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总氰化物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51.94 KB
- 文档页数:8
FHZDZDXS0068 地下水 氰化物的测定 吡啶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F-HZ-DZ-DXS-0068地下水—氰化物的测定—吡啶-吡唑酮分光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最低检测量为0.1μg。
测定范围:0.4μg/L~16μg/L。
2 原理“氰化物”是指在本分析方法条件下,能将其氰基作为氰离子而测定的含氰化合物。
当在酸性环境中与乙酸锌存在下蒸馏时,分析结果包括了简单氰化物和部分络合氰化物中的氰。
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氰离子和氯胺T反应,转变成氯化氰,再与吡啶作用,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然后与吡唑啉酮生成蓝色聚亚甲基染料,其颜色强度与一定含量范围的氰离子浓度成正比。
铁、钴、镍的氰络合物较为稳定,毒性较小。
为了测定水中的表观氰化物(不包括稳定络合氰化物),试样蒸馏时加入乙酸锌,一方面是为了消除硫化物的干扰(生成硫化锌沉淀不被蒸出),同时也抑制了上述各稳定络合氰化物的分解。
Cu2+、Hg2+、Fe3+、S2-、I-、SCN-等离子对氰化物的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经过预蒸馏,大部分干扰可以消除,但仍不能消除硫氰化合物的干扰。
3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二次去离子水和等效纯水。
3.1 酒石酸(C4H6O6)。
3.2 乙酸,36%。
3.3 氢氧化钠溶液(10g/L)。
3.4 乙酸锌溶液(100 g/L)。
3.5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称取34.0g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磷酸氢二钠(Na2HPO4)共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用酸或碱溶液调节溶液pH为3.8。
3.6 氯胺T溶液(10g/L)。
现用现配。
3.7 吡啶-吡唑啉酮溶液:称取0.5g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C10H10ON2)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吡啶0.5mL,混匀。
此溶液在室温下可保存7天。
3.8 氰离子标准溶液3.8.1 氰离子标准贮备溶液3.8.1.1 配制:称取2.51g氰化钾(KCN,剧毒!小心操作)溶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mol/L]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以此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水质样品中总氰化物的方法比较韦锋;王琳;杨海菊;李传章;刘小萍;闭潇予【摘要】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测定水质样品中总氰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总氰化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测得的结果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加标回收率均满足实验室质控要求.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更适合大批量水质样品中总氰化物含量的测定.【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水质样品;总氰化物;流动注射在线蒸馏法;分光光度法【作者】韦锋;王琳;杨海菊;李传章;刘小萍;闭潇予【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 53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16;O653国家标准[1,2]定义总氰化物指在pH值小于2介质中,磷酸和EDTA存在下,加热蒸馏,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不包括钴氰络合物及硫氰化物。
石油化工、选矿、电镀、洗印、焦化和农药等工业废水[3]排放到地表后,具有剧毒特性的氰化物随之纳入河流,随后以HCN、CN-离子或络合氰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4],严重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安全。
故氰化物是判断企业外排废水是否达标排放的监测因子之一,也是地表水常规监测的必测项目之一。
目前,国内测定总氰化物的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1]、分光光度法[1,5,6]、流动注射法[2,7,8]、连续流动分析仪法[9,10]、电化学法[11]、色谱法和荧光法[12]等,其中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流动注射法是广大工作者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
影响水质中总氰化物测定的试剂因素分析作者:苏蕾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1期摘要:水质中总氰化物会对环境保护和选冶工艺造成影响,现阶段,实验室中最常用监测方法是硝酸银滴定法和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本文主要使用的是总氰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重复使用上述方式,合理标定试剂浓度和用量,经过试验可以发现,在具有比较大量总氰化物的时候,合理增加NaOH溶液,可以达到改善分析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水质;总氰化物;测定;试剂因素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29氰化物是具有很强毒性的污染物,可以把水中氰化物分为两种,络合氰化物和简单氰化物。
总氰化物包括简单氰化物以及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但是其中不包括钴氰络合物。
出现氰化物的主要来源实际上就是有机合成、电镀、选矿、化工等工业废水,一直以来氰化物都是监测废水和环境的重要依据。
现阶段,国内主要监测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比色法和电极法、硝酸银滴定法。
1 实验原理和试剂(1)实验原理。
在存在H3PO4和EDTA溶液的时候,PH值小于二的介质中,蒸馏加热总氰化物,可以把CN-变为HCN,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然后进行测定[1]。
