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内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96.19 KB
- 文档页数:2
吉安市概况在江西省中南部,赣江的中游,有一座崛起中的青山绿水想辉映的滨江花园城市-吉安,她资源丰富,名胜荟萃,人文鼎盛,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市辖1市(井冈山市)2区(吉州区、青原区)10县(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永新、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新干). 2005年5月,撤消吉安地区,设吉安市。
总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473万多(2005年)。
境内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整个地势东西高耸、南部突起、中部低平、北部平坦而由边及里三面逐渐向北倾斜,呈阶梯状,构成以吉安、泰和为中心的土壤肥沃的吉泰盆地。
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
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
古时吉安,文风鼎盛,人才翡翠,商贾云集,故有“金庐陵”美称。
吉安市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之称。
以新干商代墓葬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青原山佛教禅宗青原派系为主的宗教文化,以吉州窑黑釉天目瓷为标志的陶瓷文化,以白鹭洲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等,构成了在中国民族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庐陵文化,并孕育出欧阳修、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胡纶、解缙等一批文化大家和历史名人。
改革开放以来,吉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全市现已培植起优质粮油、名特果茶、蚕桑、烟叶、药材、笋竹两用林、特种养殖、反季节及高山蔬菜8大特色农业基地、形成了食品、药品、化工、电子、纺织、建材、冶金、煤炭、电力、机械、造纸等14个工业门类。
吉安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5.3%。
仅井冈山风景区就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30多种,稀有动物20多种,故井冈山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
不少传统名特产品饮誉内外,长盛不衰。
安福红杉稀有珍贵,新干红桔载誉中外,遂川金桔名闻遐迩,狗牯脑茶万国夺魁,玻璃鲤鱼晶莹剔透,泰和乌鸡正宗驰名,安福火腿媲美金华,等等。
许多特产历史上曾为贡品,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吉安市旅游资源景点独具风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一个红色的摇篮,一个绿色的宝库,一个文化的家园。
江西省煤炭资源简介2008-4-14 18:00:57一、概况全省含煤地层分布较广,在84个县市有含煤地层分布。
含煤地层面积8286平方公里(不含在煤分布面积)。
依据含煤地层及构造特征可将全省分为五个煤田,即九江煤田、萍乡~乐平煤田、莲花~抚州煤田、上饶煤田、赣南煤田。
主要含煤地层为梓山组、龙谭组和安源组。
截止一九九二年底全省探明储量165342.7厚吨,保有储量136883.6万吨。
经九四年第三次煤田预测,全省预测资源量408184万吨,其中可靠级资源量110025万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下寒流武统王音辅组:由硅质岩、炭质页岩及石煤组成。
含石煤层段的厚度一般为200米。
石煤层厚度及发热量变化大,发热量大于800卡/克的石煤层最大厚度在赣北可达52米,赣南为20余米。
与石煤伴生的元素可达20余种,并伴生有钒、银、钾等矿产。
下石炭统梓山组:下段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不含煤;中段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炭质泥岩,发育三个煤组(Ⅰ、Ⅱ、Ⅲ)的煤层;上段为砂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类灰岩、泥质灰岩和紫红色泥岩。
地层一般厚312米。
含煤层数可达25层,局部可采10层。
煤层厚度变化大,单层煤厚最大有8米,结构复杂,其形态多呈透镜状、串珠状、鸡窝状。
煤类多为高灰中硫无烟煤。
下二叠统王家铺组:由石英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和煤组成。
厚3~27米。
含煤0~4层,煤层厚度0~10米,变化大,极不稳定,煤层多呈透镜状、鸡窝状。
煤类以中至高灰、中至高硫肥煤至焦煤为主。
下二叠统上饶组:岩性以泥岩、伙砂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含煤多达20余层,可采煤层1~7层,多为稳定性差的薄煤层,单层煤厚1.38米,局部稳定性较好。
煤类以无烟煤为主,并有气煤、肥煤等烟煤。
地层厚约400米。
上二叠统龙潭组:分为四段,自下而上为官山段: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A煤组)组成;老山段:下部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B煤组)组成,中上部以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狮子山段以石英砂岩为主;王潘里段由砂岩、伙砂岩夹泥岩和煤层(C煤组)组成。
中国钨矿报告中国钨矿报告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是制造钨钢、硬质合金、火箭发动机和核反应堆等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原料。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矿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钨资源。
本文将介绍中国钨矿的相关情况,包括钨矿的分布、产量、开采状况和市场前景等相关信息。
一、钨矿的分布中国钨矿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福建、安徽、湖南、广东、云南等省份,其中江西省是中国钨矿的主要产区之一。
江西省钨矿分布广泛,包括上饶市、景德镇市、赣州市、宜春市、抚州市、九江市等地区。
山西省的钨矿主要分布在吕梁市、晋中市、忻州市等地。
福建省的钨矿以南平市为主要产区。
云南省的钨矿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曲靖等市,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钨矿脉——石勒之王钨矿床。
二、钨矿的产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矿生产国之一,年产量超过8万吨,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钨矿产区之一,年产量占整个中国的60%以上。
云南省是中国第二大的钨矿产区,年产量为1万吨左右。
山西、安徽、福建等省份的产量也不容忽视。
三、钨矿的开采状况中国的钨矿大多数处于深山老林之中,采矿环境恶劣,加之钨矿蕴藏量有限,开采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钨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钨矿开发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限制和规范了钨矿的开采,促进了钨矿的合理利用。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钨矿的科技研发,提高了钨矿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四、钨矿的市场前景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航天、航海、核能等领域,是现代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的加速和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钨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有望迎来较长时间的市场繁荣期。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高科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钨的市场前景日益看好。
