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能竞赛方法与评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58.25 KB
- 文档页数:4
测量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及评分标准一、竞赛内容1.支水准路线测量参赛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支水准路线测量;要求由一个已知高程点,测出四个待测点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每人至少观测一测站。
路线概括见附页。
2、水平角测量:参赛组必须在35分钟内独立完成指定水平角的角度测量;要求独立完成经纬仪架设、指定水平角两个测回的测量过程,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每人至少测半测回。
二、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完成“支水准路线测量”竞赛,规定用时为25分钟;完成“经纬仪侧角”竞赛,规定用时为25分钟;计时都是从选手开箱起,到放好仪器并递交成果止;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
三、大会提供的竞赛场地仪器设备1.支水准路线测量竞赛,由学校提供比赛场地、测量仪器、配套脚架及两根3mDS 铝合金塔尺、2根3m双面尺、记录表格、指定水准路线。
其中测量仪器使用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2.水平角度测量竞赛,由学校提供比赛场地、测量仪器及附件、记录表格、。
其DJ级普通光学经纬仪。
中测量仪器使用6四、选手自带工具1.支水准路线测量竞赛:签字笔、计算器(不带程序存储功能)、对讲机等。
2.经纬仪角度测量竞赛:签字笔、铅笔、铅笔刀、橡皮、计算器(不带程序存储功能)等。
五、主要技术要求1.支水准路线测量竞赛,待测点高程值限差≤10mm。
2. 水平角测量竞赛,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04''≤∆β,两测回角值之差04''≤'∆β,各测回平均角值与理论值之差不得超过04''。
注:理论值由裁判组提供,比赛完成后公布。
六、知识准备熟练掌握水准仪的规范使用知识;掌握支水准路线测量观测和计算等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知识;掌握测回法水平角测量相关知识。
七、比赛流程1、赛前5分钟到检录处检录•2、确认测站点,熟悉场地,填写基本信息 •3、检查仪器,做好开始比赛准备 •3、发令员宣布比赛开始 •4、测量、记录、计算,整理仪器 •5、组长签字确认测量成果 •6、裁判员确认用时 •7、裁判员上交成绩单 •八、零分项说明1.比赛选手不尊重裁判;2.比赛选手恶意损坏仪器;3.比赛选手弄虚作假、替考、作弊者;4.未经裁判员同意擅自收仪器者;5.擅自涂改原始数据者。
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根据《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细则》和有关文件,制定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各成绩单项和子单项均采用百分制测评。
成绩单项、子单项及权重、分值见下表。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单项、子单项权重、分值(二)评分方法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绩子单项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121()ni i i S P s ==⨯∑式中:1S ------成绩单项得分,2i S ------成绩子单项得分(成绩子单项测评分),i P -------相应成绩子单项权,n --------成绩单项中包含的成绩子单项个数。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S=11()ni i i S P =⨯∑式中:S -------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1i S ------成绩单项得分, i P ------相应成绩单项权,n------成绩单项的个数。
仪器操作及点位精度成绩记观测选手,其他成绩记编图选手。
重点考核参赛选手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外业仪器操作的安全性,成果成图的精度和完整性,数据、注记的正确性,所用时间等各项指标。
3、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图操作评分方法 主、副裁判测评分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竞赛时间为90分钟,其中外业数据采集80分钟,数据传输及仪器整理10分钟。
参赛选手打开仪器箱即视为竞赛开始,选手全部观测完毕视为外业数据采集结束,裁判员据此进行计时。
到达竞赛规定时间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否则取消数据采集成绩。
数据采集结束后,10分钟内完成数据传输、仪器整理。
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基础分为14分,奖励分3分,满分17分。
在竞赛过程中,裁判员依据表1评分细则,对参赛选手的操作逐项进行考评并进行详细记录,记录见表2。
测绘技能比赛评分标准
序号项目名称
限时90分钟
实际
用时
分钟
评分标准配分扣分得分
一零件测量1、能正确和熟练地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尺寸准确,10分;
2、能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尺寸基本准确,10~8分;
3、能基本测量出零件尺寸,但1/2尺寸不准确,8~5分;
4、测量尺寸1/2以上不准确,5~1分;
10
二
绘制零件图
(视图、线型)
1、线型合格,5分。
2、视图正确、清晰,40分;
3、视图基本正确、清晰,有1~3处较小错误,40~35分;
4、视图存在较明显错误3~5处,35~30分;
5、视图不够完整,完成1/2以上,30~20分;
6、视图每处错误按程度扣1~3分。
45
