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第七版12淋巴
- 格式:pdf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36
人体淋巴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之一,它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等部分组成。
淋巴系统承担着维持体内液体平衡、排除废物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重要功能。
在人体的淋巴系统解剖学中,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淋巴组织淋巴组织广泛分布在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包括淋巴结、扁桃体以及其他散在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主要由淋巴细胞和淋巴滤泡构成,其中淋巴滤泡是重要的抗原识别和抗体产生部位。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最重要的淋巴组织之一,它们位于淋巴管的路径上。
淋巴结内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和淋巴间质,是淋巴液通过的必经之地。
淋巴结具有清除细菌和病毒、产生淋巴细胞等重要作用。
扁桃体是位于咽部周围的淋巴组织聚集区,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它们对于抵御呼吸道、消化道和鼻咽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淋巴管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主要通道,起到输送淋巴液与免疫细胞的作用。
人体有两组主要的淋巴管:乳糜管和右淋巴导管。
乳糜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管,起源于腹腔中的乳糜窦。
它负责从肠道吸收的乳糜运输到血液循环中。
乳糜管经过腹膜后壁上缘,最终汇入左锁骨下静脉角处。
右淋巴导管由右下肢、右侧腹部和右上肢的淋巴管汇集而成。
右淋巴导管在右锁骨下静脉角处汇入血液循环。
三、淋巴器官人体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扁桃体和扁桃体环等。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腔,具有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产生淋巴细胞和储存血液等多种重要功能。
扁桃体环是位于悬韧带周围的免疫器官,包括舌扁桃体、咽扁桃体和颈扁桃体。
扁桃体环能够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起到保护作用。
四、淋巴液循环淋巴液循环是淋巴系统中的重要过程,它保持了体内的液体平衡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主要由组织间液、白细胞和蛋白质组成。
淋巴液形成于细胞间隙,通过淋巴毛细管和淋巴管传输,最终进入淋巴结。
在淋巴结内,淋巴液经过滤泡和窦oidal内皮细胞的作用,进行清洁和免疫反应。
最后,淋巴液进入乳糜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第10章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一系列从细到粗的淋巴管道、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所组成1、全身有九条淋巴干:①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的淋巴管。
②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的淋巴管。
③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的淋巴管。
④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腹壁及腹腔成对脏器的淋巴管。
⑤肠干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的淋巴管。
2、淋巴导管: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自乳糜池→与主动脉一起穿膈的主动脉裂孔→胸腔,在食管后方、脊柱前方上升→胸廊入口→颈部,呈弓状弯曲→左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3、淋巴结:4、脾:位于左季肋区深部,胃底的左侧,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
正常时在肋弓下不能触及。
牌是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可分为两面、两缘和两端。
两面——膈面隆凸、5、胸腺胸腺位于上纵隔前部,呈长条形,分左、右两叶,以结缔组织相连。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T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素。
成人的胸腺逐步萎缩。
感觉器官第11章、视器第一节、眼球眼球由眼球壁及内容物组成。
一、眼球壁分为外膜(纤维膜)中膜(血管膜)内膜(视网膜)(一)外膜(纤维膜)角膜——占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光作用,无血管,但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巩膜——占后5/6,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对眼球内容物起保护作用。
巩膜静脉窦(二)中膜(血管膜)虹膜——最前部,圆盘状,中央有瞳孔。
虹膜内有二种滑肌,对瞳孔的作用。
