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的MRI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54
肩锁关节脱位袢钢板固定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胛骨下缘和锁骨之间的关节发生异常移位,导致肩关节功能的受限和疼痛。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中较为常见。
肩锁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这种外力可能是直接撞击、跌倒或在运动中突然产生的强烈扭转动作。
肩锁关节的脱位还可能与肩带肌肉的松弛或撕裂有关。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的疼痛、肩关节的异常移位和肩胛骨下沉等症状。
诊断肩锁关节脱位通常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MRI或CT扫描。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早期的非手术疗法包括肩关节固定、热敷、物理治疗和抗炎药物的使用。
但对于严重的脱位病例,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重新定位肩锁关节并稳定骨骼结构以促进愈合。
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步骤主要包括清洁伤口、准确定位、重取错位骨片并固定、再定位肩锁关节并固定、术后护理等。
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根据脱位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
总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
通过正确的治疗和固定步骤,可以有效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并减少后续的并发症。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步骤展开讨论。
文章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关节脱位的定义、发生原因以及相关的临床重要性。
同时,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了解的框架,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
正文部分将更加深入地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内容。
首先,会详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定义和发生原因,包括解剖结构、力学因素和外力作用等方面的影响。
随后,将详细论述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和常用的诊断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该病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结论部分将总结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固定步骤。
首先,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右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肩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情况。
对于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功能影响来评定伤残等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
一、症状和体征:1. 疼痛:右肩锁关节脱位后,患者通常会感到严重的疼痛,特别是在运动或触摸受伤部位时疼痛明显加剧。
2. 肿胀:脱位损伤后,受伤部位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肿胀,伴随着皮肤红肿发热等症状。
3. 变形:在右肩锁关节脱位的情况下,肩部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变形,肩关节位置不正常。
4. 沉重感:患者可能感到受伤部位沉重不适,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5. 活动受限:由于右肩锁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肩部活动受限,不易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动作。
以上症状和体征是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二、功能影响:1. 肩部功能减弱:右肩锁关节脱位损伤后,患者的肩部功能明显减弱,部分患者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肩关节活动。
2. 运动障碍:肩部活动受限,患者在进行上肢运动时会感到不适和障碍。
3. 力量减退:由于右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部力量减退,不适合从事需要较大力量的体力劳动。
4. 日常生活影响:受伤肩部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洗衣、梳头、穿衣等活动都可能受到影响。
以上功能影响是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评定伤残等级时,除考虑疼痛、肿胀等症状和体征外,还需注意功能影响的程度。
三、伤残等级:根据症状、体征和功能影响的具体情况,右肩锁关节脱位的伤残等级通常分为四个等级:1. 一级伤残:轻微损伤,仅导致轻微疼痛和肿胀,对肩部功能影响不大。
4. 四级伤残:极重度损伤,造成严重的疼痛、肿胀、变形和功能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根据以上伤残等级,结合个体情况进行评定,确定患者的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等级,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和影像诊断的进展摘要】了解肩锁关节解剖特点及创伤性损伤的临床特性,分析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的方式及意义,优化选择检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肩锁关节损伤;临床诊断;影像检查手段;影像诊断水平【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31-021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11肩锁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脱位之一,约占全身脱位的2~16%,肩部损伤的12%[1]。
