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占儿童体重的80%以上。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那水份有什么作用呢?

1.水份帮助身体完成生理及代谢活动

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流动,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份在调节身体体温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3.水份是人体内部的润滑剂

水能滋润皮肤,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面容苍老。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水是最廉价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

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同时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大面积烧伤以及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都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防止严重脱水,加重病情;便秘时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心脏病人在睡觉前喝水可以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有胃病的,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稀饭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铁是人体造血合成血红蛋白最重要的元素,它是构成血肌红蛋白、红蛋白、细胞色素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下面新稀宝带大家了解一下铁元素具体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作用 1、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而这些铁离子正是一种运输体,有它们,才能真正携带和输送氧。 2、铁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 铁元素在人体内参与着造血,并形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参与氧的携带和运输的整个过程,多种酶的活性中心也是铁。有实验证明,缺铁会让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降低,使得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这些补充铁质之后都会得到改善,特别是免疫系统。 3、铁还直接参与人体能量代谢。 铁在人体内以很多种形式存在,生理功能也很大,如肌红蛋白可贮存氧,血红蛋白可输送氧,细胞色素可转运电子,此外,铁还结合多种酶分解氧化物,解毒抑制细菌,释放能量,而释放能量的多少又与细胞中的铁有关,铁质越多,能量代谢就越好。而且铁还影响蛋白质以及去氧核糖核酸的造血及合成、维生素代谢。 可见,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人体内的铁质要把握好,缺铁对身体的健康会造成危害,但是补铁过量对人体也是不好的,要保持正常含量的铁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缺铁的话,红细胞就不能正常的生成,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但是补铁过量的话,就有可能会诱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为铁可能是肿瘤细胞生长和复制的限制性营养素。体内铁水平高可增加某种肿瘤细胞的生存和生长,成为临床上可检测到的肿瘤。人体内的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也是一种限制性营养素。而铁过多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就会失调,直接让DNA受损伤,从而诱发突变。 可见,铁过少或过量都是对身体有害的,保持体内的铁质平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铁对人体的作用。 新稀宝:专注营养保健品20年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关于水对于人体重要性的资料: 水在人体中的比例如果用“人”字结构打个比方,水应该是一撇,其他营养素是一捺,有了水合其他营养素的相互支撑,才有了生命。 水约占人体组成的70%。男性体内含水分较女性多,年轻的人较年长者多,新生儿体内所含水量约为70%~75%。在人体各组织中,水分的含量也是不同的:分布于骨骼和软骨中的水约占骨总量的10%;脂肪当中的水约占脂肪总量的20%~35%;肌肉中水的分布已高达肌肉总量的70%左右;而血液中的血浆里面,除了6%~8%的血浆蛋白,0.1%左右的葡萄糖和0.9%左右的无机盐以外,其余的成分全是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1%~92%。 人体每天要消耗多少水分呢?经营养学的方法测定,一般情况下,每天以不同方式消耗的水量如下: 通过呼吸排出水分约400毫升; 通过皮肤排出水分约400~800毫升; 通过粪便排出水分约150毫升; 通过尿液排出水分约1500毫升; 以上共计2500毫升。 然而,每天从食物中可以得到的水分约为800毫升,每天在体内分解氧化营养物质时(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水分)约产生400毫升的水,其余的1300毫升水必须通过饮食(包括饮料)来补充。 每人每天该喝多少水,和人的年龄、体重、活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婴幼儿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110毫升;少年儿童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成年人每1千克体重,每天需饮水40毫升。所以,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需饮水约2500毫升。 水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在: 一、水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水的溶解力甚强,并有较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人体内的水溶物质的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态存在;又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能,在人体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学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二、水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其基本单元均含有水份,人体的各种腺体分泌物均为液体。如果缺水,则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受影响,食欲下降,血流减缓。体内废物积累,代谢活动降低,导致体内衰竭致病,并加重病情。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摘要】: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两方面分析讨论铁在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以及铁对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学地把握铁的摄入量将促进人体的健康。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药学院11级三班戴俊峰 【关键词】:铁血红蛋白健康铁的吸收利用损失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铁危害易缺铁人群补铁误区缺铁自测铁的补充 【正文快照】: 1 、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1 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 个Fe 2+ ,因此可同4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000~67000 ,因此64000~67000g

