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反光膜T—解释说明

道路交通反光膜T—解释说明

道路交通反光膜T—解释说明
道路交通反光膜T—解释说明

道路交通反光膜T—解

释说明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4-05-08 07:59:13 文字:【大】【中】【小】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

学习新标准的颁布对交通标志用反光膜最新解释

2012年12月31日《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发布,2013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其反光膜的分类有了新的定义,与之前的分类标准更加清晰明了。在分类上由之前的五个级别调整为七个类型,并具体描述了每个类型反光膜的典型结构、通常称谓、使用寿命、适用范围等,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有指导性,特别是我们目前长沙市普遍采用的钻石级反光膜,在新标准中已解释为“大角度反光膜”,值得我们每一位对该标准的认真学习。

下面摘录(GB/T 18833—2002)版、(GB/T18833—2012)版两个版本对反光膜分类的描述,让大家通过学习、对比,有一个跨越性调整,工作中适应新的国家标准:

一、2002年9月11日发行的《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 18833—2002),对反光膜的分类做如下描述:

1、反光膜按其不同的逆反射原理,可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两类。

2、反光膜按其不同的结构,可分为透镜埋入型、密封胶囊型和微棱镜型三类。

3、反光膜按其不同的逆反射性能,可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反光膜为微棱镜型反光膜;二级反光膜为密封胶囊型反光膜,通常称高强级反光膜;三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超工程级反光膜;四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工程级反光膜;五级反光膜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通常称经济级反光膜。

二、2012年12月31日发布的《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对反光膜的分类做如下描述:

1、反光膜按其逆反射原理,可分为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

2、反光膜按其光度性能、结构和用途,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a) Ⅰ类-通常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7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b) Ⅱ类-通常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称超工程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c) Ⅲ类-通常为密封胶囊式玻璃珠型结构,称高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d) Ⅳ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超强级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e) Ⅴ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称大角度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10年,可用于永久性交通标志、作业区设施和轮廓标;

f) Ⅶ类-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有金属镀层,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可用于轮廓标和交通柱,无金属镀层时也可用于作业区设施和字符较少的交通标志;

g) Ⅷ-通常为微棱镜型结构,柔性材质,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可用于临时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

注:1、各类反光膜结构为通常使用的典型结构,不排除会有其他结构存在。如棱镜型工程级反光膜为Ⅰ类反光膜。

注:2、各类反光膜使用寿命为制造商一般承诺的期限,实际使用寿命与其材质和用途有关。如荧光反光膜以及用于临时性交通标志和作业区设施的反光膜,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及总结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 专业:道桥99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系数为,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设计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 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 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模型c.平均增长率模型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基>N可>N实基>N实>N可可>N基>N实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 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 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 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 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 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设计说明书 重庆合川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工程 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完成日期:

1 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 合川主城区被嘉陵江、涪江分为合阳、南屏、东渡三个片区,正是由于三条大江的制约,使合川三个片区的往来非常不便。2007年,合川区人民政府决定修建嘉陵江南屏大桥,以解决三个片间的交通问题。根据《合川区综合交通规划》,在建嘉陵江南屏大桥、涪江一桥和已建的嘉陵江东渡大桥通过引道联系构成了合川的CBD环线,随着嘉陵江南屏大桥的建设,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的建设也迫在眉睫。 东渡片区位于合川主城中心,嘉陵江、涪江交汇处。嘉陵江自北向东环绕而成的东渡半岛,东渡片区西、北为合阳老城区;南为南屏核心区;东为钓鱼城保护区。 本次设计的嘉陵江南屏大桥北引道位于东渡片区西侧的嘉陵江岸边,起于已建的学士路,止于嘉陵江南屏大桥北桥头,是连接南屏大桥和东渡大桥的重要干道。 1.2项目概况 北引道全长1220m,南屏桥桥后引道全长194m。道路为城市主干道II级,设计车速40Km/h,标准路幅宽度32m,双向四车道,人行道范围内设非机动车道,宽2.5m。

