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8.00 KB
- 文档页数:8
我国推移规律
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大约四、五月夏季风在我国华南地区登陆(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雨带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天气)
(口诀:4、5月份南岭南,6月静止江淮间。
7、8月份华东北,长江中下是伏旱。
9月又回江南岸,10月退出南海边。
)
每年夏初,长江中游地区的地区的冬夏季风势均力敌,这条雨在此徘徊,阴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此时正值梅子黄熟的时节,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梅雨季节。
等到7、8月份,梅雨季节刚过,随着冬季风的北退,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晴朗干旱的这种天气,这种在伏天发生的干旱又被称为伏旱。
拓展资料:
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
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
雨层越厚,云底距离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强。
高层云也可以产生降水,但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
因为卷层云云体较薄,云底距离地面远,含水量又少,即使有雨滴下落,也不易达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