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行书钢笔字帖教程
- 格式:pdf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156
硬笔行书字帖欣赏古诗硬笔行书,又称钢笔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风格,以钢笔作为工具,用硬朗的笔触和饱满的墨意来表现字体的形体美。
作为一种近代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形式,硬笔行书既承传统继承朵,又与时俱进。
与软笔行书相比,硬笔行书更注重笔画的规范和结构的严密,给人以一种刚劲有力的感受。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经常被用来欣赏与吟诵,与硬笔行书结合,既能展示出古诗的意境和内涵,又能体现硬笔行书的独特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首经典的古诗作品,并以硬笔行书的形式呈现。
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附图一:硬笔行书字帖)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附图二:硬笔行书字帖)3.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附图三:硬笔行书字帖)4.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附图四:硬笔行书字帖)这些古诗作品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美妙的表达方式,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
硬笔行书作为一种书法形式,通过笔画的浓墨重彩和独特的线条,将古诗的意境与书法艺术的韵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当我们欣赏硬笔行书字帖的时候,不仅可以感受到古诗的意境,还能欣赏到硬笔行书作品的独特韵味。
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书法家用心的表达,展现了硬笔行书的艺术价值。
硬笔行书字帖欣赏古诗,既能增加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又能领略到硬笔行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同时也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同沉浸在硬笔行书和古诗的美好世界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力量。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1《蝉》唐.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4《风》李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王涯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7《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洛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中秋夜》(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11《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3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4《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5《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18《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19《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20《边词》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21《照镜见白发》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丼,昡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昡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昡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昡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伒山小。
9、登岳阳楼杜甫昑闻洞庨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坢日夜浫。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兲山北,凭轩涕泗流。
10、蜀相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昡艱,隑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雂泪满襟。
1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鸤。
15、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7、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昡水,但见群鸤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隑篱呼取尽余杯。
18、水槛遣心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中华古诗词钢笔行书字帖满江红(忆别)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
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
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
衣上雨,眉间月。
滴不尽,颦空切。
羡栖梁归燕,入帘双蝶。
愁绪多於花絮乱,柔肠过丁香结。
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满江红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
况正是、楼台高处,晚凉犹薄。
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
算四时、佳处是清秋,须行乐。
东篱下,西窗角。
寻旧菊,催新酌。
笑广平何事,对秋萧索。
摇叶声声深院宇,折荷寸寸闲池阁。
待归来、闲把木犀花,重熏却。
最高楼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
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南浦金鸭懒熏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
浓绿涨瑶窗,东风外、吹尽乱红飞絮。
无言伫立,断肠惟有流莺语。
碧云欲暮,空惆怅,韶华一时虚度。
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
老去觉欢疏,伤春恨,都付断云残雨。
黄昏院落,问谁犹在凭阑处。
可堪杜宇,空只解声声,催他春去。
摊破江城子娟娟霜月又侵门。
对黄昏。
怯黄昏。
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
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断魂。
断魂。
不堪闻。
被半温。
香半温。
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
只有床前、红独伴啼痕。
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木兰花慢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八声甘州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钢笔行书字帖欧阳歌谷(2021.02.01)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4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5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6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7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8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9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0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1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2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3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4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5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6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7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8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19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0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1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2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3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4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5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6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7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8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29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0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1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2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3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4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5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6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7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8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39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41 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钢笔楷体描红字帖(可改内容可打印)谢谢使用46。
唐诗三百首集《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唐诗三百首 (含注解评析)唐诗三百首·卷一、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 《感遇·其二》作者: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评析】: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
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
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
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
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
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
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
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
而李诗却着意渲染。
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
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韵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评析】: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 《春思》作者: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注解】: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韵译】: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评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
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
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评析】: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赠卫八处士》作者: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1、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
2、间:掺合。
3、故意:故交的情意。
【韵译】: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觞。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 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评析】: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
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 。
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
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
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
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
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
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
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 《佳人》作者: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韵译】: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