总之,中国是全球重要的钨矿生产国之一,其拥有丰富的钨资源,钨矿分布广泛,年产量超过8万吨。
尽管钨矿开采难度大,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和促进钨矿的合理开采利用,同时还加强了钨矿的科技研发,提升了钨矿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
江西省概况江西在唐朝时隶属江南西道监察区,取“江南西道”之意,得名江西。
由于赣江纵贯全境,故简称赣。
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488.44万。
自古以来,江西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江西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3.1%;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和仙女湖等11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含龟峰)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二。
江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仅唐宋八大家江西独占三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此外,还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东方莎士比亚——戏剧家汤显祖,八大山人朱耷以及陶渊明、晏殊等诸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良好,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6%。
全省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全省五大江河。
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获得国家正式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6805亿元,占全省的58.8%。
江西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150多种,其中铜、金、铀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赣东北有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中心,赣南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誉。
江西毗邻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铁路横跨东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642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735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达到660.7万人次。
2011年全省旅游接待达到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105.93亿元。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上饶市自然资源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是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自然资源丰富。
上饶市境内山地、丘陵、盆地分布较均衡,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各类树种繁多,为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水资源方面,上饶市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水库,为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支持。
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煤矿、金矿等,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地理环境
上饶市地处赣中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多山,有龙虎山、三清山等著名景区。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上饶市的自然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生态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饶市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
政府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行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城市。
未来,上饶市将继续致力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局面。
抚州市自然资源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座充满自然资源宝藏的城市。
抚州市地处赣江中游,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
市内山水相间,山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高达60%,
是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天堂。
水资源丰富
抚州市拥有赣江、抚州湖等众多水系资源,水域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是重要的
水源涵养区。
赣江水域资源丰富,不仅供应市民生活用水,还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产地。
山地资源丰富
抚州市地势多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铅、锌、锡等矿产资源丰富,为当地
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山地还孕育着丰富的草药资源,成为中药材的重
要产地。
生态环境优美
抚州市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是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市内
保护区众多,植被茂盛,各类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完整。
抚州市自然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未来,抚州市将继
续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共赢局面。
江西省矿产资源江西地处华南成矿区的中心地带,属环太平洋成矿带西缘的一个重要成矿省。
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利用陶土烧制绳纹陶银、金、锡、铅等矿业采冶业已臻鼎盛,陶瓷名扬世界,继之煤矿誉载江南。
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使江西又荣获“世界钨都”、“稀土王国”,铜、钨、铀至于世界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矿产资源方面的重要地位。
一、探明的矿产资源截止2003年底,江西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166种(以亚矿种计,以下同),矿产地5000余处,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102种(表1),已列入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98种,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较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江西有36种。
