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王骏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6
婴幼儿急腹症4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急腹症的诊治。
方法:对手术治疗婴幼儿急腹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本组手术治疗婴幼儿急腹症中,以急性阑尾炎和腹股沟嵌顿疝为常见,其他疾病相对偏少,40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强化医师的对外科急腹症的认识,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反复查体,及时发现急腹症的各种征象,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早期诊断、早期及恰当治疗,能使患儿早日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婴幼儿急腹症诊治体会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病,患儿多数先在儿科就诊,因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述病史,查体又不易不合作,所以给诊断造成了较大困难,也容易造成误诊及延误病情,从而导致不良医疗后果。
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疾病的诊断仍然依靠病史、体征、血、尿、便常规化验检查以及x线平片和b超等作为主要诊断依据。
因此提高儿科医师和外科专业医师的诊断技能和综合判断能力,是对婴幼儿急腹症做出正确诊治的关键。
回顾手术治疗40例婴幼儿急腹症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2~2010年收治婴幼儿急腹症患儿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天龄~3岁,平均2.4岁;发病到外科就诊3小时~5天,其中25例是经儿科转诊至外科治疗。
诊断与治疗:在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明确的为腹股沟嵌顿疝14例,肠套叠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21例,术中符合17例,其中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7例,穿孔5例;不符合4例,分别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美克尔氏憩室炎1例;原发性腹膜炎1例,过敏性紫癜1例,诊断为肠梗阻行探查手术2例,术中发现有1例为阑尾穿孔炎性粘连所致,1例为肠套叠所致;在40例手术中有22例行阑尾切除术(不符合4例一并行阑尾切除术),14例嵌顿疝松解术,2例行部分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1例美克尔氏憩室切除术,1例肠套叠复位术,1例肛门闭锁成形术。
结果本组阑尾术后患儿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引流后治愈,并发粘连性不全肠梗阻1例,经相应的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他疾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40例手术患儿均治愈出院,诊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小儿外科急腹症20例诊治分析急腹症是指突发、严重的腹部疼痛,需要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疾病。
小儿急腹症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分析20例小儿急腹症的诊治情况。
一、临床资料本次分析的2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约为1:1.2,年龄在6个月至5岁之间,其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占比较高。
患儿主要症状有腹部疼痛、呕吐、发热以及排便异常等。
体格检查发现15例有腹部压痛,13例有反跳痛,5例有腹部包块。
二、诊断20例患儿中,先天性疾病引起的急腹症有8例,包括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畸形等。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腹症有10例,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有2例,包括胆总管结石、肠扭转等。
三、治疗1. 保证患儿安全:对于腹痛剧烈、症状明显的患儿,要保持患儿体位舒适,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疼痛加重或并发症发生。
2. 静脉输液: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稳定。
3. 病原治疗:对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腹症,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敏感药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
4. 疼痛控制:对于腹痛明显的患儿,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等,缓解患儿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5. 有病因的急腹症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病因的急腹症,如肠套叠、肠扭转等,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以恢复肠道通畅性,并防止坏死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效果评估20例患儿中,经积极治疗,疼痛明显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6个月,无复发情况。
五、总结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小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对于小儿外科医生来说,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对小儿急腹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8例早期诊断为儿童内科病症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
