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R-80A 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测试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63
粘度计原理粘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粘度的仪器,它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粘度是流体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反映了流体的黏稠程度,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和工艺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粘度计的原理是基于流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过程,通过测量流体的阻力来间接反映其粘度。
本文将介绍粘度计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
粘度计的原理主要基于牛顿流体力学定律,即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当我们施加一个剪切力于流体上时,流体会发生变形,并产生阻力。
这个阻力与施加的剪切力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流体的粘度。
粘度计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施加剪切力,测量流体受到的阻力,从而间接测量出流体的粘度。
常见的粘度计有旋转式粘度计和移动式粘度计两种。
旋转式粘度计通过旋转的转子在流体中产生剪切力,测量所需的扭矩或转速来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而移动式粘度计则是通过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位移来测定其粘度。
不同类型的粘度计在测量原理和实现方法上略有差异,但其核心原理都是基于流体受力变形和阻力产生的关系。
在使用粘度计时,首先需要确保流体在测量温度下的粘度稳定。
然后将流体置于粘度计的测量室内,施加相应的剪切力,并记录下流体受到的阻力。
根据所用粘度计的不同,可以通过测量扭矩、转速、位移等参数来计算出流体的粘度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流体的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粘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粘度计的原理简单而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精确的流体粘度测量方法。
通过粘度计,我们可以了解流体的流动特性,指导工艺设计和生产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粘度计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粘度计通过测量流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阻力来间接反映其粘度。
不同类型的粘度计在测量原理和实现方法上略有差异,但其核心原理都是基于牛顿流体力学定律。
粘度计的原理简单而重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靠、精确的流体粘度测量方法,对于指导工艺设计和生产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血液粘度计一、临床意义血液黏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血液循环中阻力的大小,必然影响组织血液灌流量。
对血液黏度测定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血液黏度计的分类(一)按工作原理1、毛细管黏度计:按结构分为奥氏黏度计和乌氏黏度计2、旋转式黏度计:按结构可分为筒-筒式、锥-板式、锥-锥式以及棱球式黏度计等。
(二)按自动化程度1、分半自动黏度计2、全自动黏度计三、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一)毛细管黏度计1、检测原理:按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设计,即一定体积的牛顿液体,在恒定的压力驱动下,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黏度成正比。
血浆比黏度(ratio of viscosity):血浆比黏度=血浆时间/蒸馏水时间2、毛细管黏度计基本结构:包括毛细管、储液池、控温装置、计时装置等。
(二)旋转式黏度计1、工作原理:以牛顿的粘滞定律为理论依据,主要有以外园筒转动或以内园筒转动的筒-筒式旋转黏度计(又称Couette黏度计)和以园锥体转动或以圆形平板转动的锥板式(又称Weissenberg黏度计)黏度计。
2、锥板式黏度计工作原理:是同轴锥板构型,平板与锥体间充满被测样本,调速电机与圆形平板同速旋转,锥体与平板及马达间均无直接联系。
当圆形平板以某一恒定角速度旋转时,转动的力矩通过被测样本传递到锥体;样本越粘稠,传入的力矩越大。
当此力矩作用于锥体时,立即被力矩传感装置所俘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其信号大小与样本黏度成正比。
3、旋转式黏度计的基本结构:包括样本传感器、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力矩测量系统、恒温系统。
四、黏度计的特点(一)、毛细管黏度计的特点1、优点: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是血浆、血清样本测定的参考方法;2、缺点:不能直接检测某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不利于研究RBC、WBC的变形性和血液的粘弹性等难,难以反映全血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特性。