Rowe和Marble回顾1603例肩胛带损伤中肩锁关节损伤为52例,约占肩部损伤的3%。
[3]何金梅[4]总结肩锁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肩部损伤的10%.通过以上统计来看,笔者认为其发生率在10%左右。
12肩锁关节的解剖特征及损伤机制:肩锁关节骨性结构不稳定,关节囊薄弱;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周围韧带—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
关节内韧带即肩锁韧带,分前、后、上、下四部分;其中肩锁上韧带最结实,并有斜方肌和三角肌纤维加强。
关节外韧带包括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喙肩韧带可与关节囊融合,加强肩锁下关节。
肩锁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关节囊及肩锁上、下、前、后韧带)的强度和刚度最大[5]。
静止的稳定性由肩锁韧带、喙肩韧带和喙锁韧带所承担;活动的稳定性由三角肌和斜方肌来完成[6]。
间接损伤为牵拉伤和坠落伤,暴力经肱骨头传至肩峰,造成肩峰向上移位。
此时喙锁韧带正常[5]。
13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问题:患者所伤肩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分型:Allman和Tossy依据体检和放射学表现将肩锁关节损伤分三种类型(Ⅰ、Ⅱ和Ⅲ度)[3]。
Rockwood于1984年改进了Allman和Tossy的三分法,将其分为6型,用以指导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诊疗。
其中Ⅰ型和Ⅱ型分别等同于Allman和Tossy分型中的Ⅰ度损伤和Ⅱ度损伤,而将其Ⅲ型细分为Ⅳ、Ⅴ、Ⅵ型。
脱位的锁骨远端,穿透固定于斜方肌肌肉内;Ⅴ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喙锁韧带全断裂,肩峰与锁骨严重分离;Ⅵ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喙锁韧带全断裂,锁骨远端移至喙突下、联合腱之后[6]。
肩锁关节脱位诊疗常规2013-03-23 本文行家:飞翔的泪【病情评估】1. 体格检查:接诊医师及时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是否合并锁骨远端1/3骨折,肩锁关节位于皮下脱位时局部隆起,双侧对比时尤为明显,患肢外展和上举均较困难,前屈和后伸活动亦受限,检查时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凹陷及肩锁关节松动。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肩部正位片可明显显示锁骨外端向上移位,肩锁关节半脱位时需要同时向下牵引双上肢拍摄两侧肩锁关节X线片或使病人站立位双手提重物拍摄两侧肩锁关节正位X线片,对比检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
3.化验及辅助检查: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传染病三项、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
查心电图及胸透。
【诊断】1.判断是否有脱位(1)病史: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2)损伤部位可出现局部隆起、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局部压痛,患侧上肢外展或上举困难,前屈和后伸运动亦受限,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凹陷及肩锁关节松动。
(3)若仅关节囊及肩锁韧带破裂,而喙锁韧带未断裂,锁骨外端向上移位轻,为半脱位;若关节囊及肩锁韧带破裂的同时,还伴有喙锁韧带断裂,锁骨外端与肩峰完全分离,即为完全脱位。
(4)肩部正位X线片可可明显显示锁骨外端向上移位,半脱位必要时牵引双上肢或双上肢提重物拍摄双肩锁关节正位片,对比检查。
2.判断脱位的类型Rockwood 分类I型肩锁韧带挫伤,肩锁关节完整,有压痛,上臂部活动时肩锁关节轻微疼痛,X线片正常,不需手术治疗。
II型肩锁韧带撕裂,喙锁韧带损伤,喙锁间隙压痛,X线片示锁骨远端向上轻度移位,肩锁关节间隙增宽。
可保守治疗。
III 型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撕裂,肩锁关节脱位,X线片示锁骨远端高过肩峰内侧缘,应力下喙锁间隙比对侧增宽25%-100%,建议先保守治疗,如患者要求或后期出现持续的肩锁关节疼痛可手术治疗。
IV型锁骨远端向后方移位进入或穿过斜方肌,侧位X线片或CT临床上,比III 型损伤更痛,锁骨远端向锁骨后方移位。
肩锁关节脱位中医临床路径一、肩锁关节脱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TCD编码:BGT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ICD-10编码:S43.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新鲜脱位:脱位2周以内。
(2)陈旧脱位:脱位超过2周以上。
3.病类诊断西医Rockwood分类: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
4.证侯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肩锁关节脱位协作组制定的“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常见证候:血疲气滞证气血不和证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肩锁关节脱位协作组制定的“肩锁关节脱位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新鲜脱位、疾病分型(Rockwood分型)为Ⅰ、Ⅱ及大部分Ⅲ型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双侧肩锁关节X线片;(2)患侧AC肩锁关节Zanca位片;(3)患侧AC肩锁关节腋位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肩关节MRI或CT三维重建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整复2.外固定3.康复训练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右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肱骨头脱出肩胛骨关节面或肱骨向上脱位,造成韧带、肌腱和肌肉的损伤,进而导致功能障碍和疼痛。
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是为了评估患者因右肩锁关节脱位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程度,以确定其工伤或者事故认定的伤残程度和赔偿比例等信息。
下面将介绍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1. 肩关节疼痛:持续胀痛,活动受限,疼痛加重。
2. 肩膀外形改变:肩部呈现畸形、肿胀,骨质增生,产生隆突。
