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55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系统解剖学》中关于消化系统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的结构与特点、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等)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 掌握消化道各部分的解剖特点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 了解消化腺的分布、结构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消化道各部分的特点,消化腺的功能。
难点:消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消化腺的详细解剖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消化系统模型、挂图、PPT。
2. 学具:解剖图谱、学习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消化系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讲解消化道各部分的特点及消化腺的功能。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消化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与特点3. 消化腺的分布、结构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描述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分析肝脏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
(2)口腔:牙齿和舌头的作用;咽:食物的通道;胃:储存、混合、初步消化食物;小肠:消化、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肛门:排出粪便。
(3)肝脏在消化过程中主要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理解消化腺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与指导。
消化系统一、选择题1.不含味蕾的结构是:A.轮廓乳头B.菌状乳头C.软腭的粘膜上皮D.丝状乳头E.会厌的粘膜上皮2.颏舌肌:A.是成对的舌内肌B.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C.止于舌的两侧D.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E.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3.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肌是:A.颏舌肌B.舌骨舌肌C.茎突舌肌D.腭舌肌E.以上都不是4.|6是:A.左上颌第1乳磨牙B.左上颌第2前磨牙C.左上颌第1恒磨牙D.右上颌第1恒磨牙E.右上颌第2恒磨牙5.|Ⅳ表示:A.右上颌第1乳磨牙B.右上颌第1前磨牙C.左上颌第1乳磨牙D.左上颌第1前磨牙E.左上颌第2乳磨牙6.腮腺管:A.发自腺的前缘下份B.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C.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D.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E.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A.15cm B.25cmC.40cm D.45cmE.50cm8.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A.第8胸椎B.第9胸椎C.第10胸椎D.第11胸椎E.第12胸椎9.胃:A.在中等充盈时,位于右季肋区B.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C.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E.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贲门10.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常需嘱病人作:A.咳嗽动作B.发“啊”音C.转动头部位置D.吞咽动作E.深呼吸11.十二指肠:A.为腹膜外位器官B.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C.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D.呈“C”形包绕胰头E.以上全错12.关于牙齿的描述正确的是:A.乳牙无臼齿B.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C.磨牙都有三个根D.牙的最外层被牙周膜包绕E.下颌牙齿牙髓的主要成分来自下牙槽的血管和神经13.左腮腺导管开口于所对应的颊粘膜处:A.|5B.|7C.|8D.6┐E.5┐14.关于咽峡的正确描述是:A.是咽腔最窄处B.其上界为硬腭C.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处D.下界为舌根E.两侧有咽扁桃体15.关于大唾液腺的正确描述是:A.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横过颊肌,穿过咬肌B.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C.舌下阜是舌下腺管的唯一开口D.下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襞E.腮腺为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16.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直肠B.阑尾C.大肠D.结肠E.回肠17.关于肝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肝的方叶与左叶之间B.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神经通过C.第二肝门有肝小静脉走出D.肝固有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左前方E.门静脉为出肝门的血管18.关于肝的正确的描述是:A.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B.下面借右纵沟分为左、右两叶C.方叶位于肝门的前方D.肝静脉经肝门出肝E.左纵沟后份又称第二肝门19.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C.是胆囊管的延续D.开口于十二指肠上部E.为右肝管的延续20.肝圆韧带由——而成:A.脐动脉B.脐静脉C.动脉导管D.静脉韧带E.静脉导管21.关于网膜孔的正确描述是:A.是小网膜与腹腔相通的孔B.上界为肝的方叶C.下界为十二指肠降部D.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E.前界为肝圆韧带22.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A.子宫B.肾上腺C.卵巢D.肝E.膀胱23.小网膜包括:A.