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儿拉丁舞的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少儿拉丁舞教案中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少儿拉丁舞基础教程》第四章的内容,详细内容包括拉丁舞的基本步法、身体协调性训练以及简单组合动作的练习。
重点掌握五个基本步法: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牛仔步和斗牛步,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拉丁舞的基本步法,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节奏感,提高舞蹈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个基本步法的熟练运用和组合动作的掌握。
教学重点: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牛仔步和斗牛步的基本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教学视频、舞蹈把杆、瑜伽垫。
学具:拉丁舞鞋、舞蹈服装、水杯。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轻松的音乐,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呼吸。
2. 基本步法学习(20分钟):(1)恰恰步:分解动作教学,强调脚步的快速切换和身体协调性。
(2)伦巴步:讲解动作要领,示范舞步,让学生跟随练习。
(3)桑巴步: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模仿练习,注意节奏感。
(4)牛仔步和斗牛步: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3. 组合动作练习(15分钟):将五个基本步法进行组合,编成一段简单的舞蹈,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拉丁舞音乐,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少儿拉丁舞教案(中班)2. 章节内容:第四章基本步法及组合动作3. 重点内容: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牛仔步、斗牛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所学基本步法和组合动作,录制一段舞蹈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舞蹈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参加拉丁舞比赛,提高舞蹈水平,增加舞台经验。
同时,鼓励学生观看拉丁舞表演,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步法的熟练运用和组合动作的掌握。
少儿拉丁舞教案恰恰教案标题:少儿拉丁舞教案恰恰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少儿拉丁舞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学习恰恰这种拉丁舞的基本步伐、技巧和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等。
教学目标:1. 了解恰恰舞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恰恰舞的基本步伐和技巧。
3. 掌握恰恰舞的基本舞蹈动作。
4. 培养学生的舞蹈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恰恰舞的基本步伐和技巧。
2. 恰恰舞的基本舞蹈动作。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恰恰舞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恰恰舞的兴趣。
技术训练:2. 教授恰恰舞的基本步伐,包括基本的前后步、侧步和转身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步伐的练习,注重身体的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
舞蹈动作学习:4. 逐一教授恰恰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如手臂挥动、扭腰、踢腿等。
5. 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舞蹈表现力。
编排舞蹈:6. 将学生所学的基本步伐和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和编排,形成一段简单的恰恰舞蹈。
7. 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编排的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表演和评估:8. 组织学生进行恰恰舞蹈的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9.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表现、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舞蹈表现力等方面。
教学延伸:10.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舞蹈比赛或演出,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自信心。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技术训练和舞蹈动作学习中的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舞蹈编排和表演中的技术水平和舞蹈表现力。
教学资源:1. 恰恰舞的音乐和舞蹈视频。
2. 恰恰舞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恰恰舞的基本知识,掌握恰恰舞的基本步伐和舞蹈动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和表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完整版少儿拉丁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少儿拉丁舞的基础知识,内容涉及教材《少儿拉丁舞初级教程》的第二章节,主要包括拉丁舞的基本步伐、体态、节奏和表情。
详细内容包括:1. 拉丁舞的基本步伐:恰恰、伦巴、桑巴等;2. 拉丁舞的体态训练:挺胸、收腹、立腰;3. 拉丁舞的节奏感培养:2/4拍、4/4拍的节奏训练;4. 拉丁舞的表情管理:眼神、微笑、自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拉丁舞的基本步伐,提高身体协调性;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恰恰、伦巴、桑巴等基本步伐的掌握;2. 教学重点:体态、节奏、表情的协调统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麦克风、舞蹈把杆、镜子;2. 学具:拉丁舞鞋、拉丁舞服装、瑜伽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拉丁舞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基本步伐学习:讲解并示范恰恰、伦巴、桑巴等基本步伐,学生跟随练习;3. 体态训练:指导学生进行挺胸、收腹、立腰的练习,纠正不良体态;4. 节奏感培养:进行2/4拍、4/4拍的节奏训练,让学生感受拉丁舞的节奏特点;5. 表情管理:教授眼神、微笑、自信等表情管理技巧;6. 组合练习:将所学基本步伐、体态、节奏和表情组合起来,进行小组练习;六、板书设计1. 《少儿拉丁舞基本步伐与体态训练》2. 内容:基本步伐:恰恰、伦巴、桑巴体态训练:挺胸、收腹、立腰节奏感培养:2/4拍、4/4拍表情管理:眼神、微笑、自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一段自己表演的拉丁舞视频,包括基本步伐、体态、节奏和表情;2. 答案: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更多拉丁舞表演视频,了解不同风格的拉丁舞,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步伐的掌握;2. 体态训练;3. 节奏感培养;4. 表情管理;5. 作业设计。
