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熟悉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21.0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有哪些建筑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通过采用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对建筑物进行精确的尺寸和位置测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测量基础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它主要涉及的是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基础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标高测量、基坑开挖测量和基础定位测量。
地面标高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地面的高程,以便后续施工。
基坑开挖测量用于确保基坑的准确深度和坑底的平整度。
基础定位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基础的准确位置。
2. 结构测量结构测量主要涉及建筑物的结构元素,如梁、柱、墙等。
结构测量的内容包括结构尺寸测量、位置测量和垂直度测量。
结构尺寸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结构元素的准确尺寸,以确保施工和安装的准确性。
位置测量用于确定结构元素在建筑物中的准确位置。
垂直度测量用于检测结构元素的垂直度,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安装测量安装测量主要涉及建筑物的设备和材料的安装过程。
安装测量的内容包括设备定位测量、管道布置测量和设备间距测量。
设备定位测量用于确定设备在建筑物中的准确位置。
管道布置测量用于检测管道的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间距测量用于确定设备之间的准确距离,以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效果。
4. 建筑变形监测建筑变形监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建筑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振动监测。
沉降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以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倾斜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
振动监测用于检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情况,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5. 建筑物内外墙施工测量建筑物内外墙施工测量主要用于检测建筑物立面和墙体的准确性。
内外墙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墙体尺寸测量、墙体厚度测量和立面平整度测量。
墙体尺寸测量用于确定墙体的准确尺寸,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装饰效果。
啊啊啊啊好多啊怎么背啊啊啊啊。
的工程测量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任务:为工程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满足工程建设个阶段的各种需求。
●勘测设计阶段:提供地形图;●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放样测量;●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健康监测作用:尖兵与卫士。
3、内容: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检测;工程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第二章(判断,看)第三章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1、测量误差和精度理论:(1)测量误差包括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三种。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当观测值的误差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每一因素的影响都较小且量级相当时,则该观测值是随机变量,其误差属于偶然误差,且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最小二乘平差法建立在观测值只含偶然误差的情况下。
⏹系统误差是大小和符号(或者方向、形状等)有规律的误差,可通过测量方案或方法的优化来消除或减弱,也可通过附加模型进行改正。
⏹粗差是大的偶然误差,其特点是数值大且随机出现,通过多余观测数可进行粗差探测和定值定位。
(2)(3)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精确度与准确度的总称。
在测量中,精度主要包括仪器的精度与数值的精度。
仪器的精度由标称精度描述,它与仪器的分辨率、制造技术与工艺等有关。
数值的精度分为相对精度与绝对精度。
⏹相对精度有两种:一种是指观测量的精度与该观测量的比值,比值越小,相对精度越高。
另一种是指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特别是邻近点的精度。
⏹绝对精度是指一个观测量相对于其真值的精度,或者相对于基准点的精度。
(3)测量精度与误差的关系:测量精度与误差是密不可分的,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测量精度常用中误差(又称标准差)来表示。