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B.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C.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D.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脾韧带E.肝胃韧带和胃脾韧带24.对于胆总管的不正确描述是:A.走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下降于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C.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D.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E.与胰管汇合,其管腔扩大叫十二指肠大乳头25.肝门通过物不包括:A.肝固有动脉分支B.门静脉及其分支C.左肝管D.肝静脉E.右肝管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3交点处C.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D.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E.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27.关于阑尾的正确描述是:A.是腹膜间位器官B.没有系膜C.以回肠前位多见D.结肠带是找阑尾的标志E.由腹腔干供血28.结肠带存在于:A.肛管B.直肠C.阑尾D.盲肠E.小肠29.关于直肠的正确描述是:A.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有凸向前的骶曲C.有凹向前的会阴曲D.在第1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续E.中间的直肠横襞最大且恒定30.正常情况下肛门指检时,不能触到:A.前列腺B.精囊腺C.卵巢D.子宫颈E.直肠子宫凹陷31.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A.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B.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C.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E.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32.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位于门静脉后方C.位于肝胃韧带内D.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E.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33.关于腹膜腔,错误的说法是:A.男性是封闭的B.女性可借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与外界相通C.腔内含有少量浆液D.腔内含有胃、肠等器官E.腔内不含有任何器官34.关于网膜囊的正确说法是:A.前壁是大网膜和胃的后壁B.后壁为覆盖在大、小肠表面的腹膜C.不与腹膜腔相通D.前壁是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E.囊内有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等--------------------------------------------------------------------------------填空题1. 恒牙按形态和功能分为(1)、(2)、(3)、(4)。
消化系统一、选择题1.不含味蕾的结构是:A.轮廓乳头B.菌状乳头C.软腭的粘膜上皮D.丝状乳头E.会厌的粘膜上皮2.颏舌肌:A.是成对的舌内肌B.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C.止于舌的两侧D.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E.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3.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肌是:A.颏舌肌B.舌骨舌肌C.茎突舌肌D.腭舌肌E.以上都不是4.|6是:A.左上颌第1乳磨牙B.左上颌第2前磨牙C.左上颌第1恒磨牙D.右上颌第1恒磨牙E.右上颌第2恒磨牙5.|Ⅳ表示:A.右上颌第1乳磨牙B.右上颌第1前磨牙C.左上颌第1乳磨牙D.左上颌第1前磨牙E.左上颌第2乳磨牙6.腮腺管:A.发自腺的前缘下份B.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C.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D.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E.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A.15cm B.25cmC.40cm D.45cmE.50cm8.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A.第8胸椎B.第9胸椎C.第10胸椎D.第11胸椎E.第12胸椎9.胃:A.在中等充盈时,位于右季肋区B.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C.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E.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贲门10.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常需嘱病人作:A.咳嗽动作B.发“啊”音C.转动头部位置D.吞咽动作E.深呼吸11.十二指肠:A.为腹膜外位器官B.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C.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D.呈“C”形包绕胰头E.以上全错12.关于牙齿的描述正确的是:A.乳牙无臼齿B.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C.磨牙都有三个根D.牙的最外层被牙周膜包绕E.下颌牙齿牙髓的主要成分来自下牙槽的血管和神经13.左腮腺导管开口于所对应的颊粘膜处:A.|5B.|7C.|8D.6┐E.5┐14.关于咽峡的正确描述是:A.是咽腔最窄处B.其上界为硬腭C.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处D.下界为舌根E.两侧有咽扁桃体15.关于大唾液腺的正确描述是:A.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横过颊肌,穿过咬肌B.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C.舌下阜是舌下腺管的唯一开口D.下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襞E.腮腺为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16.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直肠B.阑尾C.大肠D.结肠E.回肠17.