(2)试剂。
在实验的过程中,氢氧化钠浓度分别是5%、10%、20%;EDTA溶液质量分数是10%、H3PO4。
其中使用的所有试剂都需要充分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水是不含氰化物的新水以及活性氯蒸馏水。
2 试剂方案依据《HJ484-2009》标准固定的测定方法步骤,来对样品进行试验,加入水、H3PO4、EDTA溶液后进行蒸馏。
(1)测量总氰化物中H3PO4用量的影响。
H3PO4属于一种多元酸,在实际实验的时候具有很大作用,规定实验小于2的PH值就是因为存在这种物质[2]。
加入H3PO4的含量或影响整体PH值的变化,在正式实验以前,需要合理选择四个样品溶液,经过测定溶液PH值,确定样品A是弱碱性、样品B、C、D属于强碱性,除此之外,加入不同H3PO4以后,分别检测PH值,可以看出在B、C中适当加入10mLH3PO4溶液,此时不能满足PH低于2的需求,实际测的数据结果要低于不加入磷酸量的值。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84-2009代替GB 7486—87和GB 7487—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yanide—Volumetric and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2009-09-27发布 2009-1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HJ48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47号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十八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二、《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三、《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0—2009);四、《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1—2009);五、《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六、《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七、《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八、《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HJ 485—2009);九、《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HJ 486—2009);十、《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HJ 487—2009);十一、《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488—2009);十二、《水质银的测定 3,5-Br2-PADAP分光光度法》(HJ 489—2009);十三、《水质银的测定镉试剂2B分光光度法》(HJ 490—2009);十四、《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十五、《空气质量词汇》(HJ 492—2009);十六、《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十七、《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十八、《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
环境监测题库+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水温计或颠倒温度计需要定期校核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易释放氰化物是指在PH=8的介质中,在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新鲜蒸馏水存放一段时间后,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或氨的溶入,其电导率会上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时,如果水样浑浊,可用离心机去除悬浮物,也可以用滤纸过滤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在酸性条件下,砷、铬和硫不干扰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吹气吸收装置用50ml吸收管,加入10mlImol/L的乙酸锌溶液或10ml2%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为了检验水样中臭,实验中需要制取无臭水,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活性炭的方法来制取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易释放的氰化物时,当水样无色或有机物含量较低时不必蒸馏,可直接滴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时,水样含有钙、镁离子及较深的颜色和浑浊均不影响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重量法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不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水中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实验室内再分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高时,应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在水样蒸干后,加入酚二磺酸试剂,充分研磨使硝化反应完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 F4-)不响应,如果水样中含有氟硼酸盐或者污染严重,则应先进行蒸馏。
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 0.004 mg/L,测定下限为 0.016 mg/L,测定上限为 0.25 mg/L。
2方法原理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 T 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在波长 638 nm 处测量吸光度。
3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氰化物和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氢氧化钠溶液:ρ (NaOH)=1 g/L。
