断裂。
第二种是:当跟腱处于紧张状态时,受到横向砸伤,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而引起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
此时,皮肤常常保持完整,称为闭合性跟腱断裂。
还有一种:就是跟腱由于长期慢性损伤或经过可的松注射导致肌腿营养不良,跟腱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钙化,削弱了跟腱的强度而易受牵拉而断裂。
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
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
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被肌肉拉断。
一、跟腱损伤的机制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主要成分是胶元蛋白。
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外,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断裂。
损伤的主要原因:①跟腱患有退行性病变,变得脆弱,易断裂。
②跟腱部位过度疲劳。
③热身活动不足。
④技术动作不合理。
⑤跟腱的退行性变化提前于肌肉造成的软组织活性不协调。
⑥可能的原因:近几年来吃的转基因食品较多或所含激素成分较多.造成肌腱脆性增加。
二、跟腱断裂主要症状和体征(一) 主要症状第一,跟腱部疼痛;第二,有棒击感;第三,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第一,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第二,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第三,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第四,休息位时,跟腱延长;第五,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
跟腱断裂恢复训练方法跟腱是指连接腓骨肌和跟骨的一根结实的组织,它在行走、跑步和跳跃等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它需要适当的康复和训练来及时恢复功能。
以下是一个针对跟腱断裂的恢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保护在跟腱断裂的初期,保护伤口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一个足踝支具或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将脚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角度上。
这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纤维断裂的进一步恶化。
2.冷敷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跟腱断裂后产生的疼痛和肿胀。
每天冷敷伤处三到四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
可以使用冰块包裹在毛巾中,然后将其放在伤处。
3.活动在伤口愈合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来保持足部的灵活性。
可以进行一些足踝的活动幅度练习,比如踮脚尖和踩脚后跟。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4.牵拉在距离伤后几周的时候,可以开始进行跟腱的牵拉运动。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将伤处脚跟放在地面上,然后用双手轻轻地向你的躯干方向拉伸足部,直到你感到一些轻微的张力。
保持这个姿势大约15-30秒,然后松开。
重复这个运动10次,每天进行2-3次。
5.筋膜松解筋膜松解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手法释放紧张的肌肉和筋膜的技术。
此技术可以帮助减轻跟腱断裂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同时促进组织修复。
建议请专业的理疗师进行,以确保正确的技术和安全性。
6.强化约在距离伤后6-8周的时候,患者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强化训练。
可以尝试踏板练习或者练习在患脚上站立几秒钟。
切忌急于恢复,需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以防止再度损伤。
7.平衡练习平衡是跟腱断裂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反向跳跃等练习来加强。
这些练习可以帮助改善肌肉控制和平衡性能,同时加强跟腱周围的稳定性。
以上方法只是给出了一些常见的跟腱断裂恢复训练方法,实际的康复计划应结合个体情况制定。
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听从医生和理疗师的建议,并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恢复训练。
此外,跟腱断裂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避免过度运动造成再度损伤。
跟腱断裂恢复训练方法跟腱是人体最强的肌腱之一,它连接着腓骨肌和跟骨,起到支撑和传递力量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跟腱可能会发生断裂的情况。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当我们遭受了跟腱断裂后,应该如何进行恢复训练呢?跟腱断裂的恢复训练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康复初期、中期和后期。
在康复初期,患者需要进行休息和保护跟腱,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2-4周,期间需要佩戴石膏或者使用支具来固定跟腱。
此时,患者应该避免进行任何剧烈运动,以免进一步损伤跟腱。
在进入中期康复阶段之后,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是逐渐恢复跟腱的力量和灵活性。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踮脚行走、趾蹬练习、跳绳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跟腱的修复和再生,促进跟腱的功能恢复。
同时,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直腿抬高、小腿屈伸等,以增强周围肌肉的支撑力量。
当进入康复后期时,患者的跟腱已经基本愈合,可以逐渐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是恢复跟腱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提高跟腱的功能水平。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单腿深蹲、跳跃训练、爬山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跟腱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提高跟腱的运动能力。
除了上述的恢复训练方法外,跟腱断裂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使用支具:跟腱断裂患者在康复初期需要佩戴石膏或者使用支具来固定跟腱,这有助于减轻跟腱的压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佩戴和使用支具,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压力。