血红蛋白可结合22.4 ×4=89.6L 氧,即1g 血红蛋白可结合1.34~1.36ml 氧。 如果用符号Hb代表血红蛋白的话,氧的运输过程可表示为: Hb + O 2= HbO 2 (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2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1) 运输功能 (2) 造血功能 (2) 参与能量代谢 (2) 铁与酶 (2) 铁和免疫功能 (3) 铁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3) 2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含量及分布 (3) 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4) 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4) 3 铁元素的代谢 (5) 铁元素的补充 (5) 食物补充铁 (5) 药物补充 (6) 铁元素的吸收 (6) 吸收途径 (6) 吸收方式 (6) 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 (6) 铁元素的代谢 (6) 4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摘要:铁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虽然铁元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出了正常浓度范围将会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铁元素的介绍以及对铁元素的生理作用的探讨,让大家对铁元素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有所认识。 关键词:铁元素;铁元素的生理作用;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铁元素的代谢 Iron and human health

Liu xiao q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2008 Grade Instructor: Feng Yi Abstract:The ferr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lays a positive and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the normal range but it will affect the body's health and even endanger the body that the ferrum,s concentration beyond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article let everyone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errum and human health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ferrum and discussion about its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Keywords:ferrum; ferrum physiological role; ferrum and the health of human body relations; ferrum metabolism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缺乏正 确的营养知识,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因此,帮助人们掌握相关营养知识, 了解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人们铁缺乏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具 有重要意义。[1] 在目前已知的115种化学元素中,天然元素有92种。这92种天然元素中已有81种在 人体中被发现,[2]其中60多种与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元素相同。这些元素大体可分为必需 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必需元素是指健康组织中存在的生物生长和完成生命循 环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参与多种生化代谢,对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现在,科学家已经 确定有25种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11种常量元素和14种微量元素。 [3]某种元素含量超过体重%以上称为常量元素,它们构成人体总重量的%,其中氧、碳、氢、氮、硫、磷占人体总重量的%,在体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某种元素显示出生物功能,含量小于人类机体质量%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4]这类元素的总和仅占人体质量的%左右,它们含量虽少,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5]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为:锌、铜、铁、碘、硒、铬、钴、锰、钼、钒、氟、镍、锶、锡。这些微量元素只能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自然界中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中摄取。[6]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以被低估,它们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下面着重阐述微量元素中的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铁元素的生理作用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在人体内的分布非常广,几 乎所有组织都包含铁。人体内约60%-79%[7]的铁以结合蛋白形式存在,形成血红蛋白, 成为血液里输送氧和交换氧的重要元素,同时,铁又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 应中的酶的活化剂。铁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运输功能[8]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班级:09级16 姓名:吕志伟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 铁是一种基本的金属,或者说是一种矿物。但对于人类的身体构成来说,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最重要的是,负责给身体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的红血球里,铁元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 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4-5g,其中72%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0.2%以其他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约占总铁量的25%。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反复被身体利用。一般情况下,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脱落可损失一定数量外,几乎不存在其它途径损失。

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量过多/多次妊娠/哺乳及某些病理因素(如胃大部切除、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萎缩性胃炎和钩虫感染等)等。 发病原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它(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发病机制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于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其表达量与红细胞内Hb合成所需的铁代谢密切相关,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也受影响。 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贫血表现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详解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详解 水在身体中的作用: 1.身体出现局部缺水,首先会抑制身体的某些功能,并最终使之彻底丧失。 2.水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身体的「流动资金」。 3.水在身体所有细胞内部产生电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4.水是细胞结构的建筑粘合剂。 5.水可以防止基因遭破坏,并使基因因此更能发挥他的所长。 6.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统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7.水是所有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溶剂。 8.水可有助于食物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促使它们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 9.水可以提高身体吸收食物核心物质的效率。 10.水可以运输身体内所有物质。 11.在血液、红细胞和肺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水可以提高效率。 12.当水到达一个细胞时,它可以为细胞输送氧气,并把细胞产生的废气交由肺处理。13.水可以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14.水是关节空隙的主要润滑剂,它有助于防止关节炎和背部疼痛。 15.水可以使椎间盘成为「防震气垫」。 16.水是最好的倾泻剂,可以防止便秘的产生。 17.水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的几率。 18.水可以预防心脏和大脑的血管阻塞。 19.水对身体的冷却(排汗)系统和加热(产生电能)系统至关重要。 20.水为大脑行使正常功能(尤其是大脑的思考功能)提供活力和电量。 21.水是提高所有神经传递素(包括血液中的血清素)生产效率的关键物质。