2 采用技术标准、规范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MR601)⊙《视觉信号表面色》(GB/T8416-1987)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 ⊙《道路标线涂料》(GA/T 298) ⊙《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计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3设计范围和内容 本次交通工程设计内容为南屏大桥北引道及桥后引道的交通标志标线、交叉口信号控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4 交通标志 4.1 版面设计 标志根据其版面内容的不同,分为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几种。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为依据。以下几点须注意: 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 执行。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5mm。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111国道-北大街)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雁栖中心路位于北京市怀柔新城雁栖组团内部,南起北大街,北至111国道,是雁栖组团内部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该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40m,设计车速50km/h,道路横断面宽度为三幅路形式。为了加快雁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速度,我院受北京怀胜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给水、中水、照明、绿化等专业。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13年4月19日对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批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9月29日下发了《关于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现根据道路方案图进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本册为雁栖中心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图纸。 二、设计依据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3-2009) 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007—493. 3、《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

三、设计概要 (一)道路设计 雁栖中心路南起京密引水渠北侧路北大街,终点向北至现况怀丰公路,线路全长2876.69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0米,设计车速 50km/h。横断面布置为三幅路形式,主路宽16.5m,两侧主辅路隔离带各宽2m,两侧辅路各宽6m,人行道各宽3.75m(含树池)。 (二)、标志设计 1、标志平面布设 交通标志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根据交通标志的不同种类来设置,以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应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全线标志布设应遵循均衡而不过于集中于局部路段,板面注记及结构形式,应与道路线形、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视觉及美观要求的原则。 2、标志板面设计 板面尺寸应符合国标GB5768.1~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板面尺寸是按不同板面内容确定的,尽量达到统一,汉字间隔、笔划粗度、最小行距、边距等均以国标为依 据。为使标志板面更加美观,以增加中英文文字的视认效果,在板面边缘处设有与字符反光颜色相同的边框。 (2)反光材料的选择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1

3 期末考试 交通工程总论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 )卷 学年第 一 学期 第2页 共4页

5 期末考试 交通工程总论 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 )卷 学年第 一 学期 第4页 共4页

6 5、某两条次干道相交,东西向为北京路、南北向为上海路,道路设计速度均为60公里/小时。每个进口道均为三个车道,分别是左转、直行、右转,假设其饱和流量均为1000小客车/小时。经调查,该交叉口的高峰小时流量见下表(单位:小客车/小时), 测得交叉口全红时间为2秒,黄灯时间为3秒,绿灯启动损失时间为2秒,黄灯损失时间为1s ,绿灯最短显示时间10秒。请根据以上所提供材料,进行如下信号配时设计。 东进口 南进口 西进口 北进口 出口流量 东出口 0 300 400 50 750 南出口 50 0 400 400 850 西出口 350 45 0 350 745 北出口 350 400 20 0 770 进口流量 750 745 820 800 3115 解:计算损失时间:全红时间+绿灯启动损失时间+黄灯损失时间=5s (2 分) 0 1.55 1.5(52)5 10011(400/1000400/1000) L C Y +??+= ==--+秒 (4分) 有效绿灯时长为01001090e G C L =-=-=秒 (2 分) 绿灯时间: 南北相位:10.4 9032440.8 g = ?-+=秒 (2分) 东西相位: 10.4 9032440.8 g = ?-+=秒 (2分) … …… ……………… 密……………………封……………………线……………………