结果:8例患儿中早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胃肠型感冒1例。
结论:儿童急性腹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腹痛病因有不同特点;儿童急性腹痛病因可大致分为内科功能性腹痛及外科器质性腹痛。
儿童急性腹痛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定位不准、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病史、症状体征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可以提高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治效果。
【关键词】儿童;腹痛;急性阑尾炎儿童急性腹痛是儿内科及儿外科门急诊最常见就诊原因之一,包括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的急性发作,约占门急诊就诊患儿总数的9%[1],其病因复杂,病因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在基层医院儿科门急诊的诊疗中,面临患儿起病急、变化快、家长焦急、辅助检查方法少等问题,儿童急性腹痛的诊治成为基层医院的一大难题,而误诊导致的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提高儿童急性腹痛的早期确诊率,把握治疗时机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儿童急性腹痛大致可归类为儿童功能性腹痛和器质性性腹痛,前者大部分在儿内科门诊诊治,而后者则大部分需要儿外科治疗。
但实际上在儿内科门诊以腹痛就诊的患儿中,儿内科疾病仍占较大比重,大约仅有10%患儿需要外科处理[2]。
如何将这些病情变化快,可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患儿迅速甄别出来,成为儿科门急诊医生需要重点培养的临床技能。
本文回顾我院外科收治的8例早期诊断为儿童内科病症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期望为建立完整的儿童急性腹痛诊疗思维提供一些帮助。
1.一般资料及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21年7月在外科治疗的急性腹痛患儿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为2.7~15岁,患儿早期均有急性腹痛或伴呕吐、腹泻、发热的表现并在儿科门急诊就诊。
欢迎共阅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急腹症一般是指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腹部急症,其病理条件是以腹腔内局部器官病变为主的病种。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变化多、要求在短时间内做出诊断,并给予即时的手术治疗。
第一节 腹痛的病理生理一、引起腹痛的机制(一) 内脏膨胀性腹痛 内脏膨胀是一强有力的刺激,可引起剧烈腹痛,如机械性肠梗阻。
(二) 炎症性腹痛 炎症刺激腹膜和脏器引起的腹痛,如中空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
(三) 腹内脏器缺血性腹痛 脏器缺血、坏死可产生剧烈腹痛,如绞窄性肠梗阻。
(四) 腹壁损伤,刺激腹膜引起的腹痛。
(五) 代谢异常引起的腹痛 如高血脂可导致胰腺炎产生腹痛。
(六)(一) 中空内脏痛 (二) 实性脏器痛 (三)第二节(一) 临床特点123、腹痛多在3~(二) 分类1、继发性2、原发性性腹痛,持续数分钟或1~2小时多可自愈,一般为每日发作1~2次,持续数日称为肠痉挛,需与早期外科急腹症鉴别,肠痉挛时腹部软,无固定压痛点,有时可触及痉挛肠管,好发年龄为6~12岁。
另有些小儿经常间断性腹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经用多种方法检查,均未发现腹腔内有器质性病变,虽腹痛周期长但不影响小儿的饮食与活动,发育营养正常,此类称肠痉挛症。
小儿时期有两个过敏期,一是6~12月小儿添加辅食时期,由于初次接触过敏原引起肠痉挛,另一为6~12岁脱离了家长的看护,独自进入外界接触多种过敏原引起肠痉挛,过敏反应会因长期生活锻炼,逐渐脱敏自愈。
确诊为肠痉挛后,在发作时应行腹部保暖,服用解痉止疼药,如连续多次发作时,可服用扑尔敏、颠茄、异丙嗪等,连服2~3天,每日2~3次。
二、器质性腹痛(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开始,多持续4小时以上,疼痛的部位、性质和范围均固定不变,腹部有压痛、腹肌紧张、肿物或肠型,患儿拒按腹部,体位活动受限,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第三节外科急腹症的病理分类引起小儿急腹症的疾病种类很多,依其病理变化,可归纳为三大类:一、腹腔内急性炎症(一) 脏器炎症腹腔内某一脏器发生急性炎症,主要症状为腹痛、发烧,白细胞升高,腹部有局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来本院小儿外科诊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进行手有针对性急腹症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疗效。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需要在治疗前对患儿进行详细的检查,根据所得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能有效提升患儿的疗效,改善患儿的不良症状,提升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外科急腹症;诊断;治疗引言:小儿外科急腹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具有发病快、蔓延快、反复多变等症状。
患儿发病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就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并间接提升了患儿家属的压力和负性情绪。
在对患儿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由于患儿生性好动,尤其在疾病的影响下更是不会配合医生的检查,此时如果医生检查出现疏忽遗漏,那么就会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了患者最佳治疗时间,甚至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就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来本院小儿外科诊治的急腹症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患儿18例,女患儿16例,患者年龄3~14岁,平均年龄(5.46±3.5)岁,病程6d~28d,平均病程(10.6±2.6)d;观察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5例,患者年龄4~13岁,平均年龄(5.79±3.6)岁,病程7d~29d,平均病程(10.4±2.7)d。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对患儿诊断标准主要为:小儿腹部疼痛、按压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利用X射线、CT检查出患儿存在急性阑尾炎。