关于肝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肝的方叶与左叶之间B.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神经通过C.第二肝门有肝小静脉走出D.肝固有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左前方E.门静脉为出肝门的血管18.关于肝的正确的描述是:A.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B.下面借右纵沟分为左、右两叶C.方叶位于肝门的前方D.肝静脉经肝门出肝E.左纵沟后份又称第二肝门19.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C.是胆囊管的延续D.开口于十二指肠上部E.为右肝管的延续20.肝圆韧带由——而成:A.脐动脉B.脐静脉C.动脉导管D.静脉韧带E.静脉导管21.关于网膜孔的正确描述是:A.是小网膜与腹腔相通的孔B.上界为肝的方叶C.下界为十二指肠降部D.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E.前界为肝圆韧带22.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A.子宫B.肾上腺C.卵巢D.肝E.膀胱23.小网膜包括:A.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B.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C.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D.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脾韧带E.肝胃韧带和胃脾韧带24.对于胆总管的不正确描述是:A.走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下降于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C.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D.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E.与胰管汇合,其管腔扩大叫十二指肠大乳头25.肝门通过物不包括:A.肝固有动脉分支B.门静脉及其分支C.左肝管D.肝静脉E.右肝管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3交点处C.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D.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E.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27.关于阑尾的正确描述是:A.是腹膜间位器官B.没有系膜C.以回肠前位多见D.结肠带是找阑尾的标志E.由腹腔干供血28.结肠带存在于:A.肛管B.直肠C.阑尾D.盲肠E.小肠29.关于直肠的正确描述是:A.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有凸向前的骶曲C.有凹向前的会阴曲D.在第1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续E.中间的直肠横襞最大且恒定30.正常情况下肛门指检时,不能触到:A.前列腺B.精囊腺C.卵巢D.子宫颈E.直肠子宫凹陷31.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A.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B.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C.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E.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32.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位于门静脉后方C.位于肝胃韧带内D.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E.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33.关于腹膜腔,错误的说法是:A.男性是封闭的B.女性可借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与外界相通C.腔内含有少量浆液D.腔内含有胃、肠等器官E.腔内不含有任何器官34.关于网膜囊的正确说法是:A.前壁是大网膜和胃的后壁B.后壁为覆盖在大、小肠表面的腹膜C.不与腹膜腔相通D.前壁是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E.囊内有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等--------------------------------------------------------------------------------填空题1. 恒牙按形态和功能分为(1)、(2)、(3)、(4)。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总论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为上下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部分为下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第一节口腔:消化道起始部,一、腭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帆后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所围成二、舌分为舌根舌体舌得构造:粘膜,舌肌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大唾液腺与肝脏胰腺组成大消化腺第二节、咽一、鼻部二、口部三、喉部四、咽的交通向前上通鼻腔向前通口腔向前下通喉腔向两侧通中耳鼓室咽峡:由腭垂、腭帆后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由口腔通向咽部的狭窄通道咽淋巴环:位于咽上部,咽入口处,由咽后壁上部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组成,几乎围成一环,是消化道及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第三节、食管—中空器官一、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与咽交界,下端于第11胸椎与胃的贲门交界,长约25cm;分为颈部、胸部、腹部二、食管的狭窄部第一个狭窄:与咽交界处,位于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15cm第二个狭窄:与左主支气管交界处,与第4到五胸椎水平,距中切牙25cm第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处,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第四节、胃一、胃的形态结构和分布1、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2、形态:入口—贲门,与食管相连;出口—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