22.水是大脑产生所有荷尔蒙(包括褪黑激素)的必需物质。 23.水有助于预防注意力缺乏症。 24.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注意力的范围。 25.和所有饮料相比,天然矿泉水是最好的饮料,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26.水有助于减少压力、焦虑和抑郁。 27.水可以改善并恢复正常的睡眠**惯。 28.水有助于减少疲劳,为我们提供能量,使我们更加富有朝气。 29.水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并可延缓衰老。 30.水可以使眼睛更有神采。 31.水有助于防止青光眼。 32.水可以使骨髓的造血机制恢复正常,并有助于防止白血病和淋巴瘤。 33.水可以大幅度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以对抗感染和癌细胞的产生。 34.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凝固。 35.水可以减少经期前疼痛以及潮热。 36.水和心跳机能可以产生稀释物和水流,防治血管形成废弃物沉积现象。 37.在脱水过程中,身体不会储存任何剩余水分,这也是你必须每天及时补充。 山东银丰深海矿泉有限公司水源地位于旅游胜地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取水位置为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深海岩层,深海岩层水历经近万年岩层渗透精滤,富含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天然洁净、更具活性、温度低,没有微生物、藻类生长及其它有机与无机有害物质存在,易被细胞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符合新一代健康饮用水要求。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浅析微量元素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贡巧卓玛 【摘要】:Fe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铁。它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血液中输送氧与交换氧的重要元素,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应酶的激活剂。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等疾病,而铁过量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疾病。 【关键词】:铁的作用;铁缺乏的影响;铁过量与疾病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在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了血液中含有铁。189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还以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 1.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人体内的铁按其功能可分为必需与非必需两部分。必需铁占体内铁总量的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等。非必需铁则作为体内的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在大脑中主要存在于大脑白质,基底核中含量最高,包括苍白球、尾状核、豆状核和黑质,而皮质及小脑中含量较低。、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 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 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 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 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 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 0.9mg ,女子约为 0.7mg 。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 1mg 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 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 12mg ,女子为 18mg ,孕妇、乳母为 28mg 。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2.铁的作用: 2.1.铁与酶的关系 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触酶的合成,并激活旈基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活性。红细胞的功能是输送氧,每个红细胞含2.8亿个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又含四个铁离子,正是这些亚铁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才是真正携带和输送氧的重要成分。肌红蛋白是肌肉贮存氧的地方,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人体内水份的作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占儿童体重的80%以上。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那水份有什么作用呢? 1.水份帮助身体完成生理及代谢活动 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流动,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份在调节身体体温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时,由于水储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3.水份是人体内部的润滑剂 水能滋润皮肤,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面容苍老。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水是最廉价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 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同时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大面积烧伤以及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等症状,都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防止严重脱水,加重病情;便秘时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就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心脏病人在睡觉前喝水可以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有胃病的,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稀饭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人体内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在人体内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除骨细胞外,大多数细胞内液都占细胞总量80%以上,同时每个细胞又被细胞外液包围,所以细胞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水。新陈代谢是细胞能个体生存、繁衍的前提,细胞是人体新代谢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代谢中,水充分体现了运输功能,胃肠道吸收并经肝脏再加工的各种营养,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在新水(细胞外液)携带下,由细胞膜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使人的细胞更具活力。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将带走各种废物,最后以尿、汗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避免了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如果没有水,将会出现下列情况: (1)吃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2)氧气不能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3)养料、各种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不能到达它应该作用的部位。