儿童常见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2021-01-14 23:57急腹症定义急腹症是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部急症。
外科急腹症特指急性发作的、腹腔内的、非创伤性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常需手术医治的外科疾病。
急腹症分类一、按就诊主诉分类腹痛为主征的急腹症:急性腹痛多为急腹症首发的、突出的、主要的病症,又称为外科腹痛。
急性腹痛往往病情危重,必须在几小时内决定手术。
延误诊断,失去手术时机,将会给小儿带来痛苦,甚至终身的损害。
呕吐为主征的急腹症:呕吐是小儿急腹症的常见病症,多作为腹痛的伴随病症而存在。
新生儿急腹症多为畸形性肠梗阻,从胎儿时期即存在慢性梗阻,因此,缺少急性腹痛的表现,而以呕吐为主征。
休克或毒血症为主征的急腹症:小儿晚期、重症急腹症常以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腹部外科阳性体征不明显,简单误诊、漏诊。
胃肠道大出血为主征的急腹症:消化道大出血是儿科急腹症病症之一,虽多无腹痛,但情况较急,需早期手术。
腹部钝性伤引起的急腹症:腹部钝性伤是小儿常见的损伤类型,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及生活外伤。
二、按病因分类炎症性急腹症:腹腔脏器感染导致的急腹症,小儿常见的疾病有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美克尔憩室炎、原发性腹膜炎等。
穿孔性急腹症:胃肠道穿孔导致的急腹症,小儿常见的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穿孔、伤塞肠穿孔、异物性肠穿孔、先天性巨结肠并肠穿孔、先天性肠闭锁并肠穿孔、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导致的胃穿孔、肠坏死导致的肠穿孔。
梗阻性急腹症:消化道、泌尿系梗阻导致的急腹症,小儿常见的疾病有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美克尔憩室并肠梗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等。
出血性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急腹症,小儿常见的疾病有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门脉高压症、结肠息肉等。
损伤性急腹症:腹部损伤导致的急腹症,小儿常见的疾病有肝损伤、脾损伤、肾损伤、胰损伤等。
小儿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要点作者:罗桂珍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根据主诉(包括家长代述)、体征和临床表现,细心观察,及时护理。
结果护士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结论护士掌握小儿各种急腹症的特点,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为医生及时、早期、正确的诊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儿;急腹症;观察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02-01急腹症是小儿时期常见多发病之一,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多、进展快,一旦延误诊断,得不到及时处理,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护士面对急性腹痛患儿,观察处理必须细心、及时、合理。
并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根据腹痛的部位、性质、特点,明确腹痛的原因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协助医生及时正确地诊治,或判断有无外科情况、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成功救治73例急腹症患儿,疗效满意,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来我院儿科、普外门诊就诊和住院患儿,共73例,男39例,女34例,年龄3个月-13岁,其中阑尾炎46例,肠套叠8例,腹股沟嵌顿疝5例,肠腔积气14例。
1.2 结果:手术治疗32例,非手术治疗41例。
疗效佳,恢复顺利。
手术证实32例(其中由儿科转入外科25例),经B超、X线确诊25例,结合临床及血液检查确诊16例。
本组无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2 观察与护理2.1 腹痛的观察:腹痛是疾病早期主要体征,有其独特性,因此收集资料、筛选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在婴幼儿时期,由于神经髋鞘形成不全,大脑皮层兴奋性低,对各种刺激不敏感,且常表现为泛化反应,故小儿对疼痛常感定位不明确,含混不清,有时虽已形成腹膜炎,但也无明显的腹肌紧张,当出现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时,病情已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因此,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对诊断有价值的细小反应和细微变化。
这些少儿急腹症需仔细鉴别*导读:少年儿童经常发生急性腹痛,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器官的坏死、穿孔、出血以及腹膜炎等后果,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阑尾炎手术要抢在穿孔之前一中学某班在一个学期内有两名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都做了手术,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王同学在开学之初的一天课堂上突然上腹痛,一阵阵加重,老师看他脸色难看,就送他去了医院,这时,他的腹痛已经转移到右下腹。
医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建议其手术治疗。