两缘:右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左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3、胃壁结构:粘膜(有众多皱襞),肌层(三层),二、肝的外形1、两面(1)隔面以镰状韧带分左右两叶(2)脏面以H形沟分左、右、方和尾状叶沟内结构安排:左纵沟前部—肝圆韧带左纵沟后部—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胆囊窝右纵沟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又称第二肝门2、两缘(1)前缘有胆囊切迹和脐切迹(2)后缘钝圆3、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行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准性区域三、胰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1—2腰椎体,为腹膜外位器官。
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总结Alimentary system notice消化管: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上消化道;以下,下oralcavity:前壁侧壁上下壁构成;分部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oral lips 分上唇下唇,外为皮肤,中为口轮匝肌,内为黏膜唇红内含皮脂腺。
缺氧时呈绛紫色(临床称:发绀)上唇外面中线处有意纵行浅沟,称人中,为人类特有结构cheek 口腔的两侧壁在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有腮腺管乳头,消化道是腮腺管的开口palate:构成口腔上壁,分隔鼻腔与口腔硬腭腭前2/3上颌骨腭突及腭骨水平板构成,表面有黏膜软腭腭后1/3,后部向下倾斜,called腭帆。
腭帆后缘中从腭帆向两侧各形成一个弓形皱襞,前方为腭舌isthmusfauces的组成: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部垂向下方,calle d悬雍垂弓,后方为鄂咽弓弓和舌根teeth 种类及排列perma nent teeth (阿拉伯数字表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2磨牙,第3磨牙(wisdomtooth)形态构造牙冠有牙釉质,牙根及牙颈表面是牙骨质tongue 形态下面:舌系带,舌下阜,襞构造(肌性器官,表面有黏膜),分为舌肌和舌黏膜舌固有肌:起止均在舌内,收缩改变舌的形状,有纵、横、垂三种舌外肌:起于舌外,止于舌内,收缩改变舌的位置,有颏舌肌、茎突舌肌,舌骨舌肌舌黏膜:淡红色,上有舌乳头。
其中叶状乳头(两侧根部),菌状乳头(前背部),轮廓乳头界沟前方,软腭,颏舌肌功能:两侧收缩:吐舌;单侧收缩:舌歪向另一侧有味蕾,丝状乳头(前两侧)没有味觉感受器唾液腺parotidgland 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下缘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腮腺管长约5cm,位于颧弓下一指横处submandi bular gland 位于下颌骨体内开口于舌下阜sublingu al glang 位于舌下阜深面小管开口于舌下襞,大管开口于舌下阜pharyn x(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位置形态长约12cm,位于鼻腔。
消化系统一、选择题1.不含味蕾的结构是:A.轮廓乳头 B.菌状乳头C.软腭的粘膜上皮 D.丝状乳头E.会厌的粘膜上皮2.颏舌肌:A.是成对的舌内肌B.起于下颌骨的颏结节C.止于舌的两侧D.两侧收缩时可拉舌向前下E.单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同侧3.一侧收缩时,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肌是:A.颏舌肌 B.舌骨舌肌C.茎突舌肌 D.腭舌肌E.以上都不是4.|6是:A.左上颌第1乳磨牙B.左上颌第2前磨牙C.左上颌第1恒磨牙D.右上颌第1恒磨牙E.右上颌第2恒磨牙5.|Ⅳ表示:A.右上颌第1乳磨牙B.右上颌第1前磨牙C.左上颌第1乳磨牙D.左上颌第1前磨牙E.左上颌第2乳磨牙6.腮腺管:A.发自腺的前缘下份B.在颧弓下2横指处越过咬肌表面C.开口于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D.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E.穿咬肌开口于腮腺管乳头7.食管的第二个狭窄约距中切牙:A.15cm B.25cmC.40cm D.45cmE.50cm8.食管的第三个狭窄约平:A.第8胸椎 B.第9胸椎C.第10胸椎 D.第11胸椎E.第12胸椎9.胃:A.在中等充盈时,位于右季肋区B.分为胃弯、胃体和胃窦C.角切迹将胃窦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D.幽门窦与幽门管之间有中间沟E.胃入口称幽门,出口称贲门10.当行胃镜检查时,为避免胃镜进入呼吸道,常需嘱病人作:A.咳嗽动作 B.发“啊”音C.转动头部位置 D.吞咽动作E.深呼吸11.十二指肠:A.为腹膜外位器官B.全部由腹腔动脉分支供血C.只接受胃液和胆汁注入D.呈“C”形包绕胰头E.以上全错12.关于牙齿的描述正确的是:A.乳牙无臼齿B.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C.磨牙都有三个根D.牙的最外层被牙周膜包绕E.下颌牙齿牙髓的主要成分来自下牙槽的血管和神经13.左腮腺导管开口于所对应的颊粘膜处:A.|5 B.|7C.|8 D.6┐E.5┐14.关于咽峡的正确描述是:A.是咽腔最窄处B.其上界为硬腭C.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处D.下界为舌根E.两侧有咽扁桃体15.关于大唾液腺的正确描述是:A.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横过颊肌,穿过咬肌B.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C.舌下阜是舌下腺管的唯一开口D.下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襞E.腮腺为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16.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直肠 B.阑尾C.大肠 D.结肠E.回肠17.关于肝门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肝的方叶与左叶之间B.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神经通过C.第二肝门有肝小静脉走出D.肝固有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左前方E.门静脉为出肝门的血管18.关于肝的正确的描述是:A.上面借冠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B.下面借右纵沟分为左、右两叶C.方叶位于肝门的前方D.肝静脉经肝门出肝E.左纵沟后份又称第二肝门19.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B.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C.是胆囊管的延续D.开口于十二指肠上部E.为右肝管的延续20.肝圆韧带由——而成:A.脐动脉 B.脐静脉C.动脉导管 D.静脉韧带E.