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五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3-5-2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9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扩展语句1.(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生动。
(100字左右)秋天笑脸丰收田地答:【答案】秋天的田地里,到处都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像被铺上了一层金子,稻穗鼓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一朵朵棉花咧开了小嘴,高粱也笑弯了腰……人们忙着收获,暂时的劳累挡不住那一张张惬意的笑脸。
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要求:保留诗歌原有的意境;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境:清新恬静。
然后,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初阳”“宿雨”“荷”等进行描写。
另外,要注意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答案】清晨的阳光轻轻地洒满了荷塘,初升的太阳晒干了荷叶上残留的雨水,朵朵荷花在风中轻轻颤动,片片绿叶像伞盖一样被举托在水面。
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3.(2017·云南省曲靖市模拟)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答案】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4.(2017·山东省临沂市模拟)请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展开联想,写一段60字左右的场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领会题目的基本意图,同时要明确诗歌的意境以及意思,解答时要注意意境的唯美,如“富丽堂皇的汉宫”“远嫁到荒凉偏僻的沙漠”“青冢”“孤零零地诉说”,这是解答的关键所在。
注意语言表达要具体、通顺。
【答案】(示例)一个人离开富丽堂皇的汉宫,远嫁到荒凉偏僻的沙漠,只留下一座青冢,像一只孤雁,面对着黄昏,在孤零零地诉说着什么。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遵意发挥,提纲点睛2019年、2020年全国卷出现了考查“压缩语段”考点的题目,压缩语段题与新闻报道、应用类文本结合,具体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结合地方省市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扩展语句题主要考查选词扩展。
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本专题两大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
本专题先熟悉考情,然后分考点突破。
每一考点都采用分题型的形式突破,每一题型都是先讲解方法再即练即悟,以此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扩展语句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诗句,描写一个场景,且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不少于100字。
其次,研读文本材料。
文本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需要转换成第三人称,诗句简练,需要适当补充心理描写,如坐在台阶上他想到了什么,看见蚂蚁之后他又有哪些心理活动。
最后,结合原有叙述语句,形成答案。
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
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
”“囫囵着跌下来”,用语是幼稚的创造,意思却很明显,就是整个人从楼上滚下来了。
问她跌了多远,滚下多少级楼梯,她也说不清。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考点点拨】“扩展语句”或是环绕一个主题扩展内容,或是将几个词语扩写成一个语段,或是将抽象归纳的对象详细化生动化,或是将图表转变为文字等。
它们的主观性较强,重在“添油加醋”,生动形象,所以应按照“看清楚”和“写理解”的答题原则。
“看清楚”集中于三点:一是看清题目的要求,如写作的主题、运用的修辞,规定的字数、详细对象等;二是看清预设的情形,如时间、地址、对象、情状等;三是看清表达的感情,或为题目所规定的,或为情形示意的,但都需要做到真切和踊跃健康。
而“写理解”即注意前后照顾,想象联想合理,表达正确生动。
注意好了这两个方面,就能较好地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或为新闻拟写标题,归纳一句话新闻,写简洁新闻导语;或给观点下定义;或归纳文段的要旨内容;或简述图表的内容等。
它与“扩展语句”相反,重在语言的精华和内容的归纳上,其答案一般都是客观而详细的。
解答原则是将详细形象的内容抽象化,将论述的内容归纳化,将零落的信息集中化,将直观的图表文字化,使语言表达简洁简要,清楚理解。
所以,答题时特别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采集有关的主要信息,去粗取精,去次存主,去详细存抽象,在较为严格规定的字数范围内正确回答出有关的重点,才能获取满意的分数。
(一)基础稳固1、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给“极光”下一个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别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经常出此刻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域,主假如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这类光的漂亮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出此刻北半球的叫北极光,出此刻南半球的叫做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答:2、联合以下三个词语,运用比喻手法,将其扩展成一个生动的句子,给人以美的联想。
山丘白云羊群答:3、将下边对于“好文章”的抽象说法,将此中画线的语句用形象的语言加以展现。
好文章应当来自生活,应当抒写真情实感,应当有自己的看法,惹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激起激烈的感情共识,令人获取启迪,遇到教益。
专题0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扩展语句”即把较为抽象、概括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景,按照合乎情理的理解,对它进行再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准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三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高考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为高考高频考点。
尤其是压缩语段,山东高考常常考查,2.考查形式相对稳定。
扩展语句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词语或诗句,然后要求考生写一段话或描写一个场景。
压缩语段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提取关键词、拟写新闻标题、下定义、概括材料内容或阐述观点看法。
3.选择的语料涉及面广。
【重点、难点剖析】一、串词设境型这种类型是给定几个词语,要求考生运用相关联想,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这种类型在题目要求中会有一些限制。
比如,要求写成“情景交融”的文字,突出某种情感,运用何种修辞等。
二、诗词素描型给出古典诗词或名句,对之进行情景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像上题题干要求设计场景和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这些具体要求更需高度重视。
2.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3.把握诗句,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正确地理解诗句本身,找准诗句的扩展中心。
4.想象整合,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完成答案的整合。
三、句意丰富型这种题型往往给出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句子。
要求考生围绕给定的句子,选择相应的具体材料,对原句进行“解释性”的描写,有点类似于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去找论据那样的题目。
1.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
2.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
3.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其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
专题五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扩展语句是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表达更具体、更明白、更丰富。
扩展语句着重考查联想和想象等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
压缩语段就是对一段话或者一个长句进行提炼或概括,使原来的段落或句子的主旨更显露、更明朗。
主要考查辨析筛选信息和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这类题目往往要求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练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简洁明了,又要不遗漏重要信息。