(二)、旋转式黏度计的特点1、优点:能提供所需不同角速度下的剪切率;被测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一致,使液体在剪切率一致的条件下做单纯的定向流动;可以定量了解全血、血浆的流变特性,RBC与WBC的聚集性、变形性等;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是目前血液流变学研究和应用较为理想的仪器;2、缺点:价格较贵,操作要求更精细。
R80全自动血液粘度仪使用的几点体会3余小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61)关键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R80全自动血液粘度仪中图法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05)02-0307-01 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研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血压升高等因素均与全血粘度和(或)血浆粘度升高有关[1]。
因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因素很多,目前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测定,大多数是用锥板式全自动血液粘度仪进行;要想得到理想的测定结果,正确使用、保养和调试仪器尤为重要。
现就我们在使用R80全自动锥板式血液粘度仪(中勤世帝公司出品)时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1 标本要求1.1 标本的采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每位病人采两份血液,一份用109mmol/L构橼酸钠抗凝,与血液的比例为1: 4,用于血沉的测定,另一份用肝素抗凝,具体方法按文献2操作[2],用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测定,因肝素抗凝可造成血沉结果人为偏高[2]。
1.2 标本的贮存 血液采集后应置20m in后测试,在4h内测试完毕[3]。
标本一般不宜放置冰箱过夜第二天再测,否则结果偏高。
1.3 标本的加样 加样前应将标本彻底混匀,但动作应轻巧,避免产生过多气泡,我们用1mL加样枪吸取1mL血液,缓慢沿管壁加约0.9mL左右入测试杯中,吸头尖部剩余的血液弃取,这样可避免在测试杯中产生气泡,用加样枪加样,吸头尖端的孔较小,可防止不明显的小凝块混入堵塞仪器的排泄孔,或细小的凝块滞留于切血池中,造成结果异常,重复性差。
2 仪器要求2.1 仪器的安装 仪器应安装在避光、避热、环境洁净平稳的台面上,用水平仪将仪器调至水平。
用标准油调试仪器,这一过程可要求仪器厂家完成。
但作为实验人员应知道,一旦仪器调试完成,就不能轻易移动仪器的位置,平时应经常用水平仪查看仪器是否水平。
LG-R-80F型血液粘度仪标准操作规程一、开机顺序:粘度仪的电源→打印机电源→电脑显示器及主机的电源。
关机顺序:退出测试软件→关闭粘度仪开关→退出计算机Windows系统→关闭电脑主机开关→关闭显示器开关→最后关闭打印机开关。
二、进入测试软件双击“软件图标”,输入用户名:GUEST,密码:无。
点击维护,仪器大概要预温45分钟左右后,温度显示37℃即可。
三、无菌操作采静脉血4-5毫升,注入专用的抗凝管,轻轻混匀,避免红细胞破坏,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1)抽血时间一般为早晨空腹。
(2)采血部位为前肘静脉。
(3)采血时压脉带压力、血管受压时间:针头进入血管后压脉带应至少放松5秒以上再抽血,且针头内径以大为好,不宜用力抽,以免剪切损伤红细胞。
(4)抗凝剂的选取①以选用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作为抗凝剂为宜。
草酸盐或枸橼酸钠等可引起细胞皱缩,影响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能力,导致血液粘度增高,姑不宜使用。
②抗凝剂的用量:肝素抗凝浓度为10~20IU/mL血,EDTA为3.4~4.8mmol/L血,用固相或高浓度液相抗凝剂。
如直接使用液态抗凝剂,则应考虑其对血液的稀释作用。
同一批试验应采用同批号同种抗凝剂。
③抗凝管的制作:如用液相抗凝剂应放在干燥玻璃试管或玻璃瓶中,在烤箱中烘干后使用,烘干温度应控制在不超过56℃。
抗凝剂用量不可过大,尽量减少对血液的稀释作用;抗凝剂用量不可过少,否则达不到抗凝效果。
(5)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6)药物:采血前一周内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三天内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7)采血后血标本处置:血标本贮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且采血后过20分钟再开始测定,血标本贮存温度一般在室温,不能放入冰箱,最好在37℃恒温保存。
四、标本上机1、混匀样品,防止溶血,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调整加样枪的吸样量达1000Ul,吸入样品到测试杯内,按顺序到样品转盘的孔位上。
通过仪器上的标识可以顺反方向转动转盘。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对血液样本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显著改善了血液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效率。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主要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将血液样本注入到仪器中,然后由仪器完成所有的分析、测量和计算工作。
它能够对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等重要指标。
通过这些数据,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光学、电子、计算机和化学等技术的结合。
它利用光学探头和传感器来测量血液样本中的各项指标,然后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数字信号,最后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优势在于它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比传统的手工检测,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样本分析,并且能够将误差降到最低。