3. 肩膀活动受限:动作变形、僵硬,肌力减退,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4. 肩关节脱位:疼痛突然加重,伴有摸到异物感。
5. X光片及MRI检查:显示肩锁关节脱位位置、韧带损伤程度以及软组织情况等信息。
二、伤残鉴定标准:1. 功能障碍程度:根据患者的活动度、肩膀功能、力量等情况,评定其功能障碍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等分级。
4. 工伤认定:根据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及导致肩锁关节脱位的具体原因等,鉴定其是否为工伤,以确定其工伤赔偿比例。
5. 事故认定:根据肩锁关节脱位的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等,鉴定其是否为事故造成,以确定其事故认定的伤残程度。
三、鉴定程序及要求:1. 联合专家鉴定:由多名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鉴定结果客观、公正。
2. 详细病史调查:患者应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疼痛部位等,有助于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 临床体格检查:鉴定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功能活动度、受限程度、疼痛程度等,以辅助鉴定结果的确定。
4. 专业影像学检查:患者应提供X光片、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辅助鉴定人员对肩锁关节脱位的位置、损伤程度等进行评估。
5. 协调社会保障部门:鉴定结果应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患者获得相应的权益和赔偿。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一、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行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肩关节外伤史。
2.体检: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伤肢外展或上举均困难,前屈和后伸运动均受限,局部疼痛加剧,检查时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个凹陷,可摸到肩锁关节松动。
3.辅助检查: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核磁造影和CT三维表面重建检查判断损伤具体程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肩关节脱位,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锁关节脱位。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0-2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必要时)(6)肩关节MRI(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肩关节CT三维表面重建,肱骨头和肩胛盂分别重建(骨性Bankart损伤时)(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全麻。
2.手术方式:行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肩关节X线前后位。
2.必要时检查肩关节CT,三维表面重建3.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
3.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术后康复: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
肩锁关节脱位X线摄片与诊断(附22例报告)【摘要】目的选择合适的摄片体位及时发现肩锁关节脱位。
方法回顾我院3年多来经临床确诊肩锁关节脱位22例,摄片方法为肩部前后立位、肩部前后卧位及肩部应力位片,对照分析其X线表现。
结果22例患者中,7例卧位片即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7例通过肩关节前后立位片得到诊断,另8例通过应力X线片,双侧对照得到诊断。
其中卧位片12例疑似脱位,3例表现为正常。
X 线表现①肩锁关节间隙增宽。
②锁骨肩峰端向上移位。
③喙锁间距增大。
结论肩部前后立位及肩部应力位片对肩锁关节的诊断明显优于卧位肩关节片。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立位;应力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2例肩锁关节脱位病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6~53岁,平均403岁,右侧13例,左侧8例。
半脱位14例,全脱位8例,临床上22例均有外伤,肩锁关节部位有压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
1 2 方法12 1 肩部前后卧位X线片患者为仰卧,掌心向上,中心线对准肩胛盂上方垂直投照,本组病例均拍了该体位片。
12 2 肩部前后立位X线片患者站立,掌心向前,前臂尽量下垂,中心线对准肩胛盂上方水平投照,本组中15例拍了该体位片。
12 3 肩部应力X线片患者站立,掌心向前,双臂下垂,手提水桶(5 kg),分别摄取双侧肩部前后位片,本组中8例拍了应力X线片。
2 结果22例患者中,首次(卧位)摄片7例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12例疑似脱位,3例肩锁关节表现为正常;15例立位摄片患者中7例肩锁关节间隙大于5 mm,明显宽于卧位片而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8例应力X线片中患侧肩锁关节间隙及喙锁间距明显宽于健侧,具体X线表现为:2 1 肩锁关节间隙增宽正常成人肩锁关节间隙宽度在5 mm以内[1、2],本组病例卧位片中7例关节间隙在6~10 mm,12例关节间隙在4~6 mm,3例关节间隙小于3 mm;立位片中7例间隙在6~7 mm之间,8例应力X线片中,患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宽3~5 mm。