但是测量精度与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精度包括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与偶然误差有关,准确度与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关。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urveying课程代码:0602135学时:32学分: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开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必修学科基础课,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使学生具备熟练掌握有关仪器的远离、操作、数据采集与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坐标系统,理解工程测量、测定、测设的含义及地球曲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常规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读数方法、记录方法、计算方法以及检验与矫正方法;3、掌握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简单平差方法;4、掌握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方法等,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掌握地形图的应用方法等。
5、掌握测设的基本方法,掌握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测设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基本内容4.1 理论教学(支撑教学目标1、2、3、4、5)4.2 实验课程(支撑教学目标2)分小组进行实验,每组4-6人。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由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两部分部分组成。
课堂教学围绕工程测量、测量仪器、误差、控制测量、地形测量以及道路测设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进行授课。
课程实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水准仪及经纬仪的仪器原理及操作、读数及计算方法。
六、教学方法1、幻灯片教学,动态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2、课堂仪器实物展示及操作演示,增强学生理解;3、引导式教学,课堂加强提问引导与互动,避免满堂灌;4、类别教学,通过课程内容前后联系、比较与回顾,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5、实操巩固,把仪器的实验操作实验与教学的关键点结合,通过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式加深知识掌握。
比如在介绍水准仪的原理、读数及闭合水准测量后,进行水准仪操作及闭合水准测量实验,然再讲水准仪的检验与矫正,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水准仪相关知识。
第一章测试1.通常认为,代表整个地球的形状是()所包围的形体。
A:水准面B:大地水准面C:似大地水准面D:参考椭球面答案:D2.地面上某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是该点的()。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正常高D:大地高答案:B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X轴,向北为正B:X轴,向东为正C:Y轴,向东为正D:Y轴,向北为正答案:A4.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xm=366 712.48 m,ym=21 331 229.75 m,则该点位于()。
A: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B: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C: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D: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答案:C5.地理坐标分为()。
A: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D: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答案:A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和()。
A:测图与放样并行B:控制与碎部并行C:从控制到碎部D:从碎部到控制答案:C7.测定点的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B:测量水平距离C:测量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答案:A8.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A:用图B:测图C:识图D:测设答案:D9.A、B两点,HA为115.032m,HB为114.729m,则hAB为()。
A:29.761B:-29.761C:0.303D:-0.303答案:D10.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高程D:高差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
A:则A点与B点可能同高B:则A点比B点低C:则A点比B点高D:则A点和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答案:B2.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的符号为准。
A: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B:往返测高差C:往测高差D:返测高差答案:C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施工测量基本知识第一节施工测量概述一、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其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通过测量手段和方法,用线条、桩点等可见标志,在现场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这种由图纸到现场的测量工作称为测设,也称为放样。
施工测量除了测设外,还包括为了保证放样精度和统一坐标系统,事先在施工场地上进行的前期测量工作——施工:控制测量;为了检查每道工序施工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确定竣工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真实位置和高程,而进行的事后测量工作——检查验收与竣工测量;为了监视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位置和高程的变化情况,而进行的周期性测量工作——变形测量。