(4)各种新陈代谢无法进行。 水不仅有媒体和载体的作用。而且参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构成生命物质,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一、水的生理功能 在人体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年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体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应足够的水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将不能维持。正常成人每天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基本为动态平衡状态,总计量为2500亳升左右。 水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化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和实现,水在人体中扮演着溶媒、活化细胞的角色。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关节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内脏相互挤压也相安无事,平安相处。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是铁的10倍)。因此水温就不易波动,人的体温才能保持平稳。水对食物和盐类有很强

矿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

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矿物质同其他物质一样,由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一方面作为“建筑材料”构成人体组织,另一方面,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中,除少数如碳、氧、氢等组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外,其他各种元素场均以无机物形式存在,无论他们以哪种形式存在,人们统称他们为矿物质,又叫无机盐. 人体所需要较少但又不可或缺的矿物质成为微量元素,如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氟、镍、锡、硅、钒等等.微量元素虽然人体所需要少,但对人体的健康却有很大影响,如人体缺铁可引起铁性贫血;缺锌会导致味觉减退,食欲不振、厌食、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婴幼儿缺锌严重者还会导致性器官畸形等,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人体内铬不足易引起糖尿病、高血脂症,还可引起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由此可见,矿物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它对人体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作用. 第一、它是构成肌体组织的重要成分.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镁,人体内99%的钙和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 第二、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钾和氯是维持肌体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重要离子.它们在细胞和血浆中分布不同,与蛋白质、碳酸盐一起,共同维持个汇总细胞组织的渗透压,使得组织保留一定水分,维持机体水的平衡. 第三、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度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镁、

钾、钙和一些微量元素(如硒)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保持心脏血管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矿物质是构成机体某些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系统中的铁,甲状腺中的碘等.缺乏某种矿物质,就会引起某种生理障碍.比如血液凝固时必须有钙的存在,否则血液就凝固不起来.由于铁的吸收率一般只有10%-20%,加之动植物食品一般含铁量较低,而谷物草酸又会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所以人体从动植物食品的吸收的铁很少,人工喂养婴儿易出现缺铁,因为母乳喂养婴儿铁的吸收率为50%,而牛奶仅为10%. 第五、参与人体代谢.磷是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过程;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状腺素与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当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远远不止我们谈到的这些,而且矿物质种类极其繁多,对人体的作用几乎涵盖肌体所需要的各个方面.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完整版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水在人体内的流程 体外→口→胃脏→小肠→血液→肝脏→心脏→血液→细胞→血液→肾 脏→膀胱→尿路→体外 水是人体结构的重要部分.它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并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完整细胞膜的组成。一般来讲,水在机体内划分为三大“水域”,即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血浆。正常成人的体重约有60%是体液,存在于数百万个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左右;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5%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体液存在于血管中,主要为血浆,约占体重的4%左右,其余的1%则为淋巴液和脑脊液等。这三大“水域”有隔膜将其分开,例如,细胞膜将细胞内液和外液隔开;血管壁将组织液和血浆隔开。三大“水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为了人体的健康,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维护生命活动的使命。可以说,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围绕水进行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那么,这么重要的水在人体内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1.水的进入:水通过我们的口而下.快速通过食道进入消化器官中,在胃中稍作停留,留下胃所需的那部分水后,将胃内的物质带人肠道系统。在肠道中,我们五脏六腑系统的各个部位根据各自的需要,通过血液不但取走了水,还把从胃里带来的各种物质进行按需分配。随后,把各个系统都不需要的各种物质,以及使用过的没有价值的各种物质,重新集中到肠道里。同时,把已经使用过的废水也集中到肠道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胃部吸收的水分非常稀少,绝大部分的水都是通过小肠和大肠黏膜吸收的。 2.水的输送:水分和营养素通过淋巴液送人血液中,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再注入静脉被送往心脏。然后通过心脏,血液由动脉送出,再经由血管分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

