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58.34 KB
- 文档页数:3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基础练习题1.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做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2.在某温度下,反应CIF(g)+F2(g) ClF3(g) △H=+268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增大3.目前工业上利用甲烷催化裂解生产不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清洁氢气。
高二化学(必修一)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低温脱氮技术可用于处理废弃中的氮氧化物。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NH 3(g)+6NO(g) 5N 2(g)+6H 2O(g)+Q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C .4mol 氨气与足量的NO 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D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2.工业合成氨:223N (g)+3H (g)2NH (g)-1ΔH=-92.4kJ mol ,一般采用700K 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提高2H 的平衡转化率①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①提高氨的产率①催化剂在700K 左右时活性最大 A .只有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 2(g)+Y 2(g) 2XY(g) Δ H <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改变的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I 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 .图①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C .图①是增大压强D .图①是升高温度4.对于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减慢的是( ) A .恒压通入He 气 B .减小容器容积 C .增加Fe 的质量D .升高体系温度5.某实验小组利用0.1mol/LNa 2S 2O 3溶液与0.2mol/LH 2SO 4溶液反应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a=5.0B.t2>t1>t3C.实验①、①、①均应先将溶液混合好后再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D.实验探究了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6.合成氨工业N2(g)+3H2(g) 2NH3(g)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现了氮的固定B.该反应放热,a<bC.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N2转化率增大7.据报道,在300①、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CH3CH2OH)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1)2H 2+O 2=====点燃 2H 2O 和2H 2O=====电解2H 2↑+O 2↑是可逆反应( )(2)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只与化学反应本身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 (3)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4)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N 2、3 mol H 2和2 mol NH 3,当反应达平衡时,两平衡状态相同( )(5)只要v (正)增大,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6)不论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容器,加入稀有气体,平衡皆发生移动( ) (7)起始加入原料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各种原料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 (8)通过改变一个条件使某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一定增大( )(9)若平衡发生移动,则v 正和v 逆一定改变,同理v 正、v 逆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 (10)对于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体系内的压强,平衡不一定移动( ) 2.对于可逆反应M +2N Q 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M 、N 、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 .反应已经停止 C .M 、N 全部生成QD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E .v 正(M)=v 逆(N)F .v 正(M)=v 逆(Q)3.一定条件下C(s)+H 2O(g)CO(g)+H 2(g) ΔH >0,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 (1)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2)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3)充入水蒸气,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4)加入碳,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5)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以下各题的表达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容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O2、指定状态下的r G或B B 就是定温定压下G ~ 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B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 r G m =0。
()4、恒 T 、p 、W ˊ=0 下,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为: rGmB B 0 。
()5、某一反应在等温等压且可是体积功的条件下 rGm0 ,则该反应不能够正向进行。
( )6、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 g)B( g)C ( g)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变率将增大。
( )7、对理想气体反应: 0 =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 B >0 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右搬动。
()8、由 r G =-RTlnK ,因为 K 是平衡常数,所以 r G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值。
()9、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所有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够自动发生。
( )10、 对于B的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B11、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必然会搬动。
反之,平衡搬动了,标准平衡常数必然会改变。
()(χeq) Bx12、对理想液态混杂物中的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K ( T )≈ B。
( )BK 13、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能够用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14、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1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 某反应的 r G 0,所以要采纳合适的催化剂, 使反应得以进行。
()二、选择题1、温度高升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1)降低;(2)增大;( 3)恒定;(4)无法确定。
12、 HgO(s)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 G为 - 58.52 kJ ·mol -1,其分解反应为: 2HgO(s) == 2Hg(l) + O 2(g),HgO(s)在 298K 的分解压力是:(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
欲使溶液红色加深,下列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再滴加3~5滴饱和FeCl3溶液B.再滴加3~5滴0.01 mol·L-1 NaOH溶液C.加入少量KCl固体D.对溶液降温,也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反应为FeCl3+3KSCN Fe(SCN)3+3KCl ΔH>0解析:选A 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再滴加3~5滴饱和FeCl3溶液,溶液中Fe3+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增大,溶液红色加深,故A正确;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再滴加3~5滴0.01 mol·L-1 NaOH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Fe3+的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故B 错误;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加入少量KCl 固体,溶液中Fe3+和SCN-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溶液红色不变,故C错误;KSCN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对溶液降温,也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ΔH<0,故D错误。