---少儿拉丁舞初级班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拉丁舞的基本身体姿态(手形、脚形、身形)。
2.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伦巴舞、恰恰舞和牛仔舞的基本步。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乐感,改善不良身体形态。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气质。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拉丁舞基本身体姿态训练- 手形:掌握正确的手位和手势。
- 脚形:训练脚尖、脚掌的正确使用。
- 身形:培养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走姿。
2. 伦巴舞基本步训练- 库克拉卡- 方步- 沃克走步- 后退步- 纽约步- 四分之一转- 定点转- 手对手- 华门步3. 恰恰舞基本步训练- 原地换重心- 方步- 前进锁步- 后退锁步- 前进后退步- 纽约步- 四分之一转- 定点转- 手对手4. 牛仔舞基本步训练- 国际标准8步- 180度左转右转- 前进后退步- 登山步- 停和走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学习。
2. 分解法:将复杂动作分解成简单步骤,逐步教学。
3. 重复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
4. 音乐引导法:利用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 互动法:通过小组练习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1. 第一阶段(4周):重点学习拉丁舞的基本身体姿态和伦巴舞的基本步。
2. 第二阶段(4周):学习恰恰舞的基本步。
3. 第三阶段(4周):学习牛仔舞的基本步。
4. 第四阶段(4周):综合训练,学习完整拉丁舞套路。
五、考核与评价1. 基本动作掌握情况: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成果进行评价。
2. 音乐节奏感:通过音乐伴奏下的舞蹈表现进行评价。
3. 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练习和合作表演进行评价。
六、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保持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
4.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教学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完整版)少儿拉丁舞教案【教案一】主题:少儿拉丁舞教案引言:拉丁舞是一种充满活力、热情的舞蹈形式,深受青少年喜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少儿们掌握拉丁舞的基本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和舞台表现力。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丰富的编排,既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又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
【教案正文】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习拉丁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舞台自信心。
4. 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授拉丁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包括桑巴、恰恰恰等。
2. 引导学生感受拉丁音乐的节奏,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舞蹈的节奏感。
3.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编排,设计精彩的舞台表演。
4. 分析学生在训练和演出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
三、教学步骤1. 基本舞步和动作的教学首先,教师示范并解释每个舞步和动作的要领,学生们跟随教学进行实操。
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拉丁舞蹈动作。
2.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聆听各种拉丁音乐,并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
通过击掌、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节奏感,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舞台表演的编排和排练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的编排,鼓励创新和合作。
通过集体排练,完善动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组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4. 技术指导和提高观察学生在编排和排练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
通过个别辅导、反复练习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舞蹈水平,完善整个表演的质量。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演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舞蹈动作、节奏感和表演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提供建议。
3.对学生的编排和排练进行评审,评估整个表演的创意和技术水平。
2024年(完整版少儿拉丁舞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的基本要领,灵活运用到舞蹈中。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的基本要领及运用。
难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舞蹈镜、把杆。
2. 学具:拉丁舞鞋、舞蹈服装、瑜伽垫。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提醒注意呼吸与动作的协调。
2. 基本步法学习(15分钟):分别讲解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拉丁舞音乐,让学生尝试跟随音乐跳出所学步法,培养节奏感。
4.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一个典型的舞蹈组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舞蹈组合,老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少儿拉丁舞基础教程2. 内容:恰恰步:前进、后退、侧移伦巴步:前进、后退、侧移、转动桑巴步:前进、后退、跳跃、抖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熟练掌握基本要领。
挑选一首喜欢的拉丁舞音乐,跟随音乐跳出所学步法。
2. 答案:视频反馈:学生录制自己跳舞的视频,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增进家校互动。
组织学生参加拉丁舞比赛,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推荐相关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拉丁舞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教学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恰恰步、伦巴步、桑巴步的基本要领及运用。