由于工程类型的不同和施工现场条件的不同,具体的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会各有所不同,相应的施工测量方法也各有所不同,本章先介绍最基本、最常用并可普遍应用于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法,即基本测量要素(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的测设方法,以及地面点位的测设方法,然后在下一章详细介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总的来说,为了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位置的准确,以及其内部几何关系的准确,满足使用、安全与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应以较高的精度进行施工测量。
但不同种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测量精度要求有所不同;同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不同的工阶段,其测量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较高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应使用经过检校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作业,测量作业的工作程序应符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一般原则,内业计算和外业测量时均应细心操作,注意复核.防止出错,测量方法和精度应符合有关的测量规范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测量与施工进度关系密切施工测量直接为工程的施工服务,一般每道工序施工前都要先进行放样测量,为了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应按照施工进度及时完成相应的测量工作。
前言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测量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施工现场培训无教材的难题。
我们力求从实用性出发,力求知识面宽,尽量将工程单位在施工测量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应用知识,重点讲述施工中该怎样去做。
本教材共分为十一章。
第一、二、三、四、五章介绍了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及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仪器的使用及检校;第六章介绍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第七章介绍了施工放样的基础知识及部分实例;第八章介绍了线路复测的基本步骤;第九章介绍了隧道的控制测量;第十章介绍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第十一章介绍了GPS的基本知识。
本教材所有引用的标准均为现行的相应规X,规X随时更新,应以新标准为准。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测量,很多测量方法、工艺均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X。
因此,本书也就是按现在国内部分试验段的测量经验,给大家做一介绍,等相应的规X形成后,应以规X为施工依据。
例如,《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对CPⅢ的测量说的相当含糊,现场技术人员很难具体操作,而且现在也没有单位对CPⅢ测量有一套很成熟的技术,大家都在试验阶段。
本教材由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队周建东负责主编,并负责全书统稿。
由周建军主审。
具体参编人员章节分工为:第一、二、三、四、九、十二章由周建东编写;第六、八章由谯生有编写;第五章由周建东、蔡卫军编写;第七章由吕海军编写;第十章由文莉蓉编写;第十一章由周建东、曹文科编写。
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文献、教材。
得到了局、处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及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编者2007年9月XX目录前言1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1 1.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11.2.新建铁路施工复测11.3.公路线路复测31.4.高速铁路复测42.测量学基本知识52.1.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基准面52.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52.1.2.参考椭球面62.2.测量坐标系及高程系统的概念72.2.1.测量常用平面坐标系82.2.2.点的高程122.3.测量工作概述132.3.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32.3.2.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142.3.3.从事测量工作的要求153.高程测量153.1.水准测量原理163.2.水准仪构造与使用163.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63.3.1.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173.3.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73.4.电子水准仪193.5.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203.5.1.地球曲率差203.5.2.大气折光差213.5.3.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影响(i角误差)213.5.4.水准尺倾斜误差213.5.5.仪器、标尺升沉影响213.6.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213.6.1.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223.6.2.精密水准测量观测233.7.精密跨河水准273.7.1.跨河场地的选择273.7.2.观测方法274.角度测量294.1.水平角的观测方法294.1.1.测回法294.1.2.方向观测法304.2.经纬仪的检验及校正314.2.1.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314.2.2.