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45.76 MB
- 文档页数:4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6.藤野先生主题归纳《藤野先生》记述了作者与其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常考重点字音字形挟.( xié ) 掌故匿.名( nì ) 教诲.( huì )抑.扬顿挫.( yì )( cuò ) 正人君子樱.花( yīng )落第诘.责( jié) 绯.红( fēi ) 畸.形( jī )呜呼油光可鉴.( jiàn ) 宛如不逊.( xùn )凄.然(qī )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 )重要词语1.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
现在写作"烂漫"。
2.绯红:状态词。
鲜红。
3.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4.宛如:正像;好像。
5.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6.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7.不逊:傲慢无礼。
逊,谦虚。
8.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匿,隐藏。
9.诘责:责问。
10.托辞:找借口。
11.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2.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3.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恨。
文学常识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2年公费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弘文学院、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弃医从文,企图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他的作品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耐人寻味。
2.《朝花夕拾》:鲁迅晚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 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 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统编版)第三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三单元文学、文体常识(一)作者作品1.《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3.苏轼,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4.《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吴均,是南朝文学家。
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吴均体”。
(二)文体知识1.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2.骈文。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朝,盛行于隋唐时的一种文体,以四、六句为主,注重藻饰、讲求平仄,韵律和谐,词句整齐,惯用对仗与声律,通常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3.律诗。
(1)概念。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2)基本特征。
①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②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④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3)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叙事性文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方法,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3、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默读能力。
4、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形象饱满,事情发展经过完整。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情发展经过能有清晰地认识。
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和思考课文的内容,争取能够在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了解回顾历史,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 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的形式,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强盗行经。
通过本文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见闻,再现被惨杀者的场面,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题复习览山川美景,悟景物意蕴。
本单元课文是写景抒情类诗文,带领我们游览“良多趣味”的三峡,观赏雄起秀丽的山水画卷,走进“积水空明”的承天寺,亲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感受唐代律诗的格律之美品味不同诗歌的韵味。
有三大学习任务:一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关注词类活用,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二体会文章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手法,分析景物特点。
重难点梳理散文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情感,有的文章表达的明白直接,文中有直接表露情感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有的文章表达得含蓄蕴藉,在细节描写或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情感,同时作者的生活经历、价值观也往往会影响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倾向,因此把握文言文的情感可运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评词句法。
文言散文中,有些词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分析,例如《答谢中书书》结尾“实是欲界之仙都”作者置身美景,由衷发出赞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在表达了与谢公比肩之意,与古今知音共赏以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方法二:析景物法。
文言散文往往借一些景物表达特定的情感,所以要抓住这些景物来分析。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描写月下庭中景物表达了作者遭受贬谪的悲凉,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同好友赏月漫步的闲适等复杂情感。
方法三:知人论世法,文言散文往往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去时代背景。
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也会反应的作品之中。
例《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是南朝齐梁人,其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该时期朝代更替频繁,社会混乱,文人往往遁迹山水,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七.对比阅读【甲】峡中猿鸣至清,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
行者歌之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为三声泪沾衣。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东晋•袁山松《宜都记》)【乙】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 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 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四单元一、文学、文体常识(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现代作家。
本文体裁是抒情散文,选自《茅盾全集》。
“礼赞”含有尊敬和赞美之意。
3.《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是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