三尺寸标注1、能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数目2/3以上,20~15分;
2、能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数目1/2以上,15~10分;
3、能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数目1/3以上,10~7分;
4、按标注零件尺寸数目比例计分。
20
四
技术要求
(公差、粗糙度)
1、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标注,7分;
2、表面粗糙度标注,5分
3、文字表述的技术要求,3分。
15
五标题栏、图面
1、图框,标题栏格式正确,5分;
2、正确填写标题栏,5分
10。
第三届“小测绘杯”测量技能比赛竞赛方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竞赛内容经纬仪对中整平及角度测量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给定的测站上完成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并测出指定目标的之间2个测回的水平角测量,完成相关的记录和计算。
二、竞赛精度、标准、时间要求1、对中误差小于1mm,管水准器整平精度气泡偏离不超过一格。
2、水平角度测量精度要求,上下半测回互差不超过±20″,2C互差不超过±18″。
3、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整个比赛内容。
4、表格记录格式正确,字迹清楚,计算准确。
三、竞赛扣分标准1、仪器从箱中取出,应一只手托住仪器基座底部,一只手扶住仪器照准部,安装在脚架上,连接螺丝拧紧。
不规范者从比赛总用时中累加1分钟/次。
2、观测过程中,仪器箱应该盖上,并放置在安全地点,不规范者从比赛总用时中累加1分钟/次。
3、观测过程中,气泡偏离标志超过一格时应整平后重新观测。
不规范者从比赛总用时中累加5分钟/次。
4、观测过程中,测站与目标的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不超过1毫米。
不规范者从比赛总用时中累加5分钟/次。
5、记录时,按照表格规定的要求记录,记录清晰,表格要求计算的项目应计算填写清楚,不能有遗漏。
不规范者从比赛总用时中累加1分钟/次。
6、不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者,不计成绩。
四、竞赛成绩评定方式参赛队员在完成比赛内容后,须满足第二款的四项要求,用时最少者(含处罚时间),排名列前。
五、竞赛注意事项1、参赛选手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参加开、闭幕式,缺席者取消比赛资格。
3、参赛选手顺序提前抽签决定,抽签所抽中的号码即参加比赛时的参赛顺序。
4、参赛选手注意参赛时间在参赛时,比赛开始后,迟到十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
5、参赛选手着装整齐,必须带齐两证(身份证、学生证),未带证件者不准参加比赛。
6、比赛需连续进行,竞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
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判长(或副裁判长)确认并批准,比赛可重新开始。
附件46高职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类测绘等三个项目技能竞赛规程、评分标准及选手须知一、竞赛内容1.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约1.3km 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并进行近似平差计算,得出待测点高程。
2.工程施工放样给定某曲线上的第一切线上控制点ZD1和交点 JD1的坐标数据、曲线设计半径、缓和曲线长、交点里程、转向角。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使用非程序型函数计算器计算曲线主点ZH、HY、QZ点坐标,及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的坐标,共计算5个点。
然后,根据现场已知测站点、定向点、定向检核点,使用全站仪放样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中的两个点。
3.1:500数字测图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测区(范围约为120米×180米)的地形图测绘,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数据采集完成后,在室内利用CASS9.1软件编辑成图;数据采集可采用全站仪、RTK或全站仪+RTK进行。
二、竞赛方式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个学校只能有一支队伍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支参赛队可参加其中任意1-3项竞赛项目,并独立完成竞赛内容。
指导教师的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对参赛队员现场指导。
参赛选手的批次和工位均由竞赛委员会根据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才能参加比赛。
赛场原则上不开放,参赛选手不得进入比赛场地内观摩,只能在外围远距离观摩。
三、竞赛时量1.二等水准测量90分钟2.工程施工放样90分钟3.1:500数字测图150分钟 四、名次确定办法1.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记录规定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
分值相同时以精度高的排列在先;分值和精度相同时用时少的排列在先;分值、精度和比赛用时都相同时记录与计算表字体美观者排列在先。
2.水准测量中超限或违反记录规定的成果为二类成果,二类成果排名在一类成果之后。