拉丁舞蹈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少儿拉丁舞蹈少儿拉丁舞培训班伦巴舞(rumba),起源于古巴,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27小节左右。
伦巴舞的特点是: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摆。
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步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
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
原始的舞蹈风格,融进现代的情调。
动作舒展,缠绵妩媚,舞姿抒情,浪漫优美。
配上缠绵委婉的音乐,使舞蹈充满浪漫情调。
恰恰恰(chachacha),起源于墨西哥,音乐为4/4拍,速度每分钟31小节左右。
恰恰恰,音乐有趣,节奏感强,舞态花俏,舞步利落紧凑,在全世界广流行!桑巴舞(samba),起源于巴西,音乐为4/4或2/4拍,速度每分钟51小节左右。
桑巴舞,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钟爱!斗牛舞(pasedoble),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西班牙,它的音乐为2/4拍,速度每分钟62小节左右。
斗牛舞音乐雄壮、舞态豪放、步伐强悍振奋,是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
牛仔舞(jive),起源于美国,牛仔舞音乐节拍为4/4拍,速度每分钟43小节左右。
牛仔舞以其音乐欢快、舞态风趣、步伐活泼轻盈的特点,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课程内容:1少儿拉丁基本形体2少儿拉丁基础动作3少儿拉丁基础套路一、课程周期内容计划:1、少儿基本形体内容的教学:形体,站姿,基础芭蕾。
2、少儿拉丁舞基本姿态:拉丁伦巴舞的基础动作学习。
3、少儿拉丁成套动作的教学。
二、基本技术:1、少儿形体芭蕾:少儿基本体态训练,基本的芭蕾手位练习及脚位练习。
2、少儿拉丁基础:拉丁舞的基本站位,手位,脚位,以及身体姿态。
3、少儿拉丁舞伦巴舞基础步伐:基本律动、库卡拉恰、摇摆步、方步、定点转、手对手、纽约步、四分之一转。
4、少儿拉丁套路组合。
三、基本素质:1、协调性:基础动作协调,手脚配合协调,音乐和动作协调2、柔韧性:身体柔韧素质3、表现力:情感表现、培养自信,舞蹈气质四、教学目标1、掌握少儿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法和方法。
完整版少儿拉丁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拉丁舞的基本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特点、种类等。
2.培养学生对拉丁舞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舞蹈热情。
3.训练学生的基本舞蹈动作,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舞的基本知识2.拉丁舞的基本动作3.拉丁舞的舞蹈组合4.拉丁舞的排练与表演三、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拉丁舞的起源、特点、种类等基本知识。
2.播放一段精彩的拉丁舞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拉丁舞的魅力。
(二)基本动作教学1.教师示范并讲解拉丁舞的基本动作,如恰恰、伦巴、桑巴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规范和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三)舞蹈组合教学1.教师将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舞蹈段落。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组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四)排练与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改进,提高舞蹈表现力。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舞蹈技巧。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拉丁舞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节奏感。
3.学生舞蹈组合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4.学生在排练和表演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五、教学资源1.拉丁舞表演视频。
2.拉丁舞教材。
3.舞蹈音乐。
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舞蹈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舞蹈技巧指导,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
4.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排练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5.教师要定期组织舞蹈比赛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重难点补充:(一)课堂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拉丁舞吗?谁能告诉我它起源于哪里?学生A:老师,我知道,拉丁舞起源于南美洲的一些国家。
少儿拉丁舞教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少儿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一浪潮中,少儿拉丁舞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少儿拉丁舞教学的意义、教学方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少儿拉丁舞教学的意义1、促进身体健康首先,少儿拉丁舞教学有助于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
拉丁舞是一种充满活力、动感和激情的舞蹈形式,它要求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各部位,如脚、手、肩、臀等,轻松愉悦地舞蹈。
而且,拉丁舞动作比较高强度,能够锻炼和提高儿童的体能水平。
此外,生活中不少儿童都有久坐不动的习惯,参加拉丁舞课堂不但能让孩子们舒缓日常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还可以防止脊柱侧弯、步态不正等疾病的产生。
2、促进心理健康其次,少儿拉丁舞教学也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方式,通过舞蹈,可以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参与拉丁舞教学可以营造愉悦的氛围,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培养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此外,拉丁舞还是一种集体活动,让孩子在舞蹈过程中学习团队协作、责任意识等等,具有很好的社交功能,也让孩子积极融入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提高审美素养最后,参加少儿拉丁舞教学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素养。
在舞蹈过程中,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的音乐和舞蹈,不断地感受舞蹈中独特的节奏感和风格特点,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积累。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这些经验和认知也将有利于孩子们乐于接受和欣赏更多的艺术形式,培养艺术情操和审美心理。
二、少儿拉丁舞教学的方法1、灵活多变拉丁舞教学需要注重灵活变化,因为孩子天性好动,较难专注于一种受限的动作形式,因此编排动作时需要尽可能地多样化、丰富化。