2.控制运动强度:在进行恢复训练时,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频率。
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跟腱再次受伤,延缓康复进程。
患者应该听从医生和康复师的建议,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注意休息和营养:跟腱断裂患者在进行恢复训练时,需要给予足够的休息和营养支持。
充足的休息可以促进肌肉和跟腱的修复,减少疲劳和损伤的风险。
跟腱断裂康复训练方案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主要发生在跑步、篮球、足球等运动中。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断裂会对日常生活和运动造成严重影响。
康复训练方案对于恢复跟腱功能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跟腱断裂康复训练方案。
一、术后第一阶段术后第一阶段主要是保护切口和减轻疼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伤口再次受损。
此时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并进行以下训练:1. 踝关节主动活动: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受伤的脚放在地上,轻轻向前、向后移动受伤的脚,每次进行10-15次。
2. 踝关节被动活动:由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进行操作,在保护好切口的情况下通过手法进行被动活动。
3. 转移体重:将体重转移到健康的一侧,保持站立姿势10秒钟左右。
4. 肌肉收缩训练: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抬起来,尽可能地收缩小腿肌肉,每次进行10-15次。
二、术后第二阶段术后第二阶段主要是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提高跟腱的耐力和力量。
此时需要进行以下训练:1. 活动幅度增加:逐渐增加受伤脚的活动幅度,尽可能地恢复正常步态。
2. 踝关节主动活动:在保护切口的情况下进行更大范围的踝关节活动。
3. 踝关节被动活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可以使用激光、超声波等手段进行被动活动。
4. 向前迈步训练:将体重转移到健康的一侧,向前迈步并保持平衡,每次进行10-15次。
5. 单脚站立训练:将体重转移到健康的一侧,然后将受伤的脚抬起来保持平衡,每次进行10-15秒钟。
6. 肌肉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或器械进行小腿肌肉力量训练,每次进行10-15次。
三、术后第三阶段术后第三阶段主要是加强跟腱的力量和耐力,逐渐恢复运动能力。
此时需要进行以下训练:1. 跳跃训练:从低处起跳并着地,逐渐增加跳跃高度和次数。
2. 跑步训练:从慢速开始,逐渐加快速度和时间。
3. 爬楼梯训练:逐渐增加爬楼梯的高度和次数。
4. 坡度行走训练:在坡度较小的路面上行走,并逐渐增加坡度。
5. 平衡器械训练:使用平衡器械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跟腱的稳定性。
跟腱断裂康复计划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一旦跟腱断裂,将会对日常生活和运动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康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恢复跟腱功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跟腱断裂的康复计划,希望能够对患者康复过程中有所帮助。
1. 早期康复阶段(第1-6周)。
在跟腱断裂的早期,最重要的是保护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患者应当避免站立和行走,可以借助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受伤脚部的负担。
同时,可以进行冰敷和局部按摩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一些被动性的关节活动,以保持关节的柔韧性和功能。
2. 中期康复阶段(第7-12周)。
在跟腱断裂的中期,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一些主动性的康复训练。
这包括进行一些简单的踮脚练习、小范围的步行和踢球等活动。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以增强受伤脚部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此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突然加大运动强度和频率,以免导致跟腱再次受伤。
3. 晚期康复阶段(第13周后)。
在跟腱断裂的晚期,患者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一些高强度的康复训练。
这包括进行跳跃、奔跑和进行一些运动项目的训练。
同时,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以恢复受伤脚部的正常功能和运动能力。
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营养,以促进跟腱的愈合和恢复。
总之,跟腱断裂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严格执行康复计划,避免过早或过度的运动,以免对跟腱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跟腱的愈合和康复。
希望每一位跟腱断裂的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训练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训练是目前跟腱创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跟腱是人类身体中最强的肌腱之一,负责支撑人体重量,承受脚底的冲击力。
但是,由于各种不可控因素,如运动过度、疾病、年龄等等,跟腱可能会发生断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这时候,跟腱的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首先,在跟腱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初步的康复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控制炎症,减轻疼痛,维持伤口的愈合。
方法包括冰敷、休息、外敷药物等等。
患者需要注意遵医嘱,避免运动过度,保持足部的稳定性。
接下来,患者需要进行渐进式的功能性康复训练。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练习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促进足底的感觉反应,并重建疼痛器械上的平衡感。
训练的步骤和量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手术方式而定。
一般来说,训练需要按时进行、逐渐增加负荷,并且持续时间要至少6个月。
其次,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性训练。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柔韧性训练等等,增强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防止再次发生损伤。
