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1)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30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盐(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考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一、基本考点考点1.生活中常见的盐(1)氯化钠(NaCl):①俗名:食盐。
②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
③用途:a. 调味品,b. 配制生理盐水,c. 工业原料,d. 工业上用来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e.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
(2)碳酸钠(Na 2CO 2):俗名:纯碱、苏打;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3)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小苏打;用途:在食品工业上用作食品添加剂,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4)碳酸钙(CaCO 3):它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及补钙剂。
考点2.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1)盐的化学性质:①盐与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Zn+CuSO 4==ZnSO 4+Cu 。
②盐和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BaCl 2+H 2SO 4==BaSO 4↓+2HCl 。
③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④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 3==AgCl ↓+NaNO 3。
(3)复分解反应:①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如NaOH+HCl==NaCl+H 2O 。
②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考点3.粗盐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
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解在水里,经过过滤,把泥沙等杂质从食盐水中除去,然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常见的盐温馨提示:(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千万不能当作食盐用于烹调。
(2)粗盐易潮解:纯净的氯化钠不易潮解,粗盐中的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杂质而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的现象。
2、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过滤应注意:(1)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应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有气泡。
否则过滤速度过慢。
(2)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倾倒液体时,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盛有待过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防止滤纸破损,滤液浑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3、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分别起什么作用?溶解:玻璃棒去搅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
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
※※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总结】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1)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
(2)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
(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4、盐的化学性质:【务必掌握】(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 如:Fe + CuSO4——Cu + AgNO3——(2)盐+酸→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如:HCl + BaCO3——H 2SO4+ BaCl2——Na2CO3+ H2SO4——HCl + AgNO3——H 2SO4+ MgCO3——(3)盐+碱→新盐+新碱(复分解反应) (前提:反应物均可溶)如:K2CO3+ Ca(OH)2——MgSO4 + Ba(OH)2——FeCl3+ NaOH ——Cu(NO3)2+ KOH ——Al2(SO4)3+ NaOH ——(NH4)2SO4+ Ca(OH)2——(4)盐+盐→另两种盐(复分解反应) (前提:反应物均可溶)如:Na2CO3+ Ca(NO3)2——BaCl2 + AgNO3——Ba(NO3)2+ K2SO4——K 2CO3+ Fe(NO3)2——MgSO4 + Na2CO3——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反应的完成化学方程式:① Zn + FeSO4——② Cu + AgCl ——③ NaCl + CuSO4——④ Na2CO3+ Ca(OH)2——⑤ BaCl2 + Na2CO3——⑥ CuCl2 + H2SO4——⑦ CaCO3 + BaCl2——⑧ BaSO4+ HCl ——⑨ Na2CO3+ Cu(OH)2——⑩Na2CO3+ BaCl2——5、复分解反应(1)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互相交换成分,生成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一、单选题1.在高海拔地区煮鸡蛋时,在水中加适量食盐,可使鸡蛋更容易煮熟。
这是由于水中加了食盐以后,溶液A.密度变大B.凝固点下降C.沸点升高D.导电性增强【答案】C【详解】水中加入食盐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使鸡蛋更容易煮熟就是主要利用了沸点升高的原理。
故选C。
2.(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过滤粗盐水C.蒸发结晶D.趁热取下蒸发皿【答案】B【详解】A.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粗盐,错误;B. 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图示符合要求,正确;C. 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液体受热不均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D. 不能用手趁热取下蒸发皿,防止烫伤手,应该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错误。
故选B。
3.(2022春·江苏·九年级统考竞赛)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
盐水杀菌的机理是A.病毒无法在盐水的环境中生存B.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能溶解细菌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的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使细菌因失水而死亡【答案】D【分析】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
【详解】A、有些病毒不能在盐水中生存,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B、盐水不能溶解细菌,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故该项说法错误;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显中性,pH为7,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菌会因失水而死亡,达到杀菌作用,故该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