铁元素与人体运用

铁元素与人体运用

目录 前言 (3) 第一部分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3) 一、铁的研究史 (3) 二、铁在人体中的分布状况 (4) 三、铁的吸收代谢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5) 四、铁的平衡 (8) 五、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9) 第二部分铁缺乏对人体的影响 (10) 一、缺铁性脑功能损伤 (11) 二、缺铁性体能不足 (14) 三、铁缺乏性生长滞后 (16) 四、免疫功能减低 (17) 五、不良妊娠 (19) 六、铁与铅中毒 (20) 七、缺铁性贫血 (21) 第三部分人体铁缺乏的现状 (27) 一、我国铁缺乏(ID)发生的现状 (27) 二、人体缺铁的原因 (27) 三、易缺铁的人群 (32) 四、铁缺乏的表现 (33) 第四部分高危人群铁缺乏的预防与诊治 (35) 一、人体的需铁量 (35) 二、铁缺乏的监测 (35) 三、铁缺乏的防治 (41) 第五部分市场铁剂的选择 (48) 一、补铁剂的研究现状 (48) 二、常见的补铁剂 (49) 第六部分补铁的注意事项 (54) 一、补铁的误区 (54)

二、补铁制剂在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8) 三、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58) 前言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最大的影响即是缺铁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妇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补铁是通过食物或专用营养剂为人体额外补充必须的、适量的无机铁或有机铁化合物,从而补充铁元素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补铁是通过食物或药物方法为人体额外补充必须的、适量的无机铁或有机铁化合物,从而补充铁元素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或辅助治疗疾病目的的过程。 第一部分铁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 一、铁的研究史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水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人体的水分称为体液,体液在人体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除骨细胞外,大多数细胞液都占细胞总量80%以上,同时每个细胞又被细胞外液包围,所以细胞生存每时每刻离不开水。新代是细胞能个体生存、繁衍的前提,细胞是人体新代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代中,水充分体现了运输功能,胃肠道吸收并经肝脏再加工的各种营养,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在新水(细胞外液)携带下,由细胞膜的水通道进入细胞,参与细胞代,促进细胞生长发育,使人的细胞更具活力。细胞液通过细胞膜水通道离开细胞时将带走各种废物,最后以尿、汗等排泄物排出体外,避免了细胞因中毒而丧失功能。 如果没有水,将会出现下列情况: (1)吃的营养物质不能吸收。 (2)氧气不能带到人体的各个部位。 (3)养料、各种必需的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

不能到达它应该作用的部位。 (4)各种新代无法进行。 水不仅有媒体和载体的作用。而且参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的结构,构成生命物质,共同完成生命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生命活动。 一、水的生理功能 在人体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年人体水分约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体所含水分的百分比越高。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供应足够的水分,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体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将不能维持。正常成人每分的摄入和排出基本为动态平衡状态,总计量为2500亳升左右。 水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人体的各种生理化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和实现,水在人体中扮演着溶媒、活化细胞的角色。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关节才能灵活自如的活动,脏相互挤压也相安无事,平安相处。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是铁的10倍)。因此水温就不易波动,

铁对人体的作用

铁对人体的作用 铁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儿童成长必不可缺的元素。儿童缺铁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和发育,所以给儿童补铁是十分重要的,而食补是最安全的方法。 铁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合成血红蛋白比不可少原料。铁进入骨髓后,先吸附在有核红细胞膜上,然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与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此时DNA的合成正常,对原红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不大,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变化不大,但血红蛋白含量少,红细胞体积缩小,故缺铁可引进缺铁性贫血。 铁在代谢过程中可反复被利用。除了肠道分泌排泄和皮肤、黏膜上皮脱落损失一定数量的铁(1mg/每日),几乎没有其它途径的丢失。缺铁会导致贫血,使人疲劳、虚弱并易怒。铁也会影响到大脑的发育。 孩子缺铁常见表现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把本病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两种。