这个阶段更像是一个增值服务,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康复效果来安排。
总的来说,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拥有正常的人体功能,恢复自信,重拾自我。
好的康复训练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祝愿所有跟腱创伤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跟腱断裂修复手术后的康复资料汇总浩天揽云整理摘要本文根据跟腱断裂的康复QQ群中,病友们的康复资料汇总而成,目的在于帮助新的病友们快速了解跟腱断裂修复手术后的一般康复过程和方法。
尤其感谢病友潇雨、zg8822、水长、黎明等病友的精彩总结。
在康复过程中,每个人的病情和恢复速度不同。
因此,病友们首先应该遵从主治医生和康复科室医生的康复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本文和QQ群中的康复资料,了解一般的康复过程,并与病友们交流,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作者也是跟腱断裂患者之一,通过QQ群和翻阅资料了解到了很多康复的知识,感谢大家的总结和无私奉献,愿病友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文章结构:第1章,康复过程中的名词解释。
第2章,跟腱断裂的康复过程。
第3章,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计划。
第4章,康复过程中其他辅助资料。
目录1 康复训练名词解释: (2)2 跟腱断裂康复过程: (2)3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计划 (6)4 康复过程其他辅助资料 (8)4.1 跟腱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8)4.2 中药薰洗配方及按摩方法 (10)4.3 自制增高鞋垫的方法 (10)4.4 跟腱功能恢复训练方法 (13)4.5 橡皮绳练习 (16)4.6 持拐步行的方式 (17)4.7 康复按摩的手法 (18)4.8 跟腱断裂术后去疤五招 (20)1康复训练名词解释:背伸训练是指足趾尽力回勾,就是脚用力回钩到极限位置。
背伸角度:就是指背伸时小腿延长线和脚底面的夹角。
跖(zhi2)屈:是指前足尽力下踩的动作,就是脚用力下踩到极限位置。
踝泵(beng4):是指足最大限度回勾,持续6秒后再最大限度下踩。
也就是说先背伸再跖屈,在这两个位置上停留6秒。
足趾运动:要领是足趾尽量背伸达到极限,持续6秒。
足趾尽量屈曲达到能夹住铅笔的程度,持续6秒钟。
就是脚指头先向上翘到极限,再向回钩到极限,在这两个位置上停留6秒。
提踵(zhong3):是指足尖负重,足跟高抬,用以训练小腿后群肌力量。
跟腱断裂康复训练
跟腱断裂的康复训练,一般都是在跟腱,做了修补手术以后,做一个康复锻炼,它的锻炼在最开始的时候跟腱需要在支具的保护下,做一个跟腱不能做太多的运动,它保持一个折屈位,这样石膏一般要固定,三周左右的时间,这时候的主要锻炼是锻炼大腿的肌肉,锻炼大腿的肌肉力量。
过了三周以后,把这个石膏变成短石膏以后可以锻炼膝盖的功能锻炼,进行膝盖功能锻炼,再过三周也就是手术以后六周,才可以把这个脚踝前方的这个支具去掉。
这时候开始慢慢锻炼,跟腱的一个背屈的功能,这是它的一个活动度的锻炼,这样再过三周四周的时间以后,开始慢慢地踩地,穿一个后跟增高的这种鞋、这种靴子,或者跟腱靴,慢慢地增加踩地。
然后降低这个脚后跟抬起的角度,然后再需要大概四到六周,慢慢地恢复到一个正常走路的步态。
专家提示:跟腱断裂的康复训练最开始都是需要支具的保护。
固定三周左右的石膏,把石膏变成短石膏以后才可以膝盖的功能锻炼。
再过三周就可以把脚踝前方的支具去掉,这时候锻炼跟腱的背屈的功能。
再过三周就可以慢慢踩地。
跟腱断裂(撕裂)的康复方案一、跟腱断裂简介:跟腱是人体里最强大的肌腱之一。
切割伤可以造成跟腱损伤,在跑跳的运动中,跟腱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容易造成跟腱断裂。
二、跟腱断裂的治疗:1. 保守治疗:使用长腿石膏后托将下肢固定在膝关节屈曲30°,踝关节跖屈的位置6-8周,使其在无张力状态下断端生长愈合。
2. 手术治疗需切开缝合后再行石膏固定。
三、跟腱断裂缝合术后康复方案:1.术后0-4周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跟腱可以愈合牢固,石膏托一般需戴4周左右。
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1天:(1)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
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此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
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4—12周必须经过复查,根据情况由专业医生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
注意:除练习时取下石膏托,其余时间仍然需要佩带以保护跟腱!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
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0-15分/次,2次/日。
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15-20分/次,1-2次/日。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的康复
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三周,膝屈曲60°、踝跖屈20~30°,以减轻跟腱的牵张力,防止进一步撕裂。
在康复训练实施过程中,既要防止术后正在愈合的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过度负荷,又要防止制动和废用对正在愈合的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不利影响。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应于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序和强度的康复训练,遵循早期康复、循序渐进的原则。
(1) 早期(术后1~6周) :术后第1 天开始进行患足跖趾关节的跖屈和背伸活动及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放松练习;第5天扶腋拐下地,患肢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术后2周拆除伤口缝线。
术后3 周拆去膝以上石膏(换短腿石膏),开始进行膝关节伸屈练习及股四头肌力量练习;每日去掉石膏托,于跟腱区局部采用配合温和的横向按摩跟腱,松解粘连,适当增加踝关节背伸和跖屈的活动度;术后4周进行踝屈伸活动训练;术后5周去除石膏托穿鞋(高跟鞋)行走,可扶拐支撑,行走时足底与鞋底间垫1块由10余层薄片组成的高约3cm的足跟垫,以减轻对跟腱的牵张力,待适应后再逐步将鞋跟减低,每2天撤去1片薄片。
(2) 中期(术后7周~3个月) :全足掌着地行走,练习踝关节屈伸活动,使踝关节活动范围完全正常。
首先可练习小腿三头肌的力量,如双足提踵,然后增加患肢负担,再逐渐过渡到单足提踵及小范围内蹲起练习,最终恢复正常人应有的活动功能。
(3) 后期(术后4~6 个月) :继续练习单足提踵,矫正残留的踝关节跖屈或背伸障碍。
进行全足掌着地慢跑,从小强度的活动或训练逐渐恢复踝关节的灵活性和小腿三头肌的肌力和围度,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活动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