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媛-细菌耐药十年的变迁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28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临床研究目的研究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3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其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
结果本组参与调查研究的305例患者中,共检出细菌菌株283株,其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81株和革兰氏阴性菌202株,分别占28.6%和71.4%;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4.3%;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73.2%、9.4%和7.9%。
细菌药敏试验中可见革兰氏阳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亚胺培南和头孢呋辛的敏感性均达到100.0%;革兰氏阳性菌对头胞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
结论我院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
对其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的准确掌握,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检验;药敏实验复发性尿路感染指的是伴有复杂因素的尿路感染患者,具有难以控制和彻底治疗的特点[1]。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细菌实验耐药情况,以便于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更为合理的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30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的病史均超过2年,且每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次数在3次以上。
本文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在前期均有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中成药的治疗史,但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本次复发后经2w以上的治疗但无显著的效果。
排除标准: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组织感染或者外伤感染的患者。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35例,女性患者170例,年龄在40~73岁,平均年龄是(56.3±2.9)岁。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中规定的步骤对患者进行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
临床细菌耐药率高发区及对策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三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机构细菌耐药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二、2010年Mohnarin细菌耐药情况1 1.2010年临床细菌分布情况2.2010年细菌耐药情况总汇(1).2010年临床主要G+菌耐药情况(2).2010年临床主要G-菌耐药情况三、2006年-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3.4.5四、全国耐药性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1.单方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越来越严重,面临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事实!2.某些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四代头孢的耐药性形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容乐观。
3.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在耐药性上应用十多年来对所有敏感菌的耐药率都低于30%,是抵抗耐药的有力武器,临床应用能够很好的保护碳青霉烯和四代头孢。
而新治君(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就是这种复方制剂。
参考文献:1.肖永红,沈萍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4896-4902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3.李耘,吕媛.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5):348-3514.胡建云,陈东科等.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7):548-5555.肖永红,王进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56-1051。
2009~2013年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感状况调查目的探讨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标本,找出近4年来其变化趋势。
结果氨基甙类中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及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美罗培兰,亚胺培兰、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得到有效恢复;头孢他丁及β-内酰胺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青霉素族中的哌拉西林的抗菌活性近4年均较稳定。
结论自2004年《抗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颁布和《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实施以来,某些限制类和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的抑菌疗法得到了有效保护。
标签: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水、空气、人体皮肤、肠道、呼吸道等,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通过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痰标本来源细菌耐药监测,前3位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17.1%),鲍曼不动菌(16.5%)和肺炎克雷伯菌(16.2%),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0.1%和57.3%[1]。
本人在2009年已对2004~2008年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过敏及耐药性迁徒状况进行了调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近几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我们收集了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标本,并对其药敏及耐药情况做一调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标本共316份,逐年对其药敏及耐药情况进行跟踪观察。
1.2标本收集标本采集方法:清洁局部后,用无菌方法采集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切口分泌物等),立即送检进行培养分离。
1.3方法我院中心实验室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BD革兰氏阴性菌鉴定/药敏复合板,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TM100全自动生化|药敏分析仪试验,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M100版本标准进行检测。
头孢他啶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产生耐药的实验研究沈佳丽【摘要】目的体外诱导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以临床分离的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以头孢他啶为诱导剂,先测定实验菌株对头孢他啶的MIC值,以1/4MIC为起始诱导浓度,共诱导25代,对诱导后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实验菌株经诱导后对头孢他啶的MIC值均上升,经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分析后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呈耐药,部分菌株对碳青霉烯类也呈耐药,但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未耐药.结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可作为预防细菌耐药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7【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体外诱导;细菌耐药【作者】沈佳丽【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也是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创伤、长期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引起呼吸科、烧伤科、重症监护病房等病区的暴发流行。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临床常规选择三代头孢菌素作为经验用药,但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问题[1-2]。
