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 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2.10 MB
- 文档页数:18
1、电和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探究使指南针指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用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老师准备:老师除了一套学生用的器材外,增加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问题1、投影出示指南针,你有什么方法让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用磁铁和铁,分别请学生上台演示验证,并说说其中的原因)2、教师出示一根导线,问:你们觉得这根导线会使磁针偏转吗?3、教师演示。
4、如果把这根导线通上电又会怎样呢?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教师分发小组实验材料,要求学生组装一个电路,使导线通上电。
2、教师分发指南针,指导学生做小灯泡电路使指针偏转的实验(课件:实验要求)3、说说你们小组在刚才的实验中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4、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5、教师出示课件:提醒学生短路电路通电时间不能长6、说说你们小组在实验中又有什么发现?7、师:刚才我们都看到了通电直导线能使指南针指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其实在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就已经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当时奥斯特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问号,那么现在的你看到这一现象会提出什么问题呢?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师:刚才我们用短路增加电流的方法使指针偏转更明显,那么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让指针偏转更明显吗?2、教师可以从刚才电路中用的是一根导线来引导学生想到用多根导线,从而引出做线圈的这种方法。
3、指导学生做一个线圈,学生用通电线圈做实验(课件: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线圈怎么放,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4、说说你们小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和想法?四、知识运用(做一个电路检测器)1、教师出示一节废电池,师:这是一节废电池,你们觉得里面还有电吗?2、师:那用什么方法来检测?怎么检测?五、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对于“电和磁”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设计】电和磁电流磁性磁针偏转。
九年级电与磁教案一、教案背景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电和磁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物理现象,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特性和相互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了解磁场和磁力的产生、性质和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电路和磁场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的概念:- 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念。
- 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电流和电路:-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定义和计算电阻的方法。
3. 磁场和磁力:- 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的表示方法。
- 磁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描述和计算方法。
-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和器材。
2. 检查课堂设备的正常运转。
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电和磁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路和磁场的应用。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在生活中会用到哪些电路和磁场的应用?”教学主体:1. 电的概念和性质的介绍:- 通过幻灯片和实物示例,简单介绍电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念。
- 引导学生讨论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2. 电流和电路的学习:- 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影响因素。
- 引导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并通过实验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 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磁场和磁力的介绍:- 通过幻灯片和实物示例,简单介绍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 引导学生了解磁感线和磁场强度的表示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磁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电磁感应的学习:- 描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