小细胞性贫血也叫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主要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很多。而人乳和牛乳含铁量都很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此时若未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主要是由于小儿饮食中的维生素D2与叶酸的含量不足,或肠道细菌合成量不足,使红细胞成熟的因素缺乏而发病。补铁需要补多少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10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2毫克铁。 食物中的最佳铁的来源 100克海带:150毫克。 100克燕麦片:3.8毫克。 100克黄豆:11毫克。 100克牛肝:9毫克。 100克虾米:6.7毫克。 100克木耳:185毫克。 100克豆腐:1.4毫克。 (这里指的是北豆腐或老豆腐的含铁量。) 100克鸡蛋黄:7毫克。 100克鸡腿:6.6毫克。

铁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铁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铁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它是人体许多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血红蛋白的核心部分。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中许多有重要功能的酶,如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等,均含有与蛋白质结合的铁。 正常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2~4克,或男子约50毫克/公斤,女子约35毫克/公斤,其中2/3 ~4/5为血红蛋白铁,其余均为贮存铁。 人对铁的需要量因年龄和生理状况而不同。一个正常的男子或绝经后的妇女,每天从食物中吸取的铁只需补充每天所排泄或丧失极微量的铁,平均约1毫克。但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妇女,对铁的需要量都要多些。另外,由于食物中铁能被肠道吸收的仅是较小一部分,所以从食物中供应的铁常要比需要量多几十倍。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铁主要来自食物。多数食物中都含有少量铁。食物中铁含量最高者为黑木耳、海带、发菜、紫菜、香茹、猪肝等,其次为豆类、肉类、血、蛋等。人体对各种食物中铁的吸收量是不同的。从动物的肝、肌肉、血和黄豆等中能被吸收的铁可达15%~20%,而谷物、蔬菜或水果则为1.7%~7.9%。用铁锅做饭菜也能得到相当量的无机铁。人体从食物中补充的铁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来自红细胞破坏后,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的重新再利用。胎儿体内需要的铁全部来自母体。在病理情况下,铁可以从药物性铁或输血获得。 铁在体内吸收的机理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整个肠道对简单的铁化合物均能吸收,但以十二指肠的吸收能力最强。人体对铁的排泄是相当稳定的,因此人体不是通过排泄而是依靠吸收来调节体内铁的平衡。如体内缺铁时,铁的吸收增多。缺氧、贫血、红细胞生成加速均促进铁的吸收增加;而体内铁过多时,铁的吸收能自动减少。 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浆的铁,或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来的铁,在血浆铜蓝蛋白的催化下变成Fe3+,才能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然后被输送至骨髓中幼红细胞或其他各需铁组织。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有约1/3与铁结合。能够与血浆铁结合的转铁蛋白总量称为铁总结合力(TIBC)。当血浆(清)减少,铁总结合力就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血清铁总结合力×100)降低;反之则升高。正常人的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5±15)%。血浆转铁蛋白中铁池的总量不超过3毫克,但每天转换的铁约为30毫克。 进入骨髓幼红细胞的铁聚集成小粒,称为“铁小粒”,这类幼红细胞则称为“铁粒幼细胞”。在幼红细胞线粒体中,铁在血红素合成酶的作用下,与原卟啉9结合成血红素。4个血红素分子分别与4条珠蛋白链连结而成血红蛋白。血红素合成后,多余的铁从幼红细胞中被排出,进入巨噬细胞。当幼红细胞内合成的血红蛋白足够时,细胞亦已成熟,此时细胞核被排出,成为成熟的红细胞。 当红细胞衰老进入脾脏及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骨髓)时被破坏,将铁释放出来,又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再次被输送至骨髓幼红细胞内,重新用来合成血红蛋白。多余的铁还可被送至其他需铁的组织,或以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器官、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铁蛋白不但具有贮存铁的功能,而且还有保护机体免于铁中毒的作用。因为游离铁是有毒性的,游离铁与脱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就能防止血液中游离铁浓度过高而产生中毒反应。铁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被排出体外,而是进入全身的铁代谢池,可以无数次的重新被利用。 铁进入肠道,被肠粘膜细胞吸收后,部分铁进入血浆,部分铁留在肠粘膜细胞内,随着肠粘膜细胞衰老、脱落而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是铁的主要排泄途径。此外,铁也