经纬仪构造上条件不满足对水平角的影响324.2.3.经纬仪(包含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334.3.水平角观测误差及减弱措施354.3.1.观测误差354.3.2.照准误差374.3.3.外界环境375.导线测量375.1.全站仪使用385.1.1.全站仪的主要特点385.1.2.全站仪的常用功能385.1.3.全站仪的检验、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385.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425.2.1.踏勘选点425.2.2.角度测量425.2.3.边长测量436.测量误差理论基本知识44 6.1.观测及其分类446.1.1.按观测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分446.1.2.按观测量之间的关系分446.1.3.按观测时所处的条件分456.1.4.按观测量在观测过程中的状态分456.2.观测误差的分类456.2.1.按照误差产生的来源分类466.2.2.按照观测误差的性质分类466.3.衡量精度的标准486.3.1.平均误差486.3.2.中误差486.3.3.或然误差496.3.4.极限误差496.3.5.相对误差506.4.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516.4.1.误差传播定律516.4.2.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516.5.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556.5.1.多余观测556.5.2.测量平差的概念566.5.3.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567.施工放样57 7.1.直线放样577.1.1.内插定线法577.1.2.外插定线方法—一正倒镜定线法58 7.2.水平角放样587.2.1.直接法587.2.2.归化法597.3.距离放样597.3.1.直接法597.3.2.归化法607.4.高程放样607.5.路基施工放样617.5.1.路基边桩的放样617.5.2.路基边坡的放样637.6.挡墙的放样647.7.隧道施工放样657.7.1.开挖断面的放样测量657.7.2.衬砌放样667.7.3.洞门仰坡放样677.7.4.端墙和翼墙的放样707.8.涵洞的施工放样708.线路测量728.1.线路复测728.1.1.新建铁路线路复测728.1.2.公路线路复测748.2.线路测设808.2.1.平面曲线808.2.2.竖曲线测设838.3.边长归算858.3.1.边长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858.3.2.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868.3.3.边长归算到抵偿高斯投影面869.隧道施工测量87 9.1.概述879.1.1.隧道控制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879.1.2.隧道控制测量的方法889.2.隧道贯通误差889.2.1.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及其限差889.2.2.贯通误差的来源和分配899.3.地面控制测量909.3.1.地面控制网布设的方法和工作步骤919.3.2.地面导线测量929.3.3.水平角观测939.3.4.GPS控制测量949.3.5.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949.4.控制测量数据处理969.4.1.坐标系的建立969.4.2.观测数据处理969.4.3.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以下资料96 9.5.洞内控制测量979.5.1.洞内导线测量等级979.5.2.洞内导线测量特点979.5.3.洞内导线布设技术规则和注意事项98 9.6.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999.6.1.测定贯通误差的方法999.6.2.贯通误差的调整9910.桥梁施工测量100 10.1.桥梁控制网的建立10010.1.1.点位的布设要求10010.1.2.布网方法10110.1.3.坐标系及投影面的选择10110.1.4.高程控制测量10110.2.桥梁墩台定位测量10210.2.1.方向交会法10210.2.2.极坐标法10310.2.3.桥梁架设施工测量10311.客运专线施工测量105 11.1.控制网的施工复测10511.1.1.客运专线施工测量工作流程10511.1.2.平面控制网施工复测10511.1.3.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10811.1.4.复测结果10911.2.CPⅠ复测实施11011.2.1.仪器设备11011.2.2.测量方法11011.2.3.平差处理11111.2.4.与相邻标段及坐标换带处的联测112 11.3.CPⅡ复测实施11211.3.1.仪器设备11211.3.2.测量方法11211.3.3.平差处理11211.4.CPⅢ测量11311.4.1.导线法CPⅢ平面控制测量11311.4.2.后方交会法CPⅢ平面控制测量115 11.5.施工放样11711.6.建立变形监测网11711.6.1.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布设11711.6.2.变形观测等级、精度及技术要求119 11.7.加密基桩测量12011.8.无碴轨道竣工测量12011.8.1.维护基桩测量12011.8.2.无碴轨道铺设竣工测量12111.8.3.竣工测量成果资料12112.GPS测量121 12.1.GPS定位系统介绍12112.1.1.GPS概述12112.1.2.GPS的组成及GPS信号12312.1.3.GPS定位方法综述12412.1.4.GPS定位原理12512.1.5.GPS的优缺点12512.2.GPS定位误差12612.2.1.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12612.2.2.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12612.2.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12812.3.GPS网的技术设计及平差12812.3.1.GPS网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12812.3.2.GPS网构成的基本概念12912.3.3.构网的基本图形13012.3.4.构网的一般原则13212.3.5.GPS网的基准设计13212.3.6.GPS网的平差方法134参考文献136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1.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是对设计单位测量控制网的复测、结构物施工控制网的测设及结构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
