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D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D、心理现象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BA、间脑B、脊髓C、延脑D、中脑3、从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BA、语言B、制造工具C、劳动D、直立行走4、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A、反映B、感受性C、意识D、感应性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的。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4、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6、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它们是近代哲学思潮和。
三、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
2、简述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3、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4、什么是神经元和突触?第一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动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值、过程3.心理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是心理过程和革新心理的总和4.观察法在自然生活下有母的有计划的考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已好研究其心理活动5.自然实验法实验者有母的的空吃某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6.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指利用制定好的测量量表研究能力心理特征和某些反面的心理活动的犯法7.调查法研究者根据理定的调查提纲或易达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者或者相关人员将活动结果整理或者文字总结精心心理分析的一种犯法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英文写法为“psychology”,它是由两个古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所组成。
“psyche”的含义是“心灵”、“灵魂”;“logos”的含义是“讲述”或“解说”。
“psyche”和“logos”合起来就是“(对心灵的讲)”。
生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腔内空间B、组织间隙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E、血液2、人体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E、脑脊液3、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反射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分泌D、旁分泌E、自身调节4、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形式是()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活性物质旁分泌D、神经分泌E、自身调节5、肾血液量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神经分泌D、旁分泌E、自身调节6、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7、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8、下列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馈()A、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回升B、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C、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D、应激反应中,血中ACTH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E、有关寒冷信息通过视、听等感觉传入中枢即引起产热增加9、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负反馈控制D、正反馈控制E、前馈控制10、与反馈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A、快速生效B、产生震荡C、无预见性D、适应性差E、不会失误选择题答案:1、C2、C3、A4、B5、E6、B7、C8、C9、E 10、A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D、静息电位水平E、引起兴奋的阈值3、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传遍整个细胞膜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的不同而改变E、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快4、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K+B、Na+C、Ca2+D、Cl-E、H+5、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Ca2+E、肾上腺素6、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收缩活动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D、跨膜物质转运E、动作电位7、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射8、比正常兴奋性低,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有效不应期9、下列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A、维持静息电位的钾外流B、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钠内流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钾外流D、肌质网摄入钙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10、下列有关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B、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C、双向传导D、不衰减扩布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12、膜两侧电位倒转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极化13、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上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及糖链中,具有主动转运功能的是()A、载体蛋白B、通道蛋白C、泵蛋白D、受体蛋白E、G蛋白14、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D、等长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16、下列哪项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A、肾小管重吸收尿素B、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C、血液中糖进入组织细胞D、二氧化碳排出细胞E、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17、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B、在收缩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C、在舒张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D、在收缩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E、在舒张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18、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A、属于神经纤维的跨膜电位B、具有“全或无”特征C、无不应期D、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E、单向传递19、微终板电位是由()A、神经末梢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E、神经末梢产生数次动作电位引起的21、减小神经纤维周围组织液中Na+的浓度,动作电位幅度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22、终板电位()A、有去极化的,也有超级化的B、幅度与ACh释放量有关C、是终板膜Ca2+内流引起的D、可沿细胞膜不衰减的扩布E、有不应期23、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由于()A、安静时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B、安静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C、Na+泵的作用D、Na+、K+易化扩散的结果E、兴奋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A、递质是AChB、有时间延搁C、单向传递D、ACh大部分被轴突末梢重摄取取并反复利用E、ACh以量子式释放25、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与兴奋后的低常期相对应()A、负后电位B、正后电位C、锋电位升支D、锋电位降支E、去极化期26、当前负荷不变而增大后负荷时,以下错误的叙述是()A、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B、肌肉缩短开始的时间推迟C、肌肉缩短的初速度减小D、肌肉缩短的程度增大E、肌肉缩短的程度减小27、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B、初长度C、传导性D、兴奋性E、收缩能力2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B、其锋电位的幅度不衰减C、只能由胞体传向末梢D、频率较高时可发生总和E、只能由末梢传向胞体31、与细胞因子跨膜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主要是()A、促离子型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促代谢型受体E、鸟苷酸环化酶受体35、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可使膜发生超极化,出现()A、负后电位B、局部电位C、阈电位D、锋电位E、正后电位36、阈刺激最小的时相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静息期37、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在()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38、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化学性突触传递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E、电传递39、下列关于Na+泵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将细胞内K+转运出去B、将细胞外Na+转运入细胞C、转运等量的Na+和K+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应40、在一定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决定锋电位幅度的主要离子是()A、K+B、Na+C、Ca2+D、Mg2+E、Cl-41、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呈正相关()A、Ca2+B、Mg2+C、Na+D、K+E、Cl-42、下列关于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43、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C、锋电位D、终板电位E、后电拉44、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A、不引起任何反应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反应C、引起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45、阈电位是()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引起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传导性高低的指标46、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K+净外流为零47、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动作电位复极相与K+通道开放有关,与N