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摄影测量赛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摄影测量赛区竞赛实施方案》和《第二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摄影测量赛区竞赛技术纲要》的有关要求,为统一竞赛评分标准,明确竞赛要求,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制定摄影测量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竞赛成绩结构和评分 (一)竞赛成绩结构技能操作考核计分项目分“影像立体测图及地形图编辑”、“影像图制作”和“速度”三大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见附件1,各项计分子项目均采用百分制测评,测评表见附件2-附件10。
(二)评分方法 1.计分子项目加权得分计分子项目加权得分按(1)式计算:i i i P A S ⨯= (1)式中: i S ------计分子项目加权得分;i A ------计分子项目测评得分; i P ------相应计分子项目的权。
2.计分项目加权得分计分项目加权得分按(2)式计算:j S =∑=⋅ni i j S P 1 (2)式中:j S ------计分项目加权得分;i S ------计分子项目加权得分;j P ------相应计分项目的权。
n ------计分项目中子项目的项数。
3.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按(3)式计算:S =∑=nj j S 1………………(3) 式中:j S -----计分项目加权得分;S ------竞赛项目总分;n ------计分项目的项数。
(三)评分依据 1.参考标准(1)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样图包括提前准备的外业调绘片(纸质和扫描数据)、测制完成的地形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制作成果数据。
河南理工大学第七届测绘技能大赛比赛内容、规则、评分方法及注意事项1.比赛内容(1)四等水准测量(主要仪器为S3自动安平水准仪、水准尺一对、尺垫等)(2)三角测量(主要仪器为电子经纬仪、三角架、一对测钎等)测量限差要求(1)水准测量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视距≤3mm ≤5mm ≤80m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闭合差≤3m ≤10m ≤±20l(2)角度测量上、下半测回角度不符值同一方向测回较差三角形闭合差≤40″≤24″≤30″2.评分方法(1)四等水准测量计分方法:水准测量总分= 测量技能分+ 测量速度分= 100测量技能分(60分)记录要求(10分)计算要求(10分)观测要求(20分)闭合差要求(20分)不符合规定的涂改,每涂改一次将扣1分,直至扣满10分为止。
每计算错误一次将扣1分,直至扣满10分。
视距不符合要求扣1分;前后视距差不符合要求扣1分;累计视距差不符合要求扣1分;红黑面读数不符合要求扣1分;红黑面所测高差不符合要求扣1分;(直至扣满30分为止)不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视为无效测量,且整个水准测量成果取消评分资格。
测量速度分(40分)11(140)40iinT TST T-=-⨯⨯-%式中:1T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n T所有参赛队中为用时最多的时间,第i组用时为i T。
(2)三角测量评分办法:测量技能分记录要求(15分)计算要求(15分)角度观测要求(30分)合计不符合规定的涂改,每次扣1分,直至扣满10分为止。
计算错误每次扣1分,直至扣满10分为止。
同一测回上、下半测回所测角度不符合规定,每次扣2分;两测回间未变动度盘(或变动不符合规定),每次扣2分;两测回所测角度差不符合规定,每次扣2分。
(直至扣满20分为止)60分100分测量速度分11(140)40iinT TST T-=-⨯⨯-%式中:1T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nT所有参赛队中为用时最多的时间,第i组绘图用时为i T40分注:仪器使用时长限制:专业组四等水准测量为60分钟,三角测量为40分钟;非专业组四等水准测量为40分钟,三角测量为40分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26赛项名称:测绘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二、竞赛目的1. 检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2. 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对生产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提升大学生测绘技能训练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耐心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业务作风。
3. 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培养测绘高端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为高等职业院校搭建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三、竞赛内容1.竞赛内容本次竞赛包括“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和“1:500数字测图”三个赛项,每项竞赛均包括测量外业观测和测量内业计算或绘图。
成绩评定分竞赛用时和成果质量两部分,详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时间与权重表竞赛内容竞赛时间(分)所占权重(%)二等水准测量竞赛用时8030 成果质量70一级导线测量竞赛用时6030 成果质量701:500数字测图竞赛用时9030 成果质量702.竞赛要求:(1)二等水准测量: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
(2)一级导线测量:完成附合导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
(3)1:500数字测图:按照1:500比例尺测图要求,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辑成图工作,提交DWG格式数字地形图。