三里杨路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概述 三里杨路(仁和路-幸福路段)是蒙城县城南新区西片区南北走向的一条城市支路,南起仁和路,北至幸福路,道路红线宽16m,设计车速30Km/h。本次三里杨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K0+000,设计终点桩号K0+233.22,路线全长233.22米。三里杨路与仁和路交叉口、三里杨路与幸福路交口未纳入本项目实施范围,,故本次三里杨路(仁和路-幸福路段)实施桩号为K0+011~K0+228.2。 为保证本条道路建成后的通行安全并给予驾乘人员足够的指示信息,需对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交通工程设施进行设计。 2、设计依据 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⑵、《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438-2009) ⑶、《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⑷、《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3、设计内容 ⑴、交通标志设计去 ①、标志平面布设 交通标志的布设以确保交通畅通和保障行车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型、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根据交通标志的不同种类来设置,以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全线标志布设应遵循均衡而不过于集中于局部路段的原则,便于道路使用者的视认。版面内容及结构形式应与道路线形及周边环境协调,并依据国标GB5768-2009进行设计。 全线标志的设置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的标志。 指路标志:400cm×200cm矩形,蓝底白色图案,指示邻近道路,设在道路交叉口入口附近。 标志牌的布设详见“标志标线平面图”。 ②、标志版面设计 字高的确定:为了便于道路使用者对标志信息进行视认,同时保持与新区新建道路交通标志尺寸高度的统一,所有指路标志汉字字高为40cm。若汉字过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适当压缩文字高宽比。汉字采用国家标准矢量汉字,标准黑体,严格按照GB5768-2009有关规定执行。 版面尺寸根据不同版面内容确定,尽量实现统一,汉字间距、笔画粗度、最小行距、边距等均以国标为依据。为使标志版面更加美观,在版面边缘处设置与字符反光颜色相同的边框,其边框圆角半径为相应版面中最大中文字高的0.2倍。 各种标志版面尺寸、内容、边框在标志版面上的位置详见“标志大样图”。 反光材料的选择:根据市政道路的服务功能、特点及反光材料的反光特性、使用功能、应用场合和使用年限,确定禁令、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分合流标志采用丝网印刷技术,所有标志板底膜均采用二级反光膜,版面字符及图案材料均采用一级反光膜,并确保版面字体采用电脑刻字技术,所有文字及图案不可拼接。 颜色的确定:所有标志版面颜色均应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 ③、标志结构及基础设计 根据标志版面尺寸大小及设置位置的需要,标志支架结构有单柱式、单悬臂式两种。各种部件连接方式除指定处采用螺栓连接外,其余均采用铆接。标志立柱采用热轧无缝方形钢管,标志版面采用铝合金板材。标志具体规格详见设计图。 交通标志结构所需的基础材料及安装按照交管部门统一的标准选用、实施,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标志板、滑动铝槽采用铝合金铆钉铆接,板面上的铆钉头座打磨平滑。 立柱顶端盖帽采用3mm的铝板焊接封盖。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汽车总体设计说明书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题目:一汽大众宝来乘用车总体设计及各总成选型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2013年 12 月 30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 学年第 1 学期 学院(系):机械工程 专业:车辆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一汽大众宝来乘用车整体设计及各总成选型起迄日期:12 月20 日~ 1 月 3 日 课程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 年12月20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专业思想。使学生了解以前所学理论知识和参加过得金工实习、工艺实习及专业生产实习等环节,都是为今后的专业设计、生产做准备,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培养一名合格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而设置,车辆工程专业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汽车驱动桥的主减速器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的、全面的、科学的工程设计的能力。 (3)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学会查找、翻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相关技术资料等。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一汽大众宝来乘用车整体设计及各总成选型 2、具体参数: 车型7 长宽高 /mm 前悬/后悬 /mm 前轮距/后轮 距 / mm 轴距 /mm 总质 量/kg 整备质 量/kg 一汽大众宝来4376 1735 1446 873/990 1513/1494 2513 1830 1280 额定 承 载人数发动机 型号 排量 /mL 发动机功率 /kW 轴数 最高车速 /(km/h) 轮胎规格 5 BJH 1595 74 2 182 195/65R15 3、要求: 为给定基本设计参数的汽车进行总体设计,计算并匹配合适功率的发动机,轴荷分配和轴数,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布置草图和乘员舱布置草图。(1)驱动形式及主要参数的选择:驱动形式,布置形式,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2)发动机的选择 (3)外形设计及总体布置: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各部件的布置3.课程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完成内容: (1)总布置草图1张(1号图) (2)驾驶舱布置草图1张(3号图) (3)零件图1张(3号图) (4)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 2、沿线规划路网 3、现场踏勘资料 4、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1)《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 (1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6); (1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 (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17)《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 2004); (19)《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三、工程简况 工程全长564.6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横断面形式为:25m=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2×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5m人行道。 本工程交通安全和经管设施等级为C级。 