传统的血液检测需要医生或技术人员手工操作,容易因为操作不当或人为因素引起误差,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则能够消除这些问题,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还具有多种功能和特点,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它支持多种样本类型的分析,比如全血、血浆和血清等,适用于各种临床检测需求。
它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要求进行灵活的设置,满足医院和实验室的不同需求。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也非常简便,只需要将血液样本放入样本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仪器,按照仪器的指示操作即可。
仪器会自动完成所有的分析工作,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结果。
医生或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打印机查看和存储这些数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工作,提高了医疗效率。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丰富的血液分析数据,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原理及临床应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时诊断出血、血栓性疾病,观察疗效,分析抗凝药物剂量等显得越来越迫切,而传统的手工方法和单一的凝固定性检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全自动血凝仪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止血和血栓项目检查变得简便、准确、可靠、极大地满足了临床诊疗的需要。
1 检测的基本方法目前血凝仪大多采用生物学方法,可分成三类:电流法、粘度法、光学法。
1.1 电流法:该法是利用血浆标本纤维蛋白具有的导电性,将电极插入标本中,利用两电极之间的电流的通、断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形成,依此确定凝固终点。
1.2 粘度法:又称磁珠法,仪器的检测部分有独立的线圈产生所需的电磁场,检测时在待测标本中加入小磁珠,利用变化的磁场使小磁珠产生运动,随着血浆的凝固,血浆的粘稠度征集增加,小磁珠摆幅逐渐减少,仪器内的电磁传感器,测定小磁珠的不同震荡幅度,计算出血浆的凝固时间。
1.3 光学法:该法是目前血凝仪使用最多的一种检测方法。
当血浆在样品杯中逐渐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理学性状也随着变化;当一束光通过样品杯时,其透射光和散光的强度也会随之变化。
2 检测的基本原理\r比浊法以血浆中的被检测物质作为抗原,抗原与试剂中的抗体混合时会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复合物颗粒,依此来测定被检测物质含量。
其原理是:抗原量同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达到某一程度与所需的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在检测过程中,随着待检物质与相应抗体结合,其复合物颗粒增多单色光通过时,透过的或反射的光强度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仪器的电路部分自动算出单位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量,再根据标准曲线推算出待检\r物质的含量。
使用光学法检测时,一般是将预温好的血浆标本和试剂快速混合,在混合瞬间吸光度非常弱,随着样品和试剂混合物中的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反应杯内标本吸光度逐渐增强,当标本凝固完全后,吸光度值就稳定下来;仪器在血浆和试剂混合的瞬间,也就是吸光度最弱时,设定吸光度值A=0%,在血浆和样品凝固完全后,吸光度最强时,设定吸光度值A=100%;在0%-100%吸光度变化之间,仪器检测通道单位时间内分别采集多个数据,这样吸光度的变化值可做出一条曲线,仪器根据实验项目需要自动选取曲线上的一个点所对应的时间为凝血时间;仪器内的计算电路对做出的曲线求二次微分,二次微分为零的点,就是凝固终点;因为凝血是一个酶促的加速过程,到凝固终点时,反应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此时凝固曲线的二次微分为零。
粘度测试原理粘度是液体的一种重要性质,它是指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阻力。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评估液体的流动性能,指导生产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粘度测试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粘度测试的原理。
粘度测试的原理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当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摩擦力会产生阻力,这种阻力就是粘度。
粘度测试通常使用粘度计进行,粘度计是一种专门用来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根据液体对物体的阻力大小来测定液体的粘度。
粘度测试的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在外力作用下,测定液体流动的阻力大小,从而得到液体的粘度值。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粘度测试的方法。
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有旋转式粘度计法、滑动式粘度计法和压降法等。