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容积)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解析:选A 若t0时刻升温,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此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v(逆)>v(正),A正确;t0时刻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即平衡没有发生移动,此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B错误;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而图Ⅲ改变的条件使平衡发生了移动,故不可能是加入催化剂,C错误;由图Ⅲ知,乙先达平衡,说明乙条件下反应速率比甲快,若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则乙对应的温度比甲高,D错误。
高三化学二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考点内容: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平学平衡的涵义。
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本章命题以上述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①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
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
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
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 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为常数;②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
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例1】可逆反应A(g)+ 4B(g)C(g)+ 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v A==0.15mol/(L·min)B. v B==0.6 mol/(L·min)C. v C==0.4 mol/(L·min)D.v D==0.01 mol/(L·s)[例2]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实验原理:Cr 2O2-7+H2O2CrO2-4+2H+橙色黄色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1K2Cr2O7溶液。
②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 mol·L-1HNO3溶液,观察并记录溶液的颜色。
③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1 mol·L-1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增加H+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橙色加深;增加-的浓度,减小H+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黄色加深。
基本规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但是压强改变,对于有气体参与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系数不变的反应来说,平衡不移动。
3.温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实验原理:Co2++4Cl-CoCl2-4ΔH>0粉红色蓝色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向其中各加入适量CoCl2的盐酸溶液,将试管分别置于热水、冰水和室温下。
基本规律: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平衡向着放热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巩固及拓展练习〗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2O H++Cl-+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A.H+浓度减小,HClO浓度减小B.H+浓度增大,HClO浓度增大C.H+浓度减小,HClO浓度增大D.H+浓度增大,HClO浓度减小2.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运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关节炎是因为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如下:①HUr+H 2O Ur-+H3O+,尿酸尿酸根离子②Ur-(aq)+Na+(aq)NaUr(s)。
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A. 温度B. 压强C. 浓度D. 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2. 在一定温度下,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反应物方向B. 产物方向C. 不变D. 无法确定3. 对于反应 N2(g) + 3H2(g) ⇌ 2NH3(g),提高温度会使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A. N2和H2方向B. NH3方向C. 不变D. 无法确定4. 下列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2H2(g) + O2(g) → 2H2O(g)B. N2(g) + 3H2(g) → 2NH3(g)C. CaO(s) + H2O(l) → Ca(OH)2(s)D. 2SO2(g) + O2(g) → 2SO3(g)二、填空题1.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 A(g) + B(g) ⇌ C(g),当增大压强时,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2. 对于反应 2NO2(g) ⇌ N2O4(g),降低温度会使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3.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之比称为______。
4. 对于反应 H2(g) + I2(g) ⇌ 2HI(g),在平衡状态下,若增大H2的浓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三、判断题1. 对于反应 2SO2(g) + O2(g) ⇌ 2SO3(g),增加氧气浓度会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2.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3. 提高温度会使所有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4. 对于反应 CaCO3(s) ⇌ CaO(s) + CO2(g),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四、简答题1. 请列举影响化学平衡的三个主要因素。
2. 简述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3. 对于反应 2H2(g) + O2(g) ⇌ 2H2O(g),分别说明在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和增加H2浓度时,平衡如何移动。
4. 请举例说明一个放热反应和一个吸热反应。
2.3.2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① 反应速率的变化② 浓度的变化③ 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④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⑤ 颜色的变化⑥ 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⑦ 转化率的变化⑧ 温度的变化A.①②⑥⑦⑧ B.②④⑤⑥⑧ C.②④⑤⑥⑦ D.③④⑦⑧2. 某温度下,反应H 2 (g)+I 2 (g) 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正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增大C.容器内I 2 (g)增多 D.容器内H 2 的质量分数增大3. 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 ,达到平衡时,若温度保持不变,增加N 2 的浓度,则A.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逆反应速率先减小 C.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D.化学平衡正向移动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在 t 1 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A . 2SO 2 (g)+O 2 (g) 2SO 3 (g) Δ H <0B . 4NH 3 (g)+5O 2 (g) 4NO(g)+6H 2 O(g) Δ H <0C . H 2 (g)+I 2 (g) 2HI(g) Δ H >0D . 2A(g)+B(g) 2C(g) Δ H >05. 将A与B的混合气体分别置于恒压容器甲和恒容容器乙中,发生反应: 2A(g) + 2B(g) 3C(g) 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反应速率均增大B .在相同条件下两容器内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升温时甲、乙两容器中的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在相同温度下,甲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 ,乙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2 mol B ,若甲容器中反应经30 s达到平衡状态,则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也是30 sD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容器分别进行如下反应。