表1 江西已发现和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江西探明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共有55种(表2),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铜、金、银、钽、铷、滑石、粉石英、冶金用砂岩、化工用白云岩、伴生硫、化肥用灰岩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砂岩等7种,居第3位的有:铋、铍、叶腊石、透闪石、玻璃用砂、海泡石粘土、水泥配料用页等7种。
全省探明的地下水资源量346.2亿立方米,地热、矿泉水资源产地(点)117处。
表2 江西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及其资源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注:--表示全国尚未统一定价标准按1990年矿产品不变价计算,全省保有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1.56万亿元,其中以全国统一口径计算的79种矿产(不含铀、钍、石煤、铷、铯、方解石、硅藻土和水气矿产(江西36种)的潜在经济价值7984.42亿元。
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0亿元以上的矿产有煤、铁、铜、钨、铀、金、钽、锂、硫铁矿、伴生硫、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饰面矿产有钒、钼、银、镓、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砂、高岭土、化肥用蛇纹岩、饰面用大理岩、磷矿等10种。
从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化信息分析,江西尚待发现和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力仍很大,如赣西北地区的铜、铅、锌和钨,赣东地区的金、铜、铅、锌、钽、铌资源,武夷山地区的铀资源等。
抚州实地调研报告抚州实地调研报告2021年9月,我深入抚州市进行实地调研,就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医疗水平等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一、经济发展抚州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
经过实地调研,我了解到抚州市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该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尤其是大量的山地和森林资源,为该市的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抚州市近年来努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在调研中看到,抚州市的旅游景点如临川古城、黄金峡风景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此外,抚州市还积极发展工业经济。
该市拥有一些重点工业企业,如抚州矿山设备厂、抚州电厂等,在对外贸易和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且,抚州市的小微企业发展状况也较好,这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
二、教育事业抚州市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调研中我了解到,该市注重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提升,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
抚州市有多所重点中学和高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此外,该市还注重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在调研中,我还了解到抚州市的高等教育也在发展中。
该市有多所大学和职业学院,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
同时,抚州市还鼓励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和就业机会。
三、医疗水平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抚州市的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
该市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医疗机构,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医生和医疗设备。
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提升,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医疗水平。
调研中我还了解到抚州市开展了医疗健康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然而,抚州市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加大投入来改善。
同时,抚州市的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产品不够多样化等问题。
介绍抚州
抚州市在江西东部,⾯积⼀万⼋千多平⽅公⾥,⼈⼝三百多万⼈,有⼆⼗⼀个少数民族,抚州三⾯环⼭,⼀⾯依⽔,抚河是江西第⼆⼤河流,全长三百⼀⼗七公⾥,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化灿烂,资源物产丰富,素有“赣抚粮仓”之称。
抚州有赣东⼤道、⽟茗⼤道、⼤公路、若⼠路、新开的迎宾⼤道,还有美丽的西湖、⼈民公园、王安⽯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著名的千年⽂昌桥、⽂昌桥边有洗墨池,还有⾦⼭寺、⿇姑⼭和临川温泉……
当你参观完后,可以去享受抚州⽶粉、临川⽜杂,还有崇仁⿇鸡、临川菜梗、南丰腌菜……⼝渴吃抚州西⽠,南丰蜜桔、⾦溪梨、⼴昌莲⼦。
抚州⽂化发达,有“才⼦之乡”的美称,古代有王安⽯、晏殊、也有抚州四⼤才⼦,曾在⽂昌桥上晒⽂章的美⾔。
现在抚州⼀中、临川⼀中、临川⼆中、成千上万的莘莘学⼦考上了清华北⼤等重点⼤学,抚州多美、多好呀!。
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江西省赣州市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江西省第⼆⼤城市,⾏政⾯积最⼤的市,国家历史⽂化名城,国家卫⽣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简称赣或虔(为了与江西省简称相区别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世界钨都"、"稀⼟王国"赣州市赣州市是全国重点有⾊⾦属基地之⼀,素有"世界钨都"、"稀⼟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种106种,其中查明储量的矿种75种。
矿产地1254处,其中⼤型矿床28处(其中钨8处岭⼟1 处、岩盐1处、⽔泥灰岩5处、⽩云岩1处、滑⽯1处、透闪⽯1处),中型矿床60处(其中钨20 处、轻稀⼟6 处、银4 处、锡4处、钽1处、萤⽯2处、⾦2处),银9处、铅锌12处、稀⼟68处),矿点454处。
赣州市矿产资源有四⼤特点:⼀是矿产种类多,配套较齐全。
特别是钨、锡、铋、稀⼟、钽等矿产储量极为丰富。
⼆是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钨、锡、稀⼟三种矿产探明储各有特⾊,南部龙南、定南、信丰、寻乌等县以稀⼟、煤为主,中西部钨、锡、铋、银铅锌丰富,独⽴锡矿则主要分布在东部会昌。
北部兴国、于都则以⾦、银为主。
三是⾦属矿铋、钼、铍、铜、铅锌矿中的银、钨,⾦矿中的银、铅,锡矿中的铜。
四是地热和矿泉⽔⼴泛分布。
全市有地热点 25处,其中热温热泉5处,总⾃流量6769.3 吨/⽇。
天然饮⽤量8626吨。
赣州市在全国和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中重稀⼟、⿊钨矿两种。
中重稀⼟:保有储量 21万吨,分别占全国(38.42万吨)和世界(58.02万吨)的54.9%和36.2%。
钨:保有储量52.27万吨,分别占全国(135万吨)和世界(200万吨)的39%和26%。
在省内具有优势的矿种有铀、钍、锡、铋、萤⽯、麦饭⽯、轻稀⼟、岩盐。
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才子之乡”——抚州旅游。
