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
- 格式:ppt
- 大小:13.18 MB
- 文档页数:31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方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1.直接启动:直接将电动机连接在三相电源上,电动机会瞬间启动。
这种方式简单,但启动电流大,容易损坏电动机和电源设备。
2.自耦降压启动:利用自耦变压器降低电动机启动电流,降低电动机和电源设备的损坏风险。
3.周期变换启动:利用星三角变换等方法,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降低到较小的电流。
4.变频调速启动:通过变频器调节电源频率和电压,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降低到最小,并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
以上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启动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对于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相互作用的原理。
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1. 定子:定子由三个相位相隔120度的绕组组成,每个绕组被连接到一个相位的交流电源上。
当交流电源通电时,定子的绕组中会产生交变电磁场。
2. 转子:转子由导体材料制成,通常是铜或铝。
转子内部的导体形成了一组绕组,称为转子绕组。
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之间存在磁场的相互作用。
当交流电源通电后,定子绕组中的交变电磁场会感应出转子绕组中的电流。
由于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之间存在磁场的相互作用,转子绕组中的电流会产生电磁力,使转子开始旋转。
由于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是交变的,所以转子会不断地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保持旋转。
二、结构特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定子、转子和机壳三部分。
1. 定子:定子通常由一组三相绕组和铁芯组成。
绕组通过固定在定子槽中的方法固定在铁芯上。
绕组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与电机的功率和转速有关。
2. 转子:转子一般由铁芯和绕组组成。
转子绕组通常是通过槽和导条的形式固定在铁芯上。
转子绕组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也与电机的功率和转速有关。
3. 机壳:机壳是电机的外壳,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机壳的作用是保护电机内部的部件,同时起到散热和隔离的作用。
三、工作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一些特殊的工作特性。
1. 转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的频率和极数有关。
当电源频率恒定时,电动机的转速与极数成反比。
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或改变电动机的极数来实现不同的转速要求。
2. 启动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通常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
为了降低启动时的电流冲击,通常采用起动装置,如星角启动器或自耦变压器。
3. 转矩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动机的电流成正比,并且与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有关。
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启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的启动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直接启动、自耦启动和星角启动。
直接启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
它通过将电动机的三个绕组直接与电源相连,将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即可启动。
这种启动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启动电流较大,容易产生电网冲击。
因此,在较大功率的电动机中,直接启动的使用范围有限。
自耦启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
它通过在电动机的主绕组上并联一个自耦变压器,使电动机在启动时得到较低的起始电流。
自耦变压器的原理是利用变压器的自感和互感作用,将电动机的起始电流减小到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电网产生冲击。
自耦启动相较于直接启动,虽然增加了自耦变压器的成本,但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星角启动是一种适用于较大功率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方法。
它通过将电动机的主绕组与电源通过星角切换器连接,使电动机在启动时得到较低的起始电流。
星角切换器的原理是通过切换电动机绕组的接线方式,将电动机从星形连接切换为三角形连接,从而减小电动机的起始电流。
星角启动的优点是启动电流小,对电网的影响较小,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动机。
但相对于直接启动和自耦启动,星角启动的成本较高。
直接启动、自耦启动和星角启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常用启动方法。
在选择启动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电动机的功率、电网的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直接启动适用于小功率的电动机,操作简便成本低;自耦启动可以减小起动电流,节约能源;星角启动适用于较大功率的电动机,起动电流小。
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启动方法,可以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保护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有几种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有以下几种:1. 变频调速:变频调速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改变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将电源频率转换为可调的高频交流电,然后供电给电动机,通过改变输出频率,可以使电机的转速达到所需的速度。
2. 电压调节:电压调节是通过改变电机的供电电压来调整其转速。
通过降低或增加电机的供电电压,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简单、成本低,但是变压器的过载能力有限,不能实现大范围的调速。
3. 电阻调速:电阻调速是通过在电机起动电路中串联电阻器来改变电机的供电电压,进而改变其转速。
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压降,从而实现调速。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能量损耗较大、效率低的问题。
4. 转子电流反馈调速:通过在电机转子绕组上安装传感器,实时测量转子电流,并根据电流大小调整电压信号,控制转速。
这种调速方法适用于小功率电机,具有调速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5. 励磁调速:励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来控制转速。
