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选择题18含答案单项选择题运用成本模型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时,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A.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B.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C.最佳现金持有量=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转换成本)D.最佳现金持有量=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短缺成本)【正确答案】B【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答案解析】成本模型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单项选择题某公司根据存货模型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1000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10%。
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下,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为()元。
A.5000B.10000C.15000D.20000【正确答案】B【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答案解析】在存货模式下,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机会成本等于交易成本,即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应为机会成本的2倍,机会成本=C/2×K=100000/2×10%=5000(元),所以,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现金使用总成本=2×5000=10000(元)。
单项选择题某公司持有有价证券的平均年利率为8%,公司的现金最低持有量为1500元,现金余额的回归线为8000元。
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0000元,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元。
A.0B.650OC.12000D.18500【正确答案】A【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答案解析】L=1500(元),R=8000(元),所以H=3R-2L=21000(元)>20000(元),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为0。
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现金回归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现金最优返回点的确定与企业可接受的最低现金持有量无关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回归线上升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回归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正确答案】C【知识点】本题考核点是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主观题部分考点一:现金管理1.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例题1·计算题】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1)最佳现金持有量==50000(元)(2)最佳现金持有量下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5000(元)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2.现金周转期【例题2·计算题】某企业预计运营期第1年的平均存货需用额为3000万元,全年销售成本为90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期为60天,应付账款平均需用额为1760万元,日均购货成本为22万元,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为N/45,假设一年的天数为360天。
要求:(1)计算存货周转期(2)计算应付账款周转期(3)现金周转期(4)应收账款逾期天数(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公司增加存货,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答案】(1)存货周转期=360/[(9000/3000)]=120(天)(2)应付账款周转期=360/[(360×22)/1760]=80(天)(3)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20+60-80=100(天)(4)应收账款逾期天数=60-45=15(天)(5)如果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则应付账款周转期将会缩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现金周转期增加(或:现金周转期延长,或:现金周转减速)。
第二节现金管理考点一持有现金的动机持有现金是出于三种需求: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一)交易性需求企业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
(二)预防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
确定预防性需求的现金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三)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是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例题·多选题】(2018年试卷1)企业持有现金,主要出于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三大需求,下列各项中体现了交易性需求的有()。
A.为满足季节性库存的需求而持有现金B.为避免因客户违约导致的资金链意外断裂而持有现金C.为提供更长的商业信用期而持有现金D.为在证券价格下跌时买入证券而持有现金【答案】AC【解析】企业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选项AC体现了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选项B体现了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是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选项D体现了投机性需求。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决定预防性现金需求数额的因素有()。
A.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B.企业预测现金收支的可靠性C.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D.企业愿意承担短缺风险的程度【答案】ABD【解析】确定预防性需求的现金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选项ABD正确;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不属于决定预防性现金需求数额的因素。
选项C错误。
考点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一)成本模型【观点】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
1.机会成本现金的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米勒奥尔模型默顿·米勒和丹尼尔·奥尔(Daniel Orr)在1996年创建了一种能在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每日随机波动情况下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模型。
又称最佳现金余额模型。
在米勒-奥尔模型中,既引入了现金流入量也引入了现金流出量。
模型假设日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服从正态分布。
每日的净现金流量可以等于其期望值,也可以高于或低于其期望值。
我们假设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为零。
下图说明了米勒-奥尔模型的基本原理。
该模型是建立在对控制上限(H)、控制下限(L)以及目标现金余额(Z)这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企业的现金余额在上、下限间随机波动,在现金余额处于H和L之间时,不会发生现金交易。
当现金余额升至H时,比如说点X,则企业购入H—Z单位(美元)的有价证券,使现金余额降至Z。
同样地,当现金余额降至L,如点Y(下限),企业就需售出Z—L单位有价证券,使现金余额回升至Z。
这两种情况都是使现金余额回到Z。
其中,下限L的设置是根据企业对现金短缺风险的愿意承受程度而确定的。