可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和本身的工作,就要求医生先用点消炎药,没住院就回家了。
第二天王同学突然腹痛加重,再到医院做急诊手术时,发现阑尾坏死穿孔,并发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医生给其切除了阑尾,冲洗了腹腔,刀口还留置了引流条。
结果术后3~4天内伤口处不断有脓血水渗出。
5天才拔掉引流条,15天刀口才长好。
可是从那以后王同学就三天两头腹痛,医生说是腹膜炎遗留下肠粘连,严重时还可能发生肠梗阻,必要时还可能要手术治疗。
医生嘱咐:只能吃流质或软食,不可过饱,不可激烈运动,腹部热敷,坚持做理疗……而同班的刘同学,在学期中间的一天也发生了转移性右下腹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天就做了阑尾切除术。
手术仅做了30分钟,十分顺利。
术后当天就能下地走,第二天能吃饭,7天拆线,8天上学了。
手术没留下任何不适症状。
与王同学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医生点评阑尾炎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急腹症,阑尾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微不足道的手术。
然而,关键是早期诊断,早做手术,且要抢在穿孔之前。
因为,阑尾一旦穿孔,再做手术就会出现许多麻烦。
右下腹痛并非都是阑尾炎15岁的温雯今年要考高中了,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骑车跑几千米路到姑姑家补课。
姑姑是重点高中的老师,姑姑家的女儿也是今年考高中,姑姑一起给她们辅导,晚上就住在姑姑家。
机会难得,所以温雯不辞辛苦。
那天,她蹬车到了姑姑家,锁好车子就觉得突然右下腹痛。
表妹说是不是要来例假了?她说刚过了一周多,不会的。
小儿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作者:王雁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08期[摘要] 本研究10例小儿妇科急腹症,均为6~12岁的女童,平均9岁,其中卵巢肿瘤切除手术5例,处女膜切开术3例,阴道成形术1例,残角子宫切除术1例。
病检:成熟性畸胎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内胚窦瘤1例。
首诊误诊率100%。
本研究就诊断、治疗提出了意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全面收集病史,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术式选择尽量维护其正常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可提高急腹症诊治水平。
[关键词] 小儿妇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72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08-76-01小儿妇科是妇科、儿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妇科和儿科之间较为空白的地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儿妇科已受到广大妇女工作者的关注。
特别是小儿妇科急腹症,对女童危害极大,更应予以高度重视。
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小儿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诊断为小儿妇科急腹症患者10例,女童,年龄6~12岁,平均9岁。
1.2 诊断标准急腹症系急性腹部疾病的简称,主要症状为急骤而起的腹痛,且病情危急,需要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1.3 病例分类卵巢肿瘤扭转、破裂5例,处女膜闭锁3例,阴道闭锁1例,残角子宫1例。
1.4 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最短3d,最长3个月,平均45d。
1.5 随访随访1年,死亡1例,其余9例病例治愈。
2 讨论2.1 诊断本研究收集10例小儿妇科急腹症患者,首诊的误治率100%。
这与文献报道的小儿妇科急腹症病因复杂,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史采集困难,患儿查体不合作等临床特点相一致,给临床确诊和及时治疗增加了困难[1]。
小儿妇科急腹症,因其小儿的特殊性常被忽视而导致误诊,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卵巢肿瘤扭转患者4例,均因就诊及手术时间太晚,术中因卵巢肿瘤扭转、高度坏死,不得已行切除手术;破裂的1例,也因恶性肿瘤行切除术。
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姚春梅;雷军旗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目的:对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治疗和诊断是探究小儿外科的主要目的.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我们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多患者进行仔细检查,收集生病之前资料,结合资料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患者为60例设置为第一组,保守治疗患者27例为第二组.结果:第一组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1例发生感染,经过适当治疗后,患者境况良好.第二组中保守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第一组与第二组患者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检查资料,适当的选取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医生的诊断率,同样也可以提高治愈率.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姚春梅;雷军旗
【作者单位】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
【相关文献】
1.急腹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J], 伏冬
2.基层医院小儿外科急腹症临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曾德善
3.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J], 陈卫东; 叶文艳
4.小儿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J], 陈卫东; 叶文艳