静脉导管21.关于网膜孔的正确描述是:A.是小网膜与腹腔相通的孔B.上界为肝的方叶C.下界为十二指肠降部D.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E.前界为肝圆韧带22.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A.子宫 B.肾上腺C.卵巢 D.肝E.膀胱23.小网膜包括:A.肝胃韧带和肝圆韧带B.肝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C.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D.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脾韧带E.肝胃韧带和胃脾韧带24.对于胆总管的不正确描述是:A.走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下降于十二指肠与胰头之间C.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D.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E.与胰管汇合,其管腔扩大叫十二指肠大乳头25.肝门通过物不包括:A.肝固有动脉分支 B.门静脉及其分支C.左肝管 D.肝静脉E.右肝管2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A.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内1/3交点处C.两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处D.两侧髂结节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E.脐与右髂前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27.关于阑尾的正确描述是:A.是腹膜间位器官B.没有系膜C.以回肠前位多见D.结肠带是找阑尾的标志E.由腹腔干供血28.结肠带存在于:A.肛管 B.直肠C.阑尾 D.盲肠E.小肠29.关于直肠的正确描述是:A.分为盆部和会阴部B.有凸向前的骶曲C.有凹向前的会阴曲D.在第1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续E.中间的直肠横襞最大且恒定30.正常情况下肛门指检时,不能触到:A.前列腺 B.精囊腺C.卵巢 D.子宫颈E.直肠子宫凹陷31.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A.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B.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C.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D.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E.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32.关于胆总管的正确描述是:A.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B.位于门静脉后方C.位于肝胃韧带内D.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前面E.与胰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33.关于腹膜腔,错误的说法是:A.男性是封闭的B.女性可借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与外界相通C.腔内含有少量浆液D.腔内含有胃、肠等器官E.腔内不含有任何器官34.关于网膜囊的正确说法是:A.前壁是大网膜和胃的后壁B.后壁为覆盖在大、小肠表面的腹膜C.不与腹膜腔相通D.前壁是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E.囊内有胰、左肾和左肾上腺等--------------------------------------------------------------------------------填空题1. 恒牙按形态和功能分为(1)、(2)、(3)、(4)。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
依据消化腺的体积及位置分为大、小消化腺,大消化腺为独立的消化腺,如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内。
一、口腔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
前、侧壁为唇和颊,顶为腭,底为肌性结构。
向前借口裂通体外,向后经咽峡通咽腔。
由上、下颌牙列将口腔分为前方的口腔前庭和后方的固有口腔两部分。
当上、下颌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仅借第三磨牙后方相通,故当牙关紧闭时,可经磨牙后方的空隙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1.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硬腭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板构成,表面覆以黏膜。
软腭的后缘游离,伸向后下方称为腭帆;中央有一向下的突起,称为腭垂或悬雍垂。
腭垂的两侧各有一对弓状皱襞,前方的皱襞为腭舌弓,后方的皱襞为腭咽弓。
腭帆、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
腭肌均为骨骼肌,有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除腭帆张肌由下颌神经支配外,其余各肌均由副神经的颅根纤维支配。
2.牙(1)牙的形态牙是人体高度坚固的器官,镶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突内,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的形状及大小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形态相似,均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冠暴露于口腔,牙根嵌于牙槽窝内,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2)牙的结构牙的构造分为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牙釉质覆于牙冠的牙本质表面,牙骨质包被于牙根和牙颈的牙本质表面。
牙的中央有一空腔称为牙髓腔,容纳有牙髓;牙髓由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构成,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槽突相通。
当牙髓发炎时,炎性渗出物可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
(3)牙的名称及排列人的一生中有两套牙,即婴幼儿期的乳牙和乳牙脱落后萌出的恒牙。
乳牙20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个,在出生后约6个月开始出牙,至3岁全部萌出;恒牙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8个,约6岁开始换牙,除第三磨牙外,其他各牙在14岁左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