与鲍摩尔模型相同的是,米勒-奥尔模型也依赖于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且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被认为是固定的,而每期持有现金的百分比机会成本则是有价证券的日利率。
与鲍摩尔模型不同的是,米勒-奥尔模型每期的交易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且根据每期现金流入与流出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此,每期的交易成本就决定于各期有价证券的期望交易次数。
同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就是关于每期期望现金额的函数。
给定企业设定的L,米勒-奥尔模型就可以解出目标现金余额Z和上限H。
现金余额返回政策的期望总成本等于期望交易成本和期望机会成本之和。
米勒和奥尔确定令期望总成本最小的Z(现金返回点)和H(上限)的值为:其中:σ2 是日净现金流量的方差。
式中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K为日机会成本,上标“*”代表最小值。
米勒-奥尔模型中的平均现金余额为:在米勒一奥尔模型的基本公式中,F为融入资金的固定成本,即售出短期有价证券的固定发生的成本。
应用举例【例题·2018年多选题】在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现金成本有()。
A.机会成本B.短缺成本C.管理成本D.交易成本【答案】AD【解析】存货模型下只考虑现金的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短缺成本。
【例题·2015年计算题】乙公司使用存货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2015年该公司全年现金需求量为8100万元,每次现金转换的成本为0.2万元,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为10%。
要求:(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转换次数。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交易成本。
(4)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5)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持有总成本。
【答案】(1)最佳现金持有量=(2×8100×0.2/10%)1/2=180(万元)(2)现金转换次数=8100/180=45(次)(3)现金交易成本=45×0.2=9(万元)(4)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180/2×10%=9(万元)(5)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持有总成本=9+9=18(万元)也可用公式算=(2×8100×0.2×10%)1/2=18(万元)。
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提示】(1)当现金持有量在上限和下限之间波动时,表明企业现金持有量处于合理的水平,无需进行调整。
(2)当现金余额达到上限时,则将部分现金(H-R)转换为有价证券;当现金余额下降到下限时,则卖出部分证券(R-L)换取现金。
应用举例【例题·教材例题】设某公司现金部经理决定L值应为10000元,估计公司现金流量标准差为1000元,持有现金的年机会成本为14.04%,换算为I值是0.00039,b=150元。
根据该模型,可求得:R=+10000=16607(元)H=3×16607-2×10000=29821(元)该公司目标现金余额为16607元若现金持有额达到29821元,则买进13214元(29821-16607)的证券;若现金持有额降至10000元,则卖出6607元(16607-10000)的证券。
第二节现金管理一、持有现金的动机动机含义影响因素交易性需求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企业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条件和企业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信用条件不同;企业业务的季节性需求预防性需求企业需要维持一定量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投机性需求企业为了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提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一般小于三种需求下的现金持有量之和,因为为某一需求持有的现金可以用于满足其他需求。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发现某股票的价格因突发事件而大幅度下降,预判有很大的反弹空间,但苦于没有现金购买。
这说明该公司持有的现金未能满足()。
(2019年卷Ⅰ)A.投机性需求B.预防性需求C.决策性需求D.交易性需求【答案】A【解析】投机性需求是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销售旺季为方便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持有更多现金,该现金持有动机主要表现为()。
(2019年卷Ⅱ)A.交易性需求B.投资性需求C.投机性需求D.预防性需求【答案】A【解析】企业的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企业在销售旺季为方便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持有更多现金是为了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属于满足交易性需求的需要。
【例题·判断题】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临时融资能力较强,则其预防性需求的现金持有量一般较低。
()(2019年卷Ⅰ)【答案】√【解析】预防性需求是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
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较强,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进行临时筹资,所以预防性需求的现金持有量一般较低。
【例题·判断题】企业持有现金,主要出于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三大需求,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一般等于三种需求下的现金持有量之和。
()【答案】×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一)成本模型成本模型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点习题: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当年的资本成本率为10%,现金平均持有量为30万元,现金管理费用为2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成本为1.5万元,则该公司当年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是( )万元。
(2018年)A.5B.3.5C.6.5D.3【答案】D【解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30×10%=3(万元)。
【例题·多选题】定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现金成本有( )。
(2018年)A.机会成本B.短缺成本C.管理成本D.交易成本【答案】AD【解析】在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中,需要考虑的相关现金成本有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例题·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利用随机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已知现金余额下限为200万元,目标现金余额为360万元,则现金余额上限为( )万元。
(2017年)A.480B.560C.960D.680【答案】D【解析】H=3R-2L=3×360-2×200=680(万元)。
所以选项D正确。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已知现金最低持有量为15万元,现金余额回归线为80万元,如果公司现有现金220万元,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 )万元。
(2016年)A.65B.205C.140D.95【答案】C【解析】现金持有量控制上限H=3R-2L=3×80-2×15=210(万元),当现金持有量达到220万元时,高于现金持有量控制上限,应当将多余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并确保现金余额达到现金余额回归线,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220-80=140(万元)。