比如,可以设置不同的舞蹈风格主题,如巴萨诺瓦、桑巴、恰恰、伦巴等等,也可以在动作设计中增加一些趣味小游戏,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潜在的学习效果.2、互动交流拉丁舞教学中还应当引导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互动、分享,增加孩子们的舞蹈理解以及效果,将比单纯跟随老师演示完成要好的多,把孩子们的观赏力,舞蹈推理力,动作感知力,身体协作感、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全部涵盖在内。
谈少儿拉丁舞的教学摘要:本文通过网络信息收集、文献资料综述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存在着不注重基础训练、不遵循少儿身心发展规律、不注重“舞德”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等问题。
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归纳总结了我国少儿拉丁舞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师或教练员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少年儿童;拉丁舞;学习误区;身心特点;教学措施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 on the children Latin danc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 Gao Nian Study NO:03112905Supervisor: He ZhongAbstract: This article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summarizes,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unifies own by oneself experience, facing to proceed to probe into the problem which resisted in our country children Latin dance. I can sum up our country children Latin dance which often used to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youth’s body and mind law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y characteristic. Finally proposed the teacher or the trainer’s question which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children Latin dance teaching and training. Key words: Youth; Latin dance; Study erroneous zone; Body and mind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easure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表演类项目,在我国高校推广已有10多年的历史。
10年来,有关专家和体育舞蹈爱好者对舞蹈项目推广、一般技术研究、教学和训练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但针对少年儿童拉丁舞教学研究的文章却很少。
本文试图透视当前我国少年儿童拉丁舞教学现状,寻求少儿拉丁舞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而解决人们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1 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误区由于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相对比较晚,对于它的教学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少儿拉丁舞教学存在的误区。
1.1 不注重基础训练1.1.1 教学中不重视形体训练在少儿学习拉丁舞之前,有的教师或教练员没有进行形体训练(建立正确身体姿态)就开始进行力量、柔韧和技术训练,这样会导致学员还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身体姿态表象就开始了拉丁舞的学习。
而我们知道形体训练,对少儿以后学习技术动作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记得我学习拉丁舞时,刚开始也没有注意形体训练,后来在本人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大学生体育舞蹈大赛时就暴露出这些缺憾,显得身体比较猥琐而大打折扣。
后来我开始注意形体训练,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我现在的舞姿比以前优美了许多。
对少年儿童二而言,如果教师不刻意的去强调形体训练,仅凭他们的对舞蹈的认识,是很难注意到这点的。
可是一旦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再想让他们改正,那就相当难了,所以在少儿拉丁舞的训练之前应进行适当的形体训练。
1.1.2 教学中不注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拉丁舞对于人体的柔韧、力量、耐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例如:在套路中,往往会出现女士下叉的动作,而男士也有一些托举的动作,并且在完成套路中,为保证动作的刚柔相剂,收放自如,进而达到展示舞蹈的内涵之目的,消耗体力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身体力量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少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正处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采用合适的训练手段,发展少儿诸如柔韧、平衡、空间位知觉和节奏等身体素质与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1.1.3 练舞不练功现在我国拉丁舞培训机构的主导思想是“盈利”,所以要求教师迅速出成绩,而不顾学员基本功学习的熟练程度。
俗话说:“练舞不练功,最后一场空。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好的教学办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先讲清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训练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应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当学员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适当教一些小组合或简单套路,刚开始套路内容主要应以基本步的小组合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视学员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安排套路教授的时机,一般是边练套路边练基本功。
1.2 不遵循少儿身心发展规律1.2.1 许多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遵循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毅力和持久性,而基本功训练往往是艰苦而单调的,长时间的训练,孩子必定难以承受。
