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

  • 格式:docx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懂古诗,体会诗中描写的景色特点,并背诵。

2、背诵古诗,体悟诗人思亲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来鉴赏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古诗的学习中感受中秋节的魅力,体会诗人思亲之情,爱上古诗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古诗,抓住诗中关键词体会古诗所写景色的特点,感受诗人的

情感。

突破方法:利用抓重点词语和朗读感悟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引导法和探讨交流法。

学法:通过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反复诵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亲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诗人和中秋节相关资料,搜集描写明月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说中秋。

教师:中秋节自2008年起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你们家有什么不同的庆

祝方式?

指名两生回答。

教师:“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中秋月圆之时,出门在外的游子只能寄愁心与明月,把思念化成文字。于是就有了无数与月有关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十五夜望月)

2、齐读课题。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教师:想要真正了解古诗意境,就要走进作者。课前了解了关于王建的哪些信息?

学生作答,教师相机出示诗人资料。

教师:了解了诗人,还得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预设: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这一天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

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1、划分节奏,有感情读。

教师:学习古诗,首先应该读好节奏,这是成功的第一步。请听老师范读,划分节奏。

(1)学生听范读,试着划分节奏。

(2)课件出示古诗节奏。

(3)(42、学习古诗第一、二句,联系已学的类似古诗,体会景色特点。

教师:中秋与朋友相聚,品着美酒,赏着美景,人生多么惬意!请借助注释读一读古

诗,想一想:诗人描写了八月十五晚上的哪些景色?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提示:请用上“我从 一词或一句读出诗中描写

了 ”的句型回答)

(1)体会“中庭地白树栖鸦“所写景物的特点。

预设1:我从“中庭“一词知道了诗人和朋友是在庭院中。

预设2:我从“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读出诗中描写了朦胧的月光洒在庭院 中,地上

好像铺了一层白霜, 鹊鸦停歇在树上。

教师:(板书:地白)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月光像

水一样倾泻下来,这与李白《静夜思》的诗句(生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件展示:

问题1:你们认为“树栖鸦“,是作者看到的还是听到的?为什么?

预设:听到的,因为乌鸦本身就是黑色,这又是在夜晚,根本没有办法看到树叶下乌

鸦的巢穴。

问题2:只闻鸟声,不见鸟影,诗人王维也用过同样的写法,知道是哪一句吗?

生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课件展示:

(2)预设:我从“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读出诗中描写了被露水打湿了的桂花。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

教师:夜已深,露水重,诗人和朋友闻着桂花的香味,望着月亮,想到了那广寒宫里

的桂花也许会更香吧!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朗读要求:用舒缓轻柔的语调

读出夜的宁静。

(1)生自由读。

(2)指名个别读。

教师总结:诗人中秋望月,望出了月光如水,望出了露水无声,望出了天上人间。

(板书:望 景)

4、学习第三、四句,体会情感。

(1)体会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教师:诗人望着月亮还想到了什么?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先看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资料)

预设

1:我认为诗人望着月亮想到了远在他乡的游子,这时候一定非常想家。

预设2:诗人望着月亮还想到了在这轮月亮下面,远游的孩子此刻正望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

教师引导:游子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也是孩子的父亲。所以,不仅仅是游子思念家人,诗人一定会想到——

预设:家里的亲人望着天上的月亮也会想念在外的游子,(板书:望人)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师:是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浓浓的秋思到底会落到谁家呢?(板书:秋思落谁家?

分男女生读

5、理解古诗意思。

教师:我们把刚刚几位同学的回答综合在一起,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吧!

(1)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古诗意思。

教师:也许,诗人此时也正思念着某个亲人,才会感同身受写出如此伤感的诗句吧!(板书:思亲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教师:像诗人这样委婉地表达游子思亲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说几句吗?和同桌一起交流,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五、课堂小结

传统习俗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为我们展现了三种不同的传统节日习俗。在这几天的古诗学习过程中,我们同韩翃一起经历了暮春禁火的寒食,跟随王建经历了望月思亲的中秋,还经历了唯美、凄凉的七夕。我们共同鉴赏了悠远的历史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古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相信在以后起来越多的古诗学习中,大家一定会爱上古诗,爱上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文化!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地白树栖鸦

望景思亲之情

冷露湿桂花

望人秋思落谁家?