【例题·多选题】运用成本模型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现金持有量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现金持有量越小,总成本越大B.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C.现金持有量越小,短缺成本越大D.现金持有量越大,管理总成本越大【答案】BC【解析】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所以,选项B正确;现金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小,所以,选项C正确。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考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1。
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概念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概念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营运资金概念。
(1)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2)流动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
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为标准,可以将流动负债分成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
自然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人为性流动负债是指由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如短期银行借款等。
2。
营运资金的特点(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考点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熟练掌握)企业需要评估营运资金管理中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
实际上,财务管理人员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必须做两个决策:一是需要拥有多少流动资产;二是如何为需要的流动资产融资.(一)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1.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在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下,企业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较低的流动性、较高的收益性和较大的运营风险。
2。
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在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下,企业通常会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较高的流动性、较低的收益性和较小的运营风险.3.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选择制定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时,首先要权衡的是资产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增加流动资产投资,会增加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降低资产的收益性,但会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反之,减少流动资产投资,会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增加资产的收益性,但资产的流动性会降低,短缺成本会增加。
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是企业日常经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型,它可以帮助企业定期评估自身的资金流动情况,以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和流动资金。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
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划出一个合理的目标现金余额,并通过合理的存货管理来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避免出现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的情况。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计算方法企业在确定目标现金余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企业规模:不同的企业规模需要不同的现金余额。
较大的企业需要更多的现金储备来应对更大的风险。
(2)资本构成:企业的资本构成包括公司股本、债务以及营运资金等。
企业在计算目标现金余额时要对这些不同的资本进行协调,以保持资金稳定运行。
(3)经营环境: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同,对现金余额的需求也不同。
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且客户需求高,企业需要更多的现金余额保证生产和运营。
2、计算存货成本存货成本是企业在储存和销售存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关税、保险等费用;间接成本包括仓库租金、保险、人力资源等费用。
企业在计算存货成本时,需要综合考虑采购、仓储和销售三个环节的成本,并建立成本控制系统,确保存货成本的准确计算和控制。
存货管理对目标现金余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合理的存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存货成本,降低存货量,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存货积压和滞销。
2、加快现金流减少存货,加快周转,可以提高现金流速度,增加企业的可支配资金,使企业在经营中更加灵活。
3、提高竞争优势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等,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优化采购和销售环节,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结论通过目标现金余额的存货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的资金流动情况,规划并保持合理的现金余额,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生产经营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目标现金余额(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一)成本模型
1.相关成本
2.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3.现金余额的调节及转换成本
1)调节现金余额,均衡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
i.现金多余时,转换为有价证券;
ii.现金不足时,将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
2)转换成本: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分为两类:
i.与委托金额(转换额)相关;
ii.与转换次数有关:现金持有量(每次有价证券变现额)越少,证券变现次数越多,转换成本越高。
(二)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
1.适用情况:现金流入、流出不稳定
2.模型原理——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范围
1)对现金持有量确定一个控制区域,定出上限(H)和下限(L);
2)当企业现金余额在上限和下限之间波动时,表明企业现金持有量处于合理水平,无需进行调整;
3)当现金余额达到上限H时,将部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使现金余额回到回归线R;
4)当现金余额下降到下限L时,卖出部分证券,使现金余额回到回归线R。
3.计算公式
1)最低控制线L: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由现金管理部经理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公司借款能力、公司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2)回归线:R=
3)最高控制线:H=3R-2L,等价转化形式:H-R=2(R-L),即上限与回归线之间的距离,是回归线与下限之间距离的两倍。
其中:b——(每次)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
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有价证券的日利率)
δ——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
4.特点
1)符合随机思想,适用于所有企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测算;
2)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