四、设计原则 1. 根据行车速度、道路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适当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位置;以道路工程设计为依据,统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性、一致性,满足近期道路交通经管的需求,确保行驶的安全、快捷、畅通。标志的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经管设施,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按交通经管法规及有关规范,正确、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得侵占建筑限界,保证侧向余宽;不应侵占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净空高度。 3.当需要在同一地方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立柱上,但同一方向的标志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牌在一根立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交通标志设置的净空高度:单柱式一般宜为1.5~2.5m,悬臂式一般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 4.道路标线中车行道分界线的尺寸、导向箭头的尺寸和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路段的设计速度确定。 五、交通标志设计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经管交通的设施。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以不熟悉本工程路网体系的司机为使用对象,使其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避免发生错误行驶。 1. 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黄底反光,黑图案和边框不反光。 2. 禁令标志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随着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道路交通量会发生较大变化,针对可能成为道路交通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道路平面设计图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4、《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6、国家及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 1严格按照上述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与周边交通组织充分结合,发挥路网最大效率; 3、标志内容力求简洁、清晰,给司机以确切的道路情报,保障交通安全与快捷; 4、合理配置清楚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三、交通组织 1设计标准 本项目为城市次干道皿级,计算行车速度30km/h 2、机动车交通组织 (1路段交通组织 路段行车道接路口直行车道,在路段行车道和过渡段车道中提前预示车道流向, 使转向车在路段提前选择车道。 (2)交叉口交通组织 瓶颈的重要节点重点进行交通组织。 (3)公共交通组织 在公交站点搞好线路衔接,方便换乘,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减缓道路交通流量增长,让有限的道路资源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3、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组织 (1本项目设置了专用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通行。 (2)完善由沿线布置的步行设施、行人过街设施、盲道、残疾人专用道等组成 的步行交通系统,提出适于营造绿色、休闲、安全的步行交通空间的硬质景观的建议。 四、交通设施设计 1道路标线 (1道路标线涂料采用环保反光热熔涂料,并具有抗滑性能,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不应低于所在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标线涂料应符合“GB5768H2009及“ J卩 T80”(路面标线涂料)、” GN47- 1989(道路标线漆常温型)” GN48989 “(道路标线漆热塑型)的有关规定,车道的划分见图中标注(线中至线中标注)。道路平面宽度不规则的路段按车道平均分配画线。车道尺寸与虚线间距单位为米,标线、导向箭头和路面文字的厚度15?1.7毫米。 (2)敷设标线的路面表面应清洁干燥。 (3)为增加标线夜间反光性,所有标线均预混玻璃微珠和面撒玻璃珠。 (4)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m 左右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 、设计原则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 … … … 线 … … … … … … … … 密 … … … … … 封 … … … … … … … … … … … … … 试卷适用班级 交信 111、112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 … … - V ? … … 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 1、已知某小型十字交叉口,道路宽度均为 7m 。T=60s ,两相位,绿灯时间 t g 均为 27s , … 黄灯时间均为 3 秒,t 0=2.3s ,t i =2.5s ,σ=0.9。各进口车流转向比例右转车占 20%,左 … 转车占 10%。其它影响可忽略,求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 2、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速度与密度关系式为 V =64-0.512K ,计算: (1) 自由流速度与阻塞密度。 (2) 能达到的最大流量。 (3) 写出速度与交通量的关系。 (4) 若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 0.8 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 … 解: … … (1)东进口通行能力 ? 解:此模型为 Greensheilds 模型,其表达式为:V = V f 1 - K ? ? (1 分) ? 密 … 东进口直行车道通行能力为: … (1)V = 64km / h , K ? j ? = 64 / 0.512 = 125辆/ km (3 分) 3600 ? t - t ? 3600 f j ? 27 2.3 ? … C s = … T … … g ? h t 0 + 1? = 0.9 ? ? ? 60 ? 2.5 + 1? = 588(pcu / h ); ? (2) Q m = 1 V 4 f * K j = 1 64 *125 = 2000辆/ h (3 分) 4 封 由于直左右混行车道相当于直左车道,则C SLR = C SL = C S (1 - 1/ 2) = 558 pcu / h ; ? V 2 ? ? V 2 ? … (3) Q = KV = K j V - ? = 125 V - ? (3 分) … … (2)折减验算 … … 进口左转交通量C = C * = 56 pcu / h ; ? ? f ? 64 ? ? V 2 ? … LE … … SLR L (4)实际流量=2000*0.8=1600 辆/h ,代入公式Q 实 = 125 V - ? 64 ? 得:V=46km/h , 线 C ' L E … … C = 3N = 3 * 60 = 180 pcu / h ; < C ' LE ,所以不需要折减。 将 V 带入V = V ? f 1 - K ? ? 得 K=35 辆/km 。 ? … LE … … … (3)交叉口通行能力C = 4C SLR = 4 ? 