睫状体——环行,为中膜最厚部,有睫状突、睫状小带及睫状肌,作用。
脉络膜——占后2/3,富有血管、色素细胞,起营养、保护作用。
(三)内膜(视网膜) 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在脉络膜内面,感光。
视网膜神经部由外→内有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
感光细胞有感光作用,分为: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在黄斑处较密集。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广泛分布于视部。
感光物质的合成需要维生素A。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后部、是视神经的起始处(视神经由节细胞的轴突组成),呈白色圆形隆起、无感光细胞,不能感光,称盲点,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由此穿出。
骨髓:为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其它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板障:颅盖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
有板障静脉通过。
骺线:长骨骨干与骺相移行的部分为干骺端,幼年时保留有一片骺软骨,至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合为一体,其间遗留痕迹为骺线。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起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平对第二肋,是从前面计数肋骨序数的重要标志。
翼点:在颅侧面额、顶、颞、蝶骨汇合处形成的“H”形骨缝,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外伤骨折易引起颅内出血。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体表可触及,是重要的骨性标志,施行骶管内麻醉常以骶角作为进针标志。
关节腔:是由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切的腔隙,腔内为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腔内有少量滑液。
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全长可触及,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接形成凸向上的弓形,分前后方向的足纵弓和左右方向的足横弓,足弓增加了足的弹性和稳定性,对足底神经血管有保护作用。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两部分构成,中央部为有弹性的胶状物质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
使之既坚韧又有弹性,可缓冲脊柱的震荡,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为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缘的斜坡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如椎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
腹直肌鞘:由腹前外侧群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包绕腹直肌的鞘状结构。
鞘分为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
后层由腹内斜肌键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腹股沟管:为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向内下的肌肉、腱膜间的潜在裂隙,长4~5厘米。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躯干骨的组成:24块椎骨、1块骶骨、一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椎骨的一般形态。
颈、胸、腰椎在形态上各有什么特征?椎骨:椎体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
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
椎弓椎弓板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
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围成。
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
胸骨的形态结构:分柄、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柄上宽下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
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级数肋的重要标志。
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肋的组成:由肋和肋软骨组成,共十二对。
1-7对与胸骨连接,称真肋;8-10形成肋弓,称假肋;11-12游离,称浮肋。
6、脑颅和面颅的组成:脑颅(8)成对: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不成对:颞骨和顶骨。
面颅由15块面颅骨构成。
成对的骨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7、颅底内面观:三窝:①颅前窝有筛孔(通鼻腔)。