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课时练•双基练习 ........................1.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出9) + Br2(g) 2HBr(g) A H v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A. a>bB. a = bC. a v bD.无法确定解析:H2与Br2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绝热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体系的温度必然升高,导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r 2(g)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A2.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
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T i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 + 12(g) WI 2(g) A H v 0(温度T i vT2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 2(g)会分解出W, 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B .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 2(g)的转化率越低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c W c I2—c WI2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中的平衡移动、转化率及化学平衡常数。
高温时,平衡左移,WI2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充分,故A正确,B错;选项C给出的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C错答案:AD3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 CO2 c H2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的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催化剂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 H2O CO2 + H2咼温催化剂解析: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写出可逆反应为CO2(g)+ H2(g) CO(g)咼温+ H2O(g), D项错误;由于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说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的,焓变为正值,A项正确;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若通入H2,其浓度会增大,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C项错误。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B.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v正≠v逆,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平衡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D.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答案:C解析: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时可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减小容器的容积)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A2(g)+2B2(g)2AB2(g)的正反应是放热的、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减少,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得更多,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项、C项错误,B项正确;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
3.已知化学反应2A(?)+B(g)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减小容积)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是气体,C是固体B.A、C均为气体C.A、C均为固体D.A是固体,C是气体答案:D解析: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C为气体,A为非气态(如固体)。
4.恒温下,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B.a<b+cC.a=b+cD.a=b=c答案:A解析:由于容积减小一半,而X的浓度增大不到原来的2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气体体积缩小,所以a>b+c。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典例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c+d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的转化率变大【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 <c+d。
反应平衡逆向进行,总物质的量减小、D的物质的量也减小,D的体积分数变化不能确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答案为B。
解题必备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从vt图象认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a A+b Bc C+d D(A、B、C、D为非固体)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适用对象: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
(2)影响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①若为体积不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②若为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增大;减小压强时,v正、v逆同等程度地减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
(3)从vt图象认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 A(g)+b B(g)c C(g)+d D(g)强化训练1.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改变2.对于平衡体系2SO2(g)+O2(g)2SO3(g),增大压强时(其它条件不变)A.SO3含量降低B.正反应速率加快C.逆反应速率减慢D.平衡向逆向移动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当分离出部分N2O4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υ(正)增大B.平衡逆向移动C.υ(正)>υ(逆)D.NO2转化率不变4.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后,反应速率(v)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可能是A.N2(g)+3H2(g)2NH3(g)B.C(s)+H2O(g)CO2(g)+H2(g)C.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D.3Fe(s)+4H2O(g)Fe3O4(s)+4H2(g)5.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分层作业9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M(g)+N(g)2Q(g) 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恒容时增大N(g)的浓度,M(g)的平衡转化率增大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平衡状态不变2.已知反应X(s)+Y(g)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容积,平衡逆向移动B.加入催化剂,X的质量增大C.增大c(Y),Y的转化率增大D.升高温度,Z的体积分数增大3.以[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为例,探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取相同浓度的CuCl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题组2.勒夏特列原理及应用4.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向氯水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增强漂白效果②SO2被催化氧化时,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③将充有NO2气体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④对NO2(g)+CO(g)CO2(g)+NO(g)平衡体系加压,气体颜色变深⑤向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溶液颜色逐渐变浅⑥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⑦向溴水中加入NaOH溶液,溴水颜色变浅A.