558 = 2232 pcu / h ? j ? … 试卷适用班级 交信 111、112 班级 姓名 学号 K … K 得分 阅卷人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 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 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工程设计 2、给排水工程设计 3、交通工程设计 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3.《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 4.《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 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6.《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72-2009) 7.《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2006) 8.《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XG1—2006) 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25280—2010) 10.《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11.《成都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DB510100/T 129—2013) 12.《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 13.《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 14.《成都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指南》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08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18.现行有关材料标准 2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包含:1、广州路交通工程;2、海口路交通工程;3、海南路交通工程4、兴隆湖十四号路交通工程5、广西路交通工程;以及与本项目相交道路的交叉口100m 范围内的标志牌. 道路等级:1、广州路城市主干路;2、海口路城市支路;3、海南路城市次干路4、兴隆湖十四号路城市主干路5、广西路城市次干路。主干路安全设施等级按A级配置设计。次干路、支路安全设施等级按B级配置设计。 设计车速:主干路主车道60Km/h,交织段集散车道30Km/h;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支路设计速度30Km/h。 车道宽度:主车道3。5m,集散车道3.25m,交叉口渠化段进口车道3。25m。 2.1交通标志 2.1.1设计原则 1.道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根据交通管理法规及有关标准,正确地设计与设置 标志。 2.标志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及其构成,计算行车速度,平、纵面线形,桥涵、隧 道等构造物的位置,投资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3.标志的设置不得侵占道路建筑限界。标志牌不应侵占路肩,应确保净空高度。 4.标置的设置数量应平衡、均匀,避免信息过载或疏漏,重要信息可重复设置。在 某些情况下,应根据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划分层次,保障重要标志的位置。在路况较好的长直路段也应设置一些提示性的标志。 5.以不熟悉该道路及周围路网体系的道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 分考虑整个路网和该道路之间的关系。 6.在设置交通标志时,应注意与交通标线的配合使用.交通标志的设置还应周围环境 等其它沿线设施的协调配合。 7.道路全线应采用统一的设置标准、版面规格,在特殊情况下,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 与统一性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交通标志的可读性和视认性。 8.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应以驾驶人员在计算行车速度下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信息 为基本原则,同时力求使版面美观、醒目。 9.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尽量考虑美观、统一规格并降 低造价”的原则. 2.1.2设计内容 2.1.2.1交通标志种类 本设计交通标志主要有四种: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枝江市城区环境改造项目第一标段(东干渠路)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次设计东干渠路起点与迎宾大道相交,终点顺接仙女大道,道路全长为7339.314m,道路红线宽40m。 2.工程内容 本次交通工程设计内容为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交叉口交管预埋管线等。 二.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 2、本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 三.设计采用的规范、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486-2006);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9、《路面标线涂料》JT/T2081-2004; 10、《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5; 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12、《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 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 四.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设计速度:V=60km/h; 道路红线宽度:40m; 设计车道:双向6车道; 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3.5m,3.25m; 净空高度:机动车道:≥5m,人行道:≥2.5m。 五.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设计均按国标执行,本设计设置了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导流渠化标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导向车道线、中心黄线等。 除道路中心黄线外,其余各种标线均采用白色。纵向标线线宽15cm,人行横道线线宽45cm,停止线宽度30cm。标线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标线。 标线施工要点: (1)各类标线均按国标有关规定布置,同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和交管部门意见施工。 (2)标线应宽度一致、间隔相等、线形规则、边缘整齐、线条流畅。 (3)标线材料均应满足《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4)标线施工质量应满足《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5)。 (5)标线涂层厚度均匀,无气泡、开裂、发粘、脱落等现象;标线涂层厚度为2.0±0.2mm。面撒玻璃珠用量为(0.3~0.4)kg/m2。 (6)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m左右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阻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排水缝宽度一般为3cm~5cm。 六.交通标志 1、标志总体设计

