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十九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8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
经过小学品德课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待身边和社会上的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从对责任的认识来说,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父母、老师与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过多,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优越感,认为所有人为自己负责理所应当,生活中对于自身的责任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责任感缺失问题严重。
因此,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责任,真正弄清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学会在责任面前做出正确选择。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三个亮点:一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从课堂教学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是让学生当主角,如让学生自主制定“小组竞争约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责任行为,等等,都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之上的,都是学生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学起来亲切,说起来熟悉,议起来有效,做起来可行。
二是较好地运用评价推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单从评价的形式来看,就有定性评价、建议性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引导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形式。
教师除了归纳活动结论外,基本上没有讲解知识,但通过及时捕捉现场生成的资源,点拨引申,从而引领学生的思维,推进了教学向纵深发展。
三是注重了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
这节课不是仅仅着眼于知识,而是抓住“面对责任,我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一德育要求,从当前社会和学生自身存在的“责任意识淡薄”、“行为不同,结果不同”等问题出发,设计育人活动。
在此基础上,在目标的确定、素材的选择、课堂的评价、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围绕着责任教育而展开,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如导入稍显平实,无法激起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如果能用紧扣主题的视频资源,例如公益宣传片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顺势引出课题,再回归到小组履行承诺勇担责任,这样既能从情感从高处入手,又能回归学生自身,从细小处落实行动,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十九课教学方案标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第十九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课通过讲解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品德对生活的影响,如诚信和友善的品德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分析品德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关系,品德决定生活品质,而生活经历也会影响个人品德的形成。
2. 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培养优秀的品德,如助人为乐、积极向上、勇敢等等。
- 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信念。
3. 品德与生活的践行-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际的活动,如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品德信念付诸行动。
- 引导学生反思这些实际经验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并总结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品德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举例,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积极探究品德与生活的关系。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将品德理论融入实际行动,加深对品德与生活的理解。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品德故事分享- 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有关品德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思考品德对生活的影响。
- 学生自由发言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品德相关的经历。
2. 活动二:品德培养方式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交流意见。
3. 活动三:公益活动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场公益活动,如清理周边环境、探访敬老院等。
- 学生参与活动后进行反思,思考自己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品德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理解情况。
课题春天来了课型新授总序第19 个教案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课时共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用不同方法,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3、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2、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导案二次备课一、全班交流1、(板书: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2、教师教制作干花的方法,学生亲手制作一朵干花。
提示:喜欢做的同学回去可以接着做,但要注意不要去摘花,可以从地上捡花,要珍爱生命。
二、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1.过渡: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图: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3.问: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6.为空白的提示牌想提示语。
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讲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欣赏春天。
然后,用我们文明的行为、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
回来咱们办个春天展示会,让周围的人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丽吧!学案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1、认真观察。
2、自己动手为春天做一幅画。
与快乐相伴课题第十九课与快乐相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调节情绪的目标与方法2.学会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调节情绪的不同方法,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情境体验,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节,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培养良好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对待情感世界,不断加深对调节情绪重要性的理解,对自己的情绪表现有一个较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2.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克服不良情绪,做一个活泼开朗的快乐小天使。
重点难点1.重点调节情绪的方法2.难点善于表达不满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讨论法、情境体验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与快乐相伴情绪变化的影响做情绪的主人调节情绪的方法换个想法好让我们快乐起来善于表达不满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性化补充第一课时做情绪的主人一、情境导入以P43材料导入二、学习目标1、了解情绪变化的影响,懂得情绪调节的重要性,知道情绪调节的主要要内容。
2、掌握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P43-46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笔做好标记。
10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的快而准确。
1、“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说明了什么?2、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情绪的变化对学习、身体和生活的影响。
3、怎样做情绪的主人?4、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四、师生研讨思考题1我们必须学会调节情绪,用微笑面对生活,做情绪的主人。
思考题2情绪过于偏激,生活将会动荡不安;情绪过于平淡,生活将枯燥乏味;情绪过于变化,生活将杂乱无章。
(重在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答案)思考题3我们必须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
让自己情绪的表达既合理又合情,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我们爱和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爱和平》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和平的含义,知道和平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明白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从而树立起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直观地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可以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看法。
但在某些方面,学生可能对战争的历史背景、影响等方面的了解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2.和平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和平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分组讨论的指导材料3.PPT课件4.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战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为什么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痛苦?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战争的历史背景、影响等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战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战争主题,讨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并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