本文主要研究在体外用头孢他啶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观察诱导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变化以及诱导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细菌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20株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株均收集自我院2016年7—12月住院患者标本,标本种类包括痰、血、分泌物、中段尿、咽拭子等,初筛药敏实验由Vitek 2 Compact及BD Phon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完成,受试菌株对常规监测的11种抗菌药物均为敏感,包括阿米卡星(AMK)、环丙沙星(CIP)、左旋氧氟沙星(LEV)、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PM)、美洛培南(MEM)、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庆大霉素(GEN)。
关于长沙市抗生素滥用现况的剖析及启示发表时间:2017-06-23T14:55:23.0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作者:沈银涛粟帆帆吴裕哲曾苗[导读]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正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摘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正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抗生素滥用现况的阐述,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论述从该现象中得到的启示,以期对长沙市控制抗生素滥用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措施与依据。
关键字:抗生素滥用;长沙市;现况;启示随着青霉素成功应用于临床,各种抗菌药物相继出现,使全球传染病的死亡率得以下降。
【1】但抗生素不是万能的,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正逐步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威胁,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就会使人类在遭遇细菌感染时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2】在湖南省长沙市,各种抗生素滥用报道也是层出不穷:长沙市民路边买到“原子弹”——最高级抗生素法罗培南钠片;长沙超三成药店乱卖“高危”抗生素;叫停大医院抗生素滥用行为湖南暂不跟进;长沙三甲医院吊瓶林立,八成在用抗生素……湖南省临床用药质量控制中心“临床用药与细菌耐药检测”显示,湖南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在全国位居前列,长沙市更是名列湖南榜首。
主要表现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选择错误、使用方法错误、使用时间过长、实用率过高、使用强度过大、特殊人群的不合理用药等。
因此,控制长沙市抗生素滥用显得尤为紧迫。
1.抗生素滥用的原因1.1医药市场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行,新药得到不断研发,新型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多。
同时,由于国家监管不严,抗生素市场形成了种类繁多和“一品多规”、一种“多名”,甚至在大小药店可随意购买的混乱局面。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三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不超过35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6)323-327.J]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2月14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20-02-14Ihttp:椅.cn/xcs/fkd^202002/0068566050b148cd90a1fcefbc20c544.shtml. 4]高相晶,董淑华,何文宇.SARS病房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及调整对策体会空军总医院学报,2003,196)177-178.J]徐明川,张悦•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3)368-370. J]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军人心理素质训练M l重庆:重庆 出版社,2003:2援收稿日期:2020-09-17)我院2019年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陈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伴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多,一些原本敏感的细菌变得不再敏感,需要升级抗菌药物治疗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
为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用于整治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目前用于评价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的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抗菌药物消耗金额以及抗菌药物收入占总药费的比重。
为此,笔者整理统计了所在医院2019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研究用于计算评价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的指标的相关数据从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 is )工作站中查询得到。
本次研究统计我院住院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不计出院带药),统计天数为同期出院天数,统计各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单价信息,统计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统计同期医院药品收入。
外用抗菌药物如滴眼液、滴耳液及植物成分的抗菌药物不在统计范围以内,并统计了抗真菌类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专栏Special Colu mn of ClinicalTrial of Antibacterial D rugs 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M echan is m s of resist ance to selected an ti b i oti cs i n A cinetobacter baum ann ii马序竹,吕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100034MA Xu-zhu,LΒYuan(Institute of C linical Phar m acology, F irst Hospital Peking U niversity,B ei2jing100034,Ch ina收稿日期:2008-11-28修回日期:2008-12-25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待下作者简介:马序竹(1977-,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抗感染化疗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通讯作者:吕媛,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Tel:(010********E-mail:ly5275@s ohu 摘要: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并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是泛耐药趋势。
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中图分类号:R969.3;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21(200901-0090-05Abstract:Recently the clinician were challenged for infecti ons due t o multidrug-resistance 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even pandrug resist2 ance.This revie w e mphasizes on the mechanis m s of resistance t o selected antibi otics in 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Key words: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resistance mechanis m;β-lacta2 mases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
探讨临床细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探讨临床细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分别就细菌室在细菌学诊断、细菌学监测、一次性医用品无菌监测、细菌耐药性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流行病学资料。
结果:控制病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细菌的耐药率。
结论:临床细菌室在医院感染控制各环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标签:临床细菌室;医院感染监测;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医院感染成为阻碍病原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义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住院患者中,每年有近十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医院感染。