交通工程学(专)

交通工程总论重点 一、填空题 1、广义的交通应包括:人、物的运输与语言、符号、图像等信息的传递。 2、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台湾省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 3、驾驶员的生理特性应包括视觉性和反应特性两个方面。 4、典型公路网的布局形式有放射形、并列形、三角形和树叉形四种。 5、典型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有棋盘型、带型、放射性和放射环形四种。 6、从宏观面考察,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需求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和交通环境调查。 7、因某些驾驶员不能控制的原因,是车辆实际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称为停车延误。 8、在讨论交通延误这一概念时,我们将交通控制装置(如信号灯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减速标志等)引起的延误,定义为基本延误。 9、分析某一地点或路段的车辆到达指定数量的概率分布问题属离散型分布:而车速或车头时距的随机分布问题属连续型分布。 10、排队论中常见的排队规则有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三种。 11、车流中两种不同密度部分的分界面经过一辆辆车向车队后部传播的现象,称为车流的波动,这一分界面沿道路移动的速度称为波速。 1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除气候地形驾驶员心理因素外,主要还有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三方面因素。 13、不设信号管制的平面交叉口大致可分为暂时停车方式和环形方式两大类:暂时停车方式又可分为两面停车和四面停车两种管制方式。 14、交通规则按研究地区的范围不同而分为国家级交通规则、区域性交通规划和城交通规划三个不同层次。 15、中长期交通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16、交通规划及交通规划调查过程中,要重点考察的交通运输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运行(活动)系统。 17、制订路网规划方案的四有原则是有明确目标和必要前提、有全局观点和发展眼光、有工程经济观点和有群众观点。 18、按停产设施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路边停车场地和路外停车场地。 19、我们在做停车需求预测时,一般把停车需求分为车辆拥有的停车需求和车辆使用过程的停车需求两大类。 20、在交通信号的基本参数中,在一个周期中的绿灯显示时长与周期时长的比,称为绿信比。 21、多路停车、单向停车,让路规则控制等交通管制方法都是采用交通标志来传达管理方法和指令的。 22、大城市中的公交车辆的管理中,采用的优先管理措施有:设置专用工交车专用道、工交车优先通过交叉口和建立工交车专用港湾或停车站。23、交通事故统计的基本方法可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大类。 24、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包括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计划、决策和各种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25、道路交通噪声为一种非稳态随机噪声,为适应其特点,常用的评价指标有A计权声级、等效声级和统计声级。 26、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同汽车与道路发明、发展紧密相关。 27、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50%位车速等于平均速度。 28、行程车速的车辆行程距离与通行所需的时间总比。 29、道路服务性性能的好坏体现在量、质、形三方面。 30、驾驶员的操作过程就是其对环境信息的处理过程。 31、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急剧增长,交通工程迅速发展。 32、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33、临界车速是指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速,对选择道路等级有重要作用。 34、实用通行能力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按不同的服务水平等级所具有的通行能力。 35、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6、在交通密度小于最佳密度时,随车流密度增大,交通量增加。 37、道路线形是指道路在平、纵、横三方面的几何形状。 38、城市道路在快速路、干道必须设立交通标线。 39、交通工程学的的研究目的是要使交通达到安全、迅速、经济便利和降低公害。 40、汽车动力性能包括最大车速、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1、设计车速是指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42、我国对驾驶员的视力体检要求双眼矫正视力在0.7以上。 43、动视力是指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它随车速的增大而降低。 44、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主要有整体合理性、适应性、协调性、规划效果等方面。 45、城市近期规划交通规则,规划年限一般在五年以内。 46、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感觉迟钝、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 47、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由制动距离、减速度和制动时间等体现。 48、交通量的调查有很多方法,如人工观测、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及摄影法等。 49、我国城市道路等级划分为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道。 50、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年限一般为20—30年。 51、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52、人的健康状况、年龄和性别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53、再交通管制中采用渠化 54、根据三次打击原理,汽车设置被撞行人减害设施。 措施,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有利于交通安全。 55、密度OD调查即出行起点至出行终点的调查。 56、车辆行驶中,由交通管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称为基本延误。57、道路中心标志线为双实线时表示严禁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路行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