脱位[单项选择题]1、脱位的定义是()A.关节自关节囊内突出B.关节囊发育不良导致关节失去稳定性的现象C.组成关节的关节面部分失去对合关系D.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E.组成关节的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啮合关系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2、肩关节脱位最多见的类型是()A.前脱位B.后脱位C.下脱位D.盂上脱位E.中心型脱位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肘关节脱位固定复位后,在固定期间开始肌锻炼时应避免()A.肱二头肌收缩动作B.活动手指与腕部C.进行一定的物理治疗与体疗D.麻醉下行肘关节手法松解E.中药熏洗浸泡肘关节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开放性脱位是指()A.脱位伴皮肤裂伤B.脱位伴关节面骨折C.手术探查时发现关节囊有裂伤D.脱位伴关节韧带断裂E.关节腔与外界相通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桡骨小头半脱位常见发生年龄及常用处理方法是()A.5岁以下幼儿,手法复位,三角巾悬吊B.5~10岁小儿,手法复位,三角巾悬吊C.6~8岁小儿,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D.10岁儿童,切开复位内固定E.成年人,切开复位内固定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肩锁关节脱位的X线片检查,为明确肩峰与锁骨远端间距离,摄X线片时射线向上的成角应为()A.5°~10°B.10°~15°C.15°~20°D.20°~25°E.25°~30°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造成颞颌关节脱位的病因病机不包括()A.张口过大B.过度咬合C.外力打击D.杠杆力作用E.肾虚劳损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8、髋关节脱位,根据股骨头的移位情况可分为()A.上脱位、下脱位、中心性脱位B.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C.上脱位、下脱位、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D.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E.前脱位、后脱位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9、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维持患肢位置正确的是()A.轻度内收伸直中立位B.轻度外展伸直内旋位C.轻度外展伸直中立位D.轻度内收伸直外旋位E.轻度内收伸直内旋位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0、膝关节侧方脱位造成复位困难的原因是()A.股四头肌紧张B.囊关节嵌夹C.多合并胫骨平台骨折D.胫骨髁间隆起骨折E.髌股关节脱位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1、髌骨脱位的固定方法是()A.用下肢托板或石膏托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10°~15°中立位B.用下肢托板或石膏托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0°中立位C.用下肢托板或石膏托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30°中立位D.用下肢托板或石膏托将膝关节固定于屈曲90°中立位E.抱膝圈固定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2、跖跗关节脱位容易伴发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是()A.第1跖骨B.第2跖骨C.第3跖骨D.第4跖骨E.第5跖骨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3、跖跗关节脱位的常见类型是()A.第1~5跖骨脱向外侧B.第1~5跖骨脱向内侧C.第2~5跖骨脱向外侧,第1跖骨脱向内侧D.第2~5跖骨脱向内侧,第1跖骨脱向外侧E.第3~5跖骨脱向外侧,第1、第2跖骨脱向内侧参考答案:C[多项选择题]14、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包括()A.被动活动时患侧锁骨外侧端活动范围增加,肩关节功能障碍B.肩峰显著突出,形成典型的“方肩”畸形C.三角肌下有空虚感,在正常位置不能扪及肱骨头D.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凹陷沟,局部按压有明显弹跳征,如按琴键E.搭肩试验(Duga征)及直尺试验阳性参考答案:A,D[多项选择题]15、关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功能锻炼,叙述错误的是()A.固定期间作肘、腕、指关节活动B.固定3~4周后开始主动活动肩关节C.先作肩关节的前屈后伸活动,逐渐作外旋、内旋、外展及上举等动作D.固定6周后即加大活动范围、被动手法活动E.功能锻炼期间可用轻手法按摩参考答案:B,D[多项选择题]16、关于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整复,叙述正确的是()A.陈旧性肩关节前脱位,在3个月以内,无明显骨质硫松者,可试行手法复位B.年老体弱者可用手法复位C.脱位的关节固定不动者,可用手法复位D.经X线片证实,未合并骨折,或关节内外无骨化者,可用手法复位E.肩关节脱位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尝试手法整复参考答案:A,D,E参考解析: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
MRI在肩锁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河南尉氏475500【摘要】目的:分析mri在肩锁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mri诊断,按tossy分类进行分级并分析其mri特点。
结果:63例肩锁关节损伤中ⅰ级损伤26例,ii级损伤21例,iii级损伤16例。
i级损伤患者mri表现为肩锁韧带完全撕裂,伴有喙锁韧带的扭伤或部分撕裂。
ii级表现为肩锁韧带或喙锁韧带增厚和信号减低。
iii级患者表现有关节囊积液或关节盘撕裂,或伴有骨挫裂伤。
结论:mri对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肩锁关节损伤;mri;诊断;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55-02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acj)是人体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肩锁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
mri可对肩锁关节损伤做出更加完整的诊断。
本文旨在探讨mri对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mri诊断。
纳入病例一般状况,具体数据,(见表1)。
表1纳入病例一般状况一般情况回顾性病例63例男:女48:15年龄(χ±s)(岁)18-78(33.5±13.5)左肩:右肩43:20急性:慢性56:7急性病程/慢性病程0.5-7天/3-6月临床症状肩锁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处畸形1.2研究方法:1.2.1肩锁关节损伤分析方法:①tossy分级:将肩锁关节损伤分为三级,对制订治疗计划有重要价值。
②肩锁关节间距,对诊断肩锁关节脱位与半脱位有诊断价值。
1.2.2肩锁关节mr检查方法:①仪器:美国ge公司vectra0.5t 磁共振显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