通过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转子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从而实现调速。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功率电机,但励磁系统较为复杂。
6. 双电源调速:双电源调速是将电机连接到两个不同的电源,通过切换电源来改变电机的供电电压,从而实现调速。
这种调速方法比较灵活,可以实现宽范围的调速,但设计和安装要求较高。
7. 直接耦合调速:直接耦合调速是将电动机与可变载荷直接耦合,在负载端通过改变负载的机械特性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适用,但对机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包括:变频调速、电压调节、电阻调速、转子电流反馈调速、励磁调速、双电源调速和直接耦合调速。
每种调速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方法一、电阻降压启动法。
电阻降压启动法应用最广泛,它是通过在电动机启动时,串接一定电阻来减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达到减小起动电流大小、提高起动转矩大小以及减小起动时间的目的。
其原理是通过降低每相的终端电压来降低电机的起动电流,以达到降低电机起动冲击力而增加其输出功率。
一般来说,采用电阻降压启动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可减小到额定电流的2~4倍,也可以使起动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起动时过载能力得到增强。
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法。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法是将整个电动机接在一台自耦变压器的次级上,以降低启动时的起动电流大小,提高起动转矩的大小来降低电机输出功率损失,达到减小起动时间的目的。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法的应用比较广泛,效果显著,可使起动时电流减少约2.5~3倍,且起动瞬间的电压波动,噪声也减少。
启动时过载能力明显得到增强。
三、Delta—Star降压启动法。
Delta—Star降压启动法简便易行,不易受外界扰动和影响,适用范围广。
该方法是先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成Delta型接线,转子完全静止后再转接成Star型接线,并在行星上串联三对三角边对称的阻抗。
该方法可以使起动电流减少到额定电流的1/3左右,且起动效果良好,起动电磁转矩大,平滑可靠。
四、Soft—starter降压启动法。
Soft—starter降压启动法就是通过内置的可调整的半导体可控器件来将电动机电源电压逐步升高,实现电动机起动。
Soft—starter启动器安装简单,无需额外的起动电阻,也不会对网络系统造成过大的振动和噪音,使电机起动更为平稳和可靠,同时Soft—starter启动器也可以保持电动机的较高起动转矩,从而提高了起动成功率;它可保护电动机不受高压低电压或电源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可起到减少电动机运行噪音、延长电动机寿命等作用。
变压器的相位和相序一、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将低电压变成高电压,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需求。
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相位和相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保证其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变压器相位和相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变压器相位1. 定义在交流电路中,相位是指两个波形之间的时间差。
在变压器中,相位是指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波形时间差。
2. 相位差当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波形完全一致时,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零度;当它们之间波形完全反向时,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度;当它们之间存在其他角度时,则称其为非零度角。
3. 相移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改变交流信号的相位关系。
这就需要使用到相移器件。
在变压器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线圈匝数来实现对信号相移角度大小的调整。
三、变压器相序1. 定义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相序是指三个交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在变压器中,相序通常指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相位关系。
2. 相序差当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序完全一致时,它们之间的相序差为零;当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电压信号的顺序与另一个信号不同时,则称其为相序差。
3. 相序保护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如果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序不同,则会导致电流异常增大,从而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因此,在变压器设计中通常会采用一些措施来保护其免受相序差的影响。
例如,在变压器输入侧安装保护继电器等设备。
四、变压器相位和相序的应用1. 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在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系统中,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不同负载要求。
这就需要使用到变压器,并通过调整其输入输出端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实现。
2. 交流稳压电源在交流稳压电源中,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稳定化处理以满足负载要求。
这就需要使用到变压器,并通过调整其输入输出端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实现。
3.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们通常用于将高电压输送到远距离的地方,并将其转换为低电压以满足不同负载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概述交流电机分为:同步电机——多为发电机,电机的转速与频率之间有严格关系;异步电机——多为电动机,转速与频率间没有严格关系。
均有单、三相之分,我们将主要讨论三相异步电动机。
定子绕组接上电源,转子电流是靠定子绕组感应而来,也称感应电机。
定、转子绕组无电的联系。
可以将定子绕组看成变压器原方,转子绕组看成付方。
从广义上讲,异步电机是变压器的一个特殊形式,其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均和变压器类似。
我们主要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与同容量的直流电机比较,价格为其1/3,重量为其一半。
缺点:调速性差,或讲调速范围很小。
在感性负载下,满载,空载,使整个电网变坏。
用途:大多数负载调速要求不高,低可用其它方法补偿,在拖动系统中广泛使用。
何为异步电机呢?先看其基本电磁关系:原理上讲:导体与磁场有相对运动会感应电势,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可见,电动势和转矩产生的条件有:1)旋转磁场的存在;2)感应电流(闭合绕组);3)转差存在。