称取 1 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1 000 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2 氢氧化钠溶液:ρ (NaOH)=10 g/L。
称取 10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1 000 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3 氢氧化钠溶液:ρ (NaOH)=20 g/L。
称取 20 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 1 000 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4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
称取 34.0 g 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和 35.5 g 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定容至 1 000 ml,摇匀。
3.5 氯胺 T 溶液:ρ (C7H7ClNNaO2S·3H2O)=10 g/L。
称取 1.0 g 氯胺 T 溶于水,稀释定容至 100 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用时现配。
注 4:氯胺 T 发生结块不易溶解,可致显色无法进行,必要时需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浓度。
氯胺 T 固体试剂应注意保管条件以免迅速分解失效,勿受潮,最好冷藏。
3.6 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3.6.1 异烟酸溶液。
称取 1.5 g 异烟酸(C6H6NO2,iso-nicotinic acid)溶于 25 ml 氢氧化钠溶液(3.3),加水稀释定容至 100 ml。
第2期2021年4月No.2April,2021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水中的氰化物主要由小金矿的开采、冶炼、电镀、有机化工、选矿、焦炼、造气、化肥等工业排放废水所产生[1]。
由于氰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污染情况,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可根据水体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保障区域水质和人民用水安全。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3]都将氰化物指标列为常规检测项目。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主要使用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的氰化物。
该传统方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的过程烦琐耗时,且受外界干扰因素多。
《城镇供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CJ/T 141—2018)[4]对水中氰化物的检测补充了流动分析法,包括连续流动法与流动注射法,适用于城镇供水及源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与传统方法相比,流动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量和试剂量消耗少、可减少人为误差等优势。
另外,因吡啶本身具有一定的恶臭气味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目前使用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较少,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连续流动分析法的化学原理与异烟 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的化学原理类似,故本研究使用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与连续流动分析法对水中氰化物的测定进行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准确度等[5]。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1.1.1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水样中的氰化物经蒸馏后被碱性溶液吸收,与氯胺T 中的活性氯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巴比妥酸试剂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于600 nm 波长比色定量。
1.1.2 流动分析法样品通过蠕动泵被带入一个试剂溶液连续流动的系统反应模块中,在弱酸条件下,样品的氰化物通过在线蒸馏生成HCN 气体,再由扩散池分离后通过NaOH 溶液吸收,与氯胺T 在pH 小于8的条件下反应,转化成氯化氰,然后与异烟酸-巴比妥酸反应,形成蓝紫色化合物,于600 nm 波长比色测定。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1(蒸馏前处理)氰化物分类:①总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绝大多数络合氰化物(铁氰络合物等);②易释放氰化物:简单氰化物+少部分络合氰化物(如锌氰络合物)。
蒸馏前处理的意义:去除干扰离子影响;解离氰络合物,富集提纯氰化物。
一、蒸馏原理1.总氰化物: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二钠,在pH<2条件下,加热蒸馏,利用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能力比与氰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出氰离子,并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不含钴氰络合物,难以解离)2.易释放氰化物: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在pH=4条件下,加热蒸馏,简单氰化物和部分络合氰化物(如锌氰络合物)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二、实验流程三、注意事项1、水样水样采集和贮存①采集:水样放于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加氢氧化钠至pH>12固定。
②贮存:采样后及时分析。
若不能及时分析,样品应于4℃冷藏,24h内测定。
③固定前硫离子处理:若水样中有大量硫化物,先加碳酸铅粉末除去硫化物,再加氢氧化钠固定(碱性条件下,氰离子与硫离子会形成硫氰酸离子)。
可用乙酸铅试纸检测。
2、水样预蒸馏前离子干扰处理①活性氯等氧化剂:在蒸馏时,氰化物会被分解,使结果偏低。
