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机原理图
- 格式:docx
- 大小:591.29 KB
- 文档页数:10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自锁,停止原理图
三相电动机的启动,自锁,停止的原理图:
1、启动:合上三相隔离开关QS,按起动按钮SB2,按触器KM的吸引线圈得电,3对常开主触点闭合,将电动机M接入电源,电动机开始起动。
同时,与SB2并联的KM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即使松手断开SB2,吸引线圈KM通过其辅助触点可以继续保持通电,维持吸合状态。
2、自锁:由于KM的自锁作用,当松开SB2后,电动机M仍能继续起动,最后达到稳定运转。
3、停止:按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失电,其主触点和
辅助触点均断开,电动机脱离电源,停止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原理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是用按钮、接触器来控制电动机运转的最简单的正转控制线路。
所谓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典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气原理图如图3-1(a所示。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是由转换开关QS 、熔断器FU 、启动按钮SB 、接触器KM 及电动机M 组成。
其中以转换开关QS 作电源隔离开关,熔断器FU 作短路保护,按钮SB 控制接触器KM 的线圈得电、失电,接触器KM 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 的启动与停止。
点动控制原理:当电动机需要点动时,先合上转换开关QS ,此时电动机M 尚未接通电源。
按下启动按钮SB ,接触器KM 的线圈得电,带动接触器KM 的三对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 便接通电源启动运转。
当电动机需要停转时,只要松开启动按钮SB ,使接触器KM 的线圈失电,带动接触器KM 的三对主触头恢复断开,电动机M 失电停转。
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使用非常广泛,把启动按钮SB 换成压力接点、限位节点、水位接点等,就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小型电动机的自动运行。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锁控制线路如图3-2所示,和点动控制的主电路大致相同,但在控制电路中又串接了一个停止按钮SB1,在启动按钮SB2的两端并接了接触器KM 的一对常开辅助触头。
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不但能使电动机连续运转,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欠压和失压保护作用。
它主要由按钮开关SB (起停电动机使用)、交流接触器KM (用做接通和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以及失压和欠压保护等)、热继电器(用做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等组成。
欠压保护:“欠压”是指线路电压低于电动机应加的额定电压。
“欠压保护”是指当线路电压下降到某一数值时,电动机能自动脱离电源电压停转,避免电动机在欠压下运行的一种保护。
因为当线路电压下降时,电动机的转矩随之减小,电动机的转速也随之降低,从而使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增大,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电压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堵转”(即电动机接通电源但不转动)的现象,以致损坏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与图解什么是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也称为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最常见的电机类型之一。
它是由三个绕组组成的,即三相绕组,在一个旋转的磁场中工作。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和商业设备中最常用的电动机之一,在制造、采矿、冶金、化工、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三相绕组中的交流电源通过一个正常运作的电网供电时,它们会自动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
这个旋转的磁场引起了转子内铝槽中的电流,从而使转子开始转动。
这就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磁场的旋转是由三个相位相差 120 度的交流电源产生的。
这三个电源分别称为A 相、B 相和 C 相。
这三个相位的交流电源在时间上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相△ B相△ C相△时间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三个相位的交流电源是依次接通的,相位之间的间隔是120 度。
当 A 相的电流增加时,对应的磁场也会随之增强,并由于磁场的旋转而引起转子开始转动。
随着 B 相和 C 相的电流也开始流动,磁场进一步增强,导致转子稳定地运转。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图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分为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
定子部分由三个绕组、绕组连接块、绕组保护垫、铁芯等构成,而转子部分由铁心、绕组、轴承、端盖和转子保护盘等构成。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图解。
┌───────┐├─保护垫─┤┆┌──────┴─────┐┆│ 铁芯│┃│ │┊│ A相绕组│┃└──────┬─────┘△┣┈┈┈┈┈┈|┈┈┈┈┈┈┫△┏┷┓┃┊ | ┊┃┏┷┓┊B┃┃│ B相绕组├─────┨C┃┗━┛┃┊ | ┊┃┗━┛┊│ C相绕组│┃│ │┆└───┬┬───────┘┆ v└─────铁心──────┘转子根据上图可以看出,A 相绕组与 B 相绕组之间、B 相绕组与 C 相绕组之间及 C 相绕组与 A 相绕组之间的角度差为 120 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讲解2013-12-17 来源:本站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起动按钮SB2,X0变为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持,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为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和Y1的常闭触点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它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联锁”,即将反转起动按钮X1的常闭触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起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时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按停止按钮SB1,直接按反转起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常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电机由正转变为反转。
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接触器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加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器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的线图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由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三相电动机接线盒
三相异步电动机y接时,接线盒里,连接片的连接方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角接时,接线盒连接片的连接方式
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两种接法
今天在现场学了点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接法:星型接法和三角接法。
虽然是些很简单的东,但勉。
星型接法
三角接法
图片都是从网上找的,借花献佛,嘿嘿。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的,星型接法和三角接法的区别。
在承受相同电压及相同线径的绕组线圈中,星型接法比三角型接法每相匝数少根号3倍(1.732倍),功率也小根号3倍。
成品电机的接法已固定为承受电压 380V,一般不适宜更改。
只有三相电压级别与正常380V不同时才改变接法,如三相电压220V级别时,原三相电压380V星型接法改为三角型接法就能适用;如三相电压660V级别时,原三相电压380V三角型接法改为星型接法就能适用,其功率不变。
一般小功率电机是星型接法,大功率的是三角接法。
额定电压下,应该使用三角形连接的电动机,如果改成星形连接,则属于降压运行,电动机功率减小,启动电流也减少。
额定电压下,应该使用星形连接的电动机,如果改成三角形连接,则属于超压运行,是不允许的。
大功率电机(三角型接法)起动时的电流很大,为了减少起动电流对线路的冲击,一般采用降压起动,原三角型接法运行改为星型接法起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星型接法起动后转换回三角型接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