②颅中窝中间部有垂体窝,鞍背(两者统称蝶鞍),视神经管,交叉前沟,颈动脉沟和破裂孔(由此通颈动脉管内口);两侧部有眶上裂(位于蝶骨大、小翼之间,通眶),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弓状隆起和鼓室盖。
③颅后窝有枕骨大孔(通椎管),斜坡,内耳门,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横窦沟及乙状窦沟。
孔裂:筛孔:嗅神经;视神经管:视神经;破裂孔:岩大神经;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展神经;圆孔:上颌神经;卵圆孔:下颌神经;棘孔:脑膜中动脉;颈动脉管:颈内动脉;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颈静脉孔:颈内静脉;内耳道:前庭神经、蜗神经;枕骨大孔:脊髓,椎动脉,脊髓前、后静脉8、颅的侧面观:可见颞下窝,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翼腭窝,内有神经血管经过。
翼点: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此处最为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临床X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
1淋巴系统不包括(E )A 、毛细淋巴管B 、淋巴管和淋巴结C 、胸腺D 、脾E 、肾上腺2淋巴管道不包括(E )A 、毛细淋巴管B 、淋巴管C 、右淋巴导管D 、胸导管E 、动脉导管3不属十淋巴器官的结构是(A )A 、脑垂体B 、淋巴结C 、扁桃体D 、脾脏E 、胸腺4淋巴结(A )A 、为灰红色圆形和椭圆形小体B 、隆凸侧有淋巴结门C 、淋巴结门有数条输入淋巴管出入D 、外包脂肪组织的被膜E 、皮质和髓质有丰富血窦5关十胸导管正确的说法是(E )A 、起十小肠的乳糜池B 、通过腔静脉孔C 、位十食管前方D 、收集5 条淋巴干E 、注入左静脉角6有关胸导管,错误的叙述是(B )A 、超自乳糜池B 、注入右静脉角C 、收集全身:3 / 4 部位的淋巴D 、与左锁骨上淋巴结之间有侧支通路E 、有侧支注入奇静脉7 cisterna chyli (E)A 、位十第3 腰椎前方B 、接受左支气管纵隔干C 、接受左锁骨下干D 、接受左颈干E 、接受左腰干8不汇入胸导管的淋巴干是(B )B 、右颈干C 、左腰干D 、右腰干E 、肠干9不注入胸导管的淋巴干是(D )A 、左颈干B 、左锁骨下干C 、左支气管纵隔干D 、右颈干E 、肠干10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淋巴的淋巴干是(D )A 、左颈干B 、右颈干C 、腰干D 、肠干E 、右支气管纵隔干11胸导管收集的淋巴范围是(C )A 、上半身的淋巴B 、左半身的淋巴C 、下半身与左侧上半身的淋巴D 、下半身与右侧上半身的淋巴E 、右侧上半身的淋巴12 关于右淋巴导管正确的说法是(B )A 、为最大的淋巴管B 、主要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液C 、注入右颈内静脉D 、由右颈干和右锁骨下干合成E 、与胸导管间无交通13在头颈交界线上的淋巴结不包括(A )A 、颈前淋巴结B 、耳后淋巴结C 、腮腺淋巴结D 、下颌下淋巴结E 、颏下淋巴结14颈前深淋巴结群不包括(A )A 、锁骨上淋巴结B 、甲状腺淋巴结C 、气管前淋巴结D 、喉前淋巴结E 、气管旁淋巴结15沿喉返神经排列的淋巴结是(B )A 、颈前浅淋巴结B 、气管旁淋巴结D 、气管前淋巴结E 、喉前淋巴结16鼻咽癌和舌根癌常首先转移至的淋巴结是(C )A 、颈外侧浅淋巴结B 、颈内静脉肩呷舌骨肌淋巴结C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D 、副神经淋巴结E 、斜角肌淋巴结17舌尖癌常首先转移至的淋巴结是(B )A 、颈外侧浅淋巴结B 、颈内静脉肩呷舌骨肌淋巴结C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D 、副神经淋巴结E 、斜角肌淋巴结18被称为VirchDw 淋巴结的是(D )A 、右锁骨上淋巴结B 、左锁骨上淋巴结C 、右斜角肌淋巴结D 、左斜角肌淋巴结E 、中斜角肌淋巴结19胸前外侧壁及乳房外侧和中央部的淋巴注入的腋淋巴结是(C )A 、肩胛下淋巴结B 、外侧淋巴结C 、胸肌淋巴结D 、中央淋巴结E 、尖淋巴结20沿腋静脉近端排列的淋巴结是(B )A 、锁骨上淋巴结B 、尖淋巴结C 、外侧淋巴结D 、胸肌淋巴结E 、中央淋巴结21被称为肺门淋巴结的是(D )A 、肺淋巴结B 、纵隔后淋巴结C 、气管旁淋巴结D 、支气管肺淋巴结E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21沿骶正中血管和骶外侧血管排列的淋巴结是(B )A 、髂外淋巴结B 、骶淋巴结C 、髂内淋巴结D 、髂总淋巴结22与腹壁淋巴引流最可能无关的淋巴结是(E )A 、腹股沟浅淋巴结B 、髂外淋巴结C 、胸骨旁淋巴结D 、腰淋巴结E 、外侧淋巴结23淋巴结输出管不注入腹腔淋巴结的是(E )A 、胃左、右淋巴结B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C 、幽门上、下淋巴结D 、胰、脾淋巴结E 、肾淋巴结24淋巴结输出管不注入腹腔淋巴结的是(D )A 、胃左、右淋巴结B 、幽门上、下淋巴结C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D 、中结肠淋巴结E 、肝淋巴结25淋巴结输出管不注入肠系膜上淋巴结的是(C )A 、回结肠淋巴结B 、肠系膜淋巴结C 、左结肠淋巴结D 、右结肠淋巴结E 、中结肠淋巴结26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最可能注入(D )A 、腹股沟深淋巴结B 、髂外淋巴结C 、骶淋巴结D 、腰淋巴结E 、直肠上淋巴结26脾(C )A 、位于右季肋区B 、长轴与肋弓一致C 、上缘有2 一3 个脾切迹D 、为腹膜外位器官E 、属于消化系统27脾的位置,错误的说法是(A )A 、位于左季肋区及腹上区B、正常时左肋下不能触及脾C 、位于9 一11肋之间D 、其长轴与第10 肋一致E、可随呼吸及运动和体位不同而变化28不与脾相邻的器官是(C )A 、胰尾B 、胃底C 、十二指肠D 、结肠左曲E 、左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