去除方法: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亚硫酸钠溶液除去。
②亚硝酸离子:亚硝酸盐与EDTA在蒸馏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氰化物。
去除方法:加入氨基磺酸溶液,分解亚硝酸盐。
③油类:中性或酸性油类(>40mg/L),可能使蒸馏液变浑浊。
去除方法:可用水样体积20%量的正己烷,中性萃取,水相用于蒸馏。
④醛类:蒸馏加热条件下,醛类和氰化物形成氰醇类(甲醛>0.5mg/L)。
去除方法:加硝酸盐和EDTA。
3、蒸馏①总氰化物:使用EDTA是为了络合金属离子,促进氰络合物分解离。
②易释放氰化物:使用酒石酸(弱酸)调节pH,加入硝酸锌可以抑制铁氰络合物等的解离,但无法抑制锌氰络合物的解离。
FHZDZHS0040 海水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F-HZ-DZ-HS-0040海水—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大洋、近岸、河口及工业排污口水体中氰化物的测定。
检出限:0.05μg/L-CN-。
2 原理蒸馏出的氰化物在中性(pH7~8)条件下,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后者和异烟酸反应并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稳定的蓝色化合物,在639nm处测定吸光度。
脂肪酸不影响测定。
干扰测定的因素主要有氧化剂、硫化物、高浓度的碳酸盐和糖类等。
干扰物质的检测与消除干扰方法见6.1。
3 试剂除非另作说明,本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或等效纯水。
3.1 丙酮(CH3COCH3)3.2 N-二甲基甲酰胺[DMF HCON(CH3)2]。
3.3 氢氧化钠溶液,2g/L:称取5g氢氧化钠(NaOH)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00mL。
转入棕色小口试剂瓶,橡皮塞盖紧。
3.4 氢氧化钠溶液,0.01g/L:取5mL氢氧化钠溶液(2g/L)稀释至1000mL。
3.5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称取34.0磷酸二氢钾(KH2PO4)和89.4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6 氯胺T溶液,10g/L:取1g氯胺T (CH3C6H4SO2NClNa·3H2O)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盛于125mL棕色试剂瓶中,低温避光保存,有效期一周。
须经常检查氯胺T是否失效,检查方法如下:取配成的氯胺T若干毫升,加入邻甲联苯胺,若呈血红色,则游离氯(Cl2)含量充足,如呈淡黄色,则游离氯(Cl2)不足,应重新配制。
3.7 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3.7.1 吡唑啉酮溶液:称取0.25g吡唑啉酮[C6H5NN:C(CH3)CH2CO]溶于20mL N-二甲基甲酰胺中。
3.7.2 异烟酸溶液:称取1.5g异烟酸,(C6H6NO2),溶于24mL氢氧化钠溶液(20g/L)中。
浅谈地下水中氰化物检验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氰化物。
检验中准备分光光度计、吸量管、比色管、烧杯、异烟酸、磷酸盐缓冲液、EDTA二钠盐等溶液,并分别选用馏出液体积、取样体积、加入不同试剂的标准样品制备措施进行制备标准样品,分析不同样品制备方法比色皿比色定量差异,可得正确制备标准溶液方法,采用1cm比色皿测定氰化物含量。
此方法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标准。
关键词:地下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研究氰化物具有极高毒性,可结合人体中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让高铁细胞失去氧传递功能,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而在地下水中,为保证人体饮用水的安全性,则需要测定被污染水体中氰化物总量,以此为依据制定专项解决措施[1]。
可采取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此种方法具有稳定性好、仪器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可有效检测地下水中氰化物含量。
一、实验准备1.方法原理在水样中添加EDTA二钠与磷酸,可在PH值小于2的情况下,加热蒸馏后,利用EDTA与金属离子络结合能力高于氢离子络结合能力的特点,通过络合氧化物将氢离子解离,蒸馏出氰化氢被氢氧化钠吸收[2]。
中性条件下,氯胺T会与水样中氰化物反应,以此生成氯化氢后,与异烟酸作用,水解生成戊烯二醛与吡唑啉酮反应为蓝色染料,可在638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2.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器有限公司);吸量管;烧杯、25mL比色管。
氰化钾标准溶液,应用19021批次编号的水中氰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配置1.00µg/mL质量浓度的工作液;总氰化物质控样,编号为202273,均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所得[3]。
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异烟酸;氯胺T;磷酸氢二钠;吡唑啉酮;N,N-二甲基甲酰胺;EDTA二钠盐为分析纯。
溶液制备方法见《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与分光光度法》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中规定。
具体如下:磷酸盐缓冲液:称量无水磷酸氢二钠35.4g与无水磷酸二氢钾33.0g,将其放置于烧杯中,添加适量水溶解稀释到1000mL,即可得试验溶液。
氰化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检测氰化物的存在和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实验室检测氰化物的方法:1.水溶液滴定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氰化物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通过氯化银与氰化物形成沉淀的反应来检测氰化物浓度。
首先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样品,观察有无沉淀形成。
一旦出现沉淀,可以进一步用硝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沉淀中的氯化银,以确定氰化物的浓度。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氰化物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氰化物中的金属离子(如铁、钴等)在火焰中被激发并发射特定的光谱线。