5.基层医院小儿外科急腹症43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曾德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急腹症的诊治思路
黄步齐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1(027)001
【摘要】@@ 小儿急腹症是儿内、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门诊急腹症患者的10%,占儿科门诊病人的15%.由于儿童的生理、解剖和免疫方面的一些特点,加之幼儿表达情感方式简单(哭、笑),检查时不配合,婴幼儿感觉不敏感,儿童语言表达欠准确等,使本来就较难鉴别的急腹症,在诊断和治疗上更显得棘手,常使小儿内、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导致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据国内、外统计,因为经验和条件的差异,小儿急腹症的交叉误诊率为10%~40%不等.因此,一个小儿专科医师,必须把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原则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在临床上不断总结,加以提高.本文总结笔者二十多年来诊治儿外患者的体会和教训,并将其归纳为基本思路,以供同道们参考.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黄步齐
【作者单位】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四川,成都,61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行气通腑贴联合热敷按压在小儿急腹症术后难治性腹胀中的应用 [J], 罗泳洁;刘宴伟
2.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探讨 [J], 梁锋沛
3.小儿急腹症中经脐腹腔镜的应用效果分析 [J], 朱义强
4.小儿急腹症中经脐腹腔镜的应用效果分析 [J], 朱义强
5.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小儿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J], 刘新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急腹症诊治体会
张丽敏
【期刊名称】《《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4(022)004
【摘要】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
小儿急腹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按照它的病理改变及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空腔脏器或者实质性脏器损伤性急腹症、炎症性急腹症、空腔脏器穿孔性急腹症、梗阻性急腹症和外伤出血性急腹症。
小儿外科急腹症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采集病史困难和病儿体格检查不合作等诸多临床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小儿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确定诊断与及时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小儿外科急腹症患儿55例,其中有3例曾经被误诊,针对上述临床误诊病例的特点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希望能够提高临床儿童外科医师对小儿急腹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
【总页数】1页(P19-19)
【作者】张丽敏
【作者单位】吉林省扶余市人民医院儿科 13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1
【相关文献】
1.小儿急腹症诊治体会 [J], 张丽敏
2.134例小儿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J], 康晓娟;杨斌;李刚
3.小儿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J], 陈鑫
4.小儿急腹症的诊治体会 [J], 陈鑫
5.基层医院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J], 傅华欣;盛成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岁前小儿急腹症临床延误诊治分析
王素宁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2(2)10
【摘要】目的分析 3岁前小儿急腹症延误诊治原因 ,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争取
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36例 3岁前小儿急腹症进行观察 ,讨论早期及时
发现急腹症的各种线索。
结果本组男 2 0例 ,女 1 6例 ,男女之比 1 .2 5,年龄 2
日龄~ 3岁 ,中位年龄 9.7月龄。
就诊前平均病程天数 5.5d,最短 1 0 h,最长 40 d。
手术 33例 ,其中肠切除术 2 2例 ,占手术病例 67% (2 2 / 33)。
治愈 2 9例 ,死亡
4例及自动出院 3例 ,死亡率 1 9% (7/ 36)。
结论应加强对 3岁前小儿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性的认识 ,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保守 2 4 h内无效。
【总页数】3页(P1461-1463)
【关键词】急腹症;流行病学;误诊;小儿;手术治疗
【作者】王素宁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铁路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0.597;R72
【相关文献】
1.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延误诊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J], 张秀丽;于先会
2.急腹症44例延误诊治分析 [J], 李鹏;王文华;毛广超
3.前葡萄膜炎延误诊治21例分析 [J], 李世超;杨英宝
4.老年人急腹症延误诊治临床分析 [J], 张小顺
5.2例老年急腹症延误诊治分析 [J], 陈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