第五章煤矿测量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第五章煤矿测量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第⼀节煤矿测量基础知识⼀、内容和任务煤矿测量指煤矿建设时期和⽣产时期的测量⼯作。
其包括矿区地⾯控制测量;矿区地形图测绘;近井点、⼗字基桩的建⽴及井⼝标定;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设备安装测量;井上、下施⼯测量;地表及岩层移动的观测研究等内容。
其主要任务是:①建⽴矿区地⾯和井下测量控制系统,为煤矿各项测量⼯作提供起算数据;②依据设计⽂件,进⾏采掘、⼟建、管线和机电安装等⼯程测量⼯作,并在煤矿基本建设和⽣产各个阶段,对采掘⼯程是否按设计施⼯进⾏检查和监督;③利⽤测绘资料,解决煤矿⽣产、建设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④测绘各种煤矿测量图,满⾜煤矿⽣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⑤定期进⾏矿井“三量”的统计分析;正确反映煤矿采掘关系现状。
按《⽣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对煤矿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量进⾏统计和管理⼯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业务监督;⑥建⽴地表、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站,开展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或⾮采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作的研究;⑦根据矿区地表与移动变形参数,设计和修改各类保护煤柱。
参与“三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地征⽤和村庄搬迁的⽅案设计和实施;⑧进⾏矿区范围的地籍测量;⑨参与本矿区(矿)⽉度、季度、年度⽣产长远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作。
因此煤矿测量⼯⼈的基本任务为:(1)参与建⽴矿区地⾯和井下各种控制⽹;测绘矿区各种地形图及⼯业⼴场平⾯图等⼯作。
(2)参与井下各种设计⼯程的标定⼯作,并测量绘制各种测量图纸;在矿⼭各种⼯程施⼯中及⼯程竣⼯后,按设计规定进⾏检查、验收测量等⼯作。
(3)对采煤引起的地表及岩层移动建⽴观测站,并进⾏观测。
(4)及时掌握测绘新技术、新设备(如GPS、全站仪等),并能熟练运⽤到⼯作中去。
思考题:煤矿测量的内容有那些?⼆、坐标系统和⾼程系统测量⼯作中常⽤的球⾯坐标系是⼤地坐标系,平⾯坐标系是⾼斯-克吕格平⾯直⾓坐标系,常⽤的⾼程系是正⾼系。
⼯程测量重点全部知识点(中国矿业⼤学)第⼀章1、⼯程测量定义:⼯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程在规划设计、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的各种测量⼯作的学科。
2、⼯程测量学科地位: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细分。
测绘学的⼆级学科:⼤地测量学:⼏何⼤地测量、物理⼤地测量、空间⼤地测量、海洋⼤地测量、⼯程测量学(矿⼭测量);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测绘(房地产测绘、地籍测绘)。
3、按服务对象分⼯程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建筑⼯程测量、⽔利⼯程测量、线路⼯程测量、桥隧⼯程测量、地下⼯程的测量海洋⼯程测量、军事⼯程测量、三维⼯业测量,以及矿⼭测量、城市测量等。
4、陆⾏乘车,⽔⾏乘船。
,这段描述的含义。
这⾥所记录的就是当时的⼯程勘测情景,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的测量⼯具,准是可揆(kui)平的⽔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种可定平,可测长度、⾼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测量仪器。
5、“⼴义⼯程测量学”的概念:“⼀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范畴的地形测量和不属于官⽅的测量,都属于⼯程测量”。
第⼆章1、⼯程测量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作: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图施⼯建设阶段的测量⼯作: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及⾼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施⼯;⼯程质量监理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作:竣⼯测量以及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
2、测量监理的⼯作任务是什么在正式施⼯开始时,对控制⽹进⾏全⾯复测、检查验收承包⼈的施⼯定线验收承包⼈测定的原始地⾯⾼程对桥梁施⼯还需进⾏桥梁下、上部结构的施⼯放样的检测对每层路基的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横坡度进⾏抽查,检查施⼯单位的内业资料是否真实审批承包⼈提交的施⼯图第三章1、按范围和⽤途,测量控制⽹分哪⼏类,作⽤分为全球控制⽹、国家控制⽹、⼯程控制⽹全球控制⽹⽤于确定、研究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变化,确定和研究地球的板块运动等。
施工测量要点范文施工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位置、尺寸、高程等进行准确测量的一项工作。
它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下面将介绍施工测量的主要要点。
1.确定测量目标:在施工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测量土方量、测量墙面平整度等。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2.制定测量方案: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测量控制点的位置等。
测量方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设置控制点:施工测量需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进行,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设置要准确、稳定,以便后续测量的参考。
常用的控制点有基准点、控制线和控制桩等。
4.测量尺寸和位置:施工测量中最常见的任务是测量尺寸和位置。