通过测量被吸收的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氰化物的浓度。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氰化物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氰化物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有气体扩散电流法和循环伏安法。
通过测量电流的强度和变化,可以确定氰化物的存在和浓度。
4.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氰化物的方法,适用于气体和液体样品。
该方法将样品中的氰化物挥发到气相中,然后通过与其中一种催化剂反应或直接在色谱柱中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氰化物的峰值来定量分析。
5.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以用于检测氰化物的浓度,基于氰化物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
该方法测量样品溶液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程度,并通过比较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确定氰化物的浓度。
6.还原法: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氰化物的方法,基于氰化物与还原剂反应产生化学变化。
常见的还原法有硝酸亚铁法和硫代硫酸盐法。
这些方法都通过观察或测量还原反应的颜色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氰化物的存在。
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实验室中用于检测氰化物的存在和浓度,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限制。
在进行氰化物的实验室检测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合适的设备和试剂的使用。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1.了解水体中氰化物的含量,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2.掌握水质总氰化物测定的操作方法,以便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估。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离心机等;2.试剂:氰化钠标准溶液、硝酸钠标准溶液、纳氢氨、硫酸酚酞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1仪器校准:确保分析仪器处于工作状态,对分光光度计进行零点校准;1.2标准曲线制备:采用不同浓度的氰化钠标准溶液,制备出一系列含量递增的标准溶液。
2.水样处理:2.1采样:选择代表性的水样,避免污染和异物干扰,并记录采样点、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信息;2.2采样容器处理:用硝酸钠标准溶液冲洗采样容器,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2.3过滤:将水样过滤,去除悬浮物;2.4pH调整:根据水样的pH,适当进行调整,使其处于较为稳定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3.样品测定:3.1试剂配置:按照实际需求,配置需要的试剂,如纳氢氨溶液、硫酸酚溶液等;3.2操作流程:3.2.1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纳氢氨溶液进行缓冲;3.2.2加入一定体积的硫酸酚溶液,用硫酸酚与氰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3.2.3实时监测吸光度:将待测溶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记录吸光度;3.2.4制备标准工作曲线: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氰化钠标准溶液进行同样操作,记录吸光度;3.2.5计算氰化物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实时监测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进行对照,计算样品中氰化物的含量。
四、实验数据处理:1.标准曲线绘制:根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氰化钠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2.水样测定:根据实验操作及实时监测结果,计算水样中氰化物的含量;3.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并进行数据比较、统计和报告撰写。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时戴上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2.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3.禁止直接接触有毒、易燃物质;4.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仪器和容器。
2018年 6月 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Jun. 2018文章编号:1007-9831(2018)06-0055-04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总氰化物郑延清(泉州市环境监测站,福建 泉州 362000)摘要:使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0~0.1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44 µg/L,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0.38%,-4.4%,相对标准偏差为0.58%,1.0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0%~108.5%,可满足日常水质分析的要求.