这种题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扩展语句1.(2015湖南,21)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6分)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民翘盼,。
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答案(示例)女娲端坐云上,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
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
2.(2016河南六市二联,15)扩展下面的语句,使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80字左右。
(4分)田野被小溪划成方块,填满了农民的希望。
答:答案举目远眺,只见无数条小溪,像丝带一般,把一望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方块。
方块里,红一片,黄一片,白一片,整个田野如同一张偌大的彩色地图,填满了农民的希望。
3.(2016山东潍坊期末,18)阅读《秋冷了月光》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4分)天微凉,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色被染黄。
画面很温暖,开心的模样,那笑声如一串铃铛。
故事里,说书人语调很缓慢,孩子们在台下轻轻唱。
请将“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色被染黄”这句话扩写为一段与整个歌词的意境相符的文字,字数在50~70字之间。
【考点讲解】《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扩展语句考点的考查要求是:扩展语句。
一、扩展语句“扩展语句”是考查学生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它是根据高考“语文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的原则提出的,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语文学科加大对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一个新的表现。
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命题灵活性大。
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这一考点的要求是,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
它或者是把一组词语扩展成一句话或一段话;或者是把一句话的意思加以扩充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或单纯、简略。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随着考试改革,扩展语句可能有更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1)着力于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有较大的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完成这样的考题,应该仔细审清题目的要求,认真揣摩原句的意思。
弄清题目对句子内容、句式、表达方式、重点等方面的要求,紧扣要求去扩展句子。
扩展语句的六种方法:(一)添加修饰成分。
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句,可采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的扩展生动、具体、丰富,就可采用此方法。
如下文中的第六种题型。
专题05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扩展语句”即把较为抽象、概括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景.按照合乎情理的理解.对它进行再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准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三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高考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为高考高频考点。
尤其是压缩语段.山东高考常常考查.2.考查形式相对稳定。
扩展语句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词语或诗句.然后要求考生写一段话或描写一个场景。
压缩语段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提取关键词、拟写新闻标题、下定义、概括材料内容或阐述观点看法。
3.选择的语料涉及面广。
【重点、难点剖析】一、串词设境型这种类型是给定几个词语.要求考生运用相关联想.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这种类型在题目要求中会有一些限制。
比如.要求写成“情景交融”的文字.突出某种情感.运用何种修辞等。
二、诗词素描型给出古典诗词或名句.对之进行情景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像上题题干要求设计场景和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这些具体要求更需高度重视。
2.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3.把握诗句.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正确地理解诗句本身.找准诗句的扩展中心。
4.想象整合.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完成答案的整合。
三、句意丰富型这种题型往往给出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句子。
要求考生围绕给定的句子.选择相应的具体材料.对原句进行“解释性”的描写.有点类似于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去找论据那样的题目。
1.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
2.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
3.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其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从近几年高考卷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有如下特点:1.考查形式多样。
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设题形式多有变化,话题拓展式、添加成分式、中心阐发式是考查的常见形式,根据古诗句意境扩展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或提取关键词,有时概括语段的观点,有时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导语,有时根据资料拟写人物简介。
2.选材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从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3.考查综合性强。
扩展语句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大多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有的与仿句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在一起,有的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融合,并且大都与修辞运用结合。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一、扩展语句所谓扩展语句,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简单凝练的词、短语或句子甚至画面合理地扩充成几句话或一段话,使其意思丰富、形象、具体。
主要考查考生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且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也要符合试题要求。
主要题型有:(1)增添情节,补充细节;(2)突出场面,描绘景物;(3)描写人物心理;(4)添加论证,得出结论;等等。
扩展语句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1.添枝加叶法就是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起单纯的陈述和支配作用,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
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扩展下面的句子,使其具体、生动、丰满。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2018年7月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项训练1. 请以“学会简单”为基本内容进行扩写。
要求:①内容集中、明确;②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③100个字左右。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请将“水滴”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①表达一种哲理;②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③100个字左右。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其能够准确地概括材料的寓意,要求做到语意连贯,逻辑严谨。
(5分)西瓜熟了,动物们争先恐后,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吃西瓜。
猴子想将西瓜抱到树上,抛下来摔破了吃。
但是,顾着上树,就无法抱住西瓜,抱着西瓜就难以上树。
在大家的讥笑中,猴子开动脑筋,不一会儿,它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
猴子先将西瓜滚到悬崖边,然后将西瓜推下悬崖,毫不费力地将西瓜摔破,再跑到崖下,独自享用。
其他动物目睹了猴子的做法,不约而同地赞叹道:“, 。
”4. 请将“溪流”“树叶”“蝌蚪”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