a+离子通道无关D、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48、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49、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50、在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E、胆碱酯酶51、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只能在前一动作电位新引起的肌肉收缩期前后出现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E、频率变低5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阈电位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E、刺激的频率54、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近K+的平衡电位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55、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主动张力B、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C、后负荷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E、前负荷56、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57、将骨骼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A、横管系统B、纵管系统C、肌浆D、纵管终末池E、三联管结构58、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何种后负荷条件下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无限大B、过大C、中等程度大D、过小E、为零59、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C、Ca2+与横桥结合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E、原肌球蛋白与Ca2+结合60、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幅度减小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无关E、传导速度与温度无关61、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Ca2+的储存库B、动作电位期Ca2+进入肌细胞的通道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诱发CICR机制62、骨骼肌细胞静息时,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的物质是()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钙蛋白D、肌钙蛋白TE、肌动蛋白63、美洲箭毒能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的机制是()A、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B、抑制接头前膜Ca2+通道C、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D、稳定囊泡膜E、使终板膜周围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失活64、在离体实验中,如用胆碱代替浸溶液中Na+,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将()A、增大B、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E、消失65、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是由于静息时膜对()A、Na+有小量的通透性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D、Cl-有小量的通透性E、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小量的通透性70、下列哪项属于主动转运过程()A、氧气进入细胞B、二氧化碳排出细胞C、钾离子进入细胞D、钾离子排出细胞E、钠离子进入细胞(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A)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A普莱尔B埃里克森C达尔文D荣格2.(C)的问世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
A《儿童心理》B《发展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一个婴儿的传略》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D)A儿童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5.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B)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30~4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20~30年代6.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始于(D)A 1895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B 20世纪30~40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C 20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D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7.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B)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艾里克森二、填空题1.普莱尔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三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然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著作《儿童心理》。
该书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著作。
2.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他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此书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三、名词解释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分支。
2.发展任务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为达到相应发展水平所实现的内容。
3.发展原则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发展里程碑用来标志发展进程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行为。
5.关键期即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
6.刻印印象是指小动物(如小鸟)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第一章练习题《绪论》(一)一、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 D 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脑脊液 D 组织液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B 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BD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 反应C 反射D正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 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 D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展快 B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8.关于反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规律性反应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D没有中枢神经也能发生发射9.下列哪些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感受器B 效应器C 神经垂体D传入神经10.不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快 B 持续时间短C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D 能提供生理反应的能量11.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B广泛C持久D灵敏度高12.属于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精确B 稳定C范围局限 D 灵敏度高13.负反馈的调节意义是()A维持机能状态的相对稳定 B 使机能状态速度C使机体对刺激作出持久反应D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快速反应14.下列哪项不是机体的调节途径()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15.阈强度是指()A能够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B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C能够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D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16.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列哪项错误()A神经调节发生快B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C所谓神经调节既是反射性调节D体液调节可不受神经控制17.具体的说,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D 血液18.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阈电位 B 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 D 阈强度1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20.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 B 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21.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自动控制系统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 起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2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A干扰信息B控制信息 C 反馈信息 D 参考信息2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二、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绪论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4.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语文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人物是威廉·琼斯;草创者是施列格尔;奠基人物是拉斯克、(博普)、格林。
6.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7.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和洪堡特。
前者所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8.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