关键词:流动注射;总氰化物;测定中图分类号:X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8.06.013Determination of total cyanide in water by continuous flow injection analysisZHENG Yan-qing(Quan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Quanzhou 362000,China)Abstract:Continuous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ate the total cyanide in wate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0.1 mg/L,the linearity of the tandard curve is good,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is 0.999 9,the detection limit is 0.44 µg/L,the relative error of standard sample are -0.38%,-4.4%,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are 0.58%,1.02%,the addition recovery rate of actual sample are 92.0%~108.5%,suitable for the daily water quality analysis.Key words:flow injection;total cyanide;determination氰化物是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属于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它的毒性主要来自—CN 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从而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阻断呼吸链使组织缺氧[1-2].但是,氰化物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主要污染源来自冶炼、电镀、有机化工、炼焦和化肥等工业排放的废水[3-4].所以对水中氰化物进行监测势在必行.氰化物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简单氰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铵的氰化物等)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锌氰络合物、铁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和铜氰络合物等),不包括钴氰络合物.目前,国内实验室主要使用《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的标准检测方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该方法需蒸馏预处理,显色需要在水浴中恒温40 min,在做大批量样品时耗时较长,且需要添加多种试剂,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带来误差,影响检测准确性[5].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样品和试剂用量少,在检测大批量样品时具有明显优势[6-8].基于此,就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总氰化物的研究进行探讨.收稿日期:2018-03-29作者简介:郑延清(1988-),女,福建霞浦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水质分析检测研究.E-mail:375807471@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SKALAR SAN++间隔流动分析仪(荷兰Skalar公司).一水合柠檬酸溶,邻苯二甲酸氢钾,氯胺-T,异烟酸,氢氧化钠,盐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氧乙烯月桂醚溶液(分析纯,荷兰Skala公司);(1,3-二甲基)巴比妥酸(分析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蒸馏水(实验室自制).1.2 溶液配制1.2.1 蒸馏试剂 称取20 g一水合柠檬酸溶于700 mL蒸馏水中,加入4.0 g NaOH溶解后,用1 mg/L HCl 溶液或1 mg/L NaOH溶液调节pH为3.8,然后加入25 mL 1 mg/L HCl溶液,用蒸馏水定溶至1 000 mL. 1.2.2 缓冲液(pH=5.2)称取1.15 g NaOH溶于400 mL蒸馏水中,加入10.25 g邻苯二甲酸氢钾,用1 mg/L HCl溶液或1 mg/L NaOH溶液调节pH为5.2,定溶至500 mL,并加入0.5 mL聚氧乙烯月桂醚溶液(Brij35).1.2.3 氯胺-T溶液 称取0.5 g氯胺-T溶于250 mL蒸馏水中.1.2.4 显色剂 称取1.75 g NaOH溶于240 mL蒸馏水中,加入4.2 g(1,3-二甲基)巴比妥酸和3.4 g异烟酸,30 ℃搅拌1 h,用1 mg/L HCl溶液或1 mg/L NaOH溶液调节pH为5.2,定溶至250 mL,用棕色瓶保存,使用前过滤.1.2.5 NaOH溶液 称取4 g NaOH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配置成0.1 mg/L的NaOH溶液;称取0.4 g NaOH 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配置成0.01 mg/L 的NaOH溶液.1.2.6 标准物质水中氰标准溶液50 mg/L(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3 原理1.3.1 连续流动分析仪工作原理 连续流动分析仪由自动取样器、化学反应单元(包括蠕动泵、化学反应模板)、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4部分组成.采用连续流动的方法通过蠕动泵压缩不同内径的弹性泵管,将试剂和试样按比例吸入管路系统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混匀,分离干扰物,保温反应,显色后测吸光度,计算机处理分析结果,分析过程中引入空气泡作为样品间隔及管路清洗[9-10].1.3.2 化学反应原理 样品中的氰化物复合物在pH为3.8,经在线UV消化和在125 ℃真空下蒸馏后,释放出氢氰酸(HCN),通过与氯氨-T反应转化成单氯化氰.然后与异烟酸及巴比妥酸反应形成红色物质,在600 nm下比色.氰化物测定原理流程见图1.图1 氰化物测定流程图1.4 测定1.4.1 标准曲线绘制 取水中氰标准溶液(50 mg/L),用0.01 mg/L NaOH溶液稀释成氰化物标准使用液 1.0 mg/L,分别吸取氰化物标准使用液0.00,2.00,4.00,6.00,8.00,10.0 mL置于6个100 mL的容量瓶中,用0.01 mg/L NaOH溶液定容至刻度线.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02,0.04,0.06,0.08,0.10 mg/L.第6期 郑延请: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总氰化物 571.4.2 样品处理一般水样采集后立即加入1 g/L NaOH溶液,使样品pH>12.如待测样品混浊,测定前用0.45 µm滤纸过滤.1.4.3 测定步骤 开启主机和数据处理器电源,开启蠕动泵,合上蠕动泵泵盖,拉下反应池拉环,打开取样器、水浴机和真空泵.将所有试剂管路和冲洗管放入新鲜蒸馏水中,冲洗氰化物模版30 min.