有些孩子是家长送来学习的,而不是自发的,学习是被动的,因此学习中缺乏兴趣,孩子平常接触音乐、舞蹈方面少,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针对孩子的特点和以上原因,如果在少儿舞蹈教学中首先就进行严格的专业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不但不能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还会把孩子的舞蹈灵性扼杀掉,甚至使孩子厌恶舞蹈。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以及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而处于少儿时期的他们是比较喜欢争强好胜的,所以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你追我赶”。
1.2.2 生搬成人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少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而是盲目的把成年人的教法搬到少儿的教学和训练中。
这个问题纠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现阶段拉丁舞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且大多数是半道出家不无关系,他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少年儿童,而少年儿童与成年人在思想与认识问题能力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成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自律性,而少年儿童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性较强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少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2.3 不善于用“儿话”语言教学现在的教学术语越来越专业化了,而对于少年儿童,教师在教学中,如在他们讲解时用一些专业术语,他们可能就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
应该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简单明了。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模仿少年儿童的语言,合理运用他们的语言进行教学,那么他们就会体会到教师的亲切感,更愿意接受知识,无形中就会提高教学效率。
1.3 不注重“舞德”教育1.3.1 训练中忽视“舞德”教育舞德教育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所以拉丁舞教师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对学员进行品德教育;其次从学员方面来说,少年儿童正处在一个思想比较单纯,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时期,所以在此时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可谓是最佳时机。
笔者认为,“舞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结合儿童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首先教育他们懂得谦虚好学、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等品德,然后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尊重行业规矩。
总之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学舞和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1.3.2 忽视了对少儿的人文教育拉丁舞属于舞蹈范畴,它界于体育和艺术之间,因此它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以传情大义为基础,演绎时情要真,意要切,内外合仪,神形兼备。
而情真则需要学习者对拉丁舞的源与流有深刻的了解,意切则需要对拉丁舞各个舞种的风格特点有高屋建领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切,自然而然就可以将拉丁舞的精髓表现出来。
我曾经看过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体育舞蹈大赛,我看到在少儿组有许多的小朋友参加了,他们的技术也不错,但有一点是非常欠缺的,那就是神韵。
我看到他们基本上是为了完成套路而做动作,两个人之间没有交流,对舞蹈的内涵根本就没有演绎,所以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少儿的人文教育,注重拉丁舞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的教学,使他们跳舞懂舞。
1.4 不善于运用教育学原理与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教学上的问题之外,还应注意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学会运用一些教育学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1 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仪态、风度、容貌、服饰、言谈举止都会对学员产生影响。
1.4.2 应主动的去关爱学员在45 分钟教学时间里,教师在跟学员互动的过程中,不但要用心传递舞蹈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以情感人,用爱感召学生,试想一下,在一个充满着爱的环境,他们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心灵的呵护。
1.4.3 教师应善于释放自己的激情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用自己感染她们,把她们引入到情境中。
只有当教师上课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的去完成教学动作,才能使学员在老师的影响下,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1.4.4 课余时间教师缺乏与学员之间进行沟通孩子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其次,才是他们喜爱的老师。
假如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和学员闲聊一会,从而使彼此之间更加的了解,我相信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会更加认真的去配合老师的教学。
1.4.5 教师应激活学员的学习热情教学是一个发挥自己灵感的场所,教师要时刻注意采取有效的方法或手段来提高学员学习的欲望。
同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的把鼓励送出去,处在少儿时期的他们,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
例如:在少儿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而此时老师要是能够及时的送给他们一个微笑,并引导他们及时改正,接着又送出对他的认可,那么少儿会更加的认真地学习。
1.4.6 合理的利用外界环境资源学员家长就是教学很好的外在资源,较好的与学员家长沟通,并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2 少儿拉丁舞应遵循的教学方法2.1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因为培养一个拉丁舞人才需要八、九年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根据培养对象所处的年龄段以及此时的身体、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少儿拉丁舞学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少儿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促进少儿的生长发育;塑造少儿优美的形体,培养良好的气质仪表;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和其它方面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