若:1)线圈中通以直流电产生磁场——同步电机;2)线圈电流是感应而来的——异步电动机;3)转速n 是顺旋转磁场转的,改变n 转向——改变磁场转向。
不可能人为摇动手柄,电机内部要有个旋转磁场,且转速稳定。
为了产生旋转磁场,实际电机结构与模型是不同的,采用一定的电机结构,确实可以产生一个要求的旋转磁场。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直流电机一样,静止部分------定子,转动部分------转子,不同的是定子上无明显的磁极,极数是由旋转磁场在气隙中形成的。
(一)定子1)铁心:硅钢片0.5mm 冲片,迭装,压紧,环状,内圆均匀开槽,2)绕组:铜铝线,漆包线。
绕好的成型线圈,下线,入槽内。
槽绝缘3)机座:铸铁,支撑转子。
端盖(二)转子1)铁心:硅钢片0.5mm,外圆均匀开槽,冲、迭压;2)轴:中碳钢,两边由轴承支撑3)绕组:鼠笼式,绕线式(三)气隙异步电机定转子之间有气隙,气隙大小对电机有影响•定子铁心•叠片结构,定子冲片(圆形冲片,扇形冲片),径向通风沟(风道),槽,槽型。
浅谈电动机、变压器极性判断的差异摘要:电动机、变压器极性判断是电工经常遇到的问题。
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因为两者在直流通法判断其极性的情况下结论是不同的。
关键词:电动机;变压器;极性判断;差异一、工作原理比较以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变压器做对比,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一次侧绕组,转子绕组相当于二次侧绕组,这两者都没有电的联系,是靠磁场传递能量的。
铁芯就是其磁路通道,磁路与其一次侧、二次侧、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关系分析是关键点。
变压器一二次侧绕组借助交变磁场的感应作用将电能从一次侧传递到二次侧绕组:异步电动机定、转子之间也是靠磁场的感应作用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
变压器原理可简单概括为“电-磁-电",由于主磁通压缩于铁芯中,二次侧绕组处于主磁通之外:异步电动机原理为电磁机械转矩,在结构上,异步电动机转子处于旋转磁场中且可自由转动,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完成机械能转换。
这就是常说的什么样的构造决定了有什么样的功能。
二、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相似处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似点主要体现在电磁关系方面它们都是单边励磁的电气设备,即一边(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电源,而另一边(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中的电动势和电流都是靠电磁感应而产生的。
当电源电压一定时,其主磁通最大值也都近似为根定值,而与负载的大小没有关系。
正是由于它们具备类似的工作原理。
因此它们电路中的平衡方程式和磁路中的磁动势平衡方程式也是类似的。
或者说,它们的电磁关系基本上是相同的。
随着负载的增加,二次(或转子)电流増大,一次(或定子)电流也跟着增大。
三、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区别(1)结构。
变压器铁芯,绕组都是静止的,它是静止的设备,而发电机定子的静止的,转子是可动的,并且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着0.2-2.0mm厚的空气隙。
(2)从材料上来看变压器的铁芯柱和铁轭都是由相同材料的铁磁材料所构成,一般由0.35-0.5mm厚的冷轧硅钢片迭装而成,片间彼此绝缘,高低压绕组一般都由电磁线绕制而成,线径的大小由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和额定电流而确定,而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铁芯材料与转子的铁芯材料在选材上一般都不要求相同,定子铁芯一般采用0.35-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转子铁芯材料可选用普通硅钢片即可。
《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自测题一、填空题1、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某一等级的交流(电压 )变换成另一等级的交流( 电压 )。
2、变压器一次电势和二次电势之比等于(一次侧匝数 )和(二次侧匝数 )之比。
3、电力变压器中的变压器油主要起(绝缘 )、( 冷却 )和( 灭弧 )作用。
4、电力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是用来改变变压器电压(变比 )的装置,以便达到调节副边(电压)的目的。
5、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均指变压器的( 线 )电压和( 线 )电流。
6、变压器空载时的损耗主要是由于(铁芯 )的磁化所引起的(磁滞 )和( 涡流 )损耗。
7、在测试变压器参数时,须做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
为了便于试验和安全,变压器的空载试验一般在(低压侧 )加压;短路试验一般在( 高压侧 )加压。
8、变压器铁芯饱和程度愈高,其励磁电抗Xm就愈( 小 )。
12、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额定电压与变比相等 )、(连接组别相同)、( 短路阻抗的百分数相等 )。
13、当三相变压器接成星形(Y)时,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线电流与相电流( 相等 )。
14、当三相变压器接成三角形(D)时,其线电压与相电压( 相等 ),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3 )倍。
17、三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 最大的线圈容量:3I线U。
线 )22、单相绕组的感应电势与(匝数 )、(频率 )和(每极磁通 )成正比。
23、线圈的短距系数表示了短距线圈比整距线圈产生的电势( 减少 )的程度。
24、线圈的分布系数表示线圈分布放置后,其合成电势比线圈集中放置时电势(减少 )的程度。
26、采用( 三相浇组 )可以消除线电势中的3次及其倍数的谐波电势。
28、采用分布绕组可以(消弱 )电势中的高次谐波分量。
29、一台2p=8极电机的圆周的二分之一的电角度是( 720° )。
30、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主、副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应相差(90° )电角度;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个对称绕组的首端在空间位置上应相差(120° )电角度。
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原理变压器和电动机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设备。
它们在电能的传输和转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变压器的原理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电力设备。
它由两个或多个线圈、铁芯和外壳组成。
根据线圈的数量,变压器可以分为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
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实现电压的转换。
当输入线圈(称为一次线圈)接通交流电源时,一次线圈将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穿过铁芯并感应到输出线圈(称为二次线圈)。
根据线圈的匝数比例,输入线圈的电压和输出线圈的电压呈正比例。
变压器的工作基于两个重要的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穿过导体时,将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而电磁感应定律指出,通过一个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在变压器中,输入线圈的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这个磁场改变铁芯中的磁通量,从而在输出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控制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匝数比例,可以实现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转换。