4.《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的罗素,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文体知识1.散文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2.散文的分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1)叙事性散文(《背影》《昆明的雨》)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2)抒情性散文(《白杨礼赞》)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3)议论性散文(《散文二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借景抒怀言情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襄陵(xiāng)绝巘(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汇总1.消息二则溃退kuìtuì泄气xièqì督战dūzhàn 要塞yào sài 业已yèyǐ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颁发bān fā遗嘱yízhǔ建树jiàn shù仲裁zhòng cái 巨额jùé3.“飞天”凌空凌空líng kōng 翘首qiáo shǒu 酷似kù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g yíng 悄然qiǎo rán 由衷yóu zhōng新秀xīn xiù屏息敛声bǐng xīliǎn shēng眼花缭乱yǎn huāliáo luàn 如梦初醒rúmèng chūxǐng 4.一着惊海天桅杆wéi gān 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ú咆哮páo xiào 紧绷jǐn bēng 镌刻juān kè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jiā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lǜ5.藤野先生挟xié樱花yīng huā绯红fēi hóng 宛如wǎn rú掌故zhǎng gù落第luòdì畸形jīxíng 不逊bùxùn 匿名nìmíng 诘责jiézé呜呼wūhū凄然qīrán 教诲jiào huǐ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抑扬顿挫yìyáng dùn cuò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深恶痛疾shēn wùtòng jí6.回忆我的母亲溺nì佃农diàn nóng 劳碌láo lù私塾sīshú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 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慰勉wèi miǎn 不辍bùchuò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为富不仁wéi fùbùrén7.列夫托尔斯泰黝黑yǒu hēi 粗糙cūcāo 崎岖qíqū平庸píng yōng 滞留zhìliú愚钝yúdùn 器宇qìyǔ蒙昧méng mèi 酒肆jiǔsì缰绳jiāng shéng 轩昂xuān áng胆怯dǎn qiè藏污纳垢cáng wūnàgòu 鹤立鸡群hèlìjīqún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入木三分rùmùsān fēn 8.美丽的颜色微妙wēi miào 燥热zào rè沥青lìqīng 骤雨zhòu yǔ窒息zhìxī吹嘘chuīxū荧光yíng guāng筋疲力尽jīn pílìjìn 和颜悦色héyán yuèsè13.背影迂yū拭shì搀chān 交卸jiāo xiè狼藉láng jí簌簌sùsù赋闲fùxián 游逛yóu guàng 踌躇chóu chú马褂mǎguà蹒跚pán shān 颓唐tuítáng 琐屑suǒxiè触目伤怀chùmùshāng huái14.白杨礼赞开垦kāi kěn 主宰zhǔzǎi 倦怠juàn dài 丫枝yāzhī倔强juéjiàng 婆娑pósuō虬枝qiúzhī伟岸wěi àn 傲然ào rǎn 宛然wǎn rán 秀颀xiùqí鄙视bǐshì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dǐ潜滋暗长qián zīàn zhǎng 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shuì旁逸斜出páng yìxiéchū不折不挠bùzhébùnáo 洗涤xǐdí15.散文二篇兴味xìng wèi 洗涤xǐdí卑微bēi wēi 牛犊niúdú茸毛róng máo 消逝xiāo shì繁殖fán zhí凋谢diāo xiè遏制èzhì濒临bīn lín 深渊shēn yuān 星辰xīng chén 16.昆明的雨乍zhà辟邪bìxié鲜腴xiān yú篱笆líbā格调gédiào 吆喝yāo he 暮年mùnián 情味qíng wèi 苔痕tái hén 密匝匝mìzāzā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duàn 张目结舌zhāng mùjiéshé17.中国石拱桥雄跨xióng kuà记载jìzǎi 残损cán sǔn 古朴gǔpǔ桥墩qiáo dūn 推崇tuīchóng 侵略qīn lüè序幕xùmù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lún 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ěr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独一无二dúyīwúèr18.苏州园林竿gān 映衬yìng chèn 败笔bài bǐ丘壑qiūhè雷同léi tóng 嶙峋lín xún 依傍yībàng 蔓延màn yán 蔷薇qiáng wēi 芭蕉bājiāo 雕镂diāo lòu 斟酌zhēn zhuó明艳míng yàn 因地制宜yīn dìzhìyí自出心裁zìchūxīn cái 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zhàng 俯仰生姿fǔyǎng shēng zī19.蝉轧yà鳍qí暴晒bào shài 隧道suìdào 恶劣èliè倒悬dào xuán 折皱zhézhòu 纤维xiān wéi 防御fáng yù顾忌gùjì联结lián jié跳蚤tiào zǎo 车辙chēzhé黏土nián tǔ寻觅xún mì喧嚣xuān xiāo 欢愉huān yú懒洋洋lǎn yáng yáng 不怀好意bùhuái hǎo yì无动于衷wúdòng yūzhōng20.梦回繁华绢juàn 驮tuó檀tán 冗rǒng 翰林hàn lín 题跋tíbá擅长shàn cháng 城郭chéng guō考订kǎo dìng 田畴tián chóu 岔道chàdào簇拥cùyōng 踏青tàqīng 行旅xíng lǚ宏敞hóng chǎng摄取shèqǔ遒劲qiújìng 春寒料峭chǔn hán liào qiào 长途跋涉cháng túbáshè摩肩接踵mójiān jiēzhǒng 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
三峡1.正面描绘三峡山高而陡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侧面写三峡山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侧面写出三峡夏水流逝急速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概括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问题探究1第一段描写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第二段写水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山:连绵不断(连),遮天蔽日(高);水:夏水大而急;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补:第三段春冬之水:清(平静))2、对三峡“水”的描写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或作者有意将季节顺序的错置,为何先写夏季之景?)不能;因为三峡之景主要是水景,对三峡水的描写是按照水势的涨落安排顺序的,夏水最盛,水流大而急,最能体现三峡景象的壮观;春冬之时江水平静,秋季水少谷空。
3、“良多趣味”的“趣”体现在哪里?(1)“绿潭”“倒影”“怪柏”等是静景描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景描写,体现了动静结合之趣;(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是仰视,体现了俯仰生姿之趣;(3)“素湍绿潭”体现了色彩相映之趣。
(即:动静结合,俯仰生姿,色彩相映之趣)4、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季节?从哪句可以看出?秋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5、第四段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侧面描写、引用的修辞)总结全文,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凉的气氛,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也流露了作者的忧伤之情。
6、全文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本文为什么先写三峡的山,再写水?因为三峡的山势决定水势,正是因为三峡山的陡峭,连绵不绝,山高峡深才造就了水的湍急,因此作者先写三峡的山再写水。
8.为什么三峡适合建水电站?水流急,落差大,才适合建水电站。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体现了三峡水流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体现了三峡水落差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10.三峡主题归纳《三峡》是一篇古代游记散文,通过对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学常识1.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 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2.水经注:郦道元所撰的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文笔绚丽。
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合称"四大名注"。
文言现象1.通假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2.古今异义①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②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③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3.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②绝沿溯阻绝.(动词,阻断/隔断)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哀转久绝.(动词,消失)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时朝.发白帝(在早上)②空谷..传响(在空旷的山谷中)(2)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3)形容词作名词:①则素湍.绿潭(急流)②回清.倒影(清波)(4)名词作动词:每至晴初霜.旦(下霜)5.文言句式(1)判断句:不以疾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有时朝发白帝(省略介词"于")(3)倒装句:有时朝发白帝(正常语序应为"有时朝白帝发")拓展与三峡有关的诗句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