测量尺寸时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测距仪、水平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工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测量位置时可以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定位,也可以使用简易的测量工具进行相对位置测量。
5.测量高程:在一些工程中需要对高程进行测量,例如测量地基的高程、测量建筑物的层数等。
测量高程可以使用水准仪进行,也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
测量高程时要注意水平的保持和测量值的准确性。
6.数据处理与校核:在施工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核。
数据处理包括计算、筛选、平差等步骤,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校核是指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7.编制测量报告:测量完成后应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详细记录下来。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目标、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校核结果等内容。
测量报告是施工测量工作的总结和证明,对工程质量的评估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测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测量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工具,并严格按照测量要点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工地测量的要点
1.地面测量:在建筑工地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地面测量确定工地的基准点。
这个过程包括确定地面高程、平整度和地形特征等。
工程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和经纬仪等,可用于测量高程和角度。
2.地基测量:地基测量是确定建筑物基础的重要步骤。
这涉及到测量土壤的力学特性、地下水位和地质特征等。
通过使用测斜仪和土壤钻孔机等仪器,可以了解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3.建筑物尺寸测量:建筑物尺寸的测量是保证建筑物设计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建筑物的平面尺寸、高度、地面坡度和墙壁的角度等都需要进行测量。
工程测量仪器,如全站仪和测距仪,可以用于精确测量建筑物的尺寸。
4.建筑物位置测量:准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对于建筑施工和最终的使用非常重要。
包括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水平和垂直位置。
全站仪和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建筑物的位置,并确保其与设计图纸相符。
5.管线测量:工地中的管线布置和连接是保证供水、排水和电力等要素顺利运行的基础。
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确定管道的位置和高度,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
测深表、测角仪和输电线测量仪等测量工具可用于测量管线位置和角度。
6.环境测量:环境测量是为了评估工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和影响建筑物稳定性的因素。
这包括测量风速、气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
这些信息可用于决定施工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总之,建筑工地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和方法,并参照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为施工提供基准点。
工程测量知识点整理工程测量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方便记忆建议将没有标注的图画在相应说明的旁边或纸的背面一测量的基准线于基准面(图见书5页)1)重力: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地球上任一点都要受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双重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重力2)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称为铅垂线,即测量仪器悬挂垂球,指向重力方向。
铅垂线就是测量的基准线。
3)水准面:小的范围而言,水面是一个水平面,实际上是一个曲面,我们把水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都和重力的方向相垂直。
空间任意一点都有水准面,处处和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均称水准面,水准面就是测量的基准面。
和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4)大地水准面:由于水准面的高度不同,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和平均的海水面重合,我们称为大地水准面。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1)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见书4页)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轴,X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X轴选取的方式有三种①真南北方向②磁南北方向③建筑的南北主轴线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Y轴。
Y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象限按顺时针排列编号。