(4)无论何队,只要超过规定的竞赛时间,立即终止竞赛。
四、竞赛方式1.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参赛选手须为同校2016年在籍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每个学校只能有一支队伍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每支队伍必须参加全部3项比赛。
2. 技能竞赛采取操作考核的方式,参赛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竞赛任务,并上交成果。
工程测量技术比武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测量技术比武是为了提高工程测量技术水平、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而举办的一项比赛。
通过比武,可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二、比武目的1. 提高工程测量技术水平:通过比武,不断提高参赛人员的工程测量技术水平,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促进技术交流:比武为工程测量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提高。
3. 发现和培养人才:比武可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比武内容1. 考核项目:比武将涵盖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量、建筑测量、工程量测量、控制测量等。
2. 比武形式:比武将采用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测量,参赛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并提交测量数据和报告。
3. 评分标准:比武将根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方案的合理性、测量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四、比武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人员需提供个人简历和相关证书,经过初步筛选后确定参赛名单。
2. 比武准备:比武前,组委会将提供相关资料和案例,参赛人员可以进行准备和学习。
3. 比武实施:根据比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赛人员进行实际测量任务,并提交测量数据和报告。
4. 评分和排名: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人员的测量数据和报告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进行排名。
5. 颁奖典礼:根据排名结果,组织颁奖典礼,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比武要求1. 参赛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工程测量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运用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工作。
2. 参赛人员需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测量任务。
3. 参赛人员需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测量工作。
4. 参赛人员需遵守比武规定和纪律,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比武。
六、比武成果1. 提高工程测量技术水平:通过比武,参赛人员的工程测量技术水平将得到提高,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技能大赛评分实施规则一、总则1 测绘技能大赛的宗旨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将测绘理论知识与测绘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为保证测绘技能大赛的公平性、合理性,由学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竞赛委员会,下设检录组、裁判组、计时组、后勤组和仲裁组。
3参赛选手以测绘学院在校的本科生为主,其他学院部分学生参加。
参赛选手以测量小组为单位参加,四人组成一个测量小组,其中主测一名、辅测叁名。
数字测图内业成图二人组成一个测量小组。
4各参赛小组和组员必须服从当值裁判的判罚,若有异议,应向仲裁组申述,若不服从判罚的,当值裁判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5 实践技能大赛名次分两项:按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三等水准测量综合总分高低取名次,设一等奖5 个,二等奖 10 个,三等奖 15 个。
按数字测图内业成图总分高低取名次,设一等奖10 个,二等奖15 个,三等奖25个。
二、执行规范及使用仪器1 执行规范1)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示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3)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 参赛使用仪器1)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全站仪(测角精度,测距精度5+5ppm以上)。
2)水准测量:S3光学自动安平水准仪。
3)计算机成图软件:CASS2008三、实践技能比赛内容及上交成果1 实践技能比赛内容本次实践技能比赛包括三项内容: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三等水准测量和数字测图内业。
1)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线路的闭合导线测量。