它们分别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9.形式语言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认为对语言进行描写和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产生所有句子的语法系统。
10.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特点是(交叉性)(边缘性)。
11.(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12.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四个部分。
13.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综合各种语言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4.我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是在洋务运动后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
“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专门研究()。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和()。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的部分。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了形式逻辑是一门()性的科学,它是没有()性的。
5.在逻辑形式中,不管给变项代以何种不同的(),终究不能改变其()。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同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都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
”这个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1.“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和“有些唯心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和“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3.“小张或犯有走私罪,或犯有贪污罪”与“小张既犯有走私罪,又犯有贪污罪”。
4.“所有货币都是商品”和“没有共同犯罪不是故意犯罪”。
五、试列举具有下列命题形式或推理形式的具体命题或推理。
1.所有S都不是P。
2.要么r,要么s。
3.如果p,则q;并非q;所以并非p。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2.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分的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3.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竟技”一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解析:古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A.素质教育B.终身教育C.全人教育D.全纳教育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入职后的教育要统一起来,“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5.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现代社会6.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什么教育理论?()A.远程学习B.连锁学习C.终身学习D.观察学习7.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朝B.商C.周D.秦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夏朝的"庠、序、校"。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1、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一般具备某种内在联系,这是指()。
A.数据和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系B.元素和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C.元素内部具有某种结构D.数据项和数据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在数据结构中讨论的关系指的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2、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正确答案:A解析: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无关,也就是与使用的计算机无关。
3、在计算机中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正确答案:C解析:将数据逻辑结构映射成存储数据时,需要存储所有数据元素的值和数据元素之间关系。
4、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解析: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它既保存数据元素,也保存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5、数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表示时,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对应的物理地址也是相邻的,这种存储结构称之为()。
A.逻辑结构B.顺序存储结构C.链式存储结构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解析:顺序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一种直接映射,通过数据元素之间的物理关系来表示逻辑关系。
6、数据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
A.每个节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B.所有节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C.节点的最后一个域必须是指针域D.每个节点有多少后继节点,就必须设多少个指针域正确答案:A解析:在链式存储结构中,通常一个结点是整体分配存储空间的,所以每个结点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所有结点的存储地址既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所以所有结点不一定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
7、可以用()定义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
A.数据元素B.数据对象C.数据关系D.抽象数据类型正确答案:D解析:抽象数据类型指的是用户进行软件系统设计时从问题的数学模型中抽象出来的逻辑数据结构和逻辑数据结构上的运算,可以定义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
通信原理第⼀章绪论课堂练习题含答案第⼀章绪论⼀、填空题(考点1:码元速率/信息速率)1. 若以每分钟60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 ,信息速率是(2)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8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3) 。
1. (1) 1000B (2)1000bit/s (3) 3000bit/s2. 若以每分钟6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4) ,信息速率是(5)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4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6) 。
2. (4) 100 B (5) 100bps (6) 200bps3. 若以每分钟6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7) ,信息速率是(8)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16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9) 。
3. (7) 10 B (8) 10bps (9) 40bps4. 若以每分钟120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0) ,信息速率是(11)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8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 (12) 。
4. (10) 200 B (11) 200bps (12) 600bps5. 若以每分钟1200个码元的速率传输⼆进制信号,其码元速率是(13) ,信息速率是(14) ,若以同样码元速率传输4进制信号,其信息速率是 (15) 。
5. (13) 20 B (14) 20bps (15) 40bps(考点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6. 从信息传输⾓度来看,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是(16) 和(17) ,在数字通信中,具体为(18) 和(19) 。
6. (16) 有效性 (17) 可靠性(18) 传输速率 (19) 差错率7. 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可⽤(20) 或(21) 来衡量。
7. (20) 输出信噪⽐ (21) 均⽅误差8. 数字通信系统的差错率可⽤(22) 或(23) 来表述。
8. (22) 误码率 (23) 误信率(或误⽐特率)9. 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可⽤(24) 或(25) 来表征。
一、填空题1、银行会计的对象是银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银行的经济活动)。
2、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4、金融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6、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7、会计科目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8、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性质视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
9、银行会计中,对涉及表内科目变化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用(单式收付)记账法。
10、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的帐务平衡公式是:发生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12、银行的记帐凭证,按其记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明细记账)凭证和(总记账)凭证两类。
13、(会计科目)是银行对象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银行综合核算的工具。
14、(账户)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照单位类别或资金性质划分的户头,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工具。
15、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由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部分组成。
16、银行会计凭证按格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7、每日核对是指每日会计核算结束后,要对帐务的有关内容进行核对,以达到账账、账款相符。
18、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
19、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A
4、A
5、B
6、C
7、B
8、B
9、C 10、A
1 l、 B 12、D、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CD 9、ABCD 10、ABCD 11、AB 12、ABCD
三、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
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