将试剂管路和冲洗管路一一对应地放进配好的试剂中,打开加热器,并设置好仪器温度,一般蒸馏器的温度设置为125 ℃,冷凝水加热器的温度设置为37 ℃,并打开紫外消解灯.打开计算机中的操作软件,编辑表格,待仪器基线稳定即可启动氰化物测定程序.仪器自动进行取样和数据处理,得到标准曲线及样品浓度等相关数据.2 结果与讨论2.1 标准曲线的绘制对配制的质量浓度为0~0.10 mg/L的6种标准溶液进行测定.以相对峰高为纵坐标,以氰化物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2).由图2可见,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2.97X+0.000 2,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关系数优于国标法大于0.999的要求,表明该方法在0~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图2 氰化物标准曲线2.2 方法检出限实验根据美国EPA SW-846环境监测方法规定,工作方法检出限为对空白样品进行7次重复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偏差δ,再根据公式MDL=3.143δ计算检出限(见表1).由表1可见,本方法所得检出限为0.44 µg/L,低于《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中的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检出限0.001 mg/L(相当于1 µg/L).表1 方法检出限 µg·L-1空白样品7次测定值标准偏差δ检出限MDL1 2 3 4 5 6 71.03 1.04 1.25 1.26 1.29 1.35 1.37 0.14 0.442.3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2.3.1 分析标准样品 对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编号为202252和202263的总氰化物标样分别重复测定6次,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结果见表2.2.3.2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实验对已知质量浓度的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在样品中加入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氰化物标液,连续测定6次,计算其回收率,结果见表3.由表2和表3可见,测定结果均经统计检验无异常值存在.由此可知,该测定条件下,本方法的测量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58 高 师 理 科 学 刊 第38卷表2 标准样品测定结果样品质量浓度测定值平行样品序号202252 2022631 0.264 0.1302 0.262 0.1303 0.260 0.1304 0.259 0.1315 0.261 0.1326 0.260 0.128测定结果平均值/mg·L-10.262 0.130标准样品质量浓度/mg·L-10.263±0.022 0.136±0.011相对误差/% -0.38 -4.40相对标准偏差/% 0.58 1.02表3 加标回收试验样品 本底值/µg 加标值/µg 加标测定值/µg 回收率/%加标1 2.40 1.0 3.32 92.0加标2 2.40 2.0 4.57 108.5加标3 2.40 4.0 6.57 104.33 结论本文采用全自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样中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分析标准曲线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水质检测与使用要求.与国标法相比,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等优点,特别是在大批量样品检测上具有突出优势,因此,值得在实验室大量推广.参考文献:[1] MANAR R,BONNARD M,RASTB C,et al.Ecotoxicity of cyanide complexes in industrially contaminated soils[J].Journal ofHazardous Materials,2011,195(15):369-377[2] 左晨艳,杨波波,吴婷,等.氰化物中毒及解毒的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16,30(4):311-316[3] 国家环境保护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4] 王明国,李社红,肖唐付,等.氰化物测定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10,38(4):519-529[5] 李晓燕,叶雪梅,邹晓红.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J].环境工程,2004,22(3):58-60[6] 乔小宇,李华昌,于力,等.配位体交换-流动注射搅拌型苹果酸奶稳定性的研究[J].工艺技术,2002,23(8):43-44[7] 姜汉硕,余波,伊萍.水中氰化物连续流动注射分析的改进[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7):640-642[8] 付生录,魏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3(2):39-42[9] 丁婧.基于SKALAR SAN++流动注射分析仪对水中总氰化物的测定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2):21-23[10] 肖文,余萍.间隔流动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2003(1):40-42。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分析方法的优化摘要:由于氰化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含氰化物的水进入到身体后和高铁细胞氧化酶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造成人的缺氧和窒息。
另外,由于氰化物在水中极易溶解,所以对水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饮用水,地表水,生活水,化工废水等进行监测时,应考虑其毒性。
水体中的痕量氰化物,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
然而,这种方法的稳定性不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试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水样中氰化物含量的影响因素,对方法进行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水中氰化物;检测;关键步骤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电镀、煤气、焦化等行业向外排出了大量的含氰污水,使水中的氰化物浓度迅速升高,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氰化物在水中有多种形态,如简单氰化物、络合物和有机氰化物等。