闭合导线路线经过3个指定未知点,竞赛委员会为每组提供两个互相通视的平面控制点,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实施细则。
2)三等水准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路线的三等水准测量。
水准路线经过3个指定水准点,竞赛委员会为每组提供一个高程控制点。
文章编号:0494 0911(2010)09 0069 04中图分类号:P20 文献标识码:B测绘技能竞赛方法与评分探讨杨晓明1,郭贵海1,2(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Scientific Approach to Surveyi ng and M appi ng Co mpetition and Scori ng RulesYANG X i ao m i ng ,GUO G ui ha i摘要:在总结测绘技能竞赛的基础上,对测绘技能竞赛的项目、内容、措施和技术要求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制定了具体的评分标准,供今后开展测绘技能竞赛参考。
关键词:测绘技能竞赛;竞赛项目;竞赛措施;技术要求;评分细则收稿日期:2010 04 09作者简介:杨晓明(1957 ),男,河南固始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和数字制图教学与研究。
一、引 言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 测量学!课程,甚至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
为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有关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开展测绘技能竞赛是很好的途径。
而为了使竞赛公平、公正、有效地开展,切切实实地把优秀的人才遴选出来,就需要有一套严密的竞赛规程和评分细则。
本文在总结竞赛经验的基础上,对测绘技能竞赛实施方法与评分细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供今后有关部门和学校开展测绘技能竞赛参考。
二、测绘技能竞赛的项目及内容[1]1)四等水准测量。
选择5~6个水准点组成附合水准路线(最好不用闭合水准路线),路线长2~3km 为宜,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观测,用近似平差计算水准点的高程。
水准点的相对高差应在5~10m 为宜,水准路线最好为土地(非硬化地),最好使用带符合水准器的DS3光学水准仪观测,这样才能考查出观测者操作仪器的水平。
2)一级导线测量。
选择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组成附合导线(5个导线点可构成闭合图形),按5∀导线测量(边长0.3km 左右)的要求观测,用近似平差方法计算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点的相对高差在1m 以上为宜。
采用生产单位常用的三联脚架法观测。
3)全站仪放样与检核测量。
使用指定的测站点和定向点坐标,用全站仪先放样出3个坐标点(3个点组成的三角形边长在50m 以上),再用测回法观测3个内角,计算三角形闭合差;再测定3条边长,与理论值比较。
该竞赛场地以平坦宽旷为宜。
4)数字测图。
使用指定的2个已知点在4个小时内测绘出1#5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一幅(范围约为200m ∃200m )。
采集数据使用全站仪或RTK GPS 不限,图根点由参赛者根据地形现场加密。
测区应选在独立地物较丰富,但建筑物不太复杂的场地。
由于测绘技能竞赛参赛人员多、比赛时间长,组织工作复杂,每次竞赛可取一至几项。
若为全国性的竞赛,可选取上述1~3项;若为全省性的竞赛,可选取上述3~4项。
三、测绘技能竞赛的必要措施为了使竞赛高效、公平,应采用以下措施:1)4个组同时进行。
为了提高竞赛效率,应安排4个组同时进行。
为此,可在每个导线点(或水准点)附近选取4个点(如:A 1、B 1、C 1、D 1,A 2、B 2、C 2、D 2,%,A 5、B 5、C 5、D 5等),组成4条导线环(或4条水准路线);4个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高差,4个点的间距应在4~10m 。
对于导线测量一定要保证4个环之间的通视,并且要保证4个环线互不影响。
对于全站仪放样与检核测量或数字测图,可选择4个间距在5~10m 的测站点(如A 、B 、C 、D ),一个公共定向点(P )。
一般情况下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全站仪放样与检核测量三项都可在1.5h 内完成,即这3项比赛半天可以开展两轮。
2)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测站点。
为了使竞赛公平、公正,消除东道主作弊嫌疑,比赛之前现场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水准点、导线点、数字测图或放样的测站点。
为了使组织竞赛简单及避免测错点,最好现场抽签确定各参赛队的导线环(如A环、B 环、C环、D环)或水准路线。
若抽签确定每个导线点,还应使4个点中的每个点都与两个相邻方向的4个点通视,如此选点难度很大,不宜实施。
为使水准点、导线点、定向点易辨识,应在点位旁设置醒目标志(如同交通标志)。
3)精确测定所有点的坐标和高程并进行变换。
为了便于成果质量检查,所有导线点、测图、放样的测站点和定向点的坐标都要精确测定;所有水准点、导线点、测图测站点的高程也要精确测定。
对于数字测图,还应测定20个有代表性的碎部点坐标。
为防止参赛选手知道坐标和高程,每轮比赛前,应对导线点、测站点、放样点的坐标使用坐标变换程序!进行变换(每次平移量几十米,旋转角十几分);对水准点加一个任意常数(几米)。
比赛前现场提供变换后的起算数据和放样数据。
4)制作统一的表格。
为了保证竞赛顺利进行,应统一制作记录、计算表格(略)、精度检查表格(略)、评分表(见图1、图2)等。