5种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5种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1.铜 1.1铜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 1)铜与酶铜参与多种酶的组成和活化,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尿酸盐氧化酶,过氧化酶歧化酶等。具有酶活性的铜蓝蛋白称铜蛋白酶,铜蓝蛋白能调节血清生物胺, 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酶的浓度,如果铜代谢发生障碍会引起相应组织结构和 功能异常。 2)铜与能量代谢机体的生物转化,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组织呼吸都离不开铜。 机体缺铜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传递电子和激活氧的能力下降,从而 导致生物氧化中断,此时,虽然血中有氧,却不能被组织利用,造成组织缺氧。 3)铜与免疫铜和血浆铜蓝蛋白对机体防御功能有重要意义,铜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缺铜时,机体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都受 影响,当机体受病原体侵袭时则易发病。 4)铜与其他元素关系铜参与造血过程,影响铁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同时促进铁不能传递,不能结合在血红素里,红细胞就不能成熟。食物中锌、镉、汞、银过多时,可妨碍铜的吸收,锰适量时可改善铜的利用和吸收。 1.2缺铜引起的疾病 1)贫血贫血是因为铜影响铁的吸收传递、利用及血红蛋白与细胞色素系统的 合成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常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粘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心悸,严重时即使在休息 时也出现气短和心悸。 2)骨骼改变缺铜后,胶原蛋白及弹力蛋白形成不良,骨质中胶原纤维合成受 损,骨骼发育受限制,临床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膜反应及长骨及脊柱骨刺形 成,早产儿不明原因肋骨骨折等。 3)冠心病缺铜会引起心肌细胞氧化代谢紊乱,线粒体异常,肌胶原及弹性蛋 白的形成不良,易发生心肌损伤,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等。 4)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是由于皮 肤和毛囊的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系统功能减退和损失引起的,除黑色素细 胞外,任何影响黑色素合成的因素,如酪氨酸、酪氨酸酶、多巴氨、锌钴紫 外线等都可能导致黑色素的改变,而患白癜风病人的体内铜含量明显低于正 常人。 5)女性不孕症铜既能干扰卵巢铜受体部位和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而影响排卵, 又能促使花生四稀酸转变为前列腺素而刺激输卵管纵形和环形平滑肌收缩的 振幅和频率。缺铜时可抑制输卵管蠕动,妨碍卵子和受精卵的运动而导致不 孕。 1.3 铜与肿瘤 铜诱导合成金属硫蛋白(MT),构成铜蓝蛋白(CP),还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SSD--R)的必需成分,可消除羟自由基(OH·)对抗辐射损害,CP具有抗氧化剂作用,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H),Cu--Zn--SOD并起消除OH 作用,GSSG--R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性(GSH),而GSH在含硒酶一谷胱甘肽氧化酶的参与下,清除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过氧化物,保护生物膜免受其害,而过氧化物对DNA分子,生物膜及细胞的损伤是造成肿瘤、心血管疾病、骨关节及神经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此外辐射引起染色体变异,自由基导致异常交联,染色体变异与异常交联也可能同肿瘤有关,因此,从铜的生化作用来看,铜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铜、锌、镁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1.4 铜与解毒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题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 摘要:Fe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铁。它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血液中输送氧与交换氧的重要元素,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氧化还原反应酶的激活剂。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等疾病,而铁过量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疾病。 关键词:铁的功能铁缺乏铁过量与疾病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在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了血液中含有铁。189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还以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性贫血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本文就铁与人体的健康予以讨论。 一.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人体内的铁按其功能可分为必需与非必需两部分。必需铁占体内铁总量的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等。非必需铁则作为体内的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在大脑中主要存在于大脑白质,基底核中含量最高,包括苍白球、尾状核、豆状核和黑质,而皮质及小脑中含量较低。、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3~5g,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3mg。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1/120。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女子约为。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1mg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10%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12mg,女子为18mg,孕妇、乳母为28mg。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当每日摄取的铁量,少于损失(应补充)的铁量时,经过一段时间,贮备铁用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同程度地出现贫血症状。医学上常采用红细胞计数的方法,来作为确定贫血的标准。一般红细胞在400万个/mm3,血红蛋白在12g%以上者为正常。红细胞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