最近,根据对各个地区的排污废水的实地考察,发现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浓度通常在20 mg/L到70 mg/L之间,化肥厂煤气洗气排污中的氰化物含量大约为108 mg/L。
而氰化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东西,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只要达到0.05克,就会导致人的死亡。
所以,在我国,饮用水中氰化物的含量不得大于0.05 mg/L,农业灌溉水质标准也不得大于0.5 mg/L。
因此,监控氰化物就成了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发展了多种检测水中氰化物的方法,如滴定法、比色法、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其中分光光度法在现阶段发展较快。
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法同时测定了环境水体中的氰化物,该方法操作繁琐,但其灵敏度较高,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十分有利。
1水样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实验1.1配制试验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H=7.00的磷酸缓冲剂;1.氯胺 T的水溶液(储存在褐色的瓶子里);烟酸-吡唑啉酮溶液;氯化钾标准液、亚硝酸银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为避免在用水配制溶液时,除使用标准溶液之外,还需要对所有的配制溶液进行超声波脱气30 min,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两种氰化物测定方法的验证与对比摘要:通过对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水质(总)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与《连续流动注射仪法SXSHJ/ZB002-2015》进行方法验证实验,并对两种方法从标准曲线、样品加标回收率、方法检出限、实验精密度与测定结果、实验试剂消耗与作业速率五个方面对比,得出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法:具有更良好的线性(r=0.9994~0.9999),较低的检出限(0.00078),回收率为(97.3~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06~1.26%),相对误差为(0.0010~0.0058)。
较传统方法准确度与可信度更高,作业速率更快,样品与实验试剂消耗量更少,实验对人体的危害更小,适用现代环境监测的定时定量危害小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氰化物;流动分析法;方法验证;方法比对氰化物特指含有氰基的化合物,有剧毒。
水中氰化物通常产生于电镀、冶炼、化学工业等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
氰化物对水环境危害巨大,氰根含量浓度0.01mg/L为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最大允许浓度,氰根含量浓度为0.04~0.1mg/L升时,就可以使鱼类致死。
此外,水中的氰化物还会使得农业减产、牲畜发病或死亡。
因此,在对氰化物检测中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分光光度法与自编的连续流动法分别做方法验证,并在方法验证实验的过程中对两种方法进行比对。
1、实验1.1、总氰化物的测定方法1.1.1、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1)、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是国内测定总氰化物常用的手工方法,稳定且可靠,该方法基本原理是,首先对样品水样进行化学蒸馏方法预处理,随后在弱酸性条件下,将水样中氰化物与氯胺T发生反应形成氯化氰,然后与异烟酸反应,而后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最后再与巴比妥酸反应得到紫蓝色物质,用比色皿在波长为60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1.1.2、连续流动分析法(1)、连续流动法是我中心测定总氰化物常用的方法,作用机理是在酸碱度pH为3.8的环境下,络合氰化物在紫外消解器的作用下消解。
FHZHJSZISO0030 水质总氰化物游离氰化物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F-HZ-HJ-SZ-ISO-030水质—总氰化物和游离氰化物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浸取液、废水)中浓度(以氰离子计)大于3µg/L的氰化物的测定。
连续流动分析法适用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0µg/L~100µg/L。
2 原理概要总氰化物浓度的测定:络合氰化物在连续流动中被紫外光分解。
用一个UV-B灯(312nm)和一个硼硅玻璃分解螺旋管滤掉290nm的紫外光,这样防止硫氰酸盐转变成氰化物。
或者使用一个长波的紫外灯,它不会发射290nm以下的光,并配有石英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的分解螺旋管。
pH为3.8时存在的氰化氢在125℃管道内蒸馏时被分离,或使用一疏水膜在30℃经气体扩散分离。
然后氰化氢通过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的反应进行光度测定。
它与吡啶-4-碳酸和1,3—二甲基巴比土酸反应产生红色染料。
游离氰化物浓度的测定:测定游离氰化物时紫外灯要关闭,在pH为3.8蒸馏分离氰化氢时,在样品流中加入硫酸锌溶液,使铁氰化物以铁氰化锌的形式沉淀下来。
3 主要仪器和试剂3.1 仪器常规实验室仪器,蒸馏法所用的连续流动分析装置,气体扩散法所用的连续流动分析装置,容量瓶,醋酸铅试纸,吸移管,烧杯,膜滤器,pH值测量装置。
3.2 主要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ISO 3696 所述的一级水,12mol/L, 1mol/L, 0.1mol/L的盐酸,2.5mol/L, 1.0mol/L, 0.1mol/L, 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一水柠檬酸,七水硫酸锌,邻苯二甲酸氢钾,三水氯胺-T,1,3—二甲基巴比土酸,吡啶-4-碳酸,铁氰酸钾,铁氰化钾,氰化钾,四氰合锌酸钾,蒸馏和气体扩散法所用缓冲剂(PH=3.8),硫酸锌溶液(蒸馏法用),光度检测用缓冲溶液,显色剂,抗坏血酸,粉状碳酸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