[1]而出现医院感染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了在临床诊疗过程汇中使用创伤性手段;在进行治疗时,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化疗、放疗等抑制免疫能力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加的细菌耐药菌株,使得细菌耐药性增强,从而导致耐药机制复杂化,加大的治疗难度。
在医院感染发生的过程中,易感人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主要的环节,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应当基于这三个环节。
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感染监测、感染管理和感染控制是三个不同方面,其中医院感染监测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预防。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监测的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鉴于此,可以知道在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和诊断、灭菌消毒状况评价、流行病学的预报以及广谱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中,临床细菌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临床细菌室在细菌学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在进行着不断的进步和更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临床诊疗中,创伤性手段和化疗、放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各种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2]这些都成为医源性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医院感染是由细菌造成的。
在细菌感染的控制中,考虑到其复杂性,要达到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的目的,在对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时,要保证正确无误。
患者肠球菌的临床感染及耐药性研究发表时间:2014-07-15T09:50:23.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杨海兰[导读] 肠球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条件致病菌,其可引起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创面、腹腔等感染。
杨海兰(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人民医院湖南城步 422500)【摘要】目的:分析肠球菌临床感染情况及肠球菌的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肠球菌感染。
方法:就我院在近期内临床各科室收集的76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就患者肠球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采取K-B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76份标本中合计检出肠球菌146株,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粪肠球菌(56株)和屎肠球菌(79株),此外,还检出11株其他种类的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敏感;屎肠球菌对利柰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敏感。
结论:不同肠球菌感染患者的其菌株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合理实施抗生素治疗,这样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球菌感染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53-02肠球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条件致病菌,其可引起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创面、腹腔等感染。
近年来,伴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得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也就导致了肠球菌成为了继葡萄球菌后第二大医院感染致病菌种。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此次我院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临床各科室收集的76份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并就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各科室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送检的76份标本,其中包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痰液标本、引流液标本以及创面等的脓液标本,且入选的标本均排除了重复患者的相同部位。
将收集的标本保存并立即送检。
167例AECOPD患者细菌培养病原菌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aecopd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9月因aecopd在本科住院的167例患者从血液、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地区aecopd感染的病原菌情况。
结果:从167例患者中的637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2株,阳性率为36.42%,痰液阳性率(43.51%)明显高于血液标本阳性率(10.29%),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铜绿假单胞菌(36株)、白色念珠菌(11株)、甲型副伤寒(8),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菌群结果较相似。
结论:基层医院要注重痰标本细菌培养,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结果为指导,开展当地细菌菌群动态分布的研究,对aecopd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aecopd;病原菌;血液标本;痰液标本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1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发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称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1]。
为更好地治疗aecopd患者,本文对本科2010年1月-2011年9月因aecopd住院的167例患者从血液、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分析,了解本地区aecopd患者的菌群分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标本来源于2010年1月-2011年9月因aecopd在本科住院的167例患者(其中伴发热患者34例)的血液、痰液,对标本进行培养。
男112例,女55例,平均年龄(60.3±14.9)岁。
1.2 方法 167例患者从入院后第一天起,每天早晨用清水漱口后深咳痰,取第2口痰标本,置于专用的痰培养器皿中30 min内送检,连续3 d,34例发热患者双手均同时行需氧菌、厌氧菌培养。
2012—2013年儿童医院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目的:了解近2年某儿童医院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儿科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2-2013年本院细菌实验室相关数据,统计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耐药率,对耐药率明显变化的病原菌进行字2检验。
结果:近2年儿童医院检出主要病原菌均以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升高明显(P<0.05)。
结论:近2年儿童医院院内感染菌的分布和耐药率有一定变化,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儿童医院院内感染菌非发酵菌及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控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标签:儿童;细菌耐药监测;耐药率儿科临床使用广泛,而儿童可选择的抗菌药物品种有限,因此实时监测病原菌种类的变迁及药物敏感性变化,对儿科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某儿童医院2012-2013年细菌微生物实验室检出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2012-2013年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类阳性标本(痰液、血液、粪便、胸水、脓液、咽拭子、各类灌洗液等)中分离并进行药敏试验的病原菌株。
标本送检和保存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分析结果时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非无菌部位标本(如痰液)至收集感染标本菌株。
1.2 细菌培养、分离、鉴别及药敏试验(1)标本接种和培养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的鉴定采用PHOENIX 10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仪器,药敏试验采用PHOENIX 10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仪器配套的药敏板,操作严格按照PHOENIX100说明书,同时结合手动监测结果。
(2)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置卫生部。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