抚州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上中游,东邻福建,南接赣州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北临鄱阳湖。
自然分布可以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
抚州市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渐次向鄱阳湖平原倾斜。
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地、岗地和河谷平原次之,境内最高峰为军峰山。
抚州区域河流属鄱阳湖水系,水系完整,河道密布,水域资源丰富。
全市河流分抚河、信江、赣江三大支水系。
总面积1.88平方千米,现辖10县1区,总人口387.74万。
抚州是中国南方开发较早的地区,气候温和、土地湿润,农林业特产十分丰富,素有“赣州粮仓”之称,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
抚州农业特色产品众多,南丰、广昌、崇仁、临川分别为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桔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西瓜之乡。
抚州还是江西最早生产棉布的区域。
南宋晚期,区内一些地方就已种植木棉以纺纱织布。
明朝时,东乡县的万石塘已成为非常繁荣的棉布集散地。
当时朝廷每年向江西征收10万匹棉布,其中将近半数出自抚州。
抚州森林覆盖率61%,是江西的主要木竹产区。
抚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40多种,铀矿储量为亚洲第一。
抚州自古以来就有“才子之乡”的美誉,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历史上两大区域支柱文化之一,是华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临川文化”赞美的千古绝唱。
这里人才辈出,俊采星驰。
“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
抚州不仅文化名人多,而且档次高,成就大,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鸿儒有100多人。
有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两家王安石、曾巩,有明代剧坛伟人汤显祖,有北宋“西江词派”创始人晏殊,有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等。
他们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且赢得了世界性的崇高声誉。
抚州地方志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抚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抚州市地处长江中游,东临赣江,南依珠溪山脉,西接婺源山区,北靠甬攸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抚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重要城市,也是富饶、宜居、宜业的经济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抚州市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抚州地区就是楚国的一部分。
汉朝时期,抚州地区属临川郡,历经宋、明、清等朝代,逐渐演变成为如今的抚州市。
抚州市是典型的南方古城,城市布局以城内环山水井为中心,宝塔寺是抚州市内最大的古建筑之一,是抚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抚州市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古迹,如阳山古村、武陵源、万寿宫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抚州古代繁荣的文化。
抚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城市,境内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抚州市民风朴实、热情好客,习俗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典雅。
抚州市民以团结、勤劳、智慧、包容著称,他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努力打造一个文明进步的城市。
抚州市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境内山川湖泊交错,风景秀丽。
抚州市的八百里赣江河流蜿蜒,清澈见底,江水汇聚了大量优质的水资源,而且赣江支流漳江、油江、香江、芦溪河等江河更是与赣江纵横交错,为抚州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抚州市还拥有大片的森林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师前来探寻。
抚州地方志内容还包括了抚州市的行政区划、人口、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的情况。
抚州市下辖6个县级行政区,分别是临川区、南城县、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金溪县,以及5个市辖区,分别是东乡区、宜黄县、资溪县、南丰县、黎川县。
抚州市总人口约为600万人,主要居住在城市和乡村。
抚州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同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基础,是江西省内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抚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江西省抚州市内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抚州市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产20 多种,非金属矿产30 多种。
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稀土矿产、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铀、有色金属铜、瓷土矿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
已探明储量的230 处矿床中,内有大型矿床1 处,中型6 处,小型223 处。
已开采利用的有铜、铀、瓷土、金、钨、煤、稀土、萤石、石墨、建筑材料等。
抚州市资源丰富,全市土地面积18816.9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4 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 公顷。
耕地中有灌溉水田20.01 万公顷,望天田10.27 万公顷,水浇地300 公顷,旱地1.85 万公顷,菜地1.19 万公顷;园地3.8 万公顷,其中有桑园3600 公顷,果园3.14 万公顷,茶园2000 公顷;牧草地600 公顷,其中天然草场100 公顷,改良草场100 公顷,人工草场400 公顷;林地121.45 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2 万公顷;交通用地1.42 万公顷。
水域面积9.34 万公顷,其中河流水面5.35 万公顷,湖泊水面500 公顷,水库水面2.37 万公顷,坑塘水面8400 公顷,沟渠水面2300 万公顷。
在水域面积中,可养殖水面占2.18 万公顷。
全市未利用土地13.73 万公顷可供开发。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有金属矿产20 多种,非金属矿产30 多种。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铅、锌、钨、锡、钼、铋、钒、钴、碲、硒等,其中金矿储量10025.5 千克,银矿储量167 吨,铜矿储量199050 吨,铅矿储量70585.47 吨,锌矿储量12470.7 吨,钨矿储量45492.42 吨。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其中铁矿储量3445.36 万吨。
放射性矿产有铀,乐安县在4.5 平方公里范围内有40 多个矿床,属超大型铀矿床。
稀有矿产有伟晶岩脉型、风化壳型和沙矿型3 种,矿产储量2495.6 吨。
稀有金属矿产有铌、钽,其中铌矿储量103 吨,钽矿储量47 吨。
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花岗岩、瓷土、石灰石、硫铁、石英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