二、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它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从而带动机械部件旋转。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定子是固定不动的部分,通常由线圈或绕组组成;转子是可以旋转的部分,通常是一个导体材料。
工作原理是基于洛伦兹力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根据洛伦兹力定律,电流会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根据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决定,这个力将导致转子开始旋转。
然而,电动机的转子不会一直旋转下去,因为转子的旋转会改变磁通。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将产生反作用力,与力矩方向相反。
当电机运行到平衡状态时,力矩和反作用力平衡,从而保持转子旋转。
电动机的类型有很多种,包括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等。
最全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参数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类常见的电动机,广泛用于工业领域。
下面是最全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参数。
1.额定功率(Rated power):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它通常表示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连续运行的能力。
2.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电动机设计使用的标称工作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提供的电压相匹配。
3.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电动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消耗的电流值,以安培(A)为单位。
额定电流用于确定电动机的工作性能和所需供电能力。
4.额定转速(Rated speed):电动机在额定频率下转动的速度,以转每分钟(rpm)为单位。
额定转速用于确定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运行效率。
5.额定频率(Rated frequency):电动机设计使用的标称工作频率,通常为50赫兹(Hz)或60赫兹(Hz)。
额定频率应与电源提供的频率相匹配。
6.效率(Efficiency):电动机转换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高效率的电动机能够更有效地转换能量,减少能源浪费。
7.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电动机输入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以无量纲的小数表示。
功率因数反映了电动机的电能利用效率,通常应尽量接近18.起动方式(Starting method):电动机启动时所采用的方式,常见的起动方式包括直接起动、星三角起动、自耦变压器起动等。
起动方式会影响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启动电流。
9.绝缘等级(Insulation class):电动机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和耐电压的等级,以字母和数字表示。
常见的绝缘等级包括F级、H级、B级等,不同等级的绝缘材料能适应不同的工作温度和电压。
10.保护等级(Protection class):电动机外壳的防护等级,用于指示电动机的防尘、防水和防腐蚀等能力。
常见的保护等级包括IP55、IP65等,其中IP表示防护等级,数字表示防护等级的程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调速、正反转的常用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类型,常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械。
下面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正反转的常用方法。
1. 启动方法:
(1) 直接启动:将电动机直接接通电源,并通过起动器启动,使电动机正常运转。
(2) 降压启动:采用降压起动器,通过降低电动机起动时的供电电压,减小启动电流,实现平稳起动。
(3) 自耦变压器启动:使用自耦变压器,先将电动机通过变压器接通降压启动,然后再切换到全压运行。
2. 调速方法:
(1) 换向极调速: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上安装两个或多个绕组,通过选择并联或串联不同的绕组,改变定子磁通路径,实现调速。
(2) 变频调速: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常用的方法包括整流变频调速、逆变变频调速等。
3. 正反转方法:
(1) 切换反向起动器:在启动过程中,根据需要切换反向起动器,使电动机按照相反的方向旋转。
(2) 通过控制电源的相序:调整电源的相序,使电动机启动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总结起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用启动方法包括直接启动、降
压启动和自耦变压器启动;常用调速方法包括换向极调速和变频调速;常用正反转方法包括切换反向起动器和控制电源相序。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业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控制要点;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实验设备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电动机控制面板和电源等。
三、实验步骤
1.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到电源上,调整电压为额定电压;
2.将三相变压器连接到电源上,并调整相序开关为正序;
3.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正转;
4.关闭电源,并将相序开关调整为反序;
5.再次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反转;
6.关闭电源,将相序开关调整为正序;
7.打开电源,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确认为正转。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电源的相序来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当相序为正序时,电动机按照正向旋转;当相序为反序时,电动机按照反向旋转。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并掌握了改变电源相序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实验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机械传动、工业生产等领域。
掌握了正反转控制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电动机运行方向的灵活控制,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1.《电机与拖动》,潘晓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方仕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