2)高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3)高程:地面上任意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4)绝对高程:某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图见书5页)5)相对高程:某点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又称相对高程)第二章水准测量一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适用于由一已知点推算某一待定高程点的情况高差:h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h为正,a<b,h为负) ABABAB =高程:H=H+h=H+a-bAABAB仪高法:用于已知某点高程和仪器高,求另一点的高程(图见12页2-2)H=H+a (H=H-b H=H-b)2i2A1ii1二水准仪的构造(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水准仪的构造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其中哪个条件是最主要的?为什么他是最主要的?主要轴线1)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2)水准管轴:水准管圆弧上分划的对称中心成为水准管零点,通过水准管零点做水准管圆弧的纵切线,称为水准管轴3)圆水准器轴:水准仪还装有圆水准器,其顶面内壁被磨成球面,顶面重心刻有圆分划圈。
图5-1 DS3型水准仪的构造 1—物镜;2—物镜对光螺旋;3—微动螺旋;4—制动螺旋;5—微倾螺旋; 6—定平脚螺旋;7—三脚支架;8—符合气泡观察镜;9—管水准器 10—圆水准器;11—校正螺钉;12—目镜第五章 熟悉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本章对测量的基本工作和设备安装测量的知识作出介绍,供学习者在工作中参考应用。
第一节 测量基本工作本节对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等测量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及在设备安装工作中的应用和水准、距离、角度等测量要点作扼要的介绍,供学习者参考应用。
一、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的使用(一)水准仪1 构造水准仪的外形如图5-1所示,其固定在三脚架顶部的基座上。
其测量的正确性和精度决定于带有目镜、物镜的望远镜光轴的水平度,望远镜的构造示意如图5-2所示。
图5-2 望远镜示意图1—物镜;2—目镜;3—调焦透镜;4—十字丝分划板;5—连接螺钉;6—调焦螺旋为了使望远镜的光轴保持良好的水平度,所以在水准仪上装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两种水准器,圆水准器通过调节基座上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达到光轴初平之目的,图5-3 圆水准器 如图5-3所示。
测量时,调节水准仪上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镜像重合如图5-4所示。
则表示水准仪的光轴已达到预期的水平状况,可以测量读数了,但必须注每次测量前,均需对管水准器的状况检查一次。
这种DS 型微倾螺旋水准仪有DS 0.5、DS 1、DS 3、DS 10四种,下标数字表示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误差值,分别不超过0.5mm 、1 mm 、3 mm 、10 mm 。
安装工程中应用DS 10已能满足要求。
2 应用(1)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应用水准仪主要为了测量标高和找(划出)水平线。
(2)使用步骤:安置仪器、初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计算。
(3)注意事项 水准仪安置地应地势平坦、土质坚实,能通视到所测工程实体位置,安装工程所用的水准尺除塔尺外,大部分使用长度为1m 的钢板尺,钢板尺的刻度应清晰,有时为了满足高度上的需要,将1m 长的钢板尺固定在铝合金的型材上使用,固定应牢固,可用螺栓或铆钉进行紧固。
(二)经纬仪1 构造经纬仪同样地固定在三脚架顶部的基座上,用来测量水平或垂直角度,因而其能在基座上做水平的旋转,同时望远镜可绕横轴作垂直面的旋转,如图5-5所示。
图5-5 DJ6光学经纬仪构造1—轴座固定螺旋;2—复测扳钮;3—照准部管水准器;4—读数显微镜;5—目镜;6—对光螺旋;7—望远镜制动扳钮;8—望远镜微动螺旋;9—水平微动螺旋;10—脚螺旋;11—水平制动扳钮;12—水平微动螺旋;13—圆水准器;14—望远镜微动螺旋;15—竖直度盘管水准器微动螺旋;16—竖直度盘;17—物镜;18、20—反光镜;19—竖直度盘管水准器;21—测微轮;22—水平度盘;23—基座图5-4 气泡居中图5-6 全站仪 由于经纬仪能在三维方向转动,为了方便瞄准提高瞄准效率,所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控制精确度的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配合控制。
同样有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使经纬工作在正常状态。
2 应用(1)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使用经纬仪主要在室外工程的管沟或电缆沟的放线和垂直敷设的较高管道或风管的垂直度控制,而这些管子是不便于用线锤吊线检查的,尤其是室外的会受风力干扰。
(2)室外管沟电缆沟的放线主要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转角确定,只要在经纬仪的水平度盘上读数就可确定。
(3)垂直又高的管道或风管安装前要在上、中、下的中分线处做好垂直度检测标记,用经纬仪望远镜在垂直方向转动观测,就可检查其安装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全站仪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其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外形如图5-6所示。
它是一种可以同时进行角度(水平角、竖直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和数据处理。
是机械、光学、电子三种元件组成的,因为只需安置一次,仪器便可完成测站上的所有测量工作,所以称为全站仪。
通常其构造包括数字/字母键盘、有内存的程序模块、配套的镜、镍氢可充电电池。
在良好的大气条件下的最大测量距离为2.6km 。
全站仪基本操作步骤与经纬仪相同。
在房屋建筑安装工程中,全站仪基本无用武之地。
而大型工业设备安装如大型电站、大型炼化厂,大型钢铁厂,全站仪使用较多。
(四)测距仪除全站仪可测距离外,红外光电测距仪、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等均能取得高精度的效果,现以适用于房地产测绘、建筑施工测量、室内装饰测量、电力线路测量和工业安装测量等,由瑞士来卡(Leica )公司生产的迪士通(DISTO )系列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为例介绍其测量特点,迪士通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外形如图5-7所示。