②③B.①③④⑥⑦C.①③⑥⑦D.全部都是5.在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恒温恒压下再通入少量NH3,容器中气体密度增大B.NH4Cl(s)NH3(g)+HCl(g),室温下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 p)减小C.CaCO3(s)CaO(s)+CO2(g),压缩容器使体积减小,达到新平衡后CO2浓度增大D.H2(g)+I2(g)2HI(g),恒容绝热下,当压强不变时可以判定反应达到平衡题组3.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及分析6.(广东广州六校联考)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g)+Br2(g)2NOBr(g) ΔH<0。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会根据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3.会分析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新知导学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可逆反应而言,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
自主检测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下列反应所建立的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2NO2(g)N2O4B.N2(g)+3H2(g)2NH3(g)C.C(s)+O2(g)2CO(g)D.H2(g)+I2(g)2HI(g)课堂互动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记录:实验原理Cr2+H2O2Cr+2H+(橙色)(黄色)实验现象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红色)实验现象实验1 橙色加深实验3红色加深实验2 黄色加深实验4红色变浅讨论探究根据上面表格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浓度改变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归纳总结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题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B.A的转化率增大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例题2可逆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引起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增大FeCl3溶液的浓度B.减小FeCl3溶液的浓度C.增大KCl溶液的浓度D.减小KCl溶液的浓度易错提醒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需注意的问题:(1)体系中增加固体或纯液体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然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在下列反应中,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强时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CO+H2O(气)⇌CO2+H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2SO3(气)⇌2SO2+O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2HCI(气)⇌H2+Cl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CaO+CO2⇌CaCO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D2.可逆反应2HI(气)⇌H2(气)+I2(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为( )A.减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充入HI气体D.加入催化剂答案:AC3.化学反应C(固)+H2O(气)⇌CO(气)+H2(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固体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4.反应mA+nB⇌PC,A、B、C代表气体物质的分子式,m、n、p为系数,若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在温度升高、压强降低时增大,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m+n>p(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m+nC.m+n>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m+n答案:B5.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棕红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答案:BD6.在下列平衡体系中,采用括号内的措施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N2(气)+O2(气)⇌2NO(气)(加压)B.N2(气)+3H2(气)⇌2NH(气)(移出NH3)C.2SO3(气)⇌2SO2(气)+O2(气)(降温)D.2NO2(气)⇌N2O4(气)(加压)答案:D7.在1 000℃以上的高温,存在下列平衡: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采取什么手段来抑制CO的生成 ?其答案是( )。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图像问题专练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aA (g )+bB (s )cC (g )+dD (g ),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B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 <c +dD .根据图像无法确定改变温度后平衡移动方向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g) + B(g)2C(?) + D(g),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图像(其中φ代表物质的百分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C 不可能为气态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该反应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 .300℃下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后,迅速充入He ,平衡正向移动 3.下面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A .图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像表明,较低温度下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较高温度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B .图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加入少量KCl 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C .图③可能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也可能是其它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 .图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 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 时的图像,压强12p p > 4.可逆反应a A(g)+b B(s)c C(g)+d 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C 的物质的量分数和T 或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a <c+dB.使用催化剂,C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C.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无法根据图像确定改变温度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32522NO g +O g N O g +O g ƒ,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C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少0~3s 内,反应速率为:-1-12NO 0.2m l s (L )o v =⋅⋅1t 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 , 则x 为2()O c6.如图是关于反应()()22 3A g B g +()2?C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该反应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7、下列的平衡移动图中,其中能表示由于减少反应物浓度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8.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③C.④D.④⑤9、对于mA(s) + nB(g) eC(g) + 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n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10.可逆反应a A(S)+b B(g)ƒcC(g)+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