参赛队水准测量评分表水准测量抽签路线:裁判签名:日期:项 目考核内容违规处数每处(项)扣分标准扣分得分时 间(40分)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作业时间最先队用时T1最晚队用时Tn得分Si外业观测(35分)内业计算(25分)测站限差及计算考核满分10分超限计算错记录规范化考核满分20分记录不工整空栏、空页改动观测的毫米、厘米数涂改、就字改字、连环涂改用橡皮擦、刀片刮测段测站数不是偶数(限5分)视距没有根据上、下丝读数计算(限5分)记录、计算凑结果,转抄成果摔坏仪器及工具、故意违反竞赛规定水准路线闭合差超限(10分)待定水准点的高程平差计算有错误(9分)求得的水准点高程与已知值较差超限(6分)扣1分扣1分扣1分扣1分扣1分扣1分扣1分扣2分扣2分扣35分扣35分扣10分扣9分扣2分总 分名 次图1 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参赛队数字测图评分表数字测图抽签起算点:裁判签名:日期:项 目考核内容违规处数每处(项)扣分标准扣分得分时 间(40分)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作业时间最先队用时T1最晚队用时Tn得分Si测图精度(30分)平面坐标检查(x或y超限一处扣1分。
满分15分,扣完为止)扣1分边长检查(满分10分,扣完为止)扣1分高程检查(满分5分,扣完为止)扣1分图上表示(30分)图上内容取舍不合理扣1分漏测地物点(除本次规定不测的内容以外)扣1分高程注记不合要求(扣1~3分)图根点没有绘出或表示错扣1分线型绘错(实线、虚线、点划线、曲线等)扣1分建筑材料性质和楼层注记缺扣1分符号填充缺或错扣1分地物符号表示错扣1分图廓整饰内容缺扣1分必要的注记错误或缺扣1分注记字体大小不合规范扣1分测图比例尺有误扣2分总 分名 次图2 数字测图评分表 四、测绘技能竞赛的技术要求与有关规定1.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标准按&城市测量规范∋制定。
1)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2]第32~35页执行。
为了避免观测凑数,规定前、后视距根据上、下丝读数计算。
观测程序用后 后 前 前!或后 前 前 后!皆可。
2)一级导线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2]第5~17页执行,另外,与已知坐标较差(5c m。
导线测量竞赛时只能使用三个脚架,并采用三联脚架法观测。
3)全站仪放样与检核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见表1。
在指定的测站点对中整平全站仪,可以只在盘左位置进行放样。
水平角和距离各观测一测回。
放样可由一人完成全部仪器操作,其他人员配合在地面移动砖块上作标记,但不得在地面上留下痕迹。
表1 全站仪放样与检核测量技术要求测站对中误差/mm 测站整平误差/格水平角上下半测回较差/(∀)水平角与理论值较差/(∀)几何图形角度闭合差/(∀)边长与理论值较差312436601/40004)数字测图质量检查的要求见表2(边长抽查:直接边5条,间接边5条)。
测图方法用电子平板或测记草图法均可。
对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不作要求。
可不绘制等高线,但应按规范要求注记高程点。
对于数字测图竞赛还应针对测图范围、数据采集、地物取舍、图幅整饰、数据传输等制定详细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略)。
表2 数字测图质量检查的要求坐标(x,y)边长高程抽查数x限差/my限差/m抽查数限差/m抽查数限差/m高程注记/m 100.20.2100.250.20.012.记录规定为了使参赛选手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应对记录作出如下规定:记录按顺序记录;手簿不得留空页、撕页;不得转抄成果;不得涂改或就字改字;不得连环涂改;不能用橡皮擦、刀片刮;字迹清晰工整;保持手簿整洁。
3.其他规定为了反映一个代表队全体参赛人员的水平,应规定轮流完成观测、记录、立镜(立尺)、计算、绘图等环节。
为了避免作弊,所有的记录、计算、绘图等用纸必须使用由竞赛委员会统一制作并盖有专用印章的记录手簿、计算表格和草图用纸;计算工具也应统一提供(最好是无程序功能的普通计算器),不得自备计算器以防使用编制好的程序进行记录与计算。
要求各代表队的领队、指导老师及非参赛人员,禁止进入比赛场地;参赛人员不得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所在队比赛资格。
五、测绘技能竞赛评分细则各项测绘技能竞赛,应以参赛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成果质量评定成绩,通常作业速度占40%,成果质量占60%,按百分制记分。
1.作业速度评分(40分)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测量、计时同时开始,到上交成果(记录、计算成果,数字图数据文件等)计时结束,时间T i以秒为单位。
所有参赛队比赛完后,各组作业速度成绩S i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S i=(1-T i-T1T n-T1∃60%)∃40式中,所有参赛队中最先完成的时间为T1,最晚完成的时间为T n。
调节系数取60%,意味着在作业速度评分!项上最慢的可得16分。
由竞赛经验知,有些参赛队成果质量方面得分很低(10以下),调节系数取60%比较合适。
调节系数可根据参赛队的情况选在40%~60%。
2.成果质量评分(60分)在成果质量方面,不同的竞赛项目应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1)四等水准测量与一级导线测量成果质量评分外业观测成果与内业计算成果分别占35%和25%。
1)外业观测成果(35分):a.每一测站限差及计算考核满分10分(水准测量),或各种较差互差及计算考核满分10分(导线测量)。
每超限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b.记录规范化占20分。
考核项目有:记录工整、符合记录规定(如改动观测的毫米、厘米数或分值、秒值,涂改,就字改字,连环涂改,用橡皮擦、刀片刮等)、空栏、空页等。
若某项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c.每一测段测站数应为偶数(满分5分),违反一段扣2分,扣完为止。
或测回数不满足要求,违者扣5分。
d.记录、计算凑结果、转抄成果、摔坏仪器、故意违反竞赛规则(如:观测记录没有用竞赛委员会发的有盖章的记录手簿,测量人员没有轮换,故意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等重大情节,外业观测成果记0分(即扣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