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 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 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 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 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 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英勇抵抗,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 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势力和制度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
的 祖 国 陷 入 了 巨 大 浩 劫 和 灾 难 之 中 。 这 时 , 他
和 江 青 一 伙 的 破 坏 捣 乱 , 为 之 付 出 了 半 个 世 纪
, 由 于 “ 左 ” 倾 路 线 的 错 误 , 由 于 林 彪 反 革 命
毕 生 精 力 , 直 到 生 命 的 最 后 一 刻 。 在 “ 文 革 ”
黄继光
缅怀先烈
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黄继光从 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 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 格录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 的二营奉命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 继光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 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 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 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