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11.87 MB
- 文档页数:53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天 圆如方盖 ,地 方如棋局 ”的说法。
(2)人们根据 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 概念。
(3)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
(4)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三、纬线和纬度1、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赤道的纬度是0°。
2、由赤道起,到南北极各分作90°,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
赤道以北是北 纬,赤道以北是 南纬。
北纬:N 南纬: S3、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小小为东:小于20°的西经,小于160°的东经在东半球。
大大为西:大于20°的西经,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平面展开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2、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约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附近。
3、昼夜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照射,②地球不透明。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的照射,②地球不透明,③地球自转。
4、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语言”(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第二节地图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一、方向
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1.一般定向法:当一幅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时,使用一般定向法,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
3.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描出参考点的经纬线做指向标,根据南北极点确定方位。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换算,cm转化为km去掉5个0)
比例尺比大小,转化为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
比例尺没有单位,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有单位
2.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三、图例【课本18页的图例需要记忆】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
图例——地图上的符号
四、遥感影像地图广泛应用与军事活动、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和地球资源勘测。
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公共信息服务等
五、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
1.利用指北针辨别
2.立竿见影识方向
3.夜晚利用北极星识别方向
4.用手表进行识别方向
5.利用太阳定位
6.从树桩上看年轮,北密南疏。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用灯泡代表太阳,在灯泡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地球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
地,说法错误的是()
A.甲位于晨昏线上
B.乙正处于白天
C.丙正处于黑夜
D.丁地时间最早
2.下列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
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时间的差异
D.太阳东升西落
小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地理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难点名称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知识点相对较为抽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既需要学生的生
活经验,又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较为困难:本节课学习需要学
生具备富丰的想象力和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B、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太阳自东向西自行运动
5、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三节: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 纬度是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气候和天气-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
-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 降水是指从云层落到地面的水滴或冰晶。
第三节: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是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的不同特征进行划分的。
-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第五章:人类与地球第一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第二节:世界的聚落- 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的地方,包括城市和乡村。
第三节: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人口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影响。
第六章:中国第一节: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和领海。
第二节: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半岛。
第三节: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附录:练习题- 本章节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高清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教材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