旋转式粘度计法是通过旋转粘度计器测定液体在旋转圆柱或锥形体内的粘度。
滑动式粘度计法是通过测定液体在平板或圆柱上的滑动摩擦力来得到粘度值。
压降法是通过测定液体在管道内的流动压降来计算粘度。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粘度测试。
除了了解粘度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我们还需要了解粘度测试的应用。
粘度测试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润滑油、油漆、涂料等行业。
在化工生产中,粘度测试可以用来控制原料和成品的质量,指导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
在食品行业,粘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估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在医药行业,粘度测试可以用来检测药液的流动性能,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润滑油、油漆、涂料等行业,粘度测试可以用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粘度测试是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质测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指导生产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了解粘度测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粘度测试,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粘度测试,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粘度计原理分类应用基础知识大全粘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液体粘度的仪器。
粘度可以理解为液体的黏稠程度,即液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阻力大小。
粘度计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旋转式粘度计原理:旋转式粘度计通过测量液体在旋转体上的黏滞阻力大小来确定粘度。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样品注入粘度计中,然后旋转粘度计的转子。
转子受到液体的黏滞力,阻碍了转子的旋转,通过测量受到的阻力大小来计算粘度值。
2.振动式粘度计原理:振动式粘度计通过测量液体在振动条件下的黏滞阻力来确定粘度。
它的基本原理是让液体在振动条件下通过一定长度的管道或孔隙,测量振动的频率和振动幅度变化来计算粘度值。
3.滴定法粘度计原理:滴定法粘度计基于滴定原理,通过滴定液体的滴流速度来确定粘度。
滴定法粘度计通常使用尖状导管进行滴定,测量液体滴流的速度和滴的体积来计算粘度值。
4.旋涡粘度计原理:旋涡粘度计是基于涡流原理的一种粘度计。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液体通过旋涡进入粘度计,测量旋涡影响的频率和振动幅度的变化来计算粘度值。
粘度计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生产:在涂料、油漆、化工、塑料、食品等工业领域中,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粘度计常被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液体的粘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2.药品研发:在制药领域,粘度是一个重要的药物性质参数。
粘度计常被用来测量和评估药物的流动性和微观结构,以指导药物配方和工艺优化。
3.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中,粘度是影响食品口感和食品加工过程的重要因素。
粘度计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评估食品的流动性并优化食品加工工艺。
4.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研究和监测中,粘度是评估环境水体和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粘度计可以用来测量和监测水体的粘度,从而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5.医学诊断:在医疗领域,粘度可以用于评估体液的流动性和黏稠程度,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粘度计常被用于测量血液、唾液、尿液等液体的粘度。
以上是粘度计原理分类、应用和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涵盖了粘度计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R-80A血液粘度仪应用体会
陈燕;李雪梅;杨光辉;王惠萱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03(016)011
【摘要】目前国内外用于血液粘度测量的粘度仪主要分两大类:锥板式粘度仪和毛细管粘度仪.北京生产的R-80A血液粘度仪采用国际先进的锥板式测量方法,其灵敏度高,测试准确,重复性好.本文将我们应用仪器三年来的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陈燕;李雪梅;杨光辉;王惠萱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73
【相关文献】
1.LG-R-80A血液粘度仪故障检修2例 [J], 李明际;王云山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新型血液粘度仪的研制 [J], 刘国先;黄耀熊
3.血液粘度仪旋转锥体角速度误差分析与补偿 [J], 唐俊铨;田学隆
4.新型锥板式血液粘度仪的转速测量系统 [J], 田学隆;罗彦玲;唐俊铨
5.基于单片机的锥板式血液粘度仪的控制系统 [J], 田学隆;刘旭娟;王显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