1 按下开关按钮,打开测距仪,再次按开关按钮,关闭测距仪。
2 在开机状态下,按下测量激发按钮,仪器发出红色的测距激光,照准目标,再次按下测量激发按钮,测距结束,屏幕显示测量结果。
3 激光测距精度高,可达1.5~5 mm/100 m,测程可达20~100 m,配合反射板可达300m 。
4 该仪器可以进行面积测量和体积测量。
图5-7 手持式激光 测距仪实物较长图5-8 视距丝 5 使用时不要通过光学镜片直视激光束,防止对眼睛的伤害,也不要把激光束直接打到光滑的金属表面,防止反射回来,意外地伤及眼睛。
6 注意使用的环境,不要在雨雪天使用,避免所测结果不正确。
二、水准、距离、角度测量的要点(一)水准测量要点1 在水准仪结构介绍中之2应用部分已作了使用注意事项介绍。
2 选好水准点,通常应用的是不需永久保留而使用一个时期的临时性水准点,其用大木桩(顶面10cm ×10cm )打入地下,顶部有一个半球状钢钉来标定,也可用坚硬的岩石或房角等,但必须编号,有色标,在施工设计总平面上有标示,并注明高程。
3 在测量转点处要设置水准尺的尺垫,以防止观测中水准尺下沉而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4 要使用经过检验和校正的仪器、设备,使用完毕,注意保护仪器设备,存放妥善。
5 水准测量记录要及时、规范、清晰。
记录员记录前要复述观测者所报读数,确认无误后才能记录入册。
(二)距离测量要点测量距离除用测距仪测量外,还可用丈量法和视距法。
1 丈量法是至少由两人合作,用钢制盘尺(20m 、30m 、50m 等)及辅助工具(测钎、花杆、标桩、色笔等)沿着既定线路,循序前进逐段测量长度,累加后得出距离的数值,通常要到终点后,应返测一次,将往返所测得的数值两者取平均值。
因房屋建筑安装工程所需测距离的场所大都地势平坦,测量时能保持盘尺拉紧呈水平状态,其所测得数值是较正确可信的。
2 视距法视距法所用仪器主要为水准仪和经纬仪,要利用仪器望远镜内十字线分划面上的上、下两根短丝,它与横线平行且等距离,如图5-8所示。
只要用水准仪望远镜在站位处(甲)向塔尺站位处(乙)读取,视距丝m 、n 截取塔尺上的长度数值l ,根据光学原理,就可知甲乙两点的水平距离L 甲乙=Kl ,K 通常为100。
水准仪用于平整场所的视距法测量距离,坡度较大场所用经纬仪作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其数值要据三角学、光学原理用另外的公式计算,且可计算出甲乙两点的高差。
(三)角度测量要点1 角度测量有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两种。
(1)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一点到两个目标点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
(2)竖直角是指在一垂直平面内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 使用经纬仪测角度要控制角度误差,角度误差由仪器误差、目标偏心误差、观测误差形成。
(1)仪器误差的影响一般都是系统性的,可以在工作中通过一定的方法予以清除或减小。
(2)目标偏心误差是由仪器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盘的刻划中心不相重合形成的,采用对径符合读法的仪器,可将这项误差自动消除。
当用盘左、盘右观测同一方向时,其影响值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在取读数平均值时,可以抵消。
(3)观察误差包括测站偏心和目标偏心引起的误差,还有照准误差、读数误差和竖盘指标水准器的整平误差。
发生观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工作时不细心及受人的器官及仪器性能的限制。
3 测量角度要注意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因为天气的变化、植被的不同、地面土质松紧的差异、地形的起伏,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状况等都会影响仪器的稳定和观测者的读数,使测角精度达不到要求。
4 要设计合理的测量角度记录表式,使之清晰、规范、方便记录和计算。
第二节安装测量的知识本节对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和安装定位、抄平的内容和基本方法作出介绍,供学习者参考应用。
一、安装测设基本工作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需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定位的通常分为室外工程和室内工程两部分。
(一)室外工程1 给水、排水工程(1)室外埋地敷设的较长的管道管沟定线、定位,并计算其挖土或回填土的土方数量,一般直线段小于10m或地形平坦处不用测量仪器,仅用皮尺或钢盘尺参照已建成建筑物的外墙或其他构筑物的轴线就可正确定位并计算土方数量。
(2)管沟开挖后对沟底标高进行测定,合格后才能敷设管道。
(3)埋设的管道要测量其管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重力流的排水管道要测量其坡度和坡向是否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 建筑电气工程(1)如有室外架空线路工程要测定线路方向及电杆杆位。
(2)室外直埋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定线、定位,并对开挖后的沟底标高进行测定,符合埋设深度要求后才能敷设电缆,同样要计算挖土和回填土的土方数量。
3 室外设备安装主要对设备基础标高及其纵横中心的正确度复核,包括安装在屋顶上的设备基础在内。
室外设备是指组合式变配电室、风机、水泵、冷却塔等。
(二)室内工程1 给水、排水工程(1)给水水平管道的标高测量,垂直管道的垂直度测量。
(2)排水横管的标高测量及坡度坡向测量,排水垂直管道的垂直度测量。
(3)给水工程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等基础的标高和中心线复核。
2 建筑电气工程(1)变配电设备的基础标高和中心线复核,及变配电盘柜安装垂直度测量。
(2)电缆梯架、托盘、槽盒等的标高测量。
(3)地下车库日光灯光带直线度定位。
3 通风与空调工程(1)风机、冷水机组、水泵等设备基础的标高及中心线复核。
(2)风管水平段的标高测量、垂直段的垂直度测量。
(3)大空间内散流器直线度定位,带有装饰要求的出风口、回风口等位置定位。
二、安装定位、抄平(一)安装定位1 由于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特点,决定了安装定位的方法。
2 各专业的设备在平面布置图上标有具体位置,大设备的位置有纵横中心线标定,如水泵、变压器、冷水机组、鼓风机等,其在设备室内有三视图说明具体安装要求,并标明与建筑物间相对距离;而小设备在平面布置图仅有示意位置,如